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頁
關燈
小
中
大
“那套話啊。那天他一回家就猴頭猴腦地跳到他爹跟前說:‘爹呀,你怎麼不去打日本哪?不打跑日本,咱們還能吃飽飯,睡好覺麼?’他爹的臉色那才難看呢!在先我就猜想他爹肚子裡有點鬼,這一下叫孩子給說破啦!‘滾滾,你懂得什麼?’他把孩子喝跑,一翻身,回臉朝裡生起悶氣來,夜飯也沒吃,第二天清早晨就走啦。臨走,他還對我和小秃子說:‘誰說我不去打日本?前兩天我不是害病麼?’他就是這麼個人,沒有定心骨,起先老是猶猶豫豫的,一上了趟,也就好啦——不一定是害怕。唉!”她歎了口氣,聲調緩慢下來:“他走了,我不是不難受,萬一有個好歹,誰知道呢!不過咱不愛叫人笑話,說咱不革命,舍不得男人——但願老天爺保佑他!”
人影快直了,高原上是一派躍動的氣象。灑金的谷穗,朱紅的高粱,嫩綠的豆莢,淺黃的玉蜀黍,編織成一件五色斑斓的彩衣,覆蓋着大地的粗壯的身體。從早春到清秋,從黎明到夕暮,農夫們沖風冒雨,無時無刻不在細心地裁制這一身華麗的服裝。如今,時節轉換了,他們又在忙碌地卸脫它。一縷朱絲,一根金線,彩衣剝落了,破裂了,裸露出大地的黃色的肌肉,多麼可惜啊!
農夫們一點都不顧惜這個。他們的臉上浮着快活和安慰的微笑,彼此招呼說:
“年頭不錯呀,好收成哪!”
但是,那顆成熟在貴生心裡的愛的果實,卻不能給他一點快慰——那是一粒不幸的種子所結的苦果呢!
六
田裡的莊稼全部收割完了,糧米送進倉囤,稭梗堆成一大垛,留作冬天的燒草。
自從秋收開始那一天起,全鄉的男女差不多全變得特别好脾氣,彼此很喜歡說話。那些平常最愛責打孩子的人,在吃新米熬成的稀飯時,即使孩子脫手摔碎一個泥碗,感情也不能支配他們的拳頭,他們的感情是被碗裡的香噴噴的稀飯溶熱了。老人們更同小孩一樣的天真,随時會抓起一把碩大而成實的谷粒,在掌心檢視一下,啧啧地說:
“真他媽的好年頭,多少年沒有了!”
像這樣的谷粒,幾乎從每家農戶的倉囤裡溢流出來,金沙一般的耀眼——全是他們自己的,沒有誰敢來剝削一粒。
是這麼一天,當農夫們披着半截的夾襖,蹲在柔弱無力的陽光裡,互相詢問收成的數量,街上出現一個漢子,左手提着一面鑼,右手是一跟木搥:
镗,镗,镗,镗!——每敲四聲鑼,他便伸長脖頸大聲地嘶嚷:
“快到區政府開會呀!”
最近一些日子,農家的生活實在是難得的消閑。女人還在縫補冬天的棉衣,男人就沒有事做了,每天除去睡覺而外,便是曬曬太陽——自衛軍幾天才上一次操,而且頂多占去半頭晌的時間。雖然銅鑼的抖動而洪亮的音波,不平常的消息很快地散播開來,這使整個村鎮從半睡眠的狀态中驚醒過來。
“開什麼會呀!”
“不知道哪,大半城裡來宣傳隊啦。”
“那不又要演戲啦嗎?”
“快跑呀,好去占個好地方!”
“急什麼?死孩子!”
李德齋也雜在人群裡,忙亂地趕往區政府去。一個鮮明的紅印留在他的胖胖的臉頰上。他似乎剛從草枕上睡醒。近來,他對于公家的事務極其熱心,每天都要到區政府坐坐,談論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他知道昨天張大爺進城參加了一個縣政府召集的聯席會議,肚子裡猜疑不定又要玩什麼新花樣了。
張大爺門外的谷場已經聚攏好些人。長短肥瘦的人影印在谷場的光坦的平面上,仿佛一張黑白分明的幻燈映畫。這映畫活動的速度非常疾快,時而會塗抹得沒有一絲章法。
區政府裡搖晃着許多陌生的人臉,帶胡須的,光嘴巴的,大家還不時地張一張嘴,表示贊同張大爺的說話。老頭兒斜坐在炕沿上,右手擎着旱煙袋,說幾句話就抽兩口。他的語音非常緩慢。
“是啊,夜來合縣的區長都到場啦,助理員也到了一些,誰也不能說出别的來——本來這是一件好事嘛!各位做鄉長的,回去千萬好好破解給大家夥聽,糧食繳的越快越好。這對面就是間空房子,等我收拾出來,誰繳糧誰自己送來,沒有旁的,大家夥跑點腿就是了。不大離,我再把糧食弄到縣裡的總倉庫去……”
院子裡有些孩子焦急地噪鬧,烏溜溜的小眼睛從紙窗的破孔閃射進來。
“開會呀!不開會麼?”
張大爺把身子扭動一下:
“寫沒寫好,貴生?外邊急啦!”
一下子,他看見李德齋怪寂寞地倚在桌旁,于是眯起眼睛問:
“吃啦?什麼時候進來的?”
李德齋走進來時,本來滿臉堆着笑,而且朝大家點了一陣頭,可是似乎誰也不曾看見他。他覺得很難為情,冷冷淡淡地走近桌前,默默地看貴生在許多白紙條上抄寫一些相同的文句。他留心靜聽張大爺的說話,一邊不經意地拿起一張紙條。那上面寫着:
救國公糧征收條例
一 邊區征收總額預定一萬五千擔。
二 繳納方法以每人全年之平均收獲量為标準,三百斤以下的免收,三百斤以上到一千五百斤的征收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
人影快直了,高原上是一派躍動的氣象。灑金的谷穗,朱紅的高粱,嫩綠的豆莢,淺黃的玉蜀黍,編織成一件五色斑斓的彩衣,覆蓋着大地的粗壯的身體。從早春到清秋,從黎明到夕暮,農夫們沖風冒雨,無時無刻不在細心地裁制這一身華麗的服裝。如今,時節轉換了,他們又在忙碌地卸脫它。一縷朱絲,一根金線,彩衣剝落了,破裂了,裸露出大地的黃色的肌肉,多麼可惜啊!
農夫們一點都不顧惜這個。他們的臉上浮着快活和安慰的微笑,彼此招呼說:
“年頭不錯呀,好收成哪!”
但是,那顆成熟在貴生心裡的愛的果實,卻不能給他一點快慰——那是一粒不幸的種子所結的苦果呢!
六
田裡的莊稼全部收割完了,糧米送進倉囤,稭梗堆成一大垛,留作冬天的燒草。
自從秋收開始那一天起,全鄉的男女差不多全變得特别好脾氣,彼此很喜歡說話。那些平常最愛責打孩子的人,在吃新米熬成的稀飯時,即使孩子脫手摔碎一個泥碗,感情也不能支配他們的拳頭,他們的感情是被碗裡的香噴噴的稀飯溶熱了。老人們更同小孩一樣的天真,随時會抓起一把碩大而成實的谷粒,在掌心檢視一下,啧啧地說:
“真他媽的好年頭,多少年沒有了!”
像這樣的谷粒,幾乎從每家農戶的倉囤裡溢流出來,金沙一般的耀眼——全是他們自己的,沒有誰敢來剝削一粒。
是這麼一天,當農夫們披着半截的夾襖,蹲在柔弱無力的陽光裡,互相詢問收成的數量,街上出現一個漢子,左手提着一面鑼,右手是一跟木搥:
镗,镗,镗,镗!——每敲四聲鑼,他便伸長脖頸大聲地嘶嚷:
“快到區政府開會呀!”
最近一些日子,農家的生活實在是難得的消閑。女人還在縫補冬天的棉衣,男人就沒有事做了,每天除去睡覺而外,便是曬曬太陽——自衛軍幾天才上一次操,而且頂多占去半頭晌的時間。雖然銅鑼的抖動而洪亮的音波,不平常的消息很快地散播開來,這使整個村鎮從半睡眠的狀态中驚醒過來。
“開什麼會呀!”
“不知道哪,大半城裡來宣傳隊啦。”
“那不又要演戲啦嗎?”
“快跑呀,好去占個好地方!”
“急什麼?死孩子!”
李德齋也雜在人群裡,忙亂地趕往區政府去。一個鮮明的紅印留在他的胖胖的臉頰上。他似乎剛從草枕上睡醒。近來,他對于公家的事務極其熱心,每天都要到區政府坐坐,談論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他知道昨天張大爺進城參加了一個縣政府召集的聯席會議,肚子裡猜疑不定又要玩什麼新花樣了。
張大爺門外的谷場已經聚攏好些人。長短肥瘦的人影印在谷場的光坦的平面上,仿佛一張黑白分明的幻燈映畫。這映畫活動的速度非常疾快,時而會塗抹得沒有一絲章法。
區政府裡搖晃着許多陌生的人臉,帶胡須的,光嘴巴的,大家還不時地張一張嘴,表示贊同張大爺的說話。老頭兒斜坐在炕沿上,右手擎着旱煙袋,說幾句話就抽兩口。他的語音非常緩慢。
“是啊,夜來合縣的區長都到場啦,助理員也到了一些,誰也不能說出别的來——本來這是一件好事嘛!各位做鄉長的,回去千萬好好破解給大家夥聽,糧食繳的越快越好。這對面就是間空房子,等我收拾出來,誰繳糧誰自己送來,沒有旁的,大家夥跑點腿就是了。不大離,我再把糧食弄到縣裡的總倉庫去……”
院子裡有些孩子焦急地噪鬧,烏溜溜的小眼睛從紙窗的破孔閃射進來。
“開會呀!不開會麼?”
張大爺把身子扭動一下:
“寫沒寫好,貴生?外邊急啦!”
一下子,他看見李德齋怪寂寞地倚在桌旁,于是眯起眼睛問:
“吃啦?什麼時候進來的?”
李德齋走進來時,本來滿臉堆着笑,而且朝大家點了一陣頭,可是似乎誰也不曾看見他。他覺得很難為情,冷冷淡淡地走近桌前,默默地看貴生在許多白紙條上抄寫一些相同的文句。他留心靜聽張大爺的說話,一邊不經意地拿起一張紙條。那上面寫着:
救國公糧征收條例
一 邊區征收總額預定一萬五千擔。
二 繳納方法以每人全年之平均收獲量為标準,三百斤以下的免收,三百斤以上到一千五百斤的征收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