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七 補遺(起武宗至昭宗)
關燈
小
中
大
大中初,除廣州節度。
上以番禺珠翠之地,垂貪泉之戒。
京兆從容奏對:“江陵莊積稻尚有七十堆,宙無所貪。
”上曰:“此可謂之‘足翁’也。
” 崔侍郎安潛崇奉釋氏,鮮茹葷血,唯于刑辟常自躬親,僧人犯罪,未嘗屈法。
于廳前慮囚,必恤恻以盡其情;有大辟者,俾先示以判語,賜以酒食而付法。
鎮西川三年,唯多蔬食。
宴諸司,以面及之類染作顔色,用象豚肩、羊脯脍炙之屬,皆逼真也。
時人比于梁武。
而頻于使宅堂前弄傀儡子,軍人百姓穿宅觀看,一無禁止。
而中壺預政,以玷盛德。
韋楚老,李宗闵之門生。
自左拾遺辭官東歸,居于金陵。
常乘驢經市中,貌陋而服衣布袍,群兒陋之。
指畫自言曰:“上不屬天,下不屬地,中不累人,可謂大韋楚老。
”群兒皆笑。
與杜牧同年生,情好相得。
初以谏官赴征,值牧分司東都,以詩送。
及卒,又以詩哭之。
李相回,舊名躔,累舉未第。
嘗之洛橋,有二術士:一蔔者,一筮者。
乃先訪筮者曰:“某欲改名赴舉,如何?”筮者曰:“改名甚善。
不改,終不成事。
”乃訪蔔者鄒先生,曰:“此行慎勿易,名将遠布矣。
然成遂之後,二十年間,名字終當改矣。
今則已應天象,異時方測餘言。
”将行,又戒之曰:“郎中必享榮名,後當重任。
引接後來,勿以白衣為隙,必為深累。
”長慶二年及第。
至武宗登極,與上同名,始改為回。
從辛醜至庚申,二十年矣,乃曰:“筮短龜長,鄒生之言中矣!”李公既為丞郎,永興魏相為給事。
因省會,魏公曰:“昔求府解,侍郎為試官,送一百二人,獨小生不蒙一解。
今日還忝金章,廁諸公之列。
”坐上皆驚。
李曰:“君今脫卻紫衫,稱魏秀才,仆為試官,依前不送。
何得以舊事相讓?”李尋為獨坐,三台肅畏,而升相府。
當時台官真拜者少。
後數年間,魏亦自同州入相。
宣宗時,李丞相有九江、臨川之行,跋涉江湖,喟然而歎曰:“不遵洛橋先生之戒,吾自取尤焉。
” 廣州監軍吳德離京師,病腳蹒跚,三載歸,足病複平。
宣宗問之,遂為上說羅浮山人軒轅集之醫。
上聞之,驿召集赴京師。
既至,館于南山亭院,外庭不得見也。
谏官屢以為言,上曰:“軒轅道人口不幹世事,勿以為憂。
”留歲餘放歸。
授朝散大夫、廣州司馬,集不受。
羅浮生軒轅集,莫知何許人,有道術。
宣宗召至京師。
初若偶然,後皆可驗。
舍于禁中,往往以竹桐葉滿手,再三ソ之,成銅錢。
或散發箕踞,久之用氣上攻,其發條直如植。
忽思歸海上,上置酒内殿,召坐。
上曰:“先生道高,不樂喧雜,今不可留矣!朕雖天下主,在位十餘年,競忄栗不暇。
今海内小康矣,所不知者壽耳。
”集曰:“陛下五十年天子。
”上喜。
及帝崩,壽五十。
舊制:三二歲,必于春時,内殿賜宴宰輔及百官,備太常諸樂,設魚龍曼衍之戲,連三日,抵暮方罷。
宣宗妙于音律,每賜宴前,必制新曲,俾宮婢習之。
至日,出數百人,衣以珠翠缇繡,分行列隊,連袂而歌,其聲清怨,殆不類人間。
其曲有曰《播皇猷》者,率高冠方履,褒衣博帶,趨赴俯仰,皆合規矩;有曰《蔥嶺西》者,士女踏歌為隊,其詞大率言蔥嶺之士,樂河湟故地,歸國而複為唐民也;有《霓裳曲》者,率皆執幡節,被羽服,飄然有翔雲飛鶴之勢。
如是者數十曲。
教坊曲工遂寫其曲,奏于外,往往傳于人間。
相國李公福,庭有槐一本,抽三枝,直過堂舍屋脊,一枝不及。
相國同堂昆季三人:曰石、曰程,皆登宰相;惟福一人,曆鎮使相而已。
大中十二年,宣州将康全泰噪逐觀察使鄭熏,乃以宋州刺史溫璋治其罪。
時蕭為浙西觀察使,與宣州接連,遂擢用武臣李琢代,建鎮海軍節度使,以張掎角之勢。
兵罷後,或言琢虛立官健名目,廣占衣糧自入,宣宗命監察禦史楊載往,按覆軍籍,無一人虛者。
載還奏之,謗者始不勝。
越人仇甫,聚衆攻陷剡縣、諸暨等縣。
宣宗用王式為浙東觀察使,以武甯軍健卒二千人送之。
王生擒仇甫以獻,斬于東市。
宣宗時,吳居中恩澤甚厚。
有謀于術者,欲敗其事,術者令書上尊号于襪。
有告者,上召至,視之信然,居中棄市。
宣宗崩,内官定策立懿宗,入中書商議,命宰臣署狀。
宰相将有不同者,夏侯孜曰:“三十年前,外大臣得與禁中事;三十年以來,外大臣固不得知。
但是李氏子孫,内大臣立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安有是非之說?”遂率同列署狀。
大中末,京城小兒疊布蘸水,向日張之,謂之“暈出入。
”(案:“暈出入,蘇鹗《杜陽雜編》作“捩暈。
”)懿宗自郓王即位,暈之言應矣。
宣宗制《泰邊陲》曲,其辭雲:“海嶽晏鹹通。
”上即位,而年号“鹹通”。
懿宗祠南郊。
舊例:青城禦幄前設彩樓,命仆寺輩作樂,上登樓以觀,衆呼萬歲。
起居郎李璋上疏請罷,事不行。
懿宗嘗幸左軍,見觀音像,禮之,而像陷地四尺。
問左右,對曰:“陛下,中國之天子;菩薩,地上之道人。
”上悅之。
滑州城,北枕河堤,常有淪墊之患。
貞元中,賈丞相耽鑿八角井于城隅,以鎮河水。
鹹通初,刺史李ㄅ以其事上聞,立賈公祠,命從事韋岫紀其事。
政平坊安國觀,明皇時玉真公主所建。
門樓高九十尺,而柱端無斜。
殿南有精思院,琢玉為天尊老君之像,葉法善、羅公遠、張果先生并圖形于壁。
院南池引禦渠水注之,疊石像蓬萊、方丈、瀛洲三山。
女冠多上陽宮人。
其東與國學相接。
鹹通中,有書生雲:“嘗聞山池内步虛笙磬之音。
”盧尚書有詩雲:“夕照紗窗起暗塵,青松繞殿不知春。
閑看白首誦經者,半是宮中歌舞人。
” 薛能尚書鎮郓州,見舉進士者必加異禮。
李勳尚書先德為衙前将校,八座方為客司小弟子,亦負文藻,潛慕進修,因扌舍歸田裡。
未逾歲,服麻衣,執所業于元戎,左右具白其行止,不請引見。
元戎曰:“此子慕善。
才與不才,安可拒耶?”命召之入。
見其人質清秀;複覽其文卷,深器重之。
乃出郵巡職牒一通與八座先德,俾罷職司閑居,恐妨令子進修爾。
果策名第,揚曆清顯,出為郓州節度也。
沈宣詞嘗為麗水令。
自言家大梁時,廄常列駿馬數十,而意常不足。
鹹通六年,客有馬求售,潔白而毛鬣類朱,甚異之,酬以五十萬,客許而直未及給,遽為将校王公遂所買。
他日,谒公遂,問向時馬,公遂曰:“竟未嘗乘。
”因引出,至則奮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終不可禁。
翌日,令諸子乘之,亦如是;諸仆乘,亦如是。
因求前所直售宣詞。
宣詞得之,複如是。
會魏帥李公蔚市貢馬,前後至者皆不可。
公閱馬,一閱遂售之。
後入飛龍,上最愛寵,為當時名馬。
鹹通十年停貢舉。
前一年,日者言:己醜年無文柄,值“至仁”必當重振,明年上加尊号,内有“至仁”兩字,韓褒為補阙,上疏請複之。
夏侯孜謂楊元翼雲:“李九丈行不得事,我行之。
”九丈即衛公也。
皮日休,鄭尚書愚門生。
春闱内宴于曲江,醉寝别榻,衣囊書笥,羅列旁側,率皆新飾。
同年崔昭符,鐐之子,素易日休。
亦醉。
更衣,見日休卧;疑他相知也,就視,乃日休,曰:“勿呼之,渠方宗會矣!”以囊笥皆皮也。
時人以為口實。
盧隐、李峭,皆王铎門生,時議皆以衽席不修,屢黜辱。
隐從兄攜,少相狎,志欲引用。
及攜為丞相,除右司員外郎。
時崔沆方為吏部侍郎,谒攜于私第,攜欣然而出。
沆曰:“盧員外入省,時議未息;今複除糾司員外郎,省中所不敢從,他曹惟相公命。
”攜大怒,馳去,曰:“舍弟極屈,即當上陳矣!”隐即放出。
沆乃谒告,攜即時替沆官。
沆謂人曰:“吾見丞郎出省郎,未見省郎出丞郎。
”隐初自太常博士除水部員外郎,為右丞李景溫抑焉,迨右司之命,景溫弟景莊複右轄,又抑之。
是時谏官有陳疏者,攜曰:“谏官似狗,一狗吠,辄一時有聲。
” 李譜者,珏之子。
自淮南赴舉,路經蒲津,谒崔公铉。
铉以子妻之,而性忌妒。
譜,宰相子,懷不平,多争競。
铉忽召譜讓之,譜初猶端笏,既忿,即橫手闆曰:“譜及第不幹丈人,官職不幹丈人。
”語未卒,铉掩耳而去。
其妻竟怨憤而卒。
畢П家本寒微。
鹹通初,其舅向為太湖縣伍伯,П深恥之,常使人諷令解役,為除官,反複數四,竟不從命。
乃特除選人楊載為太湖令。
П延之相第,囑為舅除其猥籍,津送入京。
楊令到任,具達П意。
伍伯曰:“某賤人也,豈有外甥為宰相耶?”楊堅勉之,乃曰:“某每歲秋夏征租,享六十千事例錢,苟無敗阙,終身優足。
不審相公欲緻何官耶?”楊乃具以聞П。
П亦然其說,竟不奪其志也。
又王蜀僞相庾傳素,與其從弟凝積,曾宰蜀州唐興縣。
郎吏有楊會者,微有才用,庾氏昆弟深念之。
洎疊秉蜀政,欲為楊會除長馬以П之。
上以番禺珠翠之地,垂貪泉之戒。
京兆從容奏對:“江陵莊積稻尚有七十堆,宙無所貪。
”上曰:“此可謂之‘足翁’也。
” 崔侍郎安潛崇奉釋氏,鮮茹葷血,唯于刑辟常自躬親,僧人犯罪,未嘗屈法。
于廳前慮囚,必恤恻以盡其情;有大辟者,俾先示以判語,賜以酒食而付法。
鎮西川三年,唯多蔬食。
宴諸司,以面及之類染作顔色,用象豚肩、羊脯脍炙之屬,皆逼真也。
時人比于梁武。
而頻于使宅堂前弄傀儡子,軍人百姓穿宅觀看,一無禁止。
而中壺預政,以玷盛德。
韋楚老,李宗闵之門生。
自左拾遺辭官東歸,居于金陵。
常乘驢經市中,貌陋而服衣布袍,群兒陋之。
指畫自言曰:“上不屬天,下不屬地,中不累人,可謂大韋楚老。
”群兒皆笑。
與杜牧同年生,情好相得。
初以谏官赴征,值牧分司東都,以詩送。
及卒,又以詩哭之。
李相回,舊名躔,累舉未第。
嘗之洛橋,有二術士:一蔔者,一筮者。
乃先訪筮者曰:“某欲改名赴舉,如何?”筮者曰:“改名甚善。
不改,終不成事。
”乃訪蔔者鄒先生,曰:“此行慎勿易,名将遠布矣。
然成遂之後,二十年間,名字終當改矣。
今則已應天象,異時方測餘言。
”将行,又戒之曰:“郎中必享榮名,後當重任。
引接後來,勿以白衣為隙,必為深累。
”長慶二年及第。
至武宗登極,與上同名,始改為回。
從辛醜至庚申,二十年矣,乃曰:“筮短龜長,鄒生之言中矣!”李公既為丞郎,永興魏相為給事。
因省會,魏公曰:“昔求府解,侍郎為試官,送一百二人,獨小生不蒙一解。
今日還忝金章,廁諸公之列。
”坐上皆驚。
李曰:“君今脫卻紫衫,稱魏秀才,仆為試官,依前不送。
何得以舊事相讓?”李尋為獨坐,三台肅畏,而升相府。
當時台官真拜者少。
後數年間,魏亦自同州入相。
宣宗時,李丞相有九江、臨川之行,跋涉江湖,喟然而歎曰:“不遵洛橋先生之戒,吾自取尤焉。
” 廣州監軍吳德離京師,病腳蹒跚,三載歸,足病複平。
宣宗問之,遂為上說羅浮山人軒轅集之醫。
上聞之,驿召集赴京師。
既至,館于南山亭院,外庭不得見也。
谏官屢以為言,上曰:“軒轅道人口不幹世事,勿以為憂。
”留歲餘放歸。
授朝散大夫、廣州司馬,集不受。
羅浮生軒轅集,莫知何許人,有道術。
宣宗召至京師。
初若偶然,後皆可驗。
舍于禁中,往往以竹桐葉滿手,再三ソ之,成銅錢。
或散發箕踞,久之用氣上攻,其發條直如植。
忽思歸海上,上置酒内殿,召坐。
上曰:“先生道高,不樂喧雜,今不可留矣!朕雖天下主,在位十餘年,競忄栗不暇。
今海内小康矣,所不知者壽耳。
”集曰:“陛下五十年天子。
”上喜。
及帝崩,壽五十。
舊制:三二歲,必于春時,内殿賜宴宰輔及百官,備太常諸樂,設魚龍曼衍之戲,連三日,抵暮方罷。
宣宗妙于音律,每賜宴前,必制新曲,俾宮婢習之。
至日,出數百人,衣以珠翠缇繡,分行列隊,連袂而歌,其聲清怨,殆不類人間。
其曲有曰《播皇猷》者,率高冠方履,褒衣博帶,趨赴俯仰,皆合規矩;有曰《蔥嶺西》者,士女踏歌為隊,其詞大率言蔥嶺之士,樂河湟故地,歸國而複為唐民也;有《霓裳曲》者,率皆執幡節,被羽服,飄然有翔雲飛鶴之勢。
如是者數十曲。
教坊曲工遂寫其曲,奏于外,往往傳于人間。
相國李公福,庭有槐一本,抽三枝,直過堂舍屋脊,一枝不及。
相國同堂昆季三人:曰石、曰程,皆登宰相;惟福一人,曆鎮使相而已。
大中十二年,宣州将康全泰噪逐觀察使鄭熏,乃以宋州刺史溫璋治其罪。
時蕭為浙西觀察使,與宣州接連,遂擢用武臣李琢代,建鎮海軍節度使,以張掎角之勢。
兵罷後,或言琢虛立官健名目,廣占衣糧自入,宣宗命監察禦史楊載往,按覆軍籍,無一人虛者。
載還奏之,謗者始不勝。
越人仇甫,聚衆攻陷剡縣、諸暨等縣。
宣宗用王式為浙東觀察使,以武甯軍健卒二千人送之。
王生擒仇甫以獻,斬于東市。
宣宗時,吳居中恩澤甚厚。
有謀于術者,欲敗其事,術者令書上尊号于襪。
有告者,上召至,視之信然,居中棄市。
宣宗崩,内官定策立懿宗,入中書商議,命宰臣署狀。
宰相将有不同者,夏侯孜曰:“三十年前,外大臣得與禁中事;三十年以來,外大臣固不得知。
但是李氏子孫,内大臣立定,外大臣即北面事之,安有是非之說?”遂率同列署狀。
大中末,京城小兒疊布蘸水,向日張之,謂之“暈出入。
”(案:“暈出入,蘇鹗《杜陽雜編》作“捩暈。
”)懿宗自郓王即位,暈之言應矣。
宣宗制《泰邊陲》曲,其辭雲:“海嶽晏鹹通。
”上即位,而年号“鹹通”。
懿宗祠南郊。
舊例:青城禦幄前設彩樓,命仆寺輩作樂,上登樓以觀,衆呼萬歲。
起居郎李璋上疏請罷,事不行。
懿宗嘗幸左軍,見觀音像,禮之,而像陷地四尺。
問左右,對曰:“陛下,中國之天子;菩薩,地上之道人。
”上悅之。
滑州城,北枕河堤,常有淪墊之患。
貞元中,賈丞相耽鑿八角井于城隅,以鎮河水。
鹹通初,刺史李ㄅ以其事上聞,立賈公祠,命從事韋岫紀其事。
政平坊安國觀,明皇時玉真公主所建。
門樓高九十尺,而柱端無斜。
殿南有精思院,琢玉為天尊老君之像,葉法善、羅公遠、張果先生并圖形于壁。
院南池引禦渠水注之,疊石像蓬萊、方丈、瀛洲三山。
女冠多上陽宮人。
其東與國學相接。
鹹通中,有書生雲:“嘗聞山池内步虛笙磬之音。
”盧尚書有詩雲:“夕照紗窗起暗塵,青松繞殿不知春。
閑看白首誦經者,半是宮中歌舞人。
” 薛能尚書鎮郓州,見舉進士者必加異禮。
李勳尚書先德為衙前将校,八座方為客司小弟子,亦負文藻,潛慕進修,因扌舍歸田裡。
未逾歲,服麻衣,執所業于元戎,左右具白其行止,不請引見。
元戎曰:“此子慕善。
才與不才,安可拒耶?”命召之入。
見其人質清秀;複覽其文卷,深器重之。
乃出郵巡職牒一通與八座先德,俾罷職司閑居,恐妨令子進修爾。
果策名第,揚曆清顯,出為郓州節度也。
沈宣詞嘗為麗水令。
自言家大梁時,廄常列駿馬數十,而意常不足。
鹹通六年,客有馬求售,潔白而毛鬣類朱,甚異之,酬以五十萬,客許而直未及給,遽為将校王公遂所買。
他日,谒公遂,問向時馬,公遂曰:“竟未嘗乘。
”因引出,至則奮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終不可禁。
翌日,令諸子乘之,亦如是;諸仆乘,亦如是。
因求前所直售宣詞。
宣詞得之,複如是。
會魏帥李公蔚市貢馬,前後至者皆不可。
公閱馬,一閱遂售之。
後入飛龍,上最愛寵,為當時名馬。
鹹通十年停貢舉。
前一年,日者言:己醜年無文柄,值“至仁”必當重振,明年上加尊号,内有“至仁”兩字,韓褒為補阙,上疏請複之。
夏侯孜謂楊元翼雲:“李九丈行不得事,我行之。
”九丈即衛公也。
皮日休,鄭尚書愚門生。
春闱内宴于曲江,醉寝别榻,衣囊書笥,羅列旁側,率皆新飾。
同年崔昭符,鐐之子,素易日休。
亦醉。
更衣,見日休卧;疑他相知也,就視,乃日休,曰:“勿呼之,渠方宗會矣!”以囊笥皆皮也。
時人以為口實。
盧隐、李峭,皆王铎門生,時議皆以衽席不修,屢黜辱。
隐從兄攜,少相狎,志欲引用。
及攜為丞相,除右司員外郎。
時崔沆方為吏部侍郎,谒攜于私第,攜欣然而出。
沆曰:“盧員外入省,時議未息;今複除糾司員外郎,省中所不敢從,他曹惟相公命。
”攜大怒,馳去,曰:“舍弟極屈,即當上陳矣!”隐即放出。
沆乃谒告,攜即時替沆官。
沆謂人曰:“吾見丞郎出省郎,未見省郎出丞郎。
”隐初自太常博士除水部員外郎,為右丞李景溫抑焉,迨右司之命,景溫弟景莊複右轄,又抑之。
是時谏官有陳疏者,攜曰:“谏官似狗,一狗吠,辄一時有聲。
” 李譜者,珏之子。
自淮南赴舉,路經蒲津,谒崔公铉。
铉以子妻之,而性忌妒。
譜,宰相子,懷不平,多争競。
铉忽召譜讓之,譜初猶端笏,既忿,即橫手闆曰:“譜及第不幹丈人,官職不幹丈人。
”語未卒,铉掩耳而去。
其妻竟怨憤而卒。
畢П家本寒微。
鹹通初,其舅向為太湖縣伍伯,П深恥之,常使人諷令解役,為除官,反複數四,竟不從命。
乃特除選人楊載為太湖令。
П延之相第,囑為舅除其猥籍,津送入京。
楊令到任,具達П意。
伍伯曰:“某賤人也,豈有外甥為宰相耶?”楊堅勉之,乃曰:“某每歲秋夏征租,享六十千事例錢,苟無敗阙,終身優足。
不審相公欲緻何官耶?”楊乃具以聞П。
П亦然其說,竟不奪其志也。
又王蜀僞相庾傳素,與其從弟凝積,曾宰蜀州唐興縣。
郎吏有楊會者,微有才用,庾氏昆弟深念之。
洎疊秉蜀政,欲為楊會除長馬以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