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卷六

關燈
,哺食至大,俱飛去。

    京房易傳曰:“賊臣在國,厥咎燕生雀,諸侯銷。

    ”又曰:“生非其類,子不嗣世。

    ” 漢哀帝建平三年,定襄有牡馬生駒三足,随群飲食,五行志以為:馬,國之武用。

    三足,不任用之象也。

     哀帝建平三年,零陵有樹僵地,圍一丈六尺,長十丈七尺,民斷其本,長九尺餘,皆枯,三月,樹卒自立故處。

    京房易傳曰:“棄正,作淫,厥妖本斷自屬。

    妃後有颛,木仆,反立,斷枯,複生。

    ”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陽方與女子田無啬生子,未生二月前,兒啼腹中,及生,不舉,葬之陌上。

    後三日,有人過,聞兒啼聲。

    母因掘收養之。

     哀帝建平四年夏,京師郡國民聚會裡巷阡陌,設張博具歌舞,嗣西王母。

    又傳書曰:“母告百姓:佩此書者,不死。

    不信我言,視門樞下,當有白發。

    ”至秋乃止。

     哀帝建平中,豫章有男子化為女子,嫁為人婦,生一子。

    長安陳鳳曰:“陽變為陰,将亡;繼嗣,自相生之象”。

    一曰:“嫁為人婦,生一子者,将複一世,乃絕。

    ”故後哀帝崩,平帝沒,而王莽篡焉。

     漢平帝元始元年二月,朔方廣牧女子趙春病死,既棺殓,積七日,出在棺外。

    自言見夫死父,曰:“年二十七,汝不當死。

    ”太守譚以聞,說曰:“至陰為陽,下人為上。

    厥妖人死複生。

    ”其後王莽篡位。

     漢平帝元始元年六月,長安有女子生兒:兩頭,兩頸面,俱相向;四臂,共胸,俱前向;尻上有目,長二寸所。

    京房易傳曰:“暌孤見豕負塗,厥妖人生兩頭,下相攘。

    善妖,亦同人。

    若六畜,首目在下。

    ”茲謂亡上,政将變更。

    厥妖之作,以譴失正,各象其類。

    兩頸,下不一也。

    手多,所任邪也。

    足少,下不勝任,或不任下也。

    凡下體生于上,不敬也;上體生于下,媟渎也。

    生非其類,淫亂也;人生而大,上速成也;生而能言,好虛也。

    群妖推此類。

    不改,乃成兇也。

     漢章帝元和元年,代郡高柳烏生子,三足,大如雞,色赤,頭有角,長寸餘。

     漢桓帝即位,有大蛇見德陽殿上。

    洛陽市令淳于翼曰:“蛇有鱗,甲兵之象也;見于省中,将有椒房大臣受甲兵之象也。

    ”乃棄官遁去。

    到延熹二年,誅大将軍梁冀,捕治家屬,揚兵京師也。

     漢桓帝建和三年秋七月,北地廉雨肉,似羊肋,或大如手。

    是時梁太後攝政,梁冀專權,擅殺,誅太尉李固、杜喬,天下冤之。

    其後,梁氏誅滅。

     漢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愁眉”“啼妝”“堕馬髻”“折腰步”“齲齒笑。

    ”“愁眉”者,細而曲折。

    “啼七”者,薄拭目下若啼處。

    “堕馬髻”者,作一邊。

    “折腰步”者,足不在下體。

    “齲齒笑”者,若齒痛,樂不欣欣。

    始自大将軍梁冀妻孫壽所為,京都翕然,諸夏效之。

    天戒若曰:“兵馬将往收捕:婦女憂愁,踧眉啼哭;吏卒掣頓,折其腰脊,令髻邪傾;雖強語笑,無複氣味也。

    ”到延熹二年,冀舉宗合誅。

     桓帝延熹五年,臨沅縣有牛生雞,兩頭四足。

     漢靈帝數遊戲于西園中,令後宮采女為客舍主人,身為估服,行至舍,問采女下酒食,因共飲食,以為戲樂。

    是天子将欲失位,降在皂隸之謠也。

    其後天下大亂。

    古志有曰:“赤厄三七。

    ”三七者經二百一十載,當有外戚之篡。

    丹眉之妖,篡盜短祚,極于三六,當有飛龍之秀,興複祖宗。

    又曆三七,當複有黃首之妖,天下大亂矣。

    自高祖建業,至于平帝之末,二百一十年,而王莽篡,蓋因母後之親。

    十八年而山東賊樊子都等起,實丹其眉,故天下号曰“赤眉。

    ”于是光武以興祚,其名曰秀。

    至于靈帝中平元年,而張角起,置三十六方,徒衆數十萬,皆是黃巾,故天下号曰“黃巾賊,”至今道服,由此而興。

    初起于邺,會于真定,诳感百姓曰:“蒼天已死,黃天立。

    歲名甲子年,天下大吉。

    ”起于邺者,天下始業也,會于真定也。

    小民相向跪拜趨信。

    荊、揚尤甚。

    乃棄财産,流沈道路,死者無數。

    角等初以二月起兵,其冬十二月悉破。

    自光武中興至黃巾之起,未盈二百一十年,而天下大亂。

    漢祚廢絕,實應三七之運。

     靈帝建甯中,男子之衣好為長服,而下甚短;女子好為長裾,而上甚短。

    是陽無下而陰無上,天下未欲平也。

    後遂大亂。

     靈帝建甯三年春,河内有婦食夫,河南有夫食婦。

    夫婦陰陽,二儀有情之深者也。

    今反相食,陰陽相侵,豈特日月之眚哉。

    靈帝既沒,天下大亂,君有妄誅之暴,臣有劫弒之逆,兵革相殘,骨肉為雠,生民之禍極矣。

    故人妖為之先作。

    而恨不遭辛有、屠乘之論,以測其情也。

     靈帝熹平二年六月,雒陽民訛言:虎贲寺東壁中,有黃人,形容須眉良是。

    觀者數萬。

    省内悉出,道路斷絕。

    到中平元年二月,張角兄弟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