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花史-居士(下)

關燈
聲匿迹,從此驚鴻小影,徒得諸想象間矣。

     一曰胡寶玉、顧蘭荪。

     劍氣能開海國春,珠光來照座中人。

     溫柔恰稱嬌娃體,豪俠休嗤姹女身。

     華妝□□,而逼視有英氣者,胡寶玉也;柔姿窈窕,而瑩然如有光者,顧蘭荪也。

    胡已中年,顧尚韶齒;胡頗蕩逸,為世所譏,顧亦新被疑似之毀。

    然吾友東鷗季公嘗以劍氣目胡,珠光拟顧,謂海上有此二人,足以涵蓋一切。

    目論者多不信之,予則謂季公之言乃知言也。

     一曰朱秀卿。

     吊夢歌離事可傷,塗脂重理舊時妝。

     酒邊聽唱開元曲,觸惹青衫淚數行。

     朱秀卿,常熟人。

    本海上彈詞翹楚,名在公之放二十四書品。

    十年前曾一見之,後嫁其鄉人某氏,相依八載,複以貧故堕落。

    歲乙酉重晤海上,尚能略記往事,而時移勢易,尤甚浔陽商婦之悲矣。

     一曰吳新卿。

     儀度纖出自然,韶齡三五玉翩跹。

     華嚴遍識諸天女,合什端應禮此仙。

     吳新卿,平湖人。

    髫年绮貌,秀外慧中,論者以為一時無兩。

    予謂近十年中,海上風氣,争尚佻蕩,前輩莊姝之度,存者甚稀。

    新卿色既韶令,性尤靜雅,正宜勉紹前徽,撐此東南金粉耳。

     一曰金如意。

     三生豔迹绮年多,花月匆匆隙影過。

     姊妹勸諧塵世偶,未知塵世更如何。

     金如意,亦吳人。

    庚辛之間,豔名甚着,今年二十餘矣,憔悴風塵,猶未能捐棄故業,蓋遭際若斯之難也。

     一曰陳菊卿。

     韓娥歌韻動梁塵,小極真憐荳蔻身。

     莫倚新聲羞側媚,世間識曲本無人。

     陳菊卿,吳人。

    年十五。

    善歌。

    娟秀靜逸,舉止大方,吳門闆局之風,于茲未墜。

    性頗傲,恒以細故失客子歡。

    予謂古來名流之不偶,何以異是? 一曰李琴書。

     似曾相識共軒渠,飛鳥依人态有餘。

     今日琴書感飄泊,更教人憶李琴書。

     李琴書者,居百福巷。

    其初曰張琴書也。

    年十六,貌秀而和。

    曾于海艘送客時邂逅見之,後數月遇于申園,相視而笑,意殊習熟,蓋其慧性強記,頗留意風塵士也。

    今者海天寥闊,竟不能不有感于斯人矣。

     天南遁叟曰:此卷中諸名姬,自周素娥、孫霭青、陳菊卿外,餘皆與之往還,按拍征歌,飛觞侑酒,謬許審音之涓子,錯呼顧曲之周郎。

    有時追憶影塵,深悲風絮,與之評紅品綠,懷古慨今,如談開元天寶遺事,令人欷■欲絕。

    湘蘭餘始遇之于文道希席上,道希以承恩邀寵,不在乎貌為言,大拂居士之意。

    平心論之,靜穆自好,然意遠,可以一掃俗氛耳。

    逸卿明麗秀媚,兼有其勝。

    初見之時,蝤蛴頸上微有紅痕,詢之,以患痰核對。

    愈後重逢,益覺其美,真如《西廂記》所雲“出落得别樣風流”也。

    現居尚仁裡,枇杷門巷,賓從如雲,于章台中尚首屈一指雲。

    筱寶秀靥生渦,圓姿替月。

    或以其豐容粹質,特舉薛寶钗比之。

    所眷多名流巨賈,月積纏頭,動至盈笥,姊妹行辄豔羨之。

    婉卿以身價自高,一時所賞識者,皆達官貴人,市廛龌龊子不屑顧也。

    曾為琴溪子所厄,妒之者辄造蜚語,然見其面,每自愧弗如。

    婉卿亦略識字,性喜文人,然必以翰林為尚,其猶未離俗見欤?胡寶玉齒雖遲暮,性尚風流,服禦之華,照耀北裡。

    或謂其佳俠含光,氣宇自異,三分豐韻,尚堪樹幟勾欄。

    去歲遇粵東某孝廉,特賞識之,傾囊以博其歡,姬兩渡珠江,得餍所欲,蓋手段不在十索丁娘下也。

    顧蘭荪豐神娟秀,清麗居宗,花模樣玉精神差堪比拟。

    曾為關石道人所昵。

    餘屢過訪,嘗贈楹聯雲:“蘭蕙同心原綽約,荪荃竟體自芬芳。

    ”吳新卿細腰纖趾,秀韻珊珊,綽約身材,輕盈如燕。

    餘戲以香扇墜呼之,謂其有似李香君也。

    與陸月舫為手帕姊妹,甚親昵。

    惜紅生久與之狎,贈詩殊夥。

    李琴書如玉豐姿,破瓜年紀,娉婷婀娜,其媚在骨。

    本姓張,小住金阊,其母不謀于父,私挈之來滬,遂堕平康。

    其父尋蹤而至,欲控之官,賄以三百金乃免。

    “醴泉無源,芝草無根”,洵哉!然卒阱于風塵,自願之欤?抑為母所逼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