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卷十七

關燈
謝之。

    自後無敢道者。

    三年後,去,不知所在。

     魏,黃初中,頓邱界,有人騎馬夜行,見道中有一物,大如兔,兩眼如鏡,跳躍馬前,令不得前。

    人遂驚懼,堕馬。

    魅便就地捉之。

    驚怖,暴死。

    良久得蘇。

    蘇,已失魅,不知所在。

    乃更上馬前行。

    數裡,逢一人,相問訊已,因說向者事變如此,今相得為伴,甚歡。

    人曰:“我獨行,得君為伴,快不可言。

    君馬行疾,且前,我在後相随也。

    ”遂共行。

    語曰:“向者物何如,乃令君怖懼耶?”對曰:“其身如兔,兩眼如鏡,形甚可惡。

    ”伴曰:“試顧視我耶?”人顧視之,猶複是也。

    魅便跳上馬。

    人遂墜地,怖死。

    家人怪馬獨歸,即行推索,乃于道邊得之。

    宿昔乃蘇,說狀如是。

     袁紹,字本初,在冀州,有神出河東,号度朔君,百姓共為立廟。

    廟有主簿大福。

    陳留蔡庸為清河太守,過谒廟,有子,名道,亡已三十年,度朔君為庸設酒曰:“貴子昔來,欲相見。

    ”須臾子來。

    度朔君自雲:“父祖昔作兖州,”有一士,姓蘇,母病,往禱。

    主簿雲:“君逢天士留待。

    ”聞西北有鼓聲,而君至。

    須臾,一客來,着皂角單衣,頭上五色毛,長數寸。

    去後,複一人,着白布單衣,高冠,冠似魚頭,謂君曰:“昔臨廬山,共食白李,憶之未久,已三千歲。

    日月易得,使人怅然。

    ”去後,君謂士曰:“先來,南海君也。

    ”士是書生,君明通五經,善禮記,與士論禮,士不如也。

    士乞救母病。

    君曰:“卿所居東,有故橋,人壞之,此橋所行,卿母犯之,能複橋,便差。

    ”曹公讨袁譚,使人從廟換千疋絹,君不與。

    曹公遣張合毀廟。

    未至百裡,君遣兵數萬,方道而來。

    合未達二裡,雲霧繞合軍,不知廟處。

    君語主簿:“曹公氣盛,宜避之。

    ”後蘇井鄰家有神下,識君聲,雲:“昔移入湖,闊絕三年,乃遣人與曹公相聞,欲修故廟,地衰,不中居,欲寄住。

    ”公曰:“甚善。

    ”治城北樓以居之。

    數日,曹公獵得物,大如麑,大足,色白如雪,毛軟滑可愛。

    公以摩面,莫能名也。

    夜聞樓上哭雲:“小兒出行不還。

    ”公拊掌曰:“此子言真衰也。

    ”晨将數百犬,繞樓下,犬得氣,沖突内外。

    見有物,大如驢,自投樓下。

    犬殺之。

    廟神乃絕。

     臨川陳臣家大富,永初元年,臣在齋中坐,其宅内有一町筋竹,白日忽見一人,長丈餘,面如“方相,”從竹中出。

    徑語陳臣:“我在家多年,汝不知;今辭汝去,當令汝知之。

    ”去一月許日,家大失火,奴婢頓死。

    一年中,便大貧。

     東萊有一家姓陳,家百餘口,朝炊釜,不沸。

    舉甑看之,忽有一白頭公,從釜中出。

    便詣師蔔。

    蔔雲:“此大怪,應滅門。

    便歸,大作械,械成,使置門壁下,堅閉門,在内,有馬騎麾蓋來扣門者,慎勿應。

    ”乃歸,合手伐得百餘械,置門屋下。

    果有人至,呼。

    不應。

    主帥大怒,令緣門入,從人窺門内,見大小械百餘,出門還說如此。

    帥大惶惋,語左右雲:“教速來,不速來,遂無一人當去,何以解罪也?從此北行可八十裡,有一百三口,取以當之。

    ”後十日,此家死亡都盡。

    此家亦姓陳雲。

     晉惠帝永康元年,京師得異鳥,莫能名。

    趙王倫使人持出,周旋城邑市,以問人。

    即日,宮西有一小兒見之,遂自言曰:“服留鳥。

    ”持者還白倫。

    倫使更求,又見之。

    乃将入宮。

    密籠鳥,幷閉小兒于戶中。

    明日往視:悉不複見。

     南康郡南東望山,有三人入山,見山頂有果樹,衆果畢植,行列整齊如人行,甘子正熟。

    三人共食,緻飽,乃懷二枚,欲出示人。

    聞空中語雲:“催放雙甘,乃聽汝去。

    ” 秦瞻,居曲阿彭皇野,忽有物如蛇,突入其腦中。

    蛇來,先聞臭氣,便于鼻中入,盤其頭中。

    覺哄哄。

    僅聞其腦閑食聲咂咂。

    數日而出。

    去,尋複來。

    取手巾縛鼻口,亦被入。

    積年無他病,唯患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