鵑紅女史
關燈
小
中
大
鵑紅女史,世家女。
少涉書史,長益慧美。
母李氏,出自淩夷宦族,亦頗識字。
父雖習帖括,困于場屋,未青一衿。
以家日落,設帳為蒙師。
愛女不啻掌上珠,思為擇快婿,苦每低昂不就。
無何,父母以瘋相繼逝。
女孤孑無依,養于叔氏。
叔性暴戾,虎而冠者也。
嬸美而賢,恒護持之。
同邑有朱麗青者,少時嘗受業于女父,至是已食饩于庠,文名鵲起。
素豔女貌,遣媒求聘。
叔氏索多金。
生難之,遂寝。
武秀才陸贊臣,少習騎射,頗有膂力,以氣岸自雄,與女叔往來莫逆。
适斷弦拟續,屬意于女。
女叔銳身自任,謂:“是何難!” 陸年四十有五,自頂至踵,并無雅骨;居恒武斷鄉曲,鄉人俱為側目。
嬸知将以女許陸,谏其夫曰:“伯氏身後止此一塊肉,乃忍喂之餓虎吻耶?”苦口陳詞,至于泣下。
女叔置不答,但曰:“陸家富有田産,何患不溫飽?汝乃妄為顧慮。
豈欲令其以丫角終耶?”竟受聘禮,刻期親迎。
女自怨命之不辰,涕泣覓死。
嬸極憐之,隐為之計,日夜勸慰,謂:“必令脫此樊籠。
”嬸有中表姊昙芬,未嫁而寡,矢志清修,出己資營一庵,為諷梵呗所,獨居其中,從不見人,惟婢媪供服役而已。
陰計不如将女寄其處,可以避害。
乃導女伺隙潛遁,直抵姊所,縷述其故。
姊懼贻累,不敢承。
嬸曰:“脫有事,盡委餘身。
” 屆期香輿彩仗在門,而遍覓女不得,阖室惶噪。
女叔疑妻匿之他處,始以诟谇,繼以撲責,器聲喧沸達戶外,賓客逡巡散去;樂人不能久俟,亦歸。
陸徑控女叔于縣廷。
方欲詣辨,縣差已至。
屢經鞫訊,莫得端倪。
問女平日可有往來,皆言深處閨中,從不出外,惟朱秀才曾遣媒媪求姻未成。
先是,朱生遣冰人往,意其必成,迨女叔多方峻拒,頗深觖望,家貧,金币之奉,計無所措,知事難諧,意緒無聊,拟作近遊,借以解悶。
一日,偶經女門外,見女徙倚門前,若有所伫,豐姿秀麗,态韻娉婷,較數年前尤為光豔,不覺跬步遲回,徘徊不進。
女若與生相識,流目送盼。
頃之,掩扉而入。
生不禁神魂俱失,歸家益涉遐想,倦甚,隐幾而睡。
朦胧中忽聞彈指叩扉聲,啟戶觇之,則一四十許婦人,攜書一函,迳入問生曰:“子非朱秀才乎?鮑家鵑紅女史托予為鴻雁,君閱之便知颠末。
”生問:“汝為鵑紅何人?”婦曰:“東鄰表姨也。
鵑紅日夕在火坊中,求死不得。
君苟願作伉俪,置之金屋,則子之恩,真同再造矣。
”生曰:“餘窭人子耳,安能得此多金?”婦曰:“子若有密室藏嬌,渠可自來,不必破費一錢也。
”生曰:“其如後日追呼乎?”婦曰:“子自秘之,誰得知焉?妾願作撮合山,顧将何以酬我?”生曰:“事苟成,自當圖報。
”言已,婦匆匆竟去。
生修葺屋後小樓三楹,略加陳設,以待其至。
顧心中疑信參半。
雙星渡河之夕,生從友人處赴宴歸,見雙衛在門;入室,聞笑語聲,前婦出迎生曰:“君意中人已至,幸不辱命。
”扶女至前,裣衽作禮。
生亦答拜。
女紅潮暈頰,默坐于旁,不作一語。
生詢女何以得出。
婦代答曰:“叔氏逼嫁驵儈,自念宦室後裔,乃辱寞至此,故萬死一生,遁至君所。
敬完璧以奉君,謂非君一知己哉?”自是女寂處一樓,女紅之外,日與生聯吟覓句,閨中之樂,事有甚于畫眉,兩情和諧,無殊膠漆。
久之,女案驟發,邏緝綦嚴。
生家臧獲偶洩言于外,作多魚之漏,為偵者所聞,觇之果信。
縣吏相約,夜伏戶外,昧爽門啟突入,生與女同夢方酣,雙雙俱獲。
解縣時行至半途,女忽不見。
群相嘩以為
少涉書史,長益慧美。
母李氏,出自淩夷宦族,亦頗識字。
父雖習帖括,困于場屋,未青一衿。
以家日落,設帳為蒙師。
愛女不啻掌上珠,思為擇快婿,苦每低昂不就。
無何,父母以瘋相繼逝。
女孤孑無依,養于叔氏。
叔性暴戾,虎而冠者也。
嬸美而賢,恒護持之。
同邑有朱麗青者,少時嘗受業于女父,至是已食饩于庠,文名鵲起。
素豔女貌,遣媒求聘。
叔氏索多金。
生難之,遂寝。
武秀才陸贊臣,少習騎射,頗有膂力,以氣岸自雄,與女叔往來莫逆。
适斷弦拟續,屬意于女。
女叔銳身自任,謂:“是何難!” 陸年四十有五,自頂至踵,并無雅骨;居恒武斷鄉曲,鄉人俱為側目。
嬸知将以女許陸,谏其夫曰:“伯氏身後止此一塊肉,乃忍喂之餓虎吻耶?”苦口陳詞,至于泣下。
女叔置不答,但曰:“陸家富有田産,何患不溫飽?汝乃妄為顧慮。
豈欲令其以丫角終耶?”竟受聘禮,刻期親迎。
女自怨命之不辰,涕泣覓死。
嬸極憐之,隐為之計,日夜勸慰,謂:“必令脫此樊籠。
”嬸有中表姊昙芬,未嫁而寡,矢志清修,出己資營一庵,為諷梵呗所,獨居其中,從不見人,惟婢媪供服役而已。
陰計不如将女寄其處,可以避害。
乃導女伺隙潛遁,直抵姊所,縷述其故。
姊懼贻累,不敢承。
嬸曰:“脫有事,盡委餘身。
” 屆期香輿彩仗在門,而遍覓女不得,阖室惶噪。
女叔疑妻匿之他處,始以诟谇,繼以撲責,器聲喧沸達戶外,賓客逡巡散去;樂人不能久俟,亦歸。
陸徑控女叔于縣廷。
方欲詣辨,縣差已至。
屢經鞫訊,莫得端倪。
問女平日可有往來,皆言深處閨中,從不出外,惟朱秀才曾遣媒媪求姻未成。
先是,朱生遣冰人往,意其必成,迨女叔多方峻拒,頗深觖望,家貧,金币之奉,計無所措,知事難諧,意緒無聊,拟作近遊,借以解悶。
一日,偶經女門外,見女徙倚門前,若有所伫,豐姿秀麗,态韻娉婷,較數年前尤為光豔,不覺跬步遲回,徘徊不進。
女若與生相識,流目送盼。
頃之,掩扉而入。
生不禁神魂俱失,歸家益涉遐想,倦甚,隐幾而睡。
朦胧中忽聞彈指叩扉聲,啟戶觇之,則一四十許婦人,攜書一函,迳入問生曰:“子非朱秀才乎?鮑家鵑紅女史托予為鴻雁,君閱之便知颠末。
”生問:“汝為鵑紅何人?”婦曰:“東鄰表姨也。
鵑紅日夕在火坊中,求死不得。
君苟願作伉俪,置之金屋,則子之恩,真同再造矣。
”生曰:“餘窭人子耳,安能得此多金?”婦曰:“子若有密室藏嬌,渠可自來,不必破費一錢也。
”生曰:“其如後日追呼乎?”婦曰:“子自秘之,誰得知焉?妾願作撮合山,顧将何以酬我?”生曰:“事苟成,自當圖報。
”言已,婦匆匆竟去。
生修葺屋後小樓三楹,略加陳設,以待其至。
顧心中疑信參半。
雙星渡河之夕,生從友人處赴宴歸,見雙衛在門;入室,聞笑語聲,前婦出迎生曰:“君意中人已至,幸不辱命。
”扶女至前,裣衽作禮。
生亦答拜。
女紅潮暈頰,默坐于旁,不作一語。
生詢女何以得出。
婦代答曰:“叔氏逼嫁驵儈,自念宦室後裔,乃辱寞至此,故萬死一生,遁至君所。
敬完璧以奉君,謂非君一知己哉?”自是女寂處一樓,女紅之外,日與生聯吟覓句,閨中之樂,事有甚于畫眉,兩情和諧,無殊膠漆。
久之,女案驟發,邏緝綦嚴。
生家臧獲偶洩言于外,作多魚之漏,為偵者所聞,觇之果信。
縣吏相約,夜伏戶外,昧爽門啟突入,生與女同夢方酣,雙雙俱獲。
解縣時行至半途,女忽不見。
群相嘩以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