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憂生

關燈
杞憂生者,房其姓,别字彩流,會稽諸生也。

    十歲時,夢人贈楹帖一聯雲:“兒女情長,英雄氣短;君王恩重,豪傑身輕。

    ”時羅浮庵中有乩仙,能言過去未來事。

    生告父,因以質之,得詩判千言,大旨謂:“生前生饒文才而蔭武職,道光時遇賊巷戰,見村女被劫,刃賊負女行,複遇賊,皆死之。

    女非貞者,賴此全節。

    行複相遇,了夙因。

    此子當以名節聞天下,然恐因以為累,神故以聯語戒之。

    ”父因诏之曰:“祖宗來堅持不破色戒者已七世,汝勿以荒淫斬先澤,贻祖德羞。

    ”生應曰:“願誓之城隍神前:非妻妾不同牀笫,竭忠貞以報朝廷。

    ”父惡其言易,誡益切,遺命猶以為言。

     同治癸亥,王師下會稽,生從軍入城。

    别舍有陳姑者,名杞子,年十四,貌莊心慧,解韻學。

    父死,母掠,多方護之,相處三月日,以唱酬為樂。

    姑嘗詠枯枝牡丹雲:不護玉闌幹,甯同小草看。

     誰知花富貴,風雨不勝寒。

     又詠梅聘海棠雲:夫婿前身萼綠華,海棠隻合嫁梅花。

     心腸鐵梗渾相似,桃李纖□□足誇。

     生頗意動。

     一日,妪謂生曰:“小姑未嫁,郎君未娶,老身為撮合山可乎?”生卻之曰:“餘有聘妻,小姑甯肯下人者?當勸老母女之耳。

    ”翌日,迎母于吳下。

    至之夕,夢姑垂涕言曰:“侬為君效死,當于十八年後再見矣。

    ”蒼黃诘死狀。

    謂:“姊掠于徐弁,已久安之。

    姊再三召,瞰弁外出,然後往。

    至則弁歸,強留之,鎖閉一室。

    乘間投水死。

    ”生泫然曰:“死矣,豈複有相見期?”姑轉慰之曰:“面是人非,面非人是,猶之未死也。

    ”诘朝往訪,室廬已空。

    越數日,始得陳姑所寫絕命詞并引雲:春風檐鐵,助我凄涼;冷月篩簾,增人惆怅。

    拟效崩城之哭,淚灑無名;閑吟易水之歌,慷當以慨。

    曾是美人薄命,鑄鐵案于千年;故教女子工愁,袅绮思兮萬縷。

    縱有生花之管,難罄幽懷;空存煉石之思,終成缺憾。

    回憶春閨繡罷,秋夜琴餘,滴露研朱,呼耶問字,和煙蘸墨,倩姊聯吟。

    欣愛日之方長,每臨風而寄興。

    此樂何極,大難驟臨。

    方拟殺身成仁,效嶽家女子;偏教求死不得,似吳下名賢。

    猶幸桑梓情敦,燕巢暫托;椿萱健在,虎口偷安。

    望雲霓者三年,得天日之重睹。

    方謂紅羊已盡,黃鳥有歸;讵知玉石俱焚,家成萍散。

    更複烽煙相逼,身類蓬飄,愧無割鼻之明,形容自毀。

    豈料喪身之計,肘腋生奸,狼子野心,本無忌憚,猴冠加額,益肆咆哮。

    弱質自憐,慚愧費娥之烈;貞懷自矢,追随伯姊之魂。

    嗚呼!地老天荒,畢紅顔于此日;風酸雨泣,埋黃土兮無期!懷往事以茫茫,徒書空而咄咄。

    聊吟短什,以志悲懷。

     紅羊劫運太離奇,任是神仙也不知。

     賊至不教同畢命,傷心偏在太平時。

     人生難撇是耶娘,蹤迹偏教兩渺茫。

     欲報深恩無可報,留将清白慰高堂。

     誰家姻戚重金張,生小蓬門隻自傷。

     怎麼阿耶忝薄宦,不教門第也軒昂。

     雨妒韶華不見憐,夭桃含蕊待晴天。

     罡風又把花枝折,辜負春光十五年。

     清白家風好自持,敢因兒女縱情癡。

     康成不少知詩婢,那有深閨碧玉姿? 事到兩難恨不窮,漫将愁緒怨秋風,□來纨扇渾無用,待□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