◎ 第四回 小書生移眉戲老師 蠢丈母變心逐嬌婿

關燈
先生名分雖然重,也要才高驚衆。

    若憑口耳教人誦,安可羁天縱?分明一對嬌鸾鳳,若弄風波相送。

    不知樂也焉知痛?但做癡人夢。

    右調《桃園憶故人》 話說廉清用移眉戲法,正捉弄逄寅,忽一眼見幸尚書走入,恐怕看見先生面孔便要罪他,便急急念咒解了。

    幸尚書卻不徑入,側身竊視。

    隻見廉清跪在地下,兒子卻在旁掩着嘴笑,又見先生含怒而坐,雙手摩腹,歎氣不已。

    幸尚書看了半晌,不知是何緣故,隻得走入向先生拱手。

     逄寅正氣得沒法,忽見幸尚書走來,恐怕看見眉目颠倒可羞,忙用手捂着面孔,立起身來說道:“我晚生叨居西席,怎反受門牆之侮?了不得,了不得!”說罷,依舊去坐着。

    幸尚書看見他如此,不好細問,便點頭喚公子到旁邊去問道:“今日先生為何如此?”幸公子也不說詳細,隻指着廉清說道:“是他捉弄壞了先生的面孔,故此先生着惱。

    ”幸尚書聽了大驚,忙走到廉清身旁問道:“你是個聰明人,豈不聞一日為師終身若父?先生的面孔你如何敢作弄壞他的。

    ”廉清道:“先生鄙薄小婿久矣。

    凡事圖賴,欲加小婿之罪。

    小婿因念師生名分,不得不順受其罪。

    若圖賴說壞了先生面孔,這事小婿也不必辯,隻請大人看看先生面貌。

    若是先生面貌有損,門生甘罪無辭,若照常無恙,則圖賴不問可知矣。

    ”幸尚書聽了,隻得來看逄寅,逄寅見幸尚書走近身來,隻認做眉目還未複原,因将手放下道:“老先生請看,終不成晚生是這等眉眼。

    ”幸尚書近前一看,見原是好好的一個面孔,心下便有些不悅。

    便說道:“從來婿稱嬌客,有半子之份。

    今先生須眉如故,而虛言有損,令其長跪。

    毋乃視吾子是尚書之子,視吾婿為外人?不屑教誨,而分彼此也!”逄寅見說須眉如故,便連忙複取鏡一照,見眉目依然。

    隻得施禮道:“晚生謬叨師範,實與割股同科,焉敢徇私。

    不屑教誨。

    但令婿頑惡已非一端。

    又自持小慧,佞口巧飾。

    不從師教,終日默坐書房。

    晚生久欲面言,卻念是老先生愛婿,不敢出口。

    不期今日與令郎講解書史,隻見令郎發笑,細究笑因,方知是令婿用幻術将晚生眉移眼下。

    因恨其戲辱師長,故薄施責罰,非有他意。

    ” 廉清還要強辯,幸尚書因作怒道:“小子怎如此狂妄?不思進益之功,但逞愚頑之性,何自棄乃爾?你說從師在館中讀書,你且說,一向所讀何書?”廉清道:“既負讀書之名,則何書不當讀,莫說眼前經史,就是大人一樓珍秘,皆在小婿腹中矣。

    焉能一一舉其名,以應大人之明問。

    但思讀書不足貴,明理為貴。

    故小婿隻喜默認潛通,以會聖賢之旨。

    先生這些陳章腐句,褊見浮詞,小婿實不願聞。

    ” 逄寅聽了大怒道:“你有何本領實際,敢在尊長面前放肆!若論你這等大言不慚,就該出個大題目,考你一考,恐人說我有成心。

    也罷,我如今出一對與你對。

    你若對得來,便見你才情高逸,是我污蔑你了;若對不來,隻跪到天明,起來還要受責。

    你可敢對麼?”廉清道:“就是大題目見考,門生也不怕,何況小對。

    但請出來我對。

    ”逄寅隻因道聽了一個絕對,記在胸中,故如此說。

    見廉清敢對,轉假思了半晌,方終念出一句道:北鬥七星映水連天十四點 幸尚書聽見先生出了這對,想一想,殊覺難對,心甚躊躇。

    不期廉清聽了笑說道:“這樣對,要對何難,怎也來難人。

    ”幸尚書道:“既是不難,何不對來。

    ”廉清道:“這樣對莫說一對,便兩對也不難。

    但須放我起來才對。

    ”幸尚書道:“先生規矩,不可不尊。

    還是對了起來才是。

    ”廉清道:“自古詩成七步,從未聞跪着對對之禮。

    ”逄寅見他借此推辭,料難對出,等他對不來再羞辱他。

    便說道:“既是這等,且容你起來。

    對不出來再跪不遲。

    ”廉清随立起身來,信口念道: 西方五百燃燈照壁一千尊 幸尚書見廉清果然對了,又對得切當。

    因笑嘻嘻對着逄寅問道:“先生你道此對,對得如何?”逄寅心下拿穩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