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蓮舫

關燈
姜麗裳,字星娥,良家女子也。

    少居蘇州葑門外之甫裡村。

    父固名下士,家赤貧。

    女長,冶容麗質,皓齒明眸,獨冠一時,傾其侪偶。

    其舅唐鳴球,精申韓之學,為幕府上賓。

    一見女,甚賞之,謂女父曰:“君僻處于茲,蹄涔之水,豈作波瀾,欲擇佳婿,亦綦難矣。

    不如随我至武昌,當代為覓嘉耦。

    ”女父許之。

    女遂依于舅家。

    妗氏無所出,甚愛之。

    刺繡裁衣,無不悉心教導,以是女紅精絕,号為“針神”,人皆疑是薛夜來再世。

     女舅固為制府刑名正席,兼主奏牍,眷屬寄居督署。

    署之東偏,有樓五楹,殊寬敞。

    花木蕭疏,池石幽古,庭中植梅杏桃李四株,相傳為數百年物,着花之時,香徹遠近。

    入其室,窗明幾淨,心曠神怡。

    有謂樓中曾為狐仙所據,居者辄見怪異。

    女舅秉性耿直,殊不之信,而居處已久,并無所睹。

    時制軍夫人方欲繡佛,适見女手制,歎其工巧絕倫,亟邀相見。

    既觌芳姿,倍深傾慕,即令制軍言之于女舅前,欲繼為螟蛉女。

    女舅雅不欲攀附貴人,而難卻其請,遂諾焉。

     女自此飾則金珠,衣則绮羅,裝束之華,逾于巨室。

    手繡佛三十六幅,都四萬餘字,凡閱十有四月告竣;點畫工細,波折分明,殆勝筆書,見者疑為鬼工。

    上之日,遐迩畢集,屬官之妻,鹹來賀喜,傾城士女,群往觀焉,争欲一睹女容,皆啧啧歎為神仙中人。

    貴閥巨紳知為制軍愛女,問字求姻者踵至。

    有黎佛眉者,大司寇之公子也。

    性本佻達,藉其父勢焰,頗作威福,為鄉裡所切齒。

    聞女名,遽遣媒妁來,期以必成。

    制軍轉以商之女舅。

    女舅以齊大非偶對。

    制軍曰:“今已為吾女矣,何害?”竟不謀而受聘焉。

    女聞之,雖非所樂,然口不能言也。

     一日,女偶遊佛寺,見遊女如雲,往來者如梭織。

    一肩輿最後至,淡妝素服,不假修飾,而風韻娉婷,似曾相識。

    出輿,瞥睹女,流盼數四,若訝其來之早者。

    頃之,蘭若供伊蒲馔,住持尼妙蓮肅女入别一室,而此女亦來相陪,坐近,因問姓氏。

    女具告之,而亦轉詢焉。

    此女自述姓王,字蓮舫,小字荷嬌,生長吳鄉,父母俱在陸墓。

    己随叔氏至此,需次楚北,官為懸尉,固應官聽鼓者也。

    女見其吐屬風雅,知必識字。

    荷嬌自言能詩,且娴八法,并吟其近作。

    女深愛之,約至署中,固辭。

    女力挽留,始允焉。

    自此歡若姊妹,月下花前,共相唱和。

     一日,女偶作詩四絕,置于研底,為荷嬌所見。

    曼吟一過,曰:“何憂思之深也!”女詩雲:連朝小雨黯霏微,蓦地輕寒上衣。

     睡起不知春已晚,落花簾外逐人飛。

     碧紗窗外月如鈎,小閣疏簾慣貯愁。

     獨坐無人心更怯,黃昏響上空樓。

     對鏡無端損故姿,傷春情緒怕題詩。

     繡窗無暇朝臨帖,為誦金經夜睡遲。

     多病工愁強自寬,不情不緒更無端。

     枕函曉起偏嫌冷,卻是宵來淚未幹。

     荷嬌曰:“觀姊近日抑似重有悲者,豈以蓬戶勝于侯門,荊布勝于绮羅,雖日處深閨,而無異囚鸾梏鳳欤?”女曰:“非也。

    妹之素性,固喜淡泊而不悅繁華。

    今日雖處富貴,而跬步辄有約束,如行荊棘中,是以郁郁耳。

    ”荷嬌曰:“尚不止是。

    以妹揣之,當别有在。

    ”因附女耳言曰:“非為姻事欤?”女淚熒然,不作一語。

    荷曰:“若誠以此,姊請勿慮。

    妹可略施小術,李代桃僵,姊亦可金蟬脫殼,從此逝矣。

    ”女請其術。

    荷嬌曰:“但求于從媵婢中多增一人,臨時即能為力。

    ”因于諸鬟中擇一眉目姣好者,日為之施朱粉,理鬓發,以缣迫襪雙趺,使之纖小。

    授女以符■咒語,俾習隐形之術。

    學之半月,始得阃奧,偕荷嬌往來行走于廣衆之前,人多觌面不之睹。

    荷嬌喜曰:“術已成矣。

    ” 吉期既屆,荷嬌以女衣衣婢,代為裝束,視之,宛然女也。

    諄囑之曰:“茲為新娘往富貴家,一生吃着受用不盡。

    慎勿言語,以敗汝事。

    ”新人既登輿,荷嬌謂女曰:“盍臨妹家少住幾時,然後旋歸未晚也。

    ”女從之,偕行出門,忽有雙衛來迎。

    女不慣乘驢,逡巡卻立。

    荷嬌乃命易以騾車。

    迤逦數裡許,始至。

    門第高闳,宛如世族。

    荷嬌導女自偏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