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生草

關燈
題詩于壁,從容乘輿而去。

    衆疑為天仙化人,偶降凡間,遊戲紅塵也。

    生急令仆從遙尾輿後,偵其所往,則固在利濟巷,新自吳門至者,亦勾欄中尤物也。

    座客有悉其根柢者,謂:“是女魏姓,字斐紅,蘇之陳墓人。

    少有豔名。

    父母沒,遂為匪人誘堕平康。

    女頗娴文史,工書法,硯匣随身,筆牀在手,時涉吟詠。

    每遇纨鹾茵,辄以白眼對之。

    向居金阊,不輕見人。

    有客求一睹芳姿,接清話,必先試以一絕句,此外再需纏頭錦佛餅五枚,然後延之入。

    以是遊客頗憚其難。

    ”生躍然起曰:“餘願為毛遂,即以二十八字作詩媒也。

    ”徑往叩扉。

    内問誰何。

    生述來意。

    頃,一紙自内出,其題乃“偶遊豫成園”五字也。

    生不假思索,濡毫立就。

    雛姬在旁,笑曰:“恐是宿。

    ”詩入,即聞疊呼延生。

    雛姬導生登樓,撫生背曰:“君福不淺哉。

    ”掀簾,生進見。

    女斜倚繡榻,執卷微吟。

    見生至,笑而起迎曰:“頃在園中,科頭着白袷衣,手持綠玉柄羽扇者,非君也耶?席尚未散,何至此間?”生曰:“假得飛追蹤到此,惟恐嫦娥遽歸天上,欲見無從耳。

    ”坐久之,談論歡洽。

    生折簡招園中數友來,複開小宴。

    斜月既上,晶瑩射簾角。

    生飲甚豪,罄無算爵。

    生友曰:“君量抑何與前迥異?豈以小紅低唱,遂能大白狂浮哉?”宵漏未沈,生已玉山頹矣。

    諸友各自散去。

     夜半,生口渴索茗,女自起畀之。

    生一吸立盡,甘香沁齒舌,頓覺肺腑通靈。

    視女,僅着羅襦,曳紅■,燈下觀之,益複媚。

    因挽女并枕同眠。

    女曰:“‘冷如鬼手馨,強來捉人臂。

    ’酒氣熏然,殊不可耐。

    ”生強嬲不已。

    女乃和衣側卧,而引衾自覆。

    生抱之于懷,覺一搦纖腰,随人宛轉。

    是夕歡愛臻至,而不及于亂。

    女袒玉臂示生,上有嫣紅一點,曰:“此守宮砂也。

    妾雖堕風塵,猶處子身,必得如郎君者而事之,願斯足矣。

    然居妾媵列,心所弗甘也。

    ”因問生娶未。

    生曰:“不敢打诳語,中饋已是有人,特賢而能詩,必不至如醋娘子,想索楊梅食者。

    ”女聞言,轉面向壁,欷■不已。

    生反再三慰藉之,曰:“天下男子如餘者,車載鬥量。

    卿如有意擇人而事,當代為謀。

    ”天明遂與女别。

    生終不能忘情,時往其室。

    女曰:“自此吾兩人為閨中密友,斯可矣。

    ” 一夕,生正與女刻燭聯吟,限以險韻,互鬥尖叉,忽家中遣急足至,函面标以素簽。

    生知有異,啟讀之,則其妻已赴瑤台召矣,不禁哭失聲,淚堕瀾,衫袖皆濕。

    女從旁勸之曰:“此亦人生無可如何之事,短緣适合,自有前因,逝者不可複生,生者要宜自愛。

    況上有高堂,益宜盡孝養以慰之。

    ”生曰:“卿言珠玉也,敢不勉而企之;惟卿昔日之約,似可踐矣,惟當此哀巨痛深,又何忍言?無已,請以一載為期。

    ”女曰:“當如君命。

    牆邊楊柳,不受東風;巷裡桃花,已依南國,豈再為人所攀折哉?”生遂解所佩玉藕為贈,曰:“藕者,偶也,固佳谶也。

    餘明日即将歸省老母矣。

    ”立辭舅氏而行。

    抵家,母固無恙。

    居匝月,仍回武昌。

    戚串中有以姻事言者,悉謝絕之。

    謂母曰:“舅氏已于任所許為執柯,乃時太守女也。

    ”生母亦聽之。

     生返後,往訪玉人,至則門巷依然,而人面不知何處去矣。

    細詢之左右近鄰,皆言被沙叱利所劫去。

    生驚怛逾恒,遣人四出訪問。

    方知女自生去後,鍵戶獨居,不接一客。

    突有某軍門者,自京師來,聞女豔絕人寰,急欲一見,及至,則以閉門羹待之,以重賂畀,亦不納。

    某忿甚,糾集麾下數十人,夤夜毀門入,排闼直抵女卧所,以錦衾裹之,舁歸其寓。

    女臨警号哭,惟求速死。

    某固吸片芥,女乘間吞阿芙蓉膏,遽殒。

    某怒,棄其屍于叢冢。

    有來報生者,生随往觇之,容色如生。

    陡憶草可回生,煎以灌女,果蘇。

    遂為夫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