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花神
關燈
小
中
大
淞北玉生,前在芙蓉城中偷觀蕊榜,于是群仙名字,遂傳世間。
或謂其下降塵寰,即為申江十美者,殆寓言也。
繼竊視第二葉,瞥睹吳慧珍、張書玉二姝名,意謂此亦申江詞史也,顧其标名曰“十二花神”,意殊未解。
正躊躇間,而二愛仙人已自内出,匆匆數語,遽令送歸,則爐鴨香溫,蓮漏正催三下也。
于是默識于心,不以告人。
居無何,秋風驟起,舊疾陡發,日惟偃息在牀,重簾暗幕中,隻以經卷藥爐,消遣晨夕。
一夕,忽有持刺來招者,曰:“大羅天仙子相召。
”生即随之行。
但覺舉足飄忽,如步虛空。
未數裡,即抵一處,殿宇巍峨,彷佛王者居,榜曰“涵碧宮”。
中設司香尉二人:一曰春妍,一曰秋媚。
見生至,即出相迓。
二女姿容,并皆佳妙,霓裳霞帶,披拂臨風。
導生坐于宮左鬥室中,則已先有一人在,據座觀書,引杯獨酌,近即之,天壤柿叟也。
因問:“君何來此?”曰:“昨宵體中偶爾不惬,甫就枕,不意一伸足遽豁然如夢覺,主者命餘司曼陀羅花,不日赴任。
已遣魚軒往逆韻蓮、韻荷二姬矣。
此間甚樂,不複思家。
君如歸,煩為寄語:勿苦相憶也。
”語未竟,有垂髫侍女四人,引錦幢繡來迓生曰:“主君請往相見。
”生由陛升殿。
殿上翠帷四垂,隐隐聞環■聲。
俄而帷開鏡現,殿上懸十二明珠,光輝四射,纖悉畢露。
主者坐團栾大鏡中,慧相臨空,皓齒明眸,天人也。
生至此不覺向上長揖,自稱賓萌。
主者爰命賜坐于旁曰:“召君來非為别事,因欲以十二花神名傳于下方。
此輩生于茂苑,而終遭堕落,既曆塵劫,返幻體,乃得重駐瑤京。
若其陷溺已深者,則不複其位。
君可代為表彰之,俾世間人知此一段蘭因絮果,庶幾不負餘之苦心矣。
”特出一冊授生,曰:“即在此間閱之,勿洩于外也。
”生展卷細閱,默誦潛志,須臾而畢,即起還冊于仙子。
下階欲辭,失足遽醒。
醒後記其大略如左:一曰酴香夢樓主人,則張書玉也。
本蘇鄉小家女子。
秀外慧中,豐神獨絕。
初入章台,以歌曲着,珠喉一串,渾如莺簧乍啭,鹦舌初調,入座聽者,無不色授魂與。
與客周旋,尤能先意承旨。
鐵花仙史一見心賞之,所擲纏頭無數,兩相愛悅,齧臂為盟。
卒以小事乖迕,至今玉猶待價也。
姬少時有張家三美之譽,貌妒花妍,肌争雪韻,不愧其人如玉。
惜背微高,輕薄者嘲其似鶴形,然無損其美也。
性喜明珠,所藏獨夥。
一曰绛桃瑤池仙子,則吳慧珍也。
人住姑蘇台畔,家鄰消夏灣中。
随母來滬,一枝紅豔,買笑春風,年才十三齡,而香名早播平康。
與客酬應,齒牙敏捷,妙語解頤,辯才無礙,洵可人也。
或謂慧珍顔色之嬌,有如芍藥籠煙,海棠着雨。
今年五六月間,痘斑未脫,幾如滿面妝花。
有好事者嘲以詩雲:曾向瑤台選妙來,绛仙風調彩鸾才。
芙蓉臉上桃千朵,應是檀郎去後栽。
姬見之,付之一笑,亦不憾也。
醫家治痘斑之法,以白芷研粉,傅之自滅,正不必如吳宮美人要覓獺髓方耳。
一曰素馨冰詞仙,則周侶琴也。
幼産金阊,長居滬渎。
玉骨冰肌,清極無比。
初有大腹賈肯出千金為之梳栊,而姬弗願也,曰:“其人自頂至踵無雅骨,見之欲嘔。
黃金雖多,豈能買此心哉!”鸨母無如之何。
旋有卯金公子者,竹西名下士也,與姬雅相契合,姬遂委身焉。
姬性靜而婉,淡妝素服,蕭然獨坐,與客談,無疾言遽色,絕不作狎昵态。
靜言對之,俗氛自遠。
風塵中如姬者,吾見亦罕矣。
一曰玉簪素蕤閣主,則周月琴也。
琴川人。
體态苗條,豐神淡遠。
曾居尚仁裡,以門前冷落,仍返吳門。
或謂姬位置自高,或謂姬酬應簡寂,其實皆非也。
姬舉止文雅,尚有當年闆局之風,故佻達者不深喜之耳。
雲間萸庵退叟頗加青眼,每來滬渎,必往訪焉。
退叟年雖六十有餘,猶複風流自喜,绮宴既開,所招者率名流韻士,金樽檀闆之間,白髯與紅顔相對,更覺逸興霞飛,豪情雲上。
所知者多有詩詞遺贈,照春屏上得其片紙隻字為榮,以故風月場中稱領袖焉。
而月琴之名亦由是起矣。
一曰繡球香雪居侍史,則王翠芬也。
翠芬生長維揚,寓居吳下,以是操吳音,複工吳。
短長适中,纖■合度,玉潤花妍,獨秀一時。
南溪舊隐見而眷之,拟為脫樂籍,别營金屋居焉;旋以折閱盡耗其資,不能作量珠之聘,東勞西燕,從此分飛,仍為倚門生活。
粵中小饕居士
或謂其下降塵寰,即為申江十美者,殆寓言也。
繼竊視第二葉,瞥睹吳慧珍、張書玉二姝名,意謂此亦申江詞史也,顧其标名曰“十二花神”,意殊未解。
正躊躇間,而二愛仙人已自内出,匆匆數語,遽令送歸,則爐鴨香溫,蓮漏正催三下也。
于是默識于心,不以告人。
居無何,秋風驟起,舊疾陡發,日惟偃息在牀,重簾暗幕中,隻以經卷藥爐,消遣晨夕。
一夕,忽有持刺來招者,曰:“大羅天仙子相召。
”生即随之行。
但覺舉足飄忽,如步虛空。
未數裡,即抵一處,殿宇巍峨,彷佛王者居,榜曰“涵碧宮”。
中設司香尉二人:一曰春妍,一曰秋媚。
見生至,即出相迓。
二女姿容,并皆佳妙,霓裳霞帶,披拂臨風。
導生坐于宮左鬥室中,則已先有一人在,據座觀書,引杯獨酌,近即之,天壤柿叟也。
因問:“君何來此?”曰:“昨宵體中偶爾不惬,甫就枕,不意一伸足遽豁然如夢覺,主者命餘司曼陀羅花,不日赴任。
已遣魚軒往逆韻蓮、韻荷二姬矣。
此間甚樂,不複思家。
君如歸,煩為寄語:勿苦相憶也。
”語未竟,有垂髫侍女四人,引錦幢繡來迓生曰:“主君請往相見。
”生由陛升殿。
殿上翠帷四垂,隐隐聞環■聲。
俄而帷開鏡現,殿上懸十二明珠,光輝四射,纖悉畢露。
主者坐團栾大鏡中,慧相臨空,皓齒明眸,天人也。
生至此不覺向上長揖,自稱賓萌。
主者爰命賜坐于旁曰:“召君來非為别事,因欲以十二花神名傳于下方。
此輩生于茂苑,而終遭堕落,既曆塵劫,返幻體,乃得重駐瑤京。
若其陷溺已深者,則不複其位。
君可代為表彰之,俾世間人知此一段蘭因絮果,庶幾不負餘之苦心矣。
”特出一冊授生,曰:“即在此間閱之,勿洩于外也。
”生展卷細閱,默誦潛志,須臾而畢,即起還冊于仙子。
下階欲辭,失足遽醒。
醒後記其大略如左:一曰酴香夢樓主人,則張書玉也。
本蘇鄉小家女子。
秀外慧中,豐神獨絕。
初入章台,以歌曲着,珠喉一串,渾如莺簧乍啭,鹦舌初調,入座聽者,無不色授魂與。
與客周旋,尤能先意承旨。
鐵花仙史一見心賞之,所擲纏頭無數,兩相愛悅,齧臂為盟。
卒以小事乖迕,至今玉猶待價也。
姬少時有張家三美之譽,貌妒花妍,肌争雪韻,不愧其人如玉。
惜背微高,輕薄者嘲其似鶴形,然無損其美也。
性喜明珠,所藏獨夥。
一曰绛桃瑤池仙子,則吳慧珍也。
人住姑蘇台畔,家鄰消夏灣中。
随母來滬,一枝紅豔,買笑春風,年才十三齡,而香名早播平康。
與客酬應,齒牙敏捷,妙語解頤,辯才無礙,洵可人也。
或謂慧珍顔色之嬌,有如芍藥籠煙,海棠着雨。
今年五六月間,痘斑未脫,幾如滿面妝花。
有好事者嘲以詩雲:曾向瑤台選妙來,绛仙風調彩鸾才。
芙蓉臉上桃千朵,應是檀郎去後栽。
姬見之,付之一笑,亦不憾也。
醫家治痘斑之法,以白芷研粉,傅之自滅,正不必如吳宮美人要覓獺髓方耳。
一曰素馨冰詞仙,則周侶琴也。
幼産金阊,長居滬渎。
玉骨冰肌,清極無比。
初有大腹賈肯出千金為之梳栊,而姬弗願也,曰:“其人自頂至踵無雅骨,見之欲嘔。
黃金雖多,豈能買此心哉!”鸨母無如之何。
旋有卯金公子者,竹西名下士也,與姬雅相契合,姬遂委身焉。
姬性靜而婉,淡妝素服,蕭然獨坐,與客談,無疾言遽色,絕不作狎昵态。
靜言對之,俗氛自遠。
風塵中如姬者,吾見亦罕矣。
一曰玉簪素蕤閣主,則周月琴也。
琴川人。
體态苗條,豐神淡遠。
曾居尚仁裡,以門前冷落,仍返吳門。
或謂姬位置自高,或謂姬酬應簡寂,其實皆非也。
姬舉止文雅,尚有當年闆局之風,故佻達者不深喜之耳。
雲間萸庵退叟頗加青眼,每來滬渎,必往訪焉。
退叟年雖六十有餘,猶複風流自喜,绮宴既開,所招者率名流韻士,金樽檀闆之間,白髯與紅顔相對,更覺逸興霞飛,豪情雲上。
所知者多有詩詞遺贈,照春屏上得其片紙隻字為榮,以故風月場中稱領袖焉。
而月琴之名亦由是起矣。
一曰繡球香雪居侍史,則王翠芬也。
翠芬生長維揚,寓居吳下,以是操吳音,複工吳。
短長适中,纖■合度,玉潤花妍,獨秀一時。
南溪舊隐見而眷之,拟為脫樂籍,别營金屋居焉;旋以折閱盡耗其資,不能作量珠之聘,東勞西燕,從此分飛,仍為倚門生活。
粵中小饕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