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花史-居士(上)

關燈
镫擁髻話蘇台。

     褚金福,吳人。

    吳郡褚氏号平康世家,當其盛時,恒奔走士大夫,勢張甚。

    金福尤褚氏之秀,繼十官而起者。

    自赭寇亂後,流寓滬渎。

    四方冶遊之子,苟慕吳中佳麗,必之褚氏,故聲望尤藉甚一時。

    予嘗偕客往訪,聽談吳門舊事,往往見其凝睇含愁而羅巾淚也。

    天南遁叟曰:褚金福、桂福,餘猶及見之。

    庚申冬間,僦居城中,紉秋居士特眷之。

    姬藏有玉船一,長徑尺有五,廣半之,镂刻精細,殆類鬼工。

    或謂是天府奇珍流落人間者。

    姬之華侈,于此可見矣。

     一曰嚴月琴。

     學得神仙内視方,尤工酬酢道勝常。

     美人聲價中人貌,絕似金陵馬四娘。

     嚴月琴,居昔日尚仁裡二弄。

    貌不甚豔而酬酢極工,戶外之屦滿,歲入纏頭不下萬金,私觌之禮尚不可數計,以是為北裡雄。

    說者謂其■素女房中之道,其或然與?考明沈德符《敝帚齋餘談》,言金陵妓馬守真貌僅中人,而豔名遠播。

    然則古今來聲譽标榜,類如此爾。

     一曰李巧玲。

     曾見垂髫度曲時,丹青難畫此嬌癡。

     傷心嫁與黃□綽,溝水終教怨别離。

     李巧玲,吳人。

    色藝俱優,豪談善飲。

    予見其十六七歲時,鮮妍朗潤,正如初日芙蓉;娜輕盈,又似三眠楊柳。

    盛名既久,一旦厭豪貴不事,而托體于黃伶月山稱夫婦者十餘年。

    今複為黃所棄,玉悴花嫣,竟不識于何證果。

    佛家有所謂自造之因者,其指此耶?天南遁叟曰:餘《海陬冶遊錄》中曾記巧玲事,大抵相同。

    當其盛時,剛齋主人曾以千金定花榜,姬為之冠。

    乃不轉瞬間,散花天女竟作鸠陀狀,豔談花月者,當作如是觀。

     一曰邊金寶。

     柔姿婀娜冠群芳,絕色由來是禍殃。

     怪殺吳剛修月手,百齡倏忽付寒簧。

     邊金寶,本姓劉氏,以隸邊稱心家,故鹹稱為邊金寶雲。

    韶倩慧麗,儀态萬方。

    戊辰己巳間,豔名噪甚。

    某觀察以巨金購之,未及五稔,而觀察遽以疾逝,盛年凋謝,蓋不僅美男破老矣。

     一曰胡桂芳。

     一日三秋意太濃,幾回花下滞行蹤。

     詞人枉自吟紅豆,畢竟芳心戀芷侬。

     胡桂芳,海上彈詞女也。

    貌不逾中人,而善自塗澤。

    某征君極嬖之,西笑長安,期為屢易。

    然桂芳性蕩佚,頗以征君齒長為歉。

    時有京優張芷侬者,脫籍南遊,為某太守主田租出納,少年偉麗。

    桂芳樂從之戲,不責買笑之資。

    征君雖心之,而無可如何也。

     一曰小阿招。

     籍甚登場小阿招,花冠璀璨揚雞翹。

     周郎顧曲溫侯戟,道是英雄卻是嬌。

     小阿招者,帽兒戲中之小生也。

    當同治戊辰己巳間,滬上猶盛行此戲,新北門外多有之。

    地頗湫隘,雛姬二三人裝束登場,演諸雜劇,大抵以能歌昆曲為最上,小阿招則其尤著稱者也。

    绮齡僅十五六,顧盼多姿,歌喉如莺啭谷,醞而出之,其摹寫盡緻處,若親見古之人而與之周旋上下,故觀者恒搖精動魄,不能自已。

    又善主觞政,歡場酒座中,遂無不以得小阿招為樂者。

    乃相去僅十餘年,而其人已杳不可即,昔之氍毹布座,今盡變而為市廛,且有不能指其故處者。

    滄海桑田,曷勝慨哉! 天南遁叟曰:當庚申辛酉間,江浙淪陷,凡士女之自遠近至者,群萃于滬渎一隅。

    重開香國,再辟花叢,其在城中者,亦複舍彼而趨此,由南而徙北,彈指樓台,幾同蜃蛤;塞空世界,盡是琉璃。

    嗟紅粉之情迷,覺金銀之氣溢。

    籲!其盛矣!餘于其時雖亦談北裡之風月,訪南部之煙花,逐隊随行,尋芳買笑,然而閑情徒寄,绮憾難平,方且欲絕溫峤之裾,着祖逖之鞭,擊渡江之楫,揮回日之戈,投筆從戎,上馬殺賊。

    所志未遂,彌懷郁伊,此所以散彌天之花雨,如坐摩登;聆遍地之笙歌,如參梵呗。

    猶浮雲之過太虛,無痕可迹;若止水之印明月,澈底皆澄。

    文字之障,概從屏棄已。

    在昔蛾眉謠诼,同是傷心;而今馬齒衰殘,不堪回首。

    五千裡外,老友書來,熏香百回,攝具再拜,展讀未終,不覺悲從中來,欷■弗置。

    即此一編之豔志,足補我廿載之绮遊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