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葉生

關燈
,縣學。

     (29)所拟舉子業,指葉生平日為應付科舉考試而習作的八股文。

    拟,謂拟題習作。

    舉子業,又稱四書文,即八股文。

     (30)闱中七題,明、清鄉試、會試的頭場試題大都是七題,其中&ldquo四書義&rdquo三題,&ldquo五經義&rdquo四題。

    這裡&ldquo七題&rdquo指鄉試的頭場試題。

    頭場成績即能決定能否錄取,二、三場成績隻作參考,所以再昌因頭場七題作得好而取中亞魁。

     (31)亞魁:鄉試第二名。

    第一名稱鄉魁、鄉元或解元。

     (32)出馀緒:拿出本人才學的微末部分。

    馀緒,微末,殘馀。

    馀緒,義同緒馀。

    《莊子·讓王》:&ldquo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馀以為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

    &rdquo (33)黃鐘長棄:比喻賢才被長期埋沒。

    《楚辭·蔔居》:&ldquo黃鐘長棄,瓦釜雷鳴。

    &rdquo黃鐘,古樂中的正樂,比喻德才俱優的人。

     (34)非戰之罪:《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該下戰敗後曾說:&ldquo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

    &rdquo葉生借喻自己半生淪落,功名未就,是命運使然,而非文章庸劣。

     (35)&ldquo何必&rdquo二句:意思是說,不必取得科舉功名,才算作發迹走運。

    宋代王禹偁《寄砀山主簿朱九齡》詩:&ldquo忽思蓬島會群仙,二百同學最少年利市襴衫抛白紵,風流名字寫紅箋。

    &rdquo白纻,一種質地細密的白夏布,借指士子取得科舉功名前所着的白衣。

    取得科舉功名後,就脫去白衣,改穿襴衫(官服)了。

    利市,語出《周易·說卦》:&ldquo為近利,市三倍。

    &rdquo本指由貿易獲得利潤後來比喻發迹、走運,俗稱&ldquo發利市&rdquo。

     (36)歲試:各省提學使幹三年任期内到所轄府、州考試一次生員課業,以六等定優劣,謂之歲試。

    在外地的生員須回原籍參加歲試,所以丁公勸葉生歸省。

    歸省,本義是回鄉探望父母,這裡實指回鄉應試。

     (37)生慘然不樂,底本無&ldquo生&rdquo字,據鑄雪齋抄本補。

     (38)納粟:明清設國子監于京城,國子監生員稱監生,可直接參加鄉試,不必參加歲試。

    自明景泰(1450&mdash1456)以後,準許生員向朝廷納粟,享受監生待遇後代循例納粟(實際用銀子)人監的生員,又稱例監。

     (39)捷南宮:指會試中式,即考中進士。

    明、清舉人考進士,會試是決定性的一輪考試。

    南宮,漢代把尚書省比作南方列宿,稱之為南宮。

    宋、明以來則稱禮部為南宮。

    會計由禮部主持,因稱會試中式為捷南宮。

    捷,謂獲勝、取中。

     (40)部中主政:明清于中央六部各設主事若幹員。

    主政是主事的别稱,職位低于員外郎。

    據下文所言&ldquo差南河典務&rdquo,&ldquo部&rdquo當指工部。

     (41)人北闱:指參加在北京舉行的鄉試。

    明代在順大府(北京)和應天府(南京)各設國子監,兩處鄉試應考生員多為國子監生,因而分别稱為北闱和南闱。

    清代無南闱,而順天鄉試初仍習稱北闱。

     (42)領鄉薦:指考中舉人。

    唐制,參加進士考試者,例由地方長官(刺史、府尹)考試薦舉,稱為鄉舉或鄉薦。

    後代因稱鄉試中式者為領鄉薦,或簡稱領薦。

     (43)差南河典務:奉派到南河河道辦理公務。

    清初自順治元年至康熙四十四年前,河道總督所轄的江南省河道,包括今江蘇、安徽兩省民江以北的黃河、運河水系,時稱南河。

    《清會典》卷四十七&ldquo工部·都水清吏司:掌天下河渠關梁川途之政令,凡壇廟殿廷之供具皆掌焉。

    &rdquo (44)奮迹雲霄:緻身雲路謂一舉成名,前程遠大。

    此即指中舉人 (45)錦還為快:衣錦還鄉,堪稱快事。

    《漢書·項籍傳》:&ldquo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

    &rdquo (46)蔔窀穸(zhūn&mdashxī諄夕):選擇墓地:指安葬。

    窀穸,墓穴。

     (47)怃然惆怅:此據鑄雪齋抄本。

    底本&ldquo惆&rdquo誤作&ldquo籌&rdquo。

    怃然,失意的樣子。

     (48)脫委:蛻落在地。

    脫,通&ldquo蛻&rdquo。

    委,丢棄,掉落。

     (49)結驷:拴馬。

     (50)遊泮:進學成為秀才。

    泮,指泮宮,周代諸侯所設的學校。

    代指府、州、縣設各類官學。

     (51)&ldquo同心倩女&rdquo二句:意思是,知心的情侶,可以離魂相随。

    唐陳玄祐《離魂記》:張倩女與表兄王宙相戀,遭父親梗阻,倩女離魂追随王宙出走。

    五年後夫婦同回娘家,倩女的離魂才與床上病體合而為一。

     (52)&ldquo千裡良朋&rdquo二句:是說,真摯的友誼,可使遠隔的良朋夢中往會。

    《文選》沈約《别範安成詩》:&ldquo夢中不識路,何以慰相思。

    &rdquo李善注引《韓非子》:&ldquo六國時,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

    每相思不能得見,敏便于夢中往尋。

    但行至中道,便迷不知路,遂回。

    如此者三。

    &rdquo(按,此殷引文,不見于今本《韓非子》)這裡作者反其意而用之。

     (53)&ldquo而況&rdquo四句:承接&ldquo同心倩女&rdquo四句:領起下文科場失意的感慨。

    意思是,又何況應舉文章是我輩讀書人精心結撰繕寫它是否能遇真賞,正決定着我們命運的窮通呢!繭絲,比喻文章章句妥貼。

    本《文心雕龍·章句》:&ldquo章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