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考城隍

關燈
不妨先叫張生代理九年吧!&rdquo便對宋公說:&ldquo本應叫你馬上去上任,念你有孝心,給你九年假期,到時再叫你來。

    &rdquo接着關帝神又勉勵了秀才幾句話,兩個考生便叩頭下殿。

     秀才握着宋公手送到郊外,自己介紹說是長山縣人,姓張,還給宋公作送别詩一首。

    原文都忘記了,隻記得有這樣的句子:&ldquo有花有酒春常在,無燭無燈夜自明。

    &rdquo宋公便上馬作别而回。

     宋公到了家,像是做了一個夢醒來,那時他已死了三天了。

    他母親聽見棺材中有呻吟聲,打開棺材見他醒了過來,就把他扶出來,呆了半天才會說話。

    後來到長山縣打聽,果然有個姓張的秀才在這一天死去。

     九年後,宋公的母親果然去世,宋公料理完了喪事,洗了個澡,穿上新衣服,進屋就死了。

     他的嶽父家住城裡西門裡。

    一天,忽然見宋公騎着紅纓大馬,帶着許多車馬,到他家拜别。

    一家人都非常驚疑,不知道他已成了神人了。

    急忙跑到宋公家一問,才知道宋公已死了。

     宋公自已記有小傳,可惜兵慌馬亂中沒有存下來。

    這裡的記載隻是個大概而已。

    

詞句注釋

  1.城隍:古代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後為道教所信奉。

    相傳《禮記·郊特牲》中蠟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衍化而來。

    三國之後即有的地方祀城隍神,唐以後曆代封建王朝普遍奉祀,一般稱為某府某縣城隍之神,視之如同人間的郡縣長官。

     2.諱:舊時對帝王尊長不直稱其名,叫避諱因稱其名為&ldquo諱&rdquo。

     3.廪(lǐn):官方供給(糧食)。

    生:秀才。

     4.颠:此處指額頭。

     5.文宗:文章宗匠。

    原指衆人所宗仰的文章大家。

    臨:指案臨。

    清制,各省學政在三年任期内依次到本省各地考試生員,稱案臨。

    考試的名目有&ldquo歲考&rdquo、&ldquo科考&rdquo兩種。

     6.力疾:強支病體。

    此據青柯亭刻本,原作&ldquo力病&rdquo。

     7.廨(xiè):古代對官府衙門的通稱。

     8.關壯缪(miù):指關羽(?&mdash219年),字雲長,河東解縣(今山西臨猗縣西南)人。

    三國時蜀漢大将。

    死後追谥壯缪侯。

     9.幾:長方形的小桌子。

    墩:一種低矮無腿的坐具。

     10.連肩:肩靠肩,此指并排而坐。

     11.筆劄(zhá):猶筆、紙。

    劄,古時供書寫用的薄木簡。

     12.辱膺(yīng)寵命:為舊時接受任命或命令時表示感激之詞。

    辱,猶言承蒙。

    膺,受。

    寵命,恩賜的任命。

     13.稽母壽籍:查看記載其母壽限的簿籍。

    稽,查。

    壽籍,迷信傳說中陰世記載人們壽限的簿冊,即所謂&ldquo生死簿&rdquo。

     14.陽算:壽算,活在陽世的年數。

     15.籌躇:猶豫不決。

    籌,通&ldquo躊&rdquo。

     16.攝篆:代掌印信,指代理官職。

    攝,代理。

    篆,舊時印信刻以篆文,因代指官印。

     17.瓜代:及瓜而代的省詞。

    原意為至來年食瓜季節使人替代。

    《左傳·莊公八年》:&ldquo齊侯使連稱、管至父戍葵丘,瓜時而往,曰:&lsquo及瓜而代。

    &rsquo&rdquo後因稱官員任職期滿由他人接任為&ldquo瓜代&rdquo。

    這裡是接任的意思。

     18.推仁孝之心:推許其仁孝的心志。

    推,推許,推重、贊許。

     19.稽(qǐ)首:伏地叩頭,舊時所行的跪拜禮。

     20.長山:舊縣名。

    轄境為今山東省鄒平縣東部。

     21.寤(wù):睡醒。

     22.镂膺朱幩(fén):形容馬飾華美。

    镂膺,馬胸部镂金飾帶。

    朱幩,紅色辔飾。

    

賞析

  從思想内容來看,這篇文章并不單一,表現了好幾個方面的意義。

    首先,可以肯定地說,這是《聊齋志異》中最早的一篇有關科舉考試題材的作品,表現了作者對科舉考試的态度和對仕途的向往與熱情。

    有文章說,《考城隍》表現了蒲松齡對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