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葉生
關燈
小
中
大
的靈魂。
當葉生衣錦還鄉走進蕭條被舊的老屋時.小說寫妻子拿着簸具吓得要死,遠遠地站着告訴他因家裡太窮,所以他死後三四年一直沒安葬,并請求他不要現形吓人。
這段關于人物神态.語言、動作的細緻描寫,深刻揭露封建科舉制度腐蝕人的靈魂,摧殘人才,以至廣大讀書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無法自食其力的罪惡。
小說以葉生到室内看到自己的靈柩,突然倒地便滅迹不見來結束全文。
這是用突兀之筆,将前面所叙的一切化為烏有,把所謂讓學生成名替自己出氣、借學生權勢實現美夢統統加以否定。
從而揭掉了蒙在現實上面虛幻的面紗,展示出了封建科舉制度的黑暗與腐朽,具有一種攝魂奪魄的藝術表現力。
這是以成仙結尾的《考城隍》所無法比拟的。
小說之所以要如此生動而曲折地展示葉生的才學過人,這是作者巧借葉生的文章蓋世來表明自己懷才不遇,借葉生的家中一貧如洗喻指自己困頓場屋的清苦處境。
借葉生中舉吐出艮期以來積壓在自己胸腔内的怨氣。
以自己的切膚之痛來寫葉生的遭遇,這正是此篇悲怆感人的情感因素。
由于此篇可視為作者的小傳一讀,所以此篇的&ldquo異史氏日&rdquo也含義豐富。
一是作者欣賞葉生&ldquo魂從知已&rdquo的行為,直接發出了人生&ldquo遇合難遇,遭逢不偶&rsquo的感歎。
二是作者抒發了自己累困場屋的&ldquo對影長愁&rdquo,慨歎了落第文人的面目酸澀,傾訴了遭鬼物揶揄的内心痛苦,表明了自己&ldquo傲骨嶙嶙,搔頭自愛&rdquo的高尚人格。
三是作者借卞和之悲與伯樂之慧來自我安慰,表現出了&ldquo合眼放步&rdquo、任憑命運主宰的消極思想。
四是作者人聲疾呼:天下像葉生這樣的人不少.何不仿效丁令威化鶴成仙,為什麼偏要生生死死都要争那個金榜題名呢?這種發自舊營壘中儒生的呐喊,無異于對封建科舉制度弊端的沉痛控訴!因此,這篇近二百五十字的議論,可視為一篇聲讨科舉制度的戰鬥檄文。
(2)冠絕當時:超越同時之人。
冠,第一名,首屈一指。
絕,超越。
(3)所如不偶:所向不遇。
不偶,猶言數奇,指命運不好,遇合不佳。
(4)名場:指求取功名的科舉考場。
(5)即官署,受燈火:謂留住縣衙,得到照明等學習費用的資助。
燈火,此指照明費用。
(6)科試:也稱科考。
鄉試之前,備省學政到所轄府、州,考試生員,稱為科試。
科試成績一、二等的生員,冊送參加鄉試,稱錄科被錄送的生員稱科舉生員。
(7)遊揚:随處稱揚。
學使:即提督學政,又稱提學使、提學、學院、學台、學政等,是明清時代掌理一省學校、科舉的長官。
(8)領冠軍:指科試獲第一名。
領,取得。
(9)闱後:指秋闱(即鄉試)之後。
各省鄉試在仲秋八月舉行,因稱秋闱。
闱,科舉考場,又稱貢院。
(10)擊節稱歎:擊節原義是用手指擊拊為節拍,以尋按樂曲的韻律節奏後常借以形容對詩文的贊歎、激賞。
(11)時數:時運。
數,命定的遭遇。
(12)文章憎命,杜甫《天末懷李白》:&ldquo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rdquo意思是好文章會妨害好命運。
(13)铩(shà廈)羽:鳥羽摧落比喻鄉試受挫落榜。
《淮南子·覽冥訓》:&ldquo飛鳥铩翼,走獸廢腳。
&rdquo《說文》:&ldquo铩,殘也。
&rdquo (14)嗒(tā塔)喪:沮喪失魂落魄。
《莊子·齊物論》:&ldquo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偶。
&rdquo (15)考滿:是明清兩代對政府官員的考績辦法之一。
這裡指對外官的考績,即由吏部考功司主持的&ldquo大計&rdquo。
清順治初期,外宮三年大計順治後期,定外宮三年考滿議叙例。
康熙元年,内外官考績皆用三年考滿制。
其制,外宮大計以寅、已、申、亥歲,四品以下官員以五等議叙(一等稱職者記錄,二等稱職者賞赉,平常者留任,不及者降調,不稱職者革職)。
詳《清史稿·選舉志六·考績》。
(16)杜門:閉門。
此指不與外界交往。
杜,堵塞。
(17)寝疾,卧病病倒在床。
(18)遺(wèi衛)問:饋贈所需,慰問疾病。
遺,贈予。
(19)百裹,百劑。
裹,指藥包。
(20)解任:解職,卸任。
(21)疾革(jí亟)難遽瘥(chài差),病重難望速愈。
革,同&ldquo亟&rdquo。
瘥,病愈。
(22)犬馬病,對自己疾病的謙稱。
(23)夫子:先生,老師。
舊時縣學生員稱本縣縣令為老師、老父師,自稱學生、門生。
(24)從杖履:猶言随侍左右。
古禮老人五十得拄杖。
又唯尊者得脫履于戶内,晚輩有代為捉杖納履的責任,所以&ldquo從杖履&rdquo是敬老事尊之詞。
《禮記·曲禮》:&ldquo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早暮,侍坐者請出矣。
&rdquo (25)束裝,整頓行裝。
戒旦:意思是警戒黎明貪睡,早起及時出發。
《文選》趙景真《與嵇茂齊書》:&ldquo雞鳴戒旦,則飄爾晨征。
&rdquo (26)文藝:指&ldquo闱墨&rdquo之類供科舉士子揣摩研習的八股範文。
(27)期(jī基)歲:滿一年。
(28)入邑庠:成為縣學生員,俗稱秀才。
邑庠
當葉生衣錦還鄉走進蕭條被舊的老屋時.小說寫妻子拿着簸具吓得要死,遠遠地站着告訴他因家裡太窮,所以他死後三四年一直沒安葬,并請求他不要現形吓人。
這段關于人物神态.語言、動作的細緻描寫,深刻揭露封建科舉制度腐蝕人的靈魂,摧殘人才,以至廣大讀書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無法自食其力的罪惡。
小說以葉生到室内看到自己的靈柩,突然倒地便滅迹不見來結束全文。
這是用突兀之筆,将前面所叙的一切化為烏有,把所謂讓學生成名替自己出氣、借學生權勢實現美夢統統加以否定。
從而揭掉了蒙在現實上面虛幻的面紗,展示出了封建科舉制度的黑暗與腐朽,具有一種攝魂奪魄的藝術表現力。
這是以成仙結尾的《考城隍》所無法比拟的。
小說之所以要如此生動而曲折地展示葉生的才學過人,這是作者巧借葉生的文章蓋世來表明自己懷才不遇,借葉生的家中一貧如洗喻指自己困頓場屋的清苦處境。
借葉生中舉吐出艮期以來積壓在自己胸腔内的怨氣。
以自己的切膚之痛來寫葉生的遭遇,這正是此篇悲怆感人的情感因素。
由于此篇可視為作者的小傳一讀,所以此篇的&ldquo異史氏日&rdquo也含義豐富。
一是作者欣賞葉生&ldquo魂從知已&rdquo的行為,直接發出了人生&ldquo遇合難遇,遭逢不偶&rsquo的感歎。
二是作者抒發了自己累困場屋的&ldquo對影長愁&rdquo,慨歎了落第文人的面目酸澀,傾訴了遭鬼物揶揄的内心痛苦,表明了自己&ldquo傲骨嶙嶙,搔頭自愛&rdquo的高尚人格。
三是作者借卞和之悲與伯樂之慧來自我安慰,表現出了&ldquo合眼放步&rdquo、任憑命運主宰的消極思想。
四是作者人聲疾呼:天下像葉生這樣的人不少.何不仿效丁令威化鶴成仙,為什麼偏要生生死死都要争那個金榜題名呢?這種發自舊營壘中儒生的呐喊,無異于對封建科舉制度弊端的沉痛控訴!因此,這篇近二百五十字的議論,可視為一篇聲讨科舉制度的戰鬥檄文。
注釋
(1)淮陽:縣名,在河南省東部。(2)冠絕當時:超越同時之人。
冠,第一名,首屈一指。
絕,超越。
(3)所如不偶:所向不遇。
不偶,猶言數奇,指命運不好,遇合不佳。
(4)名場:指求取功名的科舉考場。
(5)即官署,受燈火:謂留住縣衙,得到照明等學習費用的資助。
燈火,此指照明費用。
(6)科試:也稱科考。
鄉試之前,備省學政到所轄府、州,考試生員,稱為科試。
科試成績一、二等的生員,冊送參加鄉試,稱錄科被錄送的生員稱科舉生員。
(7)遊揚:随處稱揚。
學使:即提督學政,又稱提學使、提學、學院、學台、學政等,是明清時代掌理一省學校、科舉的長官。
(8)領冠軍:指科試獲第一名。
領,取得。
(9)闱後:指秋闱(即鄉試)之後。
各省鄉試在仲秋八月舉行,因稱秋闱。
闱,科舉考場,又稱貢院。
(10)擊節稱歎:擊節原義是用手指擊拊為節拍,以尋按樂曲的韻律節奏後常借以形容對詩文的贊歎、激賞。
(11)時數:時運。
數,命定的遭遇。
(12)文章憎命,杜甫《天末懷李白》:&ldquo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rdquo意思是好文章會妨害好命運。
(13)铩(shà廈)羽:鳥羽摧落比喻鄉試受挫落榜。
《淮南子·覽冥訓》:&ldquo飛鳥铩翼,走獸廢腳。
&rdquo《說文》:&ldquo铩,殘也。
&rdquo (14)嗒(tā塔)喪:沮喪失魂落魄。
《莊子·齊物論》:&ldquo仰天而噓,嗒焉似喪其偶。
&rdquo (15)考滿:是明清兩代對政府官員的考績辦法之一。
這裡指對外官的考績,即由吏部考功司主持的&ldquo大計&rdquo。
清順治初期,外宮三年大計順治後期,定外宮三年考滿議叙例。
康熙元年,内外官考績皆用三年考滿制。
其制,外宮大計以寅、已、申、亥歲,四品以下官員以五等議叙(一等稱職者記錄,二等稱職者賞赉,平常者留任,不及者降調,不稱職者革職)。
詳《清史稿·選舉志六·考績》。
(16)杜門:閉門。
此指不與外界交往。
杜,堵塞。
(17)寝疾,卧病病倒在床。
(18)遺(wèi衛)問:饋贈所需,慰問疾病。
遺,贈予。
(19)百裹,百劑。
裹,指藥包。
(20)解任:解職,卸任。
(21)疾革(jí亟)難遽瘥(chài差),病重難望速愈。
革,同&ldquo亟&rdquo。
瘥,病愈。
(22)犬馬病,對自己疾病的謙稱。
(23)夫子:先生,老師。
舊時縣學生員稱本縣縣令為老師、老父師,自稱學生、門生。
(24)從杖履:猶言随侍左右。
古禮老人五十得拄杖。
又唯尊者得脫履于戶内,晚輩有代為捉杖納履的責任,所以&ldquo從杖履&rdquo是敬老事尊之詞。
《禮記·曲禮》:&ldquo侍坐于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履視日早暮,侍坐者請出矣。
&rdquo (25)束裝,整頓行裝。
戒旦:意思是警戒黎明貪睡,早起及時出發。
《文選》趙景真《與嵇茂齊書》:&ldquo雞鳴戒旦,則飄爾晨征。
&rdquo (26)文藝:指&ldquo闱墨&rdquo之類供科舉士子揣摩研習的八股範文。
(27)期(jī基)歲:滿一年。
(28)入邑庠:成為縣學生員,俗稱秀才。
邑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