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曉屏
關燈
小
中
大
精美,衾褥華煥。
生以一人獨宿,未免膽怯,欲求二婢為伴。
二婢不可,攜燈竟去。
時風聲淅瀝,月影朦胧,兀坐幽窗,益無卿賴。
忽聞窗外有彈指聲,啟視之,則女也。
窄袖小髻,益覺妖豔。
笑曰:“累君片時岑寂,不怨奴耶?妾必待二婢睡,始可來也。
”即于窗畔卸妝,回眸流盼,先入帳中。
生于此不能自主,登榻同眠,燕婉之求,其喜可知也。
天明,晨鐘甫動,女披衣欲去。
生固挽留之。
女曰:“恐二婢知之,飛短流長,勢不能久也。
”晨起,前來捧盤,侍盥漱,滌茗壺,拭煙盒,供役奔走者,皆二婢也。
生謂之曰:“卿家何無使令之人,乃必煩二卿仆仆為哉?”婢曰:“家有老媪,隻掌管鑰以隔内外,從不入阿姑卧室。
仆役均在廳堂,有事禀白,則擊雲闆,皆在家主人一邊,此間不聞消息也。
”生詢二婢名,一曰惜花,一曰愛月,年并十五齡許。
嬌情媚态,旖旎可憐,正如飛燕依人,宛轉随意。
生狎而抱之,置之于膝。
二婢磨鬓摸頰,異常親熱,生不覺心為之動。
正拟入港,女晨妝已竟,遽爾掩至,見生坐擁二婢,笑曰:“二婢子頑憨如許,若稍假以面目,恐無上下分矣。
”二婢雙頰為酡,對女嫣然一笑,各自散去。
自此生與女日則同筆研,夜則共枕席,相愛之深,正如鴻雁之和鳴雲路,翡翠之遊戲蘭苕也。
如是者月餘,一日,忽聞堂中雲闆有聲,老媪傳言主人已自勞山回,欲請阿姑往談。
女急匿生于卧室夾幕間,匆遽而去。
良久始來,颦蹙言曰:“今日事幾殆,非妾善辯,則頃刻破露矣。
老父謂餘容華煥發,迥異往時,若緻研诘。
餘謂連日讀《莊子·秋水篇》,頗有所得耳。
君此間不可久留,請暫相别。
”因脫腕上玉條脫贈生曰:“此隋時外國所貢,藏在天府,非人間所有也。
”又于箧中出革囊,傾之,則金豆百數十粒,“君以此北上公交車,藉壯行李。
妾将會君于漢,--少待勿行,妾自至也。
”仍令二婢導生從後門出。
生旋寓齋,同學诘其何往,詭言對之。
遂束裝為京師之行,親故中有笑之者曰:“君學道徒虛語耳,功名之心,抑何甚熱?”生亦不與之辨,附輪船徑發。
既抵漢鎮,覓居僻靜所,令仆宿于外廂。
一夕,挑燈靜坐,憶遠懷人,頗涉遐想。
忽聽檐際如鳥飛堕者再,疑而啟扉,則二婢雙影亭亭,已立生前,并曰:“阿姑慮君旅中寂寞,特遣餘等先來同伴君宿。
一箭雙雕,看君何福消受也。
”拂枕展衾,遂效缱绻。
問女何時至,則從陸路來,計程須十日也。
至日,偕生同車詣郊外。
須臾,見繡香,一長鬣奴控怒馬疾馳。
二婢遙呼曰:“阿姑可停車矣!”生視女已改從吳門妝束,而容益媚,并辔至寓,言是伉俪。
至都,一戰而捷,選入詞林,托詞娶自舊家,攜之歸舍。
上下見者盡眙,俱謂是神仙中人。
生自是絕不至蒙山書室,恐春光從此漏洩也。
女最嗜蒙頂茶,生必為多方覓緻。
一夕,女宵半夢醒,嘤嘤啜泣。
生詢之,不言;委婉問之,則曰:“老父知君娶妾,将迎妾歸,恐鸾鳳分飛,即在明日。
”生曰:“然則出外避之天之涯、地之角,餘不憚随卿往也!”女曰:“無益也。
緣盡則離,情盡則滅,世間豈有不死之夫妻哉!君視妾作已死觀可也。
”生為凄然不樂,誓不欲生。
女慰之曰:“君以少年獲高第,正當以有用之身,宣力國家,出則盡心民事,入則奉侍高堂,正君今日分内事也,戀戀兒女子何為?天下多美婦人,何必是?且妾與君,緣盡而情未盡,尚有一線之冀,君苟堅持道念,他時不患無相見日也。
”翌晨,天地晝晦,雷電合章,滿室作硫磺氣,屋瓦皆震。
逮霾開雨止,女與二婢,俱已杳如。
生以一人獨宿,未免膽怯,欲求二婢為伴。
二婢不可,攜燈竟去。
時風聲淅瀝,月影朦胧,兀坐幽窗,益無卿賴。
忽聞窗外有彈指聲,啟視之,則女也。
窄袖小髻,益覺妖豔。
笑曰:“累君片時岑寂,不怨奴耶?妾必待二婢睡,始可來也。
”即于窗畔卸妝,回眸流盼,先入帳中。
生于此不能自主,登榻同眠,燕婉之求,其喜可知也。
天明,晨鐘甫動,女披衣欲去。
生固挽留之。
女曰:“恐二婢知之,飛短流長,勢不能久也。
”晨起,前來捧盤,侍盥漱,滌茗壺,拭煙盒,供役奔走者,皆二婢也。
生謂之曰:“卿家何無使令之人,乃必煩二卿仆仆為哉?”婢曰:“家有老媪,隻掌管鑰以隔内外,從不入阿姑卧室。
仆役均在廳堂,有事禀白,則擊雲闆,皆在家主人一邊,此間不聞消息也。
”生詢二婢名,一曰惜花,一曰愛月,年并十五齡許。
嬌情媚态,旖旎可憐,正如飛燕依人,宛轉随意。
生狎而抱之,置之于膝。
二婢磨鬓摸頰,異常親熱,生不覺心為之動。
正拟入港,女晨妝已竟,遽爾掩至,見生坐擁二婢,笑曰:“二婢子頑憨如許,若稍假以面目,恐無上下分矣。
”二婢雙頰為酡,對女嫣然一笑,各自散去。
自此生與女日則同筆研,夜則共枕席,相愛之深,正如鴻雁之和鳴雲路,翡翠之遊戲蘭苕也。
如是者月餘,一日,忽聞堂中雲闆有聲,老媪傳言主人已自勞山回,欲請阿姑往談。
女急匿生于卧室夾幕間,匆遽而去。
良久始來,颦蹙言曰:“今日事幾殆,非妾善辯,則頃刻破露矣。
老父謂餘容華煥發,迥異往時,若緻研诘。
餘謂連日讀《莊子·秋水篇》,頗有所得耳。
君此間不可久留,請暫相别。
”因脫腕上玉條脫贈生曰:“此隋時外國所貢,藏在天府,非人間所有也。
”又于箧中出革囊,傾之,則金豆百數十粒,“君以此北上公交車,藉壯行李。
妾将會君于漢,--少待勿行,妾自至也。
”仍令二婢導生從後門出。
生旋寓齋,同學诘其何往,詭言對之。
遂束裝為京師之行,親故中有笑之者曰:“君學道徒虛語耳,功名之心,抑何甚熱?”生亦不與之辨,附輪船徑發。
既抵漢鎮,覓居僻靜所,令仆宿于外廂。
一夕,挑燈靜坐,憶遠懷人,頗涉遐想。
忽聽檐際如鳥飛堕者再,疑而啟扉,則二婢雙影亭亭,已立生前,并曰:“阿姑慮君旅中寂寞,特遣餘等先來同伴君宿。
一箭雙雕,看君何福消受也。
”拂枕展衾,遂效缱绻。
問女何時至,則從陸路來,計程須十日也。
至日,偕生同車詣郊外。
須臾,見繡香,一長鬣奴控怒馬疾馳。
二婢遙呼曰:“阿姑可停車矣!”生視女已改從吳門妝束,而容益媚,并辔至寓,言是伉俪。
至都,一戰而捷,選入詞林,托詞娶自舊家,攜之歸舍。
上下見者盡眙,俱謂是神仙中人。
生自是絕不至蒙山書室,恐春光從此漏洩也。
女最嗜蒙頂茶,生必為多方覓緻。
一夕,女宵半夢醒,嘤嘤啜泣。
生詢之,不言;委婉問之,則曰:“老父知君娶妾,将迎妾歸,恐鸾鳳分飛,即在明日。
”生曰:“然則出外避之天之涯、地之角,餘不憚随卿往也!”女曰:“無益也。
緣盡則離,情盡則滅,世間豈有不死之夫妻哉!君視妾作已死觀可也。
”生為凄然不樂,誓不欲生。
女慰之曰:“君以少年獲高第,正當以有用之身,宣力國家,出則盡心民事,入則奉侍高堂,正君今日分内事也,戀戀兒女子何為?天下多美婦人,何必是?且妾與君,緣盡而情未盡,尚有一線之冀,君苟堅持道念,他時不患無相見日也。
”翌晨,天地晝晦,雷電合章,滿室作硫磺氣,屋瓦皆震。
逮霾開雨止,女與二婢,俱已杳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