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仲瑛
關燈
小
中
大
徐仲瑛,湖北人。
少随父經商于蜀中,于成都負郭諸山,經曆尤稔。
父死,遂絕迹不往。
于漢設肆,權子母焉。
生雖貿易中人,雅好文字,喜作詩歌,常于文人學士往來。
弱冠尚未娶,人有以姻事言者,生笑曰:“世間安得有情如媚狐,有才如豔鬼,性既風雅,貌又秀麗,與為伉俪,差足以慰我心耳。
”聞者多哂其妄,謂:“徐氏子擇偶,乃不求之人而求之于鬼狐,真奇想哉!”生亦不與之辯。
生性絕警慧,見友人習帖括,亦戲為之,居然入彀。
共勸其操舉子業,一試而獲隽,得補博士弟子員。
是歲适當大比之年,群慫慂往赴秋試,曰:“君之文如應北闱,真投時利器也。
”生亦欣然樂從,冀以一觇皇都之壯麗。
遂納資為附貢生,束裝偕友北上。
道經山東濟南,生忽患病逆旅中,不得發。
因請友先行,疾愈即當繼至。
友去,生病益沉重,呻吟牀蓐,秤藥量水,恃仆一人。
一夕,瞀亂中忽有一女子徑前揭帳,手持藥瓯請飲,爰扶生起。
生亦不辨誰何,一呷遽盡,覺藥味香烈異常,一縷熱氣,直下重台,并達丹田,精神頓為煥發。
回視女子,倏已不見,惟于扶掖之際,覺肌膚之滑膩,芗澤之幽韻,無以複比,轉疑神女降世,救度有緣人,病起,設位炷香,再拜祝謝。
自此功名之心頓淡,顧以逆旅甚嚣塵上,非養痾所宜,适相識之友有别墅在城南,精舍數椽,頗有泉石花木之勝,堪以養靜,遂移居焉。
一日,黃昏飯罷,銀燈初上,聽窗外雨聲淅瀝作響,孤館秋深,殊涉遐想。
偶檢韻牌,思作一詩,遂微吟雲:“孤燈對影不成雙,冷雨凄然入小窗。
”思久未續,沈吟再四。
忽聞窗外有笑聲曰:“素以詩伯自居者,抑何詩思苦澀乃爾耶!”生疑同伴見訪,作此戲詞,啟扉招之入,則一十七八歲之女郎,皓齒明眸,淡妝高髻,光豔如神仙中人。
生長揖遜坐,問是誰家宅眷。
女曰:“病魔甫退,何遂忘卻女華佗哉?”生遂再拜謝活命恩,曰:“卿果是賜藥仙姝,小生當何以報德!”女曰:“知君是雅流,故來相近,非望報也。
且于君亦有所利。
”因續生吟雲:“隻為窺君檐畔立,夜涼羅襪踏秋江。
”生亟贊其佳。
女于案頭翻得生詩稿,曼聲吟哦,意緻潇灑。
生戲之曰:“卿欲廁绛帷作女弟子否?”女笑曰:“君作餘師,尚嫌其早;倘欲疊唱聯吟,亦未知誰為伯仲耳!”宵深,女佯欲去,生挽留之,遂止宿焉。
女于枕畔自言:“何姓,字洛仙,素居山左。
姊妹四人,己最居長。
三妹皆已遠适,己獨留此。
近以文君新寡,故逢相如遂作夜奔耳。
君勿以蕩婦視妾,緻操《白頭吟》也。
”生曰:“餘賴卿再生再造,複得雙宿雙飛,但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勿緻乖離,是乃餘心耳。
纨扇之捐,卿其勿慮。
”由此女無日不至,夕來晨往,率以為常。
九月杪,諸友報罷出都門,訝生尚留不去。
生謂:“此間頗有山水之勝,友朋之樂,仰屋著書,閉門覓句,既省酬應之煩,又得詩書之趣,雲何不快?”一友曰:“恐外間或有佳遇,以此作尋花問柳計耳。
”一語正疵着其隐處,生不覺紅暈于頰。
或有勸生返駕者,生持不可。
諸友遂行。
生一住兩年,與女商應京兆試,挈之偕行。
女曰:“适以《易》占,恐非吉兆,其繇詞曰:‘天邊鳳拆,枕畔鸾分。
名既不成,利無所遂。
妖術自禍,莠言當誅。
遠舉高飛,别有天地。
’”生不信,必欲一往。
女慨然曰:“此數也,不可逃也!”匆促遽行,寓于寶珠胡衕。
距寓齋數十武,為贑甯會館,中住羽士邱真人者,托名自龍虎山來,出張天師門下,先持刺谒生。
生漫遇之。
邱曰:“觀君室中,妖氣旁溢,恐于君大有所不利。
請一見僮仆,以決是否。
”生曰:“餘自濟南攜眷屬至此,一二走價外,悉女鬟也。
”邱曰:“妖在是矣。
其來也必不由正道。
”因于袖中出三符授生,曰:“以此分貼房闼牀帏衾枕間,其怪立見。
”生漫應之,随夾置書卷中。
夕間,女翻閱書史,見符,驚曰:“此從何處
少随父經商于蜀中,于成都負郭諸山,經曆尤稔。
父死,遂絕迹不往。
于漢設肆,權子母焉。
生雖貿易中人,雅好文字,喜作詩歌,常于文人學士往來。
弱冠尚未娶,人有以姻事言者,生笑曰:“世間安得有情如媚狐,有才如豔鬼,性既風雅,貌又秀麗,與為伉俪,差足以慰我心耳。
”聞者多哂其妄,謂:“徐氏子擇偶,乃不求之人而求之于鬼狐,真奇想哉!”生亦不與之辯。
生性絕警慧,見友人習帖括,亦戲為之,居然入彀。
共勸其操舉子業,一試而獲隽,得補博士弟子員。
是歲适當大比之年,群慫慂往赴秋試,曰:“君之文如應北闱,真投時利器也。
”生亦欣然樂從,冀以一觇皇都之壯麗。
遂納資為附貢生,束裝偕友北上。
道經山東濟南,生忽患病逆旅中,不得發。
因請友先行,疾愈即當繼至。
友去,生病益沉重,呻吟牀蓐,秤藥量水,恃仆一人。
一夕,瞀亂中忽有一女子徑前揭帳,手持藥瓯請飲,爰扶生起。
生亦不辨誰何,一呷遽盡,覺藥味香烈異常,一縷熱氣,直下重台,并達丹田,精神頓為煥發。
回視女子,倏已不見,惟于扶掖之際,覺肌膚之滑膩,芗澤之幽韻,無以複比,轉疑神女降世,救度有緣人,病起,設位炷香,再拜祝謝。
自此功名之心頓淡,顧以逆旅甚嚣塵上,非養痾所宜,适相識之友有别墅在城南,精舍數椽,頗有泉石花木之勝,堪以養靜,遂移居焉。
一日,黃昏飯罷,銀燈初上,聽窗外雨聲淅瀝作響,孤館秋深,殊涉遐想。
偶檢韻牌,思作一詩,遂微吟雲:“孤燈對影不成雙,冷雨凄然入小窗。
”思久未續,沈吟再四。
忽聞窗外有笑聲曰:“素以詩伯自居者,抑何詩思苦澀乃爾耶!”生疑同伴見訪,作此戲詞,啟扉招之入,則一十七八歲之女郎,皓齒明眸,淡妝高髻,光豔如神仙中人。
生長揖遜坐,問是誰家宅眷。
女曰:“病魔甫退,何遂忘卻女華佗哉?”生遂再拜謝活命恩,曰:“卿果是賜藥仙姝,小生當何以報德!”女曰:“知君是雅流,故來相近,非望報也。
且于君亦有所利。
”因續生吟雲:“隻為窺君檐畔立,夜涼羅襪踏秋江。
”生亟贊其佳。
女于案頭翻得生詩稿,曼聲吟哦,意緻潇灑。
生戲之曰:“卿欲廁绛帷作女弟子否?”女笑曰:“君作餘師,尚嫌其早;倘欲疊唱聯吟,亦未知誰為伯仲耳!”宵深,女佯欲去,生挽留之,遂止宿焉。
女于枕畔自言:“何姓,字洛仙,素居山左。
姊妹四人,己最居長。
三妹皆已遠适,己獨留此。
近以文君新寡,故逢相如遂作夜奔耳。
君勿以蕩婦視妾,緻操《白頭吟》也。
”生曰:“餘賴卿再生再造,複得雙宿雙飛,但願生生世世為夫婦,勿緻乖離,是乃餘心耳。
纨扇之捐,卿其勿慮。
”由此女無日不至,夕來晨往,率以為常。
九月杪,諸友報罷出都門,訝生尚留不去。
生謂:“此間頗有山水之勝,友朋之樂,仰屋著書,閉門覓句,既省酬應之煩,又得詩書之趣,雲何不快?”一友曰:“恐外間或有佳遇,以此作尋花問柳計耳。
”一語正疵着其隐處,生不覺紅暈于頰。
或有勸生返駕者,生持不可。
諸友遂行。
生一住兩年,與女商應京兆試,挈之偕行。
女曰:“适以《易》占,恐非吉兆,其繇詞曰:‘天邊鳳拆,枕畔鸾分。
名既不成,利無所遂。
妖術自禍,莠言當誅。
遠舉高飛,别有天地。
’”生不信,必欲一往。
女慨然曰:“此數也,不可逃也!”匆促遽行,寓于寶珠胡衕。
距寓齋數十武,為贑甯會館,中住羽士邱真人者,托名自龍虎山來,出張天師門下,先持刺谒生。
生漫遇之。
邱曰:“觀君室中,妖氣旁溢,恐于君大有所不利。
請一見僮仆,以決是否。
”生曰:“餘自濟南攜眷屬至此,一二走價外,悉女鬟也。
”邱曰:“妖在是矣。
其來也必不由正道。
”因于袖中出三符授生,曰:“以此分貼房闼牀帏衾枕間,其怪立見。
”生漫應之,随夾置書卷中。
夕間,女翻閱書史,見符,驚曰:“此從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