鵑紅女史-成都
關燈
小
中
大
鵑紅女史,姓程,名淑,蜀之成都人,家在碧雞坊畔。
父以名進士筮仕山左,頗有政聲。
女随母在家,針線之餘,涉曆書史。
間作詩詞,甚工,人争羨之,目為女學士。
同郡有褚生者,字仙槎,亦名下士也。
負才兀傲,喜博辯。
見人多所淩折,而遇出其上者,傾倒如恐弗及。
初出應試,即冠其曹偶,以是不作第二人想。
世家巨族慕其才名,争求婚之,生一不以屑意,曰:“娶妻必當才色兼備。
有蘇蕙、左芬之才華,亦必有碧玉、綠珠之風貌,庶幾倡酬相得,不負此生平耳。
”緣此選擇殊苛,弱冠猶未娶。
一日,以訪友湖西,買舟而往,道經女所居樓下。
蓋女有樓三楹,正臨湖畔。
畫棟飛鳳,雕欄绮牖,結甚麗。
生方露坐船頭,翹首仰矚,忽有片紙自樓頭飛下,盤旋欲墜。
生接之以手,展閱之,乃七絕數首,下署“鵑紅女史繡餘所作”。
詩句既佳,而書法秀媚,格妙簪花,頓覺愛不忍釋。
遙見樓頭有一女子凴欄臨波凝睇,素妝淡服,豐神絕世,驚鴻豔影,湖水皆香。
生不禁心折,歎曰:“此處何殊洛浦?”因詢舟子可相識否。
舟子曰:“此即不栉進士第也。
當今女才子,誰不知之?去年聞有山東新狀頭求婚其家,以齊大非偶卻之,實則在選取真才,不欲以榜上虛名遽聯秦晉也。
”生聆言,連稱其有識。
生本耳女名,至是益信,遂欲細加物色,日以女之才貌往來于胸中,爰托賣花媪探視其消息。
媪于先數日偵知女欲至妙因庵酬佛願。
庵有尼淨蓮者,固宦家女,嫁夫未匝月遽以疾殒,因忿而披剃,入庵清■,粥魚茶版,茹苦含辛,所不計也。
淨蓮素識字,善畫梅,密蕊斜枝,頗饒媚态。
與女為閨閣方外友,女之八法,亦其所授,故女之往庵,非徒問法西來,拜佛參禅也。
生既得是耗,夙興盥漱而往,随喜禅堂,遊曆幾遍。
旋有乘輿而至者,婢媪前後簇擁,生知為女,伫立佛殿階前以觇之。
觌面相逢,彌覺麗絕人寰。
女瞥見生,秋波微注,頰暈紅潮,俯首徑過。
生亦趨而出曰:“今日乃得親見雙文矣。
”女微聞之而僞若弗知也者。
時賣花媪亦在側,私謂女曰:“此褚家小秀才也。
聞其文章為一郡巨擘,然眼界太高,謂世上塗脂抹粉者無真美人,猶士人章飾句者非真才子,苟不得嘉耦,甯終身不娶。
是豈非狂生哉?”女微笑不言。
媪又曰:“今日得見玉天仙,不知其歸去時如何夢魂颠倒矣。
” 是年,生秋試獲捷,巍然居榜首。
适同年生為女之中表兄妹,遂作冰上人,并攜生詩稿以往,曰:“此才亦足以見一斑矣。
”女亦心許,姻事遂諧。
蔔吉親迎,儀從殊盛。
明春,登南宮,入詞林,聲稱藉藉。
生欲挈女至京,刻期偕行,順道至山左省親。
甫及境,土匪亂作,生女倉皇走避,各自分散。
女為叛首所得,見其美,将犯之。
女痛哭大罵,奪劍欲自刎,為旁人所勸阻。
女之随身婢媪請于叛首:“當婉言導之,以冀其從,毋亟亟也。
”叛首許之。
女以是得延殘喘。
數日,官軍驟至,土匪勢不能敵,黨羽星散。
叛首窮蹙乞降,大帥斬之,以徇于軍中。
斲馘獻俘,岩疆以定。
凡賊所擄婦女,或以配軍卒,或索資聽人贖歸,惟女以美姿首為統領所愛,留于幕中,必欲置之後房,然與女未之言也,佯許女遣人送之歸。
因诘女所居,女備述之,且言父現為某邑令,不如就近送任所,統領又面諾之。
時統領麾下有記室李稻香者,亦蜀人,稔知女家世,與女有葭莩親,已悉女父出城追賊陣亡。
統領戒其勿與女言,己則随大帥返金陵,而使李伴女南行,欲于途中百端開導,徐勸其回心易意。
女見統領倍作殷懃,已揣其意,歎曰:“事至此,惟有拚一死耳!”自此晨夕飲泣,枕函常濕,蓋此中日月,惟有以淚洗面而已。
既抵邳州,宿于逆旅。
夜闌漏永,萬簌俱寂,涼月一丸,挂于樹杪,惟覺照人分外凄清。
女起,和淚
父以名進士筮仕山左,頗有政聲。
女随母在家,針線之餘,涉曆書史。
間作詩詞,甚工,人争羨之,目為女學士。
同郡有褚生者,字仙槎,亦名下士也。
負才兀傲,喜博辯。
見人多所淩折,而遇出其上者,傾倒如恐弗及。
初出應試,即冠其曹偶,以是不作第二人想。
世家巨族慕其才名,争求婚之,生一不以屑意,曰:“娶妻必當才色兼備。
有蘇蕙、左芬之才華,亦必有碧玉、綠珠之風貌,庶幾倡酬相得,不負此生平耳。
”緣此選擇殊苛,弱冠猶未娶。
一日,以訪友湖西,買舟而往,道經女所居樓下。
蓋女有樓三楹,正臨湖畔。
畫棟飛鳳,雕欄绮牖,結甚麗。
生方露坐船頭,翹首仰矚,忽有片紙自樓頭飛下,盤旋欲墜。
生接之以手,展閱之,乃七絕數首,下署“鵑紅女史繡餘所作”。
詩句既佳,而書法秀媚,格妙簪花,頓覺愛不忍釋。
遙見樓頭有一女子凴欄臨波凝睇,素妝淡服,豐神絕世,驚鴻豔影,湖水皆香。
生不禁心折,歎曰:“此處何殊洛浦?”因詢舟子可相識否。
舟子曰:“此即不栉進士第也。
當今女才子,誰不知之?去年聞有山東新狀頭求婚其家,以齊大非偶卻之,實則在選取真才,不欲以榜上虛名遽聯秦晉也。
”生聆言,連稱其有識。
生本耳女名,至是益信,遂欲細加物色,日以女之才貌往來于胸中,爰托賣花媪探視其消息。
媪于先數日偵知女欲至妙因庵酬佛願。
庵有尼淨蓮者,固宦家女,嫁夫未匝月遽以疾殒,因忿而披剃,入庵清■,粥魚茶版,茹苦含辛,所不計也。
淨蓮素識字,善畫梅,密蕊斜枝,頗饒媚态。
與女為閨閣方外友,女之八法,亦其所授,故女之往庵,非徒問法西來,拜佛參禅也。
生既得是耗,夙興盥漱而往,随喜禅堂,遊曆幾遍。
旋有乘輿而至者,婢媪前後簇擁,生知為女,伫立佛殿階前以觇之。
觌面相逢,彌覺麗絕人寰。
女瞥見生,秋波微注,頰暈紅潮,俯首徑過。
生亦趨而出曰:“今日乃得親見雙文矣。
”女微聞之而僞若弗知也者。
時賣花媪亦在側,私謂女曰:“此褚家小秀才也。
聞其文章為一郡巨擘,然眼界太高,謂世上塗脂抹粉者無真美人,猶士人章飾句者非真才子,苟不得嘉耦,甯終身不娶。
是豈非狂生哉?”女微笑不言。
媪又曰:“今日得見玉天仙,不知其歸去時如何夢魂颠倒矣。
” 是年,生秋試獲捷,巍然居榜首。
适同年生為女之中表兄妹,遂作冰上人,并攜生詩稿以往,曰:“此才亦足以見一斑矣。
”女亦心許,姻事遂諧。
蔔吉親迎,儀從殊盛。
明春,登南宮,入詞林,聲稱藉藉。
生欲挈女至京,刻期偕行,順道至山左省親。
甫及境,土匪亂作,生女倉皇走避,各自分散。
女為叛首所得,見其美,将犯之。
女痛哭大罵,奪劍欲自刎,為旁人所勸阻。
女之随身婢媪請于叛首:“當婉言導之,以冀其從,毋亟亟也。
”叛首許之。
女以是得延殘喘。
數日,官軍驟至,土匪勢不能敵,黨羽星散。
叛首窮蹙乞降,大帥斬之,以徇于軍中。
斲馘獻俘,岩疆以定。
凡賊所擄婦女,或以配軍卒,或索資聽人贖歸,惟女以美姿首為統領所愛,留于幕中,必欲置之後房,然與女未之言也,佯許女遣人送之歸。
因诘女所居,女備述之,且言父現為某邑令,不如就近送任所,統領又面諾之。
時統領麾下有記室李稻香者,亦蜀人,稔知女家世,與女有葭莩親,已悉女父出城追賊陣亡。
統領戒其勿與女言,己則随大帥返金陵,而使李伴女南行,欲于途中百端開導,徐勸其回心易意。
女見統領倍作殷懃,已揣其意,歎曰:“事至此,惟有拚一死耳!”自此晨夕飲泣,枕函常濕,蓋此中日月,惟有以淚洗面而已。
既抵邳州,宿于逆旅。
夜闌漏永,萬簌俱寂,涼月一丸,挂于樹杪,惟覺照人分外凄清。
女起,和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