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才女

關燈
小華生,居日本之神戶,固小家女子也。

    秉性穎悟,秀外而慧中。

    涉書史,解吟詠,書法亦秀逸。

    在家無所事,見藝妓之撥琵琶侑觞者,得金錢獨夥,心竊慕之。

    乃改習三弦諸技,兼學歌曲。

    按節發聲,響遏行雲,雖老妓師自歎弗如,鄰家姊妹鹹曰:“藝成矣,可出而應客矣。

    ” 第恥在鄉裡作此生活,乃航海至滬。

    時四馬路最為熱鬧,賃樓三楹,小憩行裝。

    東瀛女子多來滬北設屋賣茶,特其品甚賤,捉臂捺胸,備諸醜态,大雅所不屑至。

    女初至見之,心竊鄙焉。

    因此聲價自高,凡遇俗賈市商,辄不酬接,甚或加以白眼,于是名亦不甚着。

     有倚雯樓主者,風流倜傥人也。

    道過申江,停蹤旅館。

    素知滬上為煙花淵薮,思來一擴眼界,特塗脂抹粉者,多不當意,遍訪數家,辄未許可。

    忽聞人言:“有東洋茶樓者,即妓館也。

    ”爰笑謂其友曰:“食指動矣,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

    ”時已薄暮,令友導往。

    凡曆數家,辄曰:“此牛鬼蛇神也,何所見不逮所聞耶?”至小華生所,一見如舊相識,情話斐,良久不去。

    友人知其意之所屬,特呼咄嗟筵,為之洗塵。

    酒綠燈紅,歌聲忽發,悠揚宛轉,令人之意也銷。

    于是兩情益密,遂留宿焉。

    生固工寫生,臨别索姬畫像以去。

    九月中,以勾當公事,複過滬上,偷閑訪之其家,小華喜甚。

    生袖出姬像示之,拈花微笑,維妙維肖。

    生日必一往,鴻爪雪泥,為之勾留者,殆浃二旬。

    時生方有朝鮮之行,捧檄遄征,未遑羁滞,黯然銷魂,惟别而已。

    小華特吟四絕句以送其行,其詩雲:問從别後愁多少?一幅生绡替寫真。

     可惜丹青徒費手,不傳幽恨隻傳神。

     自推小卷自題詞,珍重才郎筆一枝。

     十八年來成底事,匆匆已過畫眉時。

     海國飄零弱絮多,傾城名士渺山河。

     記從一識蕭郎面,重唱人間《得寶歌》。

     别已匆匆見更難,漫揉清淚當珠彈。

     一痕鴻雪留君袖,願把新詩當妾看。

     後題雲:倚雯樓主重過滬江寓樓,歡然道故,蓋别已三月矣。

    袖中出小冊以示,乃為侬寫照。

    似耶?非耶?惟主人知之。

    主人自六月東歸,重陽風雨,又将航海北遊。

    命自題詞以存爪印。

    竊念異域羁身,竟得文章知己,豈佛家所謂緣耶?勉成四絕,不可為詩,一片至情,當随君北去。

    明治十九年十月十日大日本女子小華生自題并記。

     明慧如此,即中華女子,尚所罕見,況日本乎哉?生話其事于友人花影玺巢,均有題詞,亦并錄焉:《歸國謠》兩解人去也,夢又闌珊燈又□。

    猛記别離情話,生绡侬替寫。

    深淺翠眉誰畫,過時幽恨惹。

    鴻雪一痕留下,與郎思索者。

     人去也,顧影驚鴻翩然下。

    不辨是詩是畫,墨痕和淚瀉。

    東望海雲樓榭,相思無翼借。

    聞說翠深紅亞,個侬猶未嫁。

     七絕四首,雲:長裾高髻自生妍,綠慘紅愁亦可憐。

     豔絕江郎一枝筆,替傳幽怨補情天。

     無言獨立隻凝眸,萬種傷心萬種愁。

     一把淚絲收不住,可能流到海東頭? 漫矜标格冠群芳,小豔疏香易斷腸。

     一種櫻花好顔色,教侬惆怅憶姚黃。

     绮夢年年感不禁,墜歡秋蒂渺難尋。

     無端一幅生绡影,酒冷燈昏惹恨深。

     小華曾往京口,旋即返,以其地多碩腹賈,不解文字飲,莫有知其才者,故不能久留也。

    旋日本領事禁妓之令下,倚市門者群然返國,小華當亦在逐中。

    天南遁叟于壬午癸未兩年自粵旋吳,每逢宴會,辄招小華為席糾,主觞政,相契數載,初不知其能詩也,亦可謂交臂失之矣。

     時有阿中、阿超、阿玉者,皆同在滬北,而豔名早著者也。

     阿中,西京人,年僅十五,姿容妍麗,體質■粹,顔色如桃花,紅豔欲滴,又如曉霞将散,薄暈上腮,愈增其媚。

    初在西京學歌舞,隸于樂籍,時應客招,第所獲金錢不多。

    适鄰家姊妹來滬,多有弋厚利回者,辄生豔羨心。

    大坂有女子曰绮玉者,自恃其美,意在炫售,遂與阿中偕來,居于寶善街之會香亭。

    一日,華嚴外史集諸同人于酒樓,欲擴眼界,遽飛箋召之。

    為之介者,嘯雲生也。

    錦衣繡袱,豔絕冠時,與諸華妓參錯列坐,菊秀蘭芳,并極其妙,粉白黛綠,各複鬥妍。

    阿中危坐不語,故作矜持。

    華妓琵琶既阕,亦彈三弦以侑觞,聲嗚嗚然,如怨如慕,不知其雲何也。

    坐中華妓俱偷眼視阿中,阿中亦複流波注目,視不轉瞬,俱若自負其容之美者。

    阿中眉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