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臣
關燈
小
中
大
李鼎,字珊臣,自号珊瑚漁父。
吳江人。
十六歲入邑庠,文名噪甚。
顧性殊豪放,不喜為帖括所束縛,棄而學詩詞,尤工畫人物,得仇十洲圖帙臨摹畢肖,遂以擅名,遠近來求畫者,往往戶限為穿。
生憚其煩,避至漢僦居,瀕江小築五楹,臨流近水,軒窗四敞,估舶客帆,每從此過。
生有時俯檻釣魚,倚欄玩月,率以為常,藉作消遣。
一日,正當薄暮,小立徘徊。
忽見一小艇自上流乘潮而下,艇中一婦人攜兩少女。
婦人年約三四十許,徐娘雖老,豐韻猶饒,舉止輕盈,綽有大家閨範;二少女芳齡僅十四五,皓齒明眸,姿容秀絕,神仙中人不啻也。
生居左側為天後宮,僧人挂褡之所也。
婦謂舟子曰:“日暮途遙,無可栖托,不知此庵可容借宿否?”舟子曰:“俱是僧寮,恐屬不便。
近處可有戚串否?”生聞其問答之詞,又見婦意頗窘,因曰:“如蒙不棄,此間可暫宿一宵。
”舟子曰:“郎君如垂方便,何妙如之。
”轉商之婦,婦為首肯。
生因請登岸,導入。
小樓五楹,并虛無人,惟書籍圖畫,充其中,明窗淨幾,絕無纖塵。
婦喜形于色,謂二少女曰:“初不意入此雅人室也。
”問生姓名,知娴繪事。
偶翻室中畫帙,珍愛不忍釋手,問生曰:“此君所作耶?”生曰:“偶弄筆墨,聊遣閑情;語以六法,殊自愧也。
”婦曰:“君人物殆不遜仇實甫,當今名家罕見其比。
不知我三人容貌可許寫入圖中否?”生曰:“但恐刻畫無鹽,唐突西子。
苟不以為嫌,定當驅使管城,立現麗質。
”生于是凝神端相,靜對良久,握管攤箋,不假思索,腕下如有神助。
須臾圖成,備極妖纖之緻,正如頰上添毫,栩栩欲活。
婦與二女皆大歡喜,贊歎弗絕口,曰:“此真化工筆也!傳神在阿堵中矣。
”生樓左右兩楹為卧室,帷帳枕衾,并皆雅潔。
生令婦與二女分室而居,而己則宿樓下。
命僮具酒肴,呼之肆中,咄嗟立辦。
婦頗飲酒;二女略一舉箸,啖果實數枚而已。
翌晨,日上三竿,而樓上足音阒然。
生疑而登樓,排闼直入,則室内婦與二女俱已杳如,枕函之旁,遺明珠七顆,金钗兩股。
钗镂刻龍鳳,精巧絕倫,疑出鬼工;珠巨若龍眼,一顆價值千金。
生秘諸箧笥,從不輕出示人。
圖一幅尚留幾上,未及攜去,展視之,已有題額,曰:《漢秋泛圖》,并系二絕句雲:一舸煙波泛水鄉,臨流樓閣近斜陽。
驚鴻顧影何人見,五百年前自主張。
風鬟霧鬓水雲裳,寫入圖中亦渺茫。
疑是張骞多鑿空,天河飛下杜蘭香。
生見其字迹韶秀,宛似閨中手筆,以為仙迹,珍逾拱璧,以古錦為之裝潢,遍求名流題詠。
生年已弱冠,巨家世族求婚者踵至,父母望孫念切,即欲為之作主。
生以圖上禀高堂,謂:“非美如圖中人,不願婚也。
”生父見之,笑曰:“世間那得此豔姿,隻索求之天上耳。
”拟強定某家閨秀。
生負氣出遊,托言應試。
榜出,生果列前茅,作書白父,謂:“即将北上京華,讀書旅邸,以得風氣之先,玉堂歸娶,猶未晚也。
”取道山東,停蹤逆旅。
偶爾外出閑步,忽見香車一輛,怒馬疾馳,自西而來,車中端坐二女郎,容華絕代,似曾相識。
生拱立于路旁。
車中人搴簾顧曰:“君非李家郎乎?茲居何處?當令蒼頭控騎來迓,藉報一餐之惠也。
”生對曰:“距此數十家,小蓬萊館即是也。
”言畢,女玉手下簾,嫣然一笑,馳電邁,頃刻已杳。
生即匆匆歸寓。
抵暮,一長鬣奴禦車至,其馬神駿不凡。
生略易新衣,攬辔登車。
車行若飛,屋宇林樹悉從眼前瞥過,瞬息間
吳江人。
十六歲入邑庠,文名噪甚。
顧性殊豪放,不喜為帖括所束縛,棄而學詩詞,尤工畫人物,得仇十洲圖帙臨摹畢肖,遂以擅名,遠近來求畫者,往往戶限為穿。
生憚其煩,避至漢僦居,瀕江小築五楹,臨流近水,軒窗四敞,估舶客帆,每從此過。
生有時俯檻釣魚,倚欄玩月,率以為常,藉作消遣。
一日,正當薄暮,小立徘徊。
忽見一小艇自上流乘潮而下,艇中一婦人攜兩少女。
婦人年約三四十許,徐娘雖老,豐韻猶饒,舉止輕盈,綽有大家閨範;二少女芳齡僅十四五,皓齒明眸,姿容秀絕,神仙中人不啻也。
生居左側為天後宮,僧人挂褡之所也。
婦謂舟子曰:“日暮途遙,無可栖托,不知此庵可容借宿否?”舟子曰:“俱是僧寮,恐屬不便。
近處可有戚串否?”生聞其問答之詞,又見婦意頗窘,因曰:“如蒙不棄,此間可暫宿一宵。
”舟子曰:“郎君如垂方便,何妙如之。
”轉商之婦,婦為首肯。
生因請登岸,導入。
小樓五楹,并虛無人,惟書籍圖畫,充其中,明窗淨幾,絕無纖塵。
婦喜形于色,謂二少女曰:“初不意入此雅人室也。
”問生姓名,知娴繪事。
偶翻室中畫帙,珍愛不忍釋手,問生曰:“此君所作耶?”生曰:“偶弄筆墨,聊遣閑情;語以六法,殊自愧也。
”婦曰:“君人物殆不遜仇實甫,當今名家罕見其比。
不知我三人容貌可許寫入圖中否?”生曰:“但恐刻畫無鹽,唐突西子。
苟不以為嫌,定當驅使管城,立現麗質。
”生于是凝神端相,靜對良久,握管攤箋,不假思索,腕下如有神助。
須臾圖成,備極妖纖之緻,正如頰上添毫,栩栩欲活。
婦與二女皆大歡喜,贊歎弗絕口,曰:“此真化工筆也!傳神在阿堵中矣。
”生樓左右兩楹為卧室,帷帳枕衾,并皆雅潔。
生令婦與二女分室而居,而己則宿樓下。
命僮具酒肴,呼之肆中,咄嗟立辦。
婦頗飲酒;二女略一舉箸,啖果實數枚而已。
翌晨,日上三竿,而樓上足音阒然。
生疑而登樓,排闼直入,則室内婦與二女俱已杳如,枕函之旁,遺明珠七顆,金钗兩股。
钗镂刻龍鳳,精巧絕倫,疑出鬼工;珠巨若龍眼,一顆價值千金。
生秘諸箧笥,從不輕出示人。
圖一幅尚留幾上,未及攜去,展視之,已有題額,曰:《漢秋泛圖》,并系二絕句雲:一舸煙波泛水鄉,臨流樓閣近斜陽。
驚鴻顧影何人見,五百年前自主張。
風鬟霧鬓水雲裳,寫入圖中亦渺茫。
疑是張骞多鑿空,天河飛下杜蘭香。
生見其字迹韶秀,宛似閨中手筆,以為仙迹,珍逾拱璧,以古錦為之裝潢,遍求名流題詠。
生年已弱冠,巨家世族求婚者踵至,父母望孫念切,即欲為之作主。
生以圖上禀高堂,謂:“非美如圖中人,不願婚也。
”生父見之,笑曰:“世間那得此豔姿,隻索求之天上耳。
”拟強定某家閨秀。
生負氣出遊,托言應試。
榜出,生果列前茅,作書白父,謂:“即将北上京華,讀書旅邸,以得風氣之先,玉堂歸娶,猶未晚也。
”取道山東,停蹤逆旅。
偶爾外出閑步,忽見香車一輛,怒馬疾馳,自西而來,車中端坐二女郎,容華絕代,似曾相識。
生拱立于路旁。
車中人搴簾顧曰:“君非李家郎乎?茲居何處?當令蒼頭控騎來迓,藉報一餐之惠也。
”生對曰:“距此數十家,小蓬萊館即是也。
”言畢,女玉手下簾,嫣然一笑,馳電邁,頃刻已杳。
生即匆匆歸寓。
抵暮,一長鬣奴禦車至,其馬神駿不凡。
生略易新衣,攬辔登車。
車行若飛,屋宇林樹悉從眼前瞥過,瞬息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