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焦螟
關燈
小
中
大
注釋
[1]董侍讀默庵:董讷,字默庵,一字茲重,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人。康熙六年丁未(1667)科探花。
曆任翰林院侍讀學士、兵部尚書、江南總督等官,《清史稿》二七九有傳,又見《山東通志·人物十一》。
董讷任侍讀學士在康熙二十二年前。
董任館職時曾僦居北京西河沿某空宅,以狐祟徙去,又見于《曠園雜志》卷下(《說鈴》本)。
[2]怍庭孫司馬第:此據鑄本,底本誤&ldquo第&rdquo作&ldquo等&rdquo。
按,作應作&ldquo祚&rdquo。
孫光祀,字溯玉,号祚庭,其先平陰(今山東省平陰縣)人,通籍後遷居曆城(今濟南市)。
順治十二年乙未(1655)科進士,曆任禮科給事中、兵部右侍郎等官。
傳見《山東通志·人物十一》。
據《清代職官年表》,孫光祀任兵部右侍郎在康熙十二年至十八年。
司馬,官名,西周置,為六卿之一,主管中央軍事。
漢代大司馬與大司徒、大司空并列為三公,職掌同前。
後來習稱兵部尚書為大司馬,侍郎為少司馬。
[3]待漏:封建社會,百官清晨入朝,待時朝拜皇帝,稱待漏。
待漏之處,習稱朝房,為官員上朝退朝休息之所。
[4]關東,清代稱山海關外奉天、吉林、黑龍江三省之地為關東。
焦螟,未詳。
[5]總持敕勒之術:主管道教的符法之事。
持,管領。
敕勒術,道士書符驅鬼的法術。
因符咒必書&ldquo敕令&rdquo、&ldquo敕勒&rdquo字樣,因以作為符咒的代稱。
請代道箓司下有符法司以主其事,見《清史稿·職官志》。
[6]造廬:親至其家。
造,至。
[7]朱書符用朱砂畫符。
朱,朱砂。
迷信認為朱砂可以辟邪。
[8]何輕犯爾爾:怎敢如此輕率地觸犯它呢?爾爾,如此。
[9]借鞫狐詞:借婢女之口,審出狐的供詞。
鞫,審問犯人。
亦得:也是個辦法。
得,得計。
[10]乾指:義同&ldquo戟手&rdquo,用食指中指指點,其狀如戟是指斥的手勢。
《左傳·哀公二十五年》:&ldquo褚帥出,公戟其手曰:&lsquo必斷而足!&rsquo&rdquo [11]西域,此據二十四卷抄本,原作&ldquo西城&rdquo。
[12]辇毂(niǎn&mdashgǔ撚骨)下:皇帝車駕之下,指京城。
辇,一種用人力推挽的車,秦漢以後專指帝、後所乘的車。
毂,車輪中央貫輻穿軸的圓木。
[13]梗:阻遏,違抗。
[14]法不汝宥,神法決不寬貸你!不汝宥,即不宥汝。
宥,寬恕,減罪。
[15]蹙怖作色,蜷縮恐懼,面色改變。
蹙,謂蜷縮身體。
作色,面色改變。
[16]速:義同&ldquo促&rdquo,催促。
[17]滾滾,二字據鑄雪齋抄本,原作&ldquo衮衮&rdquo。
[18]次第追逐:依次相随一個跟着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