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花史-居士(下)
關燈
小
中
大
居士,即向所稱花影詞人也。
工詩善詞。
所作古文,瓣香廬陵,蓋于桐城望溪間參一席焉。
于經尤精小學,每談文字禅,必高踞最上乘,或謂奪戴憑席,折朱雲角,洵無多讓焉。
以是名聞遠近,大江南北,無與抗手。
當軸知其才,必多方羅緻之,延為幕府上客,遊屐所至,虛左以待。
偶有不合,拂袖徑去,人于是鹹高其品。
餘之識居士,蓋在壬午癸未兩年,訂車笠之交,結苔岑之契,多追逐于酒旗歌版間。
餘于同治壬戌浮海至粵,光緒己卯言旋滬上。
金樽檀闆,重入歡場,席帽鞋,複尋故迹,從此迷香洞中,遂有王郎題壁詩矣。
餘之相識,大半為居士所知。
停車訪豔,載酒看花,殆無虛日。
護持風雨,具有同心,拯拔沈淪,徒成癡願。
此編所紀十有二人,皆光緒以來事。
首李湘蘭者,以其端操似桂珠而福過之,紹前美風後媛也;終以李琴書,一顧之恩,同于一飯,以是為有榛苓之思焉。
嗟乎!鹣山鲽海,十年懷不字之貞;象管鸾箋,千古作傷心之語。
敢雲紅粉,可托知音?欲浣青衫,恐多古淚。
吟來春恨,适符花信之風;話到秋思,定化蒓邊之雨。
一曰李湘蘭。
小樓風雨話酸辛,青眼曾憐失意人。
卻扇詩成侬願慰,感甄不賦洛妃神。
李湘蘭,本姓施氏,小字三寶,一名沅南。
通州人。
幼為常熟李錫亭養女,遂從其姓。
李先有之女曰佩蘭,習彈詞,業有聲。
湘蘭繼之。
性尤靜婉。
工寫蘭,善弈。
生本良家,故自守至嚴峻。
雖以是撄客怒,不悔也。
予于癸未歲下第南還,意頗涼踽,因時從清話,悉其始末甚詳,知必不以風塵終老。
今果與佩蘭先後俱得所歸,其後福正未可限量矣。
一曰朱逸卿。
背人淚沁海棠枝,萬種幽憂隻自知。
誰信孤衾宵轉側,鳏魚也有不眠時。
朱逸卿,本姓張氏,名葆珍。
嘉興人,生于吳郡。
八歲喪母。
其父以浮蕩傾其家,遂鬻女于鸨媪,學彈詞藝。
長而豐豔明慧,聲譽甚噪,恒以纏頭所入供其父粥資。
迨父殁,逸卿年亦及笄,因百計脫籍,擇地以葬其二親,怃然有從良之志。
人事乖忤,靈匹猶虛,蘿屋緘愁,宵長恨永,正如李後主所雲“此中日夕以淚洗面”者,時人遂以海棠怨女目之。
予嘗有句雲:“我親猶未葬,愧殺對卿時。
待欲呼将伯,還愁未可知。
”癸未南還,又贈以聯雲:“人中麟鳳難終逸,湖上鴛鴦或是卿。
”蓋亦不自知相感之何以深焉。
一曰陳筱寶。
閑把新詩課小鬟,華年逝水去潺潺。
些兒隐恨知難遣,略見愁痕上遠山。
陳筱寶,名筠,字蘭隐。
揚州人。
本姓孔氏,名巧雲。
豐容盛轫,善畫知書,時有“玉胡蝶”之目。
性愛閑靜。
卧樓三楹,極雅潔。
庀書畫圖籍甚富,筆牀硯匣,位置鹹宜。
常兀坐觀書,以消永晝。
女奴輩亦各手一編,咿唔之聲,達于戶外。
予嘗谑之曰:“女先生勤讀如此,将應秀才試耶?”顧年已逾笄,雖處境甚豐,而眉目間若時有黯淡之色,蓋家庭之際,正自有不能明言者在也。
一曰姚婉卿。
靈淑锺來氣獨清,翻憐六載誤虛名。
梅魂淡冶蘭香媚,更有何人肖婉卿。
姚婉卿與其姊倩卿齊名,号“琴川二姚”。
明慧知書。
于高才之士,尤酬接不倦。
顧倩卿性傲而享名最盛,正如天半朱霞,雲中白鶴,可望而不可即。
婉卿溫詞應物,雅意憐才,其名貴處固不易到,其真率處尤不可及。
世之浮慕與生妒者,皆不知婉卿者也。
此如文中高格,非息心靜氣,烏能領其旨趣哉? 一曰周素娥。
泥人存想是秋波,縱不相憐亦奈何。
聞說扃愁朱閣裡,臨溪閑看野鴛多。
周素娥,本顧氏女,揚州人,或雲甯波。
小名銀寶。
貌妍情逸,秋波一顧,尤豔冶動人。
後卒歸吳興某氏,聞防制頗嚴雲。
一曰孫霭青。
共我無情似有情,嬉春同聽馬車聲。
生憎鸩鳥為媒急,從此紅顔隐姓名。
孫霭青,無錫人。
端正嬌好,頗自矜貴。
予屢從友人座間遇之,其後間相過從,或同遊覽,終未以酒糾相屈,而意殊不薄。
及為某總戎所擾,銷
工詩善詞。
所作古文,瓣香廬陵,蓋于桐城望溪間參一席焉。
于經尤精小學,每談文字禅,必高踞最上乘,或謂奪戴憑席,折朱雲角,洵無多讓焉。
以是名聞遠近,大江南北,無與抗手。
當軸知其才,必多方羅緻之,延為幕府上客,遊屐所至,虛左以待。
偶有不合,拂袖徑去,人于是鹹高其品。
餘之識居士,蓋在壬午癸未兩年,訂車笠之交,結苔岑之契,多追逐于酒旗歌版間。
餘于同治壬戌浮海至粵,光緒己卯言旋滬上。
金樽檀闆,重入歡場,席帽鞋,複尋故迹,從此迷香洞中,遂有王郎題壁詩矣。
餘之相識,大半為居士所知。
停車訪豔,載酒看花,殆無虛日。
護持風雨,具有同心,拯拔沈淪,徒成癡願。
此編所紀十有二人,皆光緒以來事。
首李湘蘭者,以其端操似桂珠而福過之,紹前美風後媛也;終以李琴書,一顧之恩,同于一飯,以是為有榛苓之思焉。
嗟乎!鹣山鲽海,十年懷不字之貞;象管鸾箋,千古作傷心之語。
敢雲紅粉,可托知音?欲浣青衫,恐多古淚。
吟來春恨,适符花信之風;話到秋思,定化蒓邊之雨。
一曰李湘蘭。
小樓風雨話酸辛,青眼曾憐失意人。
卻扇詩成侬願慰,感甄不賦洛妃神。
李湘蘭,本姓施氏,小字三寶,一名沅南。
通州人。
幼為常熟李錫亭養女,遂從其姓。
李先有之女曰佩蘭,習彈詞,業有聲。
湘蘭繼之。
性尤靜婉。
工寫蘭,善弈。
生本良家,故自守至嚴峻。
雖以是撄客怒,不悔也。
予于癸未歲下第南還,意頗涼踽,因時從清話,悉其始末甚詳,知必不以風塵終老。
今果與佩蘭先後俱得所歸,其後福正未可限量矣。
一曰朱逸卿。
背人淚沁海棠枝,萬種幽憂隻自知。
誰信孤衾宵轉側,鳏魚也有不眠時。
朱逸卿,本姓張氏,名葆珍。
嘉興人,生于吳郡。
八歲喪母。
其父以浮蕩傾其家,遂鬻女于鸨媪,學彈詞藝。
長而豐豔明慧,聲譽甚噪,恒以纏頭所入供其父粥資。
迨父殁,逸卿年亦及笄,因百計脫籍,擇地以葬其二親,怃然有從良之志。
人事乖忤,靈匹猶虛,蘿屋緘愁,宵長恨永,正如李後主所雲“此中日夕以淚洗面”者,時人遂以海棠怨女目之。
予嘗有句雲:“我親猶未葬,愧殺對卿時。
待欲呼将伯,還愁未可知。
”癸未南還,又贈以聯雲:“人中麟鳳難終逸,湖上鴛鴦或是卿。
”蓋亦不自知相感之何以深焉。
一曰陳筱寶。
閑把新詩課小鬟,華年逝水去潺潺。
些兒隐恨知難遣,略見愁痕上遠山。
陳筱寶,名筠,字蘭隐。
揚州人。
本姓孔氏,名巧雲。
豐容盛轫,善畫知書,時有“玉胡蝶”之目。
性愛閑靜。
卧樓三楹,極雅潔。
庀書畫圖籍甚富,筆牀硯匣,位置鹹宜。
常兀坐觀書,以消永晝。
女奴輩亦各手一編,咿唔之聲,達于戶外。
予嘗谑之曰:“女先生勤讀如此,将應秀才試耶?”顧年已逾笄,雖處境甚豐,而眉目間若時有黯淡之色,蓋家庭之際,正自有不能明言者在也。
一曰姚婉卿。
靈淑锺來氣獨清,翻憐六載誤虛名。
梅魂淡冶蘭香媚,更有何人肖婉卿。
姚婉卿與其姊倩卿齊名,号“琴川二姚”。
明慧知書。
于高才之士,尤酬接不倦。
顧倩卿性傲而享名最盛,正如天半朱霞,雲中白鶴,可望而不可即。
婉卿溫詞應物,雅意憐才,其名貴處固不易到,其真率處尤不可及。
世之浮慕與生妒者,皆不知婉卿者也。
此如文中高格,非息心靜氣,烏能領其旨趣哉? 一曰周素娥。
泥人存想是秋波,縱不相憐亦奈何。
聞說扃愁朱閣裡,臨溪閑看野鴛多。
周素娥,本顧氏女,揚州人,或雲甯波。
小名銀寶。
貌妍情逸,秋波一顧,尤豔冶動人。
後卒歸吳興某氏,聞防制頗嚴雲。
一曰孫霭青。
共我無情似有情,嬉春同聽馬車聲。
生憎鸩鳥為媒急,從此紅顔隐姓名。
孫霭青,無錫人。
端正嬌好,頗自矜貴。
予屢從友人座間遇之,其後間相過從,或同遊覽,終未以酒糾相屈,而意殊不薄。
及為某總戎所擾,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