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笠雲

關燈
灤陽徐笠雲,武世家也。

    父為固原提督,戰功彪炳,有聞于時。

    笠雲少即從軍,挽弓射日,躍馬雲,意氣豪放,不可一世。

    嘗從父獵于深山,臂鷹牽犬,縱其所如。

    忽有一兔,起于馬前。

    犬逐之不得,生發一矢,中其背。

    兔帶箭而逸,生不能舍,策馬往追之。

    入山漸深,兔倏不見。

    徘徊四顧,暮色蒼然。

    欲出山,迷其路徑。

    勉行數百武,覺離舊程漸遠。

    正傍徨間,遙見一老扶杖而來,鶴發童顔,類有道者。

    既近,生揖問:“何路可出山?”老者笑曰:“君從何處入,即從何處出,奚問為?”生見其語涉機鋒,必非凡品,拱立道旁,意态轉恭,複詢山中可有駐足處,得以少息行蹤否。

    老者曰:“敝廬距此頗不遠。

    若弗嫌亵,請降玉趾。

    ”因即攜杖為生前導,生自後從之。

    老者步履從容,生竭力接武,追随恐後,幾莫能及。

     行二三裡許,忽得一境,清溪屈曲,架以略,茅屋三椽,雙扉臨水。

    老者偕生過橋,以杖叩門。

    内有聲以應者,音清脆如莺啭幽林。

    門啟,見一十五六歲女子,素服淡妝,豔麗若仙。

    生不覺步為之卻。

    老者曰:“此老夫之弱息也。

    生長山中,不知禮數,以早失慈蔭,不免嬌愛過甚耳。

    ”女子見生,俯首一笑,逡巡自入。

    老者肅生登堂。

    雖竹屋紙窗,而筆硯圖書,位置不俗。

    幾案間多秦漢鼎彜,斑剝陸離,殊有古緻。

    生疑老者為隐士,詞益莊。

    須臾,肴馔雜陳,山肴野,撲鼻香來。

    老者曰:“日雲暮矣,腹中得毋饑乎?聊飲一杯,以盡地主禮。

    ”命婢取酒。

    婢以三壺進,曰:“不知客喜何酒。

    ”老者謂生曰:“此三種酒皆非世間所釀。

    一曰玉液,以藥化玉為漿,味甘而冷;一曰花醞,乃百花醞釀所成,味清而冽;一曰天露,于山頂以玉盤承空中之露,法制為醪,味淡而醇;飲之鹹能延齡長壽,益智養神。

    ”生曰:“皆願飲之,俾得盡嘗異味。

    ”老者笑曰:“諾。

    ”乃遍之。

    生量固豪,終席無醉容,無失儀。

    是夕生即宿于草堂。

     晨起,老者猶未出。

    散步後庭,自山石下穿而過,忽得一圓洞。

    探身徑入,則見樓台亭榭,霧閣雲窗,别有一天,胸次頓為開豁。

    方繞回廊而行,猝聞草際悉索聲,一兔突起如前狀,谛視之,箭猶在背,見生急竄。

    生步逐之。

    兔入一亭,徑投女子足下。

    女子曰:“此吾家園中所蓄兔,胡為被人流矢所傷?”抱兔拔矢,立敷以藥。

    蓋女但知顧兔而未見生也。

    既而置兔于地,回首見生,不覺紅潮暈頰,斂衽作禮。

    生亦進揖,并索舊矢。

    女曰:“此君物耶?”生示以幹上所鎸己名,為述昨日事,因此迷途。

    女歎曰:“此兔引君入勝,殆有前緣。

    ”繼自知失詞,俯首不語,薄佯羞,益增其媚。

    生至此妙境,形神俱喪。

    然不能久留,辭女而出。

     回至草堂,老者已在。

    詢何往,以遊園對。

    老者曰:“此小女消遣之别墅也。

    曾觀其舞劍否?”生曰:“未也。

    豈女公子亦好武事乎?”老者曰:“小女别無所好,獨喜劍術,幼時居秦,來一海外異人,授以一劍,雲是純鋼煉成,術成後人劍俱杳,然欲用時,彈指即現。

    君若不棄,當令盡出其所長授君。

    世方多事,他日即不宣力于國家,亦可恃以防身。

    誠精此術,出入于刀槊叢中,無恐也。

    ”生再拜而謝曰:“此誠生平所願,求之而不得者也。

    ” 須臾,女至。

    老者代述生願學意,生即下階執弟子禮。

    女謙不敢當,但曰:“此非一時所能驟幾。

    平日盤旋此劍,當如宜僚之弄丸,令觀者但見劍光,不見人體,然後谒我,爰面授以舞劍諸法。

    ”生習之三年,專心緻志,不敢或懈。

    一日,劍光乍斂,女立于前,笑曰:“孺子可教也。

    子今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