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蓮舫
關燈
小
中
大
内室,凡曆門闼數重,錦幔繡簾,異常華麗。
處女于西樓,以二婢供服役,一曰露香,一曰雨香。
屋後有一園,回廊小榭,曲折通幽,霧閣雲窗,缥缈入畫,其中頗擅花木泉石之勝。
荷嬌偕女日涉遊覽,題詩覓句,鬥酒藏,藉以消遣,此樂真無以複加也。
女居數月,探聞黎家自娶後,伉俪甚相得,初不知其為赝鼎也。
女因益知荷嬌為非常人,求傳長生久視之訣。
荷嬌曰:“此非可以妄授也。
姊猶富貴中人,當享塵世之福。
妹欲傳姊以相人法,以便他日覓快婿。
”爰于箧内出柳莊相經數十葉贈女,昕夕親為指授,凡浃五旬,學始就。
女欲辭歸省親,且曰:“自違高堂色笑,已三閱寒暑矣。
中心思慕,急于言旋。
惟是事似涉怪異,故裡恐不可居,妹将何以教我?”荷嬌曰:“以妹蔔之,姊姻事當在北方,盍往山東暫借一廛何如?”探懷出一鏡畀女,晶瑩透澈,光鑒毫發,面紋曆曆可數。
曰:“以此相天下士,當無遁形矣。
姊其寶之。
”女歸,為父母備述颠末,深為歎詫。
先是,女舅書來,裡中戚串知女已有所歸,群至賀喜。
至此女回,乃以歸甯掩其迹焉。
女之姨母嫁于濟南士人,亦閥閱世家,因往依之。
居無何,忽傳有會匪之警,勢其猖獗,連陷數邑,逼近城垣,城中為之戒嚴,募勇團丁,力籌守禦,居民遷徙一空。
女與姨氏亦倉皇出走,中途忽相失。
于時援兵驟至,誤以為賊也,群竄山谷間。
女弱足伶仃,艱于登涉,攀藤附葛,氣力殆盡,忽一失手,墜于崖下,自分必死,幸葛藤糾纏,由漸而堕及地,落葉厚藉尺許,得以無傷。
女駭極而悲,失聲痛哭。
忽聞背後有人雲:“抑何啼聲之慘也?”其音甚稔。
回顧視之,則蓮舫也。
彼此執手慰藉,喜極涕零。
女诘其何以在此,“豈夢中相逢耶?”蓮舫曰:“早知姊有是難,故來相救。
賊亂不久即平,不足慮也。
顧此間非駐足地,盍往妹别墅暫憩?”因攜女手同行,峰回路轉,即睹茅屋四五家,曲澗小橋,泉聲聒耳。
西偏有門,榜曰“绮園”,蓮舫指謂女曰:“此即妹所居也。
”入門,細石如砥,幽花夾道,翠柏蒼松,景頗蕭寂。
園中祗室五椽,竹屋紙窗,蘆簾木榻,殊有山居風緻。
女曰:“至此胸鬲頓爽,令人幾忘塵世。
但願常住,不複思歸矣。
”蓮舫笑曰:“恐姊塵心一動,浩乎其不可終留耳。
” 是夕,女與蓮舫絮談别況,徹夜不眠。
将近五更,朦胧睡去,耳畔驟聞人聲喧雜。
啟眸四顧,則身在曠野,房舍全無,逃難者襁負相屬,扶老挈幼,絡繹不絕。
距數十武有一亭,中多石磴,女往擇一少坐,而不知已先有人在,固翩翩一弱質書生也,雖布衣冠而豐神秀澈,顧盼不凡。
女驟睹之餘,竊驚其為非常人,出鏡遙審之,益信。
生見女,似訝其豔麗,然容益莊,視益正。
女見生于造次颠沛之間,猶能以禮自持,益為心許。
俄聞衆聲又沸,哄傳賊至,亭内外之人皆奔。
女獨泣不起,曰:“甯死于是,不能行矣。
”生前揖女曰:“卿家中人何在,豈已散失乎?”女哭應曰:“然。
”生曰:“賊鋒已逼,不可不避。
餘适乘騾來,系于亭下,請以代步,可乎?”女曰:“妾乘君行,斷乎不可;妾則免矣,君将奈何?”生曰:“騾殊壯健,本可疊乘。
況卿細骨輕軀,何嫌累贅。
惟是男女授受不親,雖周旋于患難之間,不敢不謹。
”女兩頰微酡,诘生姓名。
生自陳為濟南士族,姓盧,字雨人,因明經也。
女忸怩言曰:“君曾娶否?”生曰:“未也。
”女曰:“妾亦未字。
如能援錘建負季芈故事,妾可從行;否則甯絕命于此亭。
”生曰:“敢不如命?”遂與女互拜于亭中,解雙鴛玉佩以贻女,曰:“即此以定百年姻好。
”扶女登騾,己則一躍而上,振策疾馳,竟得出險。
旋聞賊已潰圍走,城防解嚴,生偕女歸,暫止于戚串家,探知女家俱無恙,使人往告,立迎女返。
于是兩家互遣媒妁,擇吉成禮。
是年生捷秋闱,明歲登進士第,遂入詞林,不十載,官至方面。
其為黎氏子者,自父沒後,即以博傾其家,至無立錐地;而以婢學夫人者,亦早殒。
惟蓮舫則不知為何人,是怪是仙,竟莫能測。
或曰,即居署樓之狐也。
處女于西樓,以二婢供服役,一曰露香,一曰雨香。
屋後有一園,回廊小榭,曲折通幽,霧閣雲窗,缥缈入畫,其中頗擅花木泉石之勝。
荷嬌偕女日涉遊覽,題詩覓句,鬥酒藏,藉以消遣,此樂真無以複加也。
女居數月,探聞黎家自娶後,伉俪甚相得,初不知其為赝鼎也。
女因益知荷嬌為非常人,求傳長生久視之訣。
荷嬌曰:“此非可以妄授也。
姊猶富貴中人,當享塵世之福。
妹欲傳姊以相人法,以便他日覓快婿。
”爰于箧内出柳莊相經數十葉贈女,昕夕親為指授,凡浃五旬,學始就。
女欲辭歸省親,且曰:“自違高堂色笑,已三閱寒暑矣。
中心思慕,急于言旋。
惟是事似涉怪異,故裡恐不可居,妹将何以教我?”荷嬌曰:“以妹蔔之,姊姻事當在北方,盍往山東暫借一廛何如?”探懷出一鏡畀女,晶瑩透澈,光鑒毫發,面紋曆曆可數。
曰:“以此相天下士,當無遁形矣。
姊其寶之。
”女歸,為父母備述颠末,深為歎詫。
先是,女舅書來,裡中戚串知女已有所歸,群至賀喜。
至此女回,乃以歸甯掩其迹焉。
女之姨母嫁于濟南士人,亦閥閱世家,因往依之。
居無何,忽傳有會匪之警,勢其猖獗,連陷數邑,逼近城垣,城中為之戒嚴,募勇團丁,力籌守禦,居民遷徙一空。
女與姨氏亦倉皇出走,中途忽相失。
于時援兵驟至,誤以為賊也,群竄山谷間。
女弱足伶仃,艱于登涉,攀藤附葛,氣力殆盡,忽一失手,墜于崖下,自分必死,幸葛藤糾纏,由漸而堕及地,落葉厚藉尺許,得以無傷。
女駭極而悲,失聲痛哭。
忽聞背後有人雲:“抑何啼聲之慘也?”其音甚稔。
回顧視之,則蓮舫也。
彼此執手慰藉,喜極涕零。
女诘其何以在此,“豈夢中相逢耶?”蓮舫曰:“早知姊有是難,故來相救。
賊亂不久即平,不足慮也。
顧此間非駐足地,盍往妹别墅暫憩?”因攜女手同行,峰回路轉,即睹茅屋四五家,曲澗小橋,泉聲聒耳。
西偏有門,榜曰“绮園”,蓮舫指謂女曰:“此即妹所居也。
”入門,細石如砥,幽花夾道,翠柏蒼松,景頗蕭寂。
園中祗室五椽,竹屋紙窗,蘆簾木榻,殊有山居風緻。
女曰:“至此胸鬲頓爽,令人幾忘塵世。
但願常住,不複思歸矣。
”蓮舫笑曰:“恐姊塵心一動,浩乎其不可終留耳。
” 是夕,女與蓮舫絮談别況,徹夜不眠。
将近五更,朦胧睡去,耳畔驟聞人聲喧雜。
啟眸四顧,則身在曠野,房舍全無,逃難者襁負相屬,扶老挈幼,絡繹不絕。
距數十武有一亭,中多石磴,女往擇一少坐,而不知已先有人在,固翩翩一弱質書生也,雖布衣冠而豐神秀澈,顧盼不凡。
女驟睹之餘,竊驚其為非常人,出鏡遙審之,益信。
生見女,似訝其豔麗,然容益莊,視益正。
女見生于造次颠沛之間,猶能以禮自持,益為心許。
俄聞衆聲又沸,哄傳賊至,亭内外之人皆奔。
女獨泣不起,曰:“甯死于是,不能行矣。
”生前揖女曰:“卿家中人何在,豈已散失乎?”女哭應曰:“然。
”生曰:“賊鋒已逼,不可不避。
餘适乘騾來,系于亭下,請以代步,可乎?”女曰:“妾乘君行,斷乎不可;妾則免矣,君将奈何?”生曰:“騾殊壯健,本可疊乘。
況卿細骨輕軀,何嫌累贅。
惟是男女授受不親,雖周旋于患難之間,不敢不謹。
”女兩頰微酡,诘生姓名。
生自陳為濟南士族,姓盧,字雨人,因明經也。
女忸怩言曰:“君曾娶否?”生曰:“未也。
”女曰:“妾亦未字。
如能援錘建負季芈故事,妾可從行;否則甯絕命于此亭。
”生曰:“敢不如命?”遂與女互拜于亭中,解雙鴛玉佩以贻女,曰:“即此以定百年姻好。
”扶女登騾,己則一躍而上,振策疾馳,竟得出險。
旋聞賊已潰圍走,城防解嚴,生偕女歸,暫止于戚串家,探知女家俱無恙,使人往告,立迎女返。
于是兩家互遣媒妁,擇吉成禮。
是年生捷秋闱,明歲登進士第,遂入詞林,不十載,官至方面。
其為黎氏子者,自父沒後,即以博傾其家,至無立錐地;而以婢學夫人者,亦早殒。
惟蓮舫則不知為何人,是怪是仙,竟莫能測。
或曰,即居署樓之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