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仙小傳

關燈
沈雄隽快,才溢于辭,心愈愛之。

    即遣人與莊父言,願以息女奉生箕帚。

    莊父耳劉名,亦願締絲蘿,一諾遂定。

    既成婚,伉俪綦笃,侍奉二老,鹹得歡心。

    生設帳于外間,歸舍或篝燈夜讀,月纖必針黹于旁。

    生謂之曰:“聞卿工吟詠,何不伴我讀書,而猶勞十指耶?”月纖曰:“君理舉業,妾亦自有女紅,豈必相對咿唔,始謂有倡随之樂哉?”生笑颔之。

     逾年,賊平,生入邑庠,旋以高等貢成均。

    癸酉秋試赴白門,場事既竣,忽夢至一山,尋級而上,及岩腰,有精舍焉,雙扉洞敞,遂闖然而入。

    廊宇清幽,花木叢茂。

    複前進至一書室,湘簾半卷,中有女郎,手執綠梅花,倚幾微吟,近視之,蓋即月纖也。

    生喜,近而呼其字。

    女若不聞也者。

    忽旁舍一妪出視,曰:“何處莽男子,直入人家閨閣,不怕敲斷脊梁耶!”生曰:“媽何多事。

    此吾妻所居,而何阻吾也?”妪怒曰:“誰是汝妻?此瑤宮第七女,近新蔔居于是,豈汝凡夫俗骨所得妄觑哉!不速走,将嗾烏龍咋汝胫!”言未已,即聞隔牆黃耳,吠聲如豹。

    生懼而出,見石上坐一道者,黃冠羽衣,神志潇灑。

    生向之長揖,遂與并坐,因語之故。

    道者曰:“此非汝妻矣。

    汝妻塵緣已盡,緣盡如香銷燼滅,即再髜,亦不複燃,何必戀戀為?”因舉手左指曰:“汝妻在是,試自谛審,勿謂相逢在夢中也。

    ”生回顧,别有一女郎,嬌娜娟秀,臨風伫立,珊珊欲仙,雖絕不類月纖,而容華亦堪伯仲。

    生因趨近其前。

    女郎忽轉入亭中,遺一帕于地。

    生拾視之,上有一詩雲:曲折闌幹宛轉思,不辭涼露立多時。

     今宵怪底羅衫冷,親試秋風上鬓絲。

     下署“碧樨仙館侍史”。

    方欲持以還女郎,而不知已往何處,心大恍惚,欲再問道者,則倏已不見。

    聞山上巨聲驟發如虎嘯,林木震撼,一驚遽醒。

    以為其兆匪祯,即買舟歸,月纖已病卧旬餘矣。

    見生至,似有千愁萬緒,欲吐于懷,而氣喘如絲,終未達一言而殒。

    生大哀恸,比荀奉倩之神傷,尤有加焉。

    所作悼亡詩,悲感纏綿,不忍卒讀。

     後生遊幕中州,偶至伊陽,聞伊園之勝,往涉焉。

    亭台池沼,結構幽雅,而山石尤奇秀聳拔。

    峰回路轉,忽得一亭曰木末亭,風景彷佛當年夢中所見,異之。

    亭之左偏有鷗香榭,紅藕花開,清芬遠澈。

    生拟至其中小憩,足甫及閥,見已有一女子在,斜坐石闌,拂琴欲彈,遂不敢入。

    廊下适有石磴,靜坐細聆之,聲韻泠泠,飄然有仙意。

    忽一弦中絕,截然遽止。

    女子回顧,見窗外有人影,推琴遽起,扶婢過橋,徑入亭中。

    生視其體态輕盈,恍如夢中人再見。

    須臾,聞有數婢至,謂已遣肩輿來迎,女子遂去。

    生入視彈琴處,見磚台遺有金扇一柄,知即女子物也,署款為“碧樨三姊”。

    生驚為天緣。

    詢之園丁,知女系吳中人,随父宦遊至此,其姓則朱也,父新罷官,僑居于此。

    生遂倩冰人往說。

    女家本仰生名,便荷允肯。

    結之夕,生出扇還女,并話前因。

    女因呈箧中詩本,前詩宛在。

    乃歎此段因緣實趾離子為之作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