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寄生附
關燈
小
中
大
寄生字王孫,郡中名士。
父母以其襁褓認父,謂有夙惠,锺愛之。
長益秀美,八九歲能文,十四入郡庠。
每自擇偶。
父桂庵有妹二娘,适鄭秀才子僑,生女閨秀,慧豔絕倫。
王孫見之,心切愛慕,積久寝食俱廢。
父母大憂,苦研诘之,遂以實告。
父遣冰于鄭;鄭性方謹,以中表為嫌卻之。
王孫愈病,母計無所出,陰婉緻二娘,但求閨秀一臨存之。
鄭聞益怒,出惡聲焉。
父母既絕望,聽之而已。
郡有大姓張氏,五女皆美;幼者名五可,尤冠諸姊,擇婿未字。
一日上墓,途遇王孫,自輿中窺見,歸以白母。
母沈知其意,見媒媪于氏,微示之。
媪遂詣王所。
時王孫方病,訊知笑曰:“此病老身能醫之。
”芸娘問故。
媪述張氏意,極道五可之美。
芸娘喜,使媪往候王孫。
媪入,撫王孫而告之。
王孫搖首曰:“醫不對症,奈何!”媪笑曰:“但問醫良否耳:其良也,召和而緩至,可矣;執其人以求之,守死而待之,不亦癡乎?”王孫欷歔曰:“但天下之醫無愈和者。
”媪曰:“何見之不廣也?”遂以五可之容顔發膚,神情态度,口寫而手狀之。
王孫又搖首曰:“媪休矣!此餘願所不及也。
”反身向壁,不複聽矣。
媪見其志不移,遂去。
一日王孫沉痼中,忽一婢入曰:“所思之人至矣!”喜極,躍然而起。
急出舍,則麗人已在庭中。
細認之,卻非閨秀,着松花色細褶繡裙,雙鈎微露,神仙不啻也。
拜問姓名,答曰:“妾,五可也。
君深于情者,而獨锺閨秀,使人不平。
”王孫謝曰:“生平未見顔色,故目中止一閨秀。
今知罪矣!”遂與要誓。
方握手殷殷,适母來撫摩,遽然而覺,則一夢也。
回思聲容笑貌,宛在目中。
陰念:五可果如所夢,何必求所難遘,因而以夢告母。
母喜其念少奪,急欲媒之。
王孫恐夢見不的,托鄰妪素識張氏者,僞以他故詣之,囑其潛相五可。
妪至其家,五可方病,靠枕支頤,婀娜之态,傾絕一世。
近問:“何恙?”女默然弄帶,不作一語。
母代答曰:“非病也。
連日與爹娘負氣耳!”妪問故。
曰:“諸家問名,皆不願,必如王家寄生者方嫁。
是為母者勸之急,遂作意不食數日矣。
”妪笑曰:“娘子若配王郎,真是玉人成雙也。
渠若見五娘,恐又憔悴死矣!我歸即令倩冰,如何?”五可止之曰:“姥勿爾!恐其不諧,益增笑耳!”妪銳然以必成自任,五可方微笑。
妪歸複命,一如媒媪言。
王孫詳問衣履,亦與夢合,大悅。
意雖稍舒,然終不以人言為信。
過數日漸瘳,秘招于媪來,謀以親見五可。
媪難之,姑應而去。
久之不至。
方欲覓問,媪忽忻然來曰:“機幸可圖。
五娘向有小恙,因令婢輩将扶,移過對院。
公子往伏伺之,五娘行緩澀,委曲可以盡睹矣。
”王孫喜,明日,命駕早往,媪先在焉。
即令絷馬村樹。
引入臨路舍,設座掩扉而去。
少間五可果扶婢出,王孫自門隙目注之。
女從門外過,媪故指揮雲樹以遲纖步,王孫窺觇盡悉,意顫不能自持。
未幾媪至,曰:“可以代閨秀否?”王孫申謝而返,始告父母,遣媒要盟。
及媒往,則五可已别字矣。
王孫失意,悔悶欲死,即刻複病。
父母憂甚,責其自誤。
王孫無詞,惟日飲米汁一合。
積數日,雞骨支床,較前尤甚。
媪忽至,驚曰:“何憊之甚?”王孫涕下,以情告。
媪笑曰:“癡公子!前日人趁汝來,而故卻之;今日汝求人,而能必遂耶?雖然,尚可為力。
早與老身謀,即許京都皇子,能奪還也。
”王孫大悅,求策。
媪命函啟遣伻,約次日候于張所。
桂庵恐以唐突見拒,媪曰:“前與張公業有成言,延數日而遽悔之;且彼字他家,尚無函信。
諺雲:‘先炊者先餐。
’何疑也!”桂庵從之。
次日二仆往,并無異詞,厚犒而歸。
王孫病頓起。
由此閨秀之想遂絕。
初,鄭子僑卻聘,閨秀頗不怿;及聞張氏婚成,心愈抑郁,遂病,日就支離。
父母诘之不肯言。
婢窺其意,隐以告母。
鄭聞之,怒不醫,以聽其死。
二娘怼曰:“吾侄亦殊不惡,何守頭巾戒,殺吾嬌女!”鄭恚曰:“若所生女,不如早亡
父母以其襁褓認父,謂有夙惠,锺愛之。
長益秀美,八九歲能文,十四入郡庠。
每自擇偶。
父桂庵有妹二娘,适鄭秀才子僑,生女閨秀,慧豔絕倫。
王孫見之,心切愛慕,積久寝食俱廢。
父母大憂,苦研诘之,遂以實告。
父遣冰于鄭;鄭性方謹,以中表為嫌卻之。
王孫愈病,母計無所出,陰婉緻二娘,但求閨秀一臨存之。
鄭聞益怒,出惡聲焉。
父母既絕望,聽之而已。
郡有大姓張氏,五女皆美;幼者名五可,尤冠諸姊,擇婿未字。
一日上墓,途遇王孫,自輿中窺見,歸以白母。
母沈知其意,見媒媪于氏,微示之。
媪遂詣王所。
時王孫方病,訊知笑曰:“此病老身能醫之。
”芸娘問故。
媪述張氏意,極道五可之美。
芸娘喜,使媪往候王孫。
媪入,撫王孫而告之。
王孫搖首曰:“醫不對症,奈何!”媪笑曰:“但問醫良否耳:其良也,召和而緩至,可矣;執其人以求之,守死而待之,不亦癡乎?”王孫欷歔曰:“但天下之醫無愈和者。
”媪曰:“何見之不廣也?”遂以五可之容顔發膚,神情态度,口寫而手狀之。
王孫又搖首曰:“媪休矣!此餘願所不及也。
”反身向壁,不複聽矣。
媪見其志不移,遂去。
一日王孫沉痼中,忽一婢入曰:“所思之人至矣!”喜極,躍然而起。
急出舍,則麗人已在庭中。
細認之,卻非閨秀,着松花色細褶繡裙,雙鈎微露,神仙不啻也。
拜問姓名,答曰:“妾,五可也。
君深于情者,而獨锺閨秀,使人不平。
”王孫謝曰:“生平未見顔色,故目中止一閨秀。
今知罪矣!”遂與要誓。
方握手殷殷,适母來撫摩,遽然而覺,則一夢也。
回思聲容笑貌,宛在目中。
陰念:五可果如所夢,何必求所難遘,因而以夢告母。
母喜其念少奪,急欲媒之。
王孫恐夢見不的,托鄰妪素識張氏者,僞以他故詣之,囑其潛相五可。
妪至其家,五可方病,靠枕支頤,婀娜之态,傾絕一世。
近問:“何恙?”女默然弄帶,不作一語。
母代答曰:“非病也。
連日與爹娘負氣耳!”妪問故。
曰:“諸家問名,皆不願,必如王家寄生者方嫁。
是為母者勸之急,遂作意不食數日矣。
”妪笑曰:“娘子若配王郎,真是玉人成雙也。
渠若見五娘,恐又憔悴死矣!我歸即令倩冰,如何?”五可止之曰:“姥勿爾!恐其不諧,益增笑耳!”妪銳然以必成自任,五可方微笑。
妪歸複命,一如媒媪言。
王孫詳問衣履,亦與夢合,大悅。
意雖稍舒,然終不以人言為信。
過數日漸瘳,秘招于媪來,謀以親見五可。
媪難之,姑應而去。
久之不至。
方欲覓問,媪忽忻然來曰:“機幸可圖。
五娘向有小恙,因令婢輩将扶,移過對院。
公子往伏伺之,五娘行緩澀,委曲可以盡睹矣。
”王孫喜,明日,命駕早往,媪先在焉。
即令絷馬村樹。
引入臨路舍,設座掩扉而去。
少間五可果扶婢出,王孫自門隙目注之。
女從門外過,媪故指揮雲樹以遲纖步,王孫窺觇盡悉,意顫不能自持。
未幾媪至,曰:“可以代閨秀否?”王孫申謝而返,始告父母,遣媒要盟。
及媒往,則五可已别字矣。
王孫失意,悔悶欲死,即刻複病。
父母憂甚,責其自誤。
王孫無詞,惟日飲米汁一合。
積數日,雞骨支床,較前尤甚。
媪忽至,驚曰:“何憊之甚?”王孫涕下,以情告。
媪笑曰:“癡公子!前日人趁汝來,而故卻之;今日汝求人,而能必遂耶?雖然,尚可為力。
早與老身謀,即許京都皇子,能奪還也。
”王孫大悅,求策。
媪命函啟遣伻,約次日候于張所。
桂庵恐以唐突見拒,媪曰:“前與張公業有成言,延數日而遽悔之;且彼字他家,尚無函信。
諺雲:‘先炊者先餐。
’何疑也!”桂庵從之。
次日二仆往,并無異詞,厚犒而歸。
王孫病頓起。
由此閨秀之想遂絕。
初,鄭子僑卻聘,閨秀頗不怿;及聞張氏婚成,心愈抑郁,遂病,日就支離。
父母诘之不肯言。
婢窺其意,隐以告母。
鄭聞之,怒不醫,以聽其死。
二娘怼曰:“吾侄亦殊不惡,何守頭巾戒,殺吾嬌女!”鄭恚曰:“若所生女,不如早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