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妖
關燈
小
中
大
褚蓉嶼,蘇之琴川人。
家虞山下,固世家子而式微者也。
父上舍生,平日以刀筆自負,恃其巧辯,往往作橫鄉曲,任意武斷闾巷,小民無不畏之如虎。
豐順公撫蘇,風裁峻厲,務以除暴鋤奸為己任。
訪知褚積惡已稔,遽下官符,重加懲警。
既受笞刑,系之橋畔,而榜其劣迹于通衢。
未匝月,守者納賄,陰縱之去。
值豐順公以母憂去官,後來者遂置不問。
褚父亦潛返裡門。
初猶斂迹不敢肆,久之而故态複萌,特惕于前車,陽假善舉,以陰濟其惡事。
生三子,皆讀書應試,仲即蓉嶼也。
伯子曰蘭亭,已遊庠序,聲譽鵲起。
褚父因是頗預地方公事,居然列于缙紳。
褚有祖墓在昆城西門外河村,歲時祭掃,皆褚獨任。
同祖一支以貧轉徙他處,後裔有曰世俊者,頗具逸才,投筆從戎,運籌幕府,以功得保舉,驟擢貴官。
歸訪同族,與褚父序世系,應呼為叔,以先壟非褚力則将夷為平壤矣,心甚德之。
于時适觀察浙西,遂招之至署,甚加優禮。
褚父怙勢作威,苞苴狼藉,氣焰所及,衆皆側目。
世俊因是幾登白簡,幸上憲素以能吏重之,倚為左右手,惟諷其借他事遣去,得免吏議。
褚父既歸,意氣自雄,于祖墓側置田三百畝,即為義莊,曰:“以贍同族之貧乏者。
”然惟以幹沒飽私橐,名實不相副也。
栽松楸,建廬舍,制度恢廓,一切資鹹出自世俊。
俊固豪邁,不屑屑計較也。
值清明上冢,有蛇出自墓。
褚之季子見之,立命仆撲殺之。
俄而三四蛇亦從墓道來,蜿蜒奔赴死蛇所,糾結不去。
視之,已斃矣。
乃聚而焚之。
一蛇自火中逸出,群仆操杖噪逐,倏忽不見。
衆以為此蛇妖也,識者謂衰征之見兆端于此矣。
先是,鄉人某甲為褚墳丁,司灑掃役,剃草培土,頗勤于事。
甲家固甚貧窭,青黃不接,無所得食,适城中富戶多藏谷,欲覓短傭為舂者,甲乃使妻挈二女往,己則獨居丙舍。
值甕中米罄,不舉火者已三日矣。
不得已,伥伥詣市廛,以破衲質青蚨百餘,冀将買鹽豉,向褚乞升鬥糈,借度朝夕。
時褚外出,褚之季子怒呵之,謂甲之窮詐也,懶操作,即餓死亦奚足惜,不惟不與,反以老拳飽其雞肋。
甲固懦,不敢校,惘然出,而遺筐于庭。
褚季揭其筐,見有百錢,喜而納之袖,揚長入内。
逮甲返身取筐,則筐存而錢已作青蚨飛去。
詢之褚家臧獲,鹹雲未見,或有反唇譏之者。
甲冤憤無所伸,号哭出門。
歸家,忍饑僵卧,加以風雨連朝,困憊莫興,地僻無左右鄰,罔有過而問之者,而甲竟死矣。
甲死十日,甲妻乃返。
叩門不啟,逾窗入,見甲斃于牀,屍已朽腐,痛極自缢。
一女甫在襁褓,一女亦隻二齡許,越日俱殒。
明春,褚來祭掃,呼之不應,排闼而進,阒無一人,惟牀上地下枯兩堆而已,繩猶懸于梁也。
褚但命人舉而棄之河。
或謂蛇妖之興蓋緣是也,固怨氣之所積也。
褚既殺蛇,目睹此變,亦殊不以為意。
無何,而蛇妖作矣。
褚之長女曰蕙仙,次女曰蕊仙,并有殊色。
姊年十七,妹年十六,瓜字初分,盈盈競秀。
刺繡之餘,兼娴文翰。
遠近聞名者,争求婚焉。
褚欲求世俊作主擇人,不特可得快婿,兼有好門第,以是因循未果。
一夕,蕙仙自戚串家歸,甫至中庭,覺足下膩然有物。
俯而扪之,驟觸于手,冷如積冰,滑若凝脂,懼而怪呼。
家人畢集,舉火燭之,蛇也,長徑丈。
衆鹹辟易,而轉瞬已渺。
女歸房,神情恍惚,倦甚,擁衾假寐。
忽聞檐際有聲,似從高堕下者。
俄而聞彈指叩扉聲,懼不敢起。
顧扉已呀然自開,一少年戴方巾,着白袷衣,非時下裝束,豐彩麗都,眉目娟秀,徑詣牀前,向女長揖。
女曰:“此人家閨阃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況當夤夜,男女尤宜避嫌。
妾與君素
家虞山下,固世家子而式微者也。
父上舍生,平日以刀筆自負,恃其巧辯,往往作橫鄉曲,任意武斷闾巷,小民無不畏之如虎。
豐順公撫蘇,風裁峻厲,務以除暴鋤奸為己任。
訪知褚積惡已稔,遽下官符,重加懲警。
既受笞刑,系之橋畔,而榜其劣迹于通衢。
未匝月,守者納賄,陰縱之去。
值豐順公以母憂去官,後來者遂置不問。
褚父亦潛返裡門。
初猶斂迹不敢肆,久之而故态複萌,特惕于前車,陽假善舉,以陰濟其惡事。
生三子,皆讀書應試,仲即蓉嶼也。
伯子曰蘭亭,已遊庠序,聲譽鵲起。
褚父因是頗預地方公事,居然列于缙紳。
褚有祖墓在昆城西門外河村,歲時祭掃,皆褚獨任。
同祖一支以貧轉徙他處,後裔有曰世俊者,頗具逸才,投筆從戎,運籌幕府,以功得保舉,驟擢貴官。
歸訪同族,與褚父序世系,應呼為叔,以先壟非褚力則将夷為平壤矣,心甚德之。
于時适觀察浙西,遂招之至署,甚加優禮。
褚父怙勢作威,苞苴狼藉,氣焰所及,衆皆側目。
世俊因是幾登白簡,幸上憲素以能吏重之,倚為左右手,惟諷其借他事遣去,得免吏議。
褚父既歸,意氣自雄,于祖墓側置田三百畝,即為義莊,曰:“以贍同族之貧乏者。
”然惟以幹沒飽私橐,名實不相副也。
栽松楸,建廬舍,制度恢廓,一切資鹹出自世俊。
俊固豪邁,不屑屑計較也。
值清明上冢,有蛇出自墓。
褚之季子見之,立命仆撲殺之。
俄而三四蛇亦從墓道來,蜿蜒奔赴死蛇所,糾結不去。
視之,已斃矣。
乃聚而焚之。
一蛇自火中逸出,群仆操杖噪逐,倏忽不見。
衆以為此蛇妖也,識者謂衰征之見兆端于此矣。
先是,鄉人某甲為褚墳丁,司灑掃役,剃草培土,頗勤于事。
甲家固甚貧窭,青黃不接,無所得食,适城中富戶多藏谷,欲覓短傭為舂者,甲乃使妻挈二女往,己則獨居丙舍。
值甕中米罄,不舉火者已三日矣。
不得已,伥伥詣市廛,以破衲質青蚨百餘,冀将買鹽豉,向褚乞升鬥糈,借度朝夕。
時褚外出,褚之季子怒呵之,謂甲之窮詐也,懶操作,即餓死亦奚足惜,不惟不與,反以老拳飽其雞肋。
甲固懦,不敢校,惘然出,而遺筐于庭。
褚季揭其筐,見有百錢,喜而納之袖,揚長入内。
逮甲返身取筐,則筐存而錢已作青蚨飛去。
詢之褚家臧獲,鹹雲未見,或有反唇譏之者。
甲冤憤無所伸,号哭出門。
歸家,忍饑僵卧,加以風雨連朝,困憊莫興,地僻無左右鄰,罔有過而問之者,而甲竟死矣。
甲死十日,甲妻乃返。
叩門不啟,逾窗入,見甲斃于牀,屍已朽腐,痛極自缢。
一女甫在襁褓,一女亦隻二齡許,越日俱殒。
明春,褚來祭掃,呼之不應,排闼而進,阒無一人,惟牀上地下枯兩堆而已,繩猶懸于梁也。
褚但命人舉而棄之河。
或謂蛇妖之興蓋緣是也,固怨氣之所積也。
褚既殺蛇,目睹此變,亦殊不以為意。
無何,而蛇妖作矣。
褚之長女曰蕙仙,次女曰蕊仙,并有殊色。
姊年十七,妹年十六,瓜字初分,盈盈競秀。
刺繡之餘,兼娴文翰。
遠近聞名者,争求婚焉。
褚欲求世俊作主擇人,不特可得快婿,兼有好門第,以是因循未果。
一夕,蕙仙自戚串家歸,甫至中庭,覺足下膩然有物。
俯而扪之,驟觸于手,冷如積冰,滑若凝脂,懼而怪呼。
家人畢集,舉火燭之,蛇也,長徑丈。
衆鹹辟易,而轉瞬已渺。
女歸房,神情恍惚,倦甚,擁衾假寐。
忽聞檐際有聲,似從高堕下者。
俄而聞彈指叩扉聲,懼不敢起。
顧扉已呀然自開,一少年戴方巾,着白袷衣,非時下裝束,豐彩麗都,眉目娟秀,徑詣牀前,向女長揖。
女曰:“此人家閨阃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況當夤夜,男女尤宜避嫌。
妾與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