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卷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陳國張漢直到南陽從京兆尹延叔堅學左氏傳。
行後,數月,鬼物持其妹,為之揚言曰:“我病死。
喪在陌上,常苦饑寒。
操二三量“不借,”挂屋後楮上。
傳子方送我五百錢,在北墉下,皆亡取之。
又買李幼一頭牛,本券在書箧中。
”往索取之,悉如其言。
婦尚不知有此妹,新從鞏(革改耳)家來,非其所及。
家人哀傷,益以為審。
父母諸弟衰绖到來迎喪,去舍數裡,遇漢直與諸生十餘人相追。
漢直顧見家人,怪其如此。
家見漢直,謂其鬼也。
怅惘良久。
漢直乃前為父拜說其本末。
且悲且喜。
凡所聞見,若此非一。
得知妖物之為。
漢,陳留外黃範丹,字史雲,少為尉,從佐使檄谒督郵,丹有志節,自恚為厮役小吏,乃于陳留大澤中,殺所乘馬,捐棄官帻,詐逢劫者,有神下其家曰:“我史雲也。
為劫人所殺。
疾取我衣于陳留大澤中。
”家取得一帻。
丹遂之南郡,轉入三輔,從英賢遊學十三年,乃歸。
家人不複識焉。
陳留人高其志行,及沒,号曰貞節先生。
吳人費季,久客于楚,時道多劫,妻常憂之。
季與同輩旅宿廬山下,各相問出家幾時。
季曰:“吾去家已數年矣。
臨來,與妻别,就求金钗以行。
欲觀其志當與吾否耳。
得钗,乃以着戶楣上。
臨發,失與道,此钗故當在戶上也。
”爾夕,其妻夢季曰:“吾行遇盜,死,已二年。
若不信吾言,吾行時,取汝钗,遂不以行,留在戶楣上,可往取之。
”妻覺,揣钗,得之家遂發喪。
後一年餘,季乃歸還。
餘姚虞定國,有好儀容,同縣蘇氏女,亦有美色,定國常見悅之。
後見定國來,主人留宿,中夜,告蘇公曰:“賢女令色,意甚欽之。
此夕能令暫出否?”主人以其鄉裡貴人,便令女出從之。
往來漸數,語蘇公雲:“無以相報。
若有官事,某為君任之。
”主人喜,自爾後有役召事,往造定國。
定國大驚曰:“都未嘗面命。
何由便爾?此必有異。
”具說之。
定國曰:“仆甯肯請人之父而淫人之女。
若複見來,便當斫之。
”後果得怪。
吳孫皓世,淮南内史朱誕,字永長,為建安太守。
誕給使妻有鬼病,其夫疑之為奸;後出行,密穿壁隙窺之,正見妻在機中織,遙瞻桑樹上,向之言笑。
給使仰視樹上,有一年少人,可十四五,衣青衿袖,青幧頭。
給使以為信人也,張弩射之,化為鳴蟬,其大如箕,翔然飛去。
妻亦應聲驚曰:“噫!人射汝。
”給使怪其故。
後久時,給使見二小兒在陌上共語曰:“何以不複見汝?”其一,即樹上小兒也。
答曰:“前不幸為人所射,病瘡積時。
”彼兒曰:“今何如?”曰:“賴朱府君梁上膏以傅之,得愈。
”給使白誕曰:“人盜君膏藥,頗知之否?”誕曰:“吾膏久緻梁上,人安得盜之?”給使曰:“不然。
府君視之。
”誕殊不信,試為視之,封題如故。
誕曰:“小人故妄言,膏自如故。
”給使曰:“試開之。
”則膏去半。
為掊刮,見有趾迹。
誕因大驚。
乃詳問之。
具道本末。
吳時,嘉興倪彥思居縣西埏裡,忽見鬼魅入其家,與人語,飲食如人,惟不見形彥思奴婢有竊罵大家者。
雲:“今當以語。
”彥思治之,無敢詈之者。
彥思有小妻,魅從求之,彥思乃迎道士逐之。
酒殽既設,魅乃取廁中草糞,布着其上。
道士便盛擊鼓,召請諸神。
魅乃取伏虎于神座上吹作角聲音。
有頃。
道士忽覺背上冷,驚起解衣,乃伏虎也。
于是道士罷去。
彥思夜于被中竊與妪語,共患此魅。
魅即屋梁上謂彥思曰:“汝與婦道吾,吾今當截汝屋梁。
”即隆隆有聲。
彥思懼梁斷,取火照視,魅即滅火。
截梁聲愈急。
彥思懼屋壞,大小悉遣出,更取火視,梁如故。
魅大笑,問彥思:“複道吾否?”郡中典農聞之曰:“此神正當是狸物耳。
”魅即往謂典農曰:“汝取官若幹百斛谷,藏着某處,為吏污穢,而敢論吾!今當白于官,将人取汝所盜谷。
”典農大怖而
行後,數月,鬼物持其妹,為之揚言曰:“我病死。
喪在陌上,常苦饑寒。
操二三量“不借,”挂屋後楮上。
傳子方送我五百錢,在北墉下,皆亡取之。
又買李幼一頭牛,本券在書箧中。
”往索取之,悉如其言。
婦尚不知有此妹,新從鞏(革改耳)家來,非其所及。
家人哀傷,益以為審。
父母諸弟衰绖到來迎喪,去舍數裡,遇漢直與諸生十餘人相追。
漢直顧見家人,怪其如此。
家見漢直,謂其鬼也。
怅惘良久。
漢直乃前為父拜說其本末。
且悲且喜。
凡所聞見,若此非一。
得知妖物之為。
漢,陳留外黃範丹,字史雲,少為尉,從佐使檄谒督郵,丹有志節,自恚為厮役小吏,乃于陳留大澤中,殺所乘馬,捐棄官帻,詐逢劫者,有神下其家曰:“我史雲也。
為劫人所殺。
疾取我衣于陳留大澤中。
”家取得一帻。
丹遂之南郡,轉入三輔,從英賢遊學十三年,乃歸。
家人不複識焉。
陳留人高其志行,及沒,号曰貞節先生。
吳人費季,久客于楚,時道多劫,妻常憂之。
季與同輩旅宿廬山下,各相問出家幾時。
季曰:“吾去家已數年矣。
臨來,與妻别,就求金钗以行。
欲觀其志當與吾否耳。
得钗,乃以着戶楣上。
臨發,失與道,此钗故當在戶上也。
”爾夕,其妻夢季曰:“吾行遇盜,死,已二年。
若不信吾言,吾行時,取汝钗,遂不以行,留在戶楣上,可往取之。
”妻覺,揣钗,得之家遂發喪。
後一年餘,季乃歸還。
餘姚虞定國,有好儀容,同縣蘇氏女,亦有美色,定國常見悅之。
後見定國來,主人留宿,中夜,告蘇公曰:“賢女令色,意甚欽之。
此夕能令暫出否?”主人以其鄉裡貴人,便令女出從之。
往來漸數,語蘇公雲:“無以相報。
若有官事,某為君任之。
”主人喜,自爾後有役召事,往造定國。
定國大驚曰:“都未嘗面命。
何由便爾?此必有異。
”具說之。
定國曰:“仆甯肯請人之父而淫人之女。
若複見來,便當斫之。
”後果得怪。
吳孫皓世,淮南内史朱誕,字永長,為建安太守。
誕給使妻有鬼病,其夫疑之為奸;後出行,密穿壁隙窺之,正見妻在機中織,遙瞻桑樹上,向之言笑。
給使仰視樹上,有一年少人,可十四五,衣青衿袖,青幧頭。
給使以為信人也,張弩射之,化為鳴蟬,其大如箕,翔然飛去。
妻亦應聲驚曰:“噫!人射汝。
”給使怪其故。
後久時,給使見二小兒在陌上共語曰:“何以不複見汝?”其一,即樹上小兒也。
答曰:“前不幸為人所射,病瘡積時。
”彼兒曰:“今何如?”曰:“賴朱府君梁上膏以傅之,得愈。
”給使白誕曰:“人盜君膏藥,頗知之否?”誕曰:“吾膏久緻梁上,人安得盜之?”給使曰:“不然。
府君視之。
”誕殊不信,試為視之,封題如故。
誕曰:“小人故妄言,膏自如故。
”給使曰:“試開之。
”則膏去半。
為掊刮,見有趾迹。
誕因大驚。
乃詳問之。
具道本末。
吳時,嘉興倪彥思居縣西埏裡,忽見鬼魅入其家,與人語,飲食如人,惟不見形彥思奴婢有竊罵大家者。
雲:“今當以語。
”彥思治之,無敢詈之者。
彥思有小妻,魅從求之,彥思乃迎道士逐之。
酒殽既設,魅乃取廁中草糞,布着其上。
道士便盛擊鼓,召請諸神。
魅乃取伏虎于神座上吹作角聲音。
有頃。
道士忽覺背上冷,驚起解衣,乃伏虎也。
于是道士罷去。
彥思夜于被中竊與妪語,共患此魅。
魅即屋梁上謂彥思曰:“汝與婦道吾,吾今當截汝屋梁。
”即隆隆有聲。
彥思懼梁斷,取火照視,魅即滅火。
截梁聲愈急。
彥思懼屋壞,大小悉遣出,更取火視,梁如故。
魅大笑,問彥思:“複道吾否?”郡中典農聞之曰:“此神正當是狸物耳。
”魅即往謂典農曰:“汝取官若幹百斛谷,藏着某處,為吏污穢,而敢論吾!今當白于官,将人取汝所盜谷。
”典農大怖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