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素秋-吳江
關燈
小
中
大
,年并十六七,眉目姣好,谛觀之,耳帶金■、手籠玉钏,兩足峭如菱角,固女盜也,懼為少纾。
兩女盜交口勸女曰:“請姊緩須臾勿死,當代姊謀出此陷坑。
我兩人為盜設計羅緻,今日被其驅遣,心非得已。
惟盜立法甚嚴,姊若死,我輩亦不能生耳。
”正言間,舟已傍岸。
兩人扶女同登,遙指數十武外茅屋中隐隐有燈火,曰:“此即盜居也。
姊今夜宿此,明日又不知在何處。
我兩人當始終伴姊,得間即偕姊同逸耳。
”女弗測其心真僞,但首颔之。
既至,叩門,門啟。
門以内巨犬數十頭,皆高三四尺,茸耳修尾,狀殊雄偉。
兩女告女曰:“此靈獒也,出獵所用,能嗅地迹獸所在,又能嗅人氣辨善惡。
惟見我輩搖尾乞憐,則殊馴擾耳。
”女入室少憩,忽傳盜首已往錢唐江圖劫官舶,需三四日可歸也。
兩女共為女慶。
逾兩日,女方臨鏡理妝,猝有一人闖然入女室,略睨之,翩翩美少年也,竟坐女旁,笑謂女曰:“我觀卿非小家碧玉者流,何不速自裁決?必坐待污辱,恐此時生死俱難矣。
”女初見其入也,微有愠色,及聞斯語,憬然改容,即起向生斂衽再拜曰:“當如君教。
”即拔牀頭鴛鴦劍引頸自刎。
生急止之曰:“卿志可嘉,我已知之矣。
餘為探盜薮來此,今已盡得其底蘊,滅之殊易易。
惟守戶巨獒,實難盡斃。
餘特制肉包數百顆于此,卿可與兩女子朝夕撫弄此犬,既狎而飼之,數日以後,納毒物于中,乃可悉殲也。
”女如其言,果驗。
犬共三十六頭,數之,猶缺其一,不知何時逸去。
生謂女曰:“盜首往劫官舶,至今未歸,必逢勁敵無疑矣。
餘聞閩中鄭軍門拟不日江而下,今之官舶,得毋是欤?軍門前為某大帥麾下健兒,夙稱好身手。
雖非盜首匹,然遇之亦必受創。
餘欲往招官軍來,即乘此際除之,計亦良得。
特慮置卿而去,盜歸,卿必不免;欲偕卿行,盜黨耳目甚衆,恐難脫身。
餘力能踏壁淩空,超越層檐,如履平地。
即欲效锺建之負季芈,懼為卿所弗許;無已,以夜遁,何如?苟拘小嫌而妨大節,當非智慧女子之所出也。
”女曰:“君誠能拔餘火坑,此所謂生死人而肉白骨也,敢不惟命是聽。
惟餘與兩女子聚處已久,稔其素志,曷不并拯之出?”生笑曰:“此兩女留以為内應者,卿勿輕觑之,皆萬人敵也。
”及夕,生覓一艇至,令女危坐其中,生自蕩槳,駛若掣電,不一刻已抵村落。
生寄女于相識者家,曰:“擒盜後乃來迎卿也。
” 時城中方喧傳官舶被劫,軍門傷右臂,勢瀕危,捕騎四出,未得端緒。
生自詣大憲所,謂已知盜巢穴所在,但選壯士百人,偕參遊率之同往,即可立為擒緻。
大憲即遣某參戎偕生行。
舟甫近岸而盜船亦還,船中捆載累累,皆軍門物也。
參戎立發槍拟盜首,馀舟亦轟然環擊,鉛丸如雨墜,盜首以刀撥之,悉堕水中。
生躍登盜舟,出袖中鐵椎碎盜首,立殒,群盜凫水而逃。
參戎舍舟登陸,握刀督衆入盜屋。
方指揮間,一犬從屋頂躍下,銜其首去。
三盜婦從門左奔出,短兵相接,驟若風雨,壯士盡為辟易。
一女子舞長劍,白光如匹練,頃刻間,但見頭顱亂滾若瓜。
生奮然以鐵椎抵之。
相持正急,忽兩女子突前,以鐵十數丈,其粗若臂,橫截于地,各舉一端曳之,三盜婦颠,立斃生鐵椎下,顧舞劍女子縱橫揮霍,其進益猛,其鋒愈銳,劍着鐵,悉寸寸斷,兩鐵相擊,火光迸裂。
生回視參戎屍,猶僵立不仆,劍光愈逼,退至其側,突見頸血直沖,射注女子面殆滿,生伺隙猱進,兩女子舉匕首飛擲之,中其目,乃就擒。
是役也,壯士死者逾半,其存者非折足即斷手,非耳即劓鼻,無一完人。
盜窟中金銀貨物山積,以船數十艘運之,猶不能盡。
乃火其廬,還報大憲。
大憲賞以官,不受,歸告堂上,以禮聘女成伉俪焉。
兩女子亦備妾媵列。
媪及舟子獲諸中途,至是以迎養祖母故返裡焉。
兩女盜交口勸女曰:“請姊緩須臾勿死,當代姊謀出此陷坑。
我兩人為盜設計羅緻,今日被其驅遣,心非得已。
惟盜立法甚嚴,姊若死,我輩亦不能生耳。
”正言間,舟已傍岸。
兩人扶女同登,遙指數十武外茅屋中隐隐有燈火,曰:“此即盜居也。
姊今夜宿此,明日又不知在何處。
我兩人當始終伴姊,得間即偕姊同逸耳。
”女弗測其心真僞,但首颔之。
既至,叩門,門啟。
門以内巨犬數十頭,皆高三四尺,茸耳修尾,狀殊雄偉。
兩女告女曰:“此靈獒也,出獵所用,能嗅地迹獸所在,又能嗅人氣辨善惡。
惟見我輩搖尾乞憐,則殊馴擾耳。
”女入室少憩,忽傳盜首已往錢唐江圖劫官舶,需三四日可歸也。
兩女共為女慶。
逾兩日,女方臨鏡理妝,猝有一人闖然入女室,略睨之,翩翩美少年也,竟坐女旁,笑謂女曰:“我觀卿非小家碧玉者流,何不速自裁決?必坐待污辱,恐此時生死俱難矣。
”女初見其入也,微有愠色,及聞斯語,憬然改容,即起向生斂衽再拜曰:“當如君教。
”即拔牀頭鴛鴦劍引頸自刎。
生急止之曰:“卿志可嘉,我已知之矣。
餘為探盜薮來此,今已盡得其底蘊,滅之殊易易。
惟守戶巨獒,實難盡斃。
餘特制肉包數百顆于此,卿可與兩女子朝夕撫弄此犬,既狎而飼之,數日以後,納毒物于中,乃可悉殲也。
”女如其言,果驗。
犬共三十六頭,數之,猶缺其一,不知何時逸去。
生謂女曰:“盜首往劫官舶,至今未歸,必逢勁敵無疑矣。
餘聞閩中鄭軍門拟不日江而下,今之官舶,得毋是欤?軍門前為某大帥麾下健兒,夙稱好身手。
雖非盜首匹,然遇之亦必受創。
餘欲往招官軍來,即乘此際除之,計亦良得。
特慮置卿而去,盜歸,卿必不免;欲偕卿行,盜黨耳目甚衆,恐難脫身。
餘力能踏壁淩空,超越層檐,如履平地。
即欲效锺建之負季芈,懼為卿所弗許;無已,以夜遁,何如?苟拘小嫌而妨大節,當非智慧女子之所出也。
”女曰:“君誠能拔餘火坑,此所謂生死人而肉白骨也,敢不惟命是聽。
惟餘與兩女子聚處已久,稔其素志,曷不并拯之出?”生笑曰:“此兩女留以為内應者,卿勿輕觑之,皆萬人敵也。
”及夕,生覓一艇至,令女危坐其中,生自蕩槳,駛若掣電,不一刻已抵村落。
生寄女于相識者家,曰:“擒盜後乃來迎卿也。
” 時城中方喧傳官舶被劫,軍門傷右臂,勢瀕危,捕騎四出,未得端緒。
生自詣大憲所,謂已知盜巢穴所在,但選壯士百人,偕參遊率之同往,即可立為擒緻。
大憲即遣某參戎偕生行。
舟甫近岸而盜船亦還,船中捆載累累,皆軍門物也。
參戎立發槍拟盜首,馀舟亦轟然環擊,鉛丸如雨墜,盜首以刀撥之,悉堕水中。
生躍登盜舟,出袖中鐵椎碎盜首,立殒,群盜凫水而逃。
參戎舍舟登陸,握刀督衆入盜屋。
方指揮間,一犬從屋頂躍下,銜其首去。
三盜婦從門左奔出,短兵相接,驟若風雨,壯士盡為辟易。
一女子舞長劍,白光如匹練,頃刻間,但見頭顱亂滾若瓜。
生奮然以鐵椎抵之。
相持正急,忽兩女子突前,以鐵十數丈,其粗若臂,橫截于地,各舉一端曳之,三盜婦颠,立斃生鐵椎下,顧舞劍女子縱橫揮霍,其進益猛,其鋒愈銳,劍着鐵,悉寸寸斷,兩鐵相擊,火光迸裂。
生回視參戎屍,猶僵立不仆,劍光愈逼,退至其側,突見頸血直沖,射注女子面殆滿,生伺隙猱進,兩女子舉匕首飛擲之,中其目,乃就擒。
是役也,壯士死者逾半,其存者非折足即斷手,非耳即劓鼻,無一完人。
盜窟中金銀貨物山積,以船數十艘運之,猶不能盡。
乃火其廬,還報大憲。
大憲賞以官,不受,歸告堂上,以禮聘女成伉俪焉。
兩女子亦備妾媵列。
媪及舟子獲諸中途,至是以迎養祖母故返裡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