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芷仙
關燈
小
中
大
”遂為女緬述前夢。
女曰:“此非夢也。
東鄰阮家玉姑,為妾姊妹行,懼君鹵莽,故托之趾離以作合,渠钗尚在君處,其善藏之。
不然夢寐無形,遺物何來哉?”生曰:“然則卿與彼既為閨中密友,何不代我招緻之,俾得同歸一人,勿作尹邢而效英皇,何如?”女為首肯,曰:“自此始知君非憐新棄舊者矣。
渠今夕往戚串家張筵賞月,作長夜飲,恐無暇赴桑中約也。
明夕當偕之來。
”生促女眠,再三始應。
晚妝既卸,一笑入帏。
生擁抱之,豐若有餘,柔若無骨,歎曰:“此真漢武溫柔鄉也。
”既接,女嬌啼宛轉,若不勝情。
生亦不敢盡其歡。
睡未須臾,天已大明。
女急起曰:“貪眠忘曉,将為舅氏所知矣。
”着衣下牀,以素帕擲生懷,曰:“弱質葳蕤,為君喪守,今而後幸勿負餘。
”啟關自行。
生方冀夕間兩美雙雙而至,不意久之杳然。
适生以事西出郭門,枉道經獨秀山下,意将一訪女居,顧忘詢其居址門徑,無從問訊,惟逢村舍莊居信步徐行,冀有所遇。
偶至西偏山麓,一澗潆洄,跨以略,人家三五,零星雜居于此,茅屋竹籬,頗饒幽緻。
澗盡處,丹楓翠柏,景物益奇。
一家臨流結廬,似系新葺,最為高敞。
生踞石少憩,忽聞雙扉呀然開,一雛鬟攜桶出汲,頻睨生,若訝其裝束之異者。
生遂遙問此間有鄭姓否,答曰:“我主人即鄭翁也。
”生即問以可與鄭芷仙相識否,鬟作疑駭色曰:“此即我家三姑子也,為主人掌上珍。
汝為遠方客,何由知深閨姓字?請速去,勿惹飛災,恐主人聞之,疑汝為狂且,爾時雞肋當飽老拳矣。
” 生不應,迳行過橋,叩門求見主人。
頃之,一蒼頭出,詢生何事。
生曰:“我亦浙人,與汝主人同鄉。
偶經此間,求一見以盡桑梓情,非有他意也。
”蒼頭辭以主人适登南峰道院,與餐霞煉師講求丹訣,非半月不下山也。
生因詭雲:“居府署西者,非汝主人内戚乎?昨渠眷屬托以一物畀女公子。
”乃出懷中素帕,加以紙裹,索筆書“芷仙三姑玉啟”。
蒼頭入,未久即出,肅生入内。
凡曆門闼數重,抵西樓下,茜窗半啟,繡幕低垂。
女曲肱側坐,則生至,即起斂衽作禮。
生視女玉臉不舒,翠眉欲蹙,一似重有憂者。
生謂女曰:“遠來相訪,幸得重逢。
宜喜而悲,何也?”女曰:“非君所知。
自此一見,情長緣短,會少離多,是以悲耳。
”即命婢媪設席桂軒,曰:“軒中木樨盛放,香徹遠近,當與君花下一飲為别。
”席間勸飲殷懃,盡無算爵。
酒酣,女扣銅作歌曰:伊予自幼,生長紅閨。
但知歡合,焉識悲離? 一自識君堕情劫,從茲一别人天隔。
欲見君兮不可得,噫嘻乎! 兒女情癡結成石。
石可泐情不可滅,與天地兮無終極! 歌罷,欷■悲歎,涕不能仰;生亦哀從中來,強慰藉之。
耀靈西匿,銀蟾挂樹,生意欲留宿。
女似不可而情不能舍,因命設衾枕于西廂,遂尋舊好。
既而女謂生曰:“妾與君緣盡于此矣!前一度為伉俪之始,今一度為夫婦之終,數由前定。
願君毋以妾為念。
”即于胸前解玉佩一枚,系于生襟,曰:“此妾嬰年所弄,見之如見妾也。
” 正喁喁未已,忽聞人聲喧沸,自遠而近,繼以槍炮疊發,摧山震嶽。
雛鬟倉皇掩入,曰:“禍事至矣!何不速行!乃尚貪歡樂耶!”生急偕女出視,則洶洶數十輩,已毀門而入。
生疑為盜,執梃而前,欲與格鬥。
衆瞥睹生,詫曰:“君人耶?魅耶?抑山魈木客之流耶?”生回顧,女已不見,屋宇全無,乃身在深林叢間,駭甚,答曰:“我為安慶太守子,迷途宿此。
君輩何來?”衆曰:“吾侪獵戶也。
适逐群狐至此。
君見之否?此間獸嗥鳥竄,凜乎不可少留。
君貴人,何為在此?”遂護之偕歸。
女曰:“此非夢也。
東鄰阮家玉姑,為妾姊妹行,懼君鹵莽,故托之趾離以作合,渠钗尚在君處,其善藏之。
不然夢寐無形,遺物何來哉?”生曰:“然則卿與彼既為閨中密友,何不代我招緻之,俾得同歸一人,勿作尹邢而效英皇,何如?”女為首肯,曰:“自此始知君非憐新棄舊者矣。
渠今夕往戚串家張筵賞月,作長夜飲,恐無暇赴桑中約也。
明夕當偕之來。
”生促女眠,再三始應。
晚妝既卸,一笑入帏。
生擁抱之,豐若有餘,柔若無骨,歎曰:“此真漢武溫柔鄉也。
”既接,女嬌啼宛轉,若不勝情。
生亦不敢盡其歡。
睡未須臾,天已大明。
女急起曰:“貪眠忘曉,将為舅氏所知矣。
”着衣下牀,以素帕擲生懷,曰:“弱質葳蕤,為君喪守,今而後幸勿負餘。
”啟關自行。
生方冀夕間兩美雙雙而至,不意久之杳然。
适生以事西出郭門,枉道經獨秀山下,意将一訪女居,顧忘詢其居址門徑,無從問訊,惟逢村舍莊居信步徐行,冀有所遇。
偶至西偏山麓,一澗潆洄,跨以略,人家三五,零星雜居于此,茅屋竹籬,頗饒幽緻。
澗盡處,丹楓翠柏,景物益奇。
一家臨流結廬,似系新葺,最為高敞。
生踞石少憩,忽聞雙扉呀然開,一雛鬟攜桶出汲,頻睨生,若訝其裝束之異者。
生遂遙問此間有鄭姓否,答曰:“我主人即鄭翁也。
”生即問以可與鄭芷仙相識否,鬟作疑駭色曰:“此即我家三姑子也,為主人掌上珍。
汝為遠方客,何由知深閨姓字?請速去,勿惹飛災,恐主人聞之,疑汝為狂且,爾時雞肋當飽老拳矣。
” 生不應,迳行過橋,叩門求見主人。
頃之,一蒼頭出,詢生何事。
生曰:“我亦浙人,與汝主人同鄉。
偶經此間,求一見以盡桑梓情,非有他意也。
”蒼頭辭以主人适登南峰道院,與餐霞煉師講求丹訣,非半月不下山也。
生因詭雲:“居府署西者,非汝主人内戚乎?昨渠眷屬托以一物畀女公子。
”乃出懷中素帕,加以紙裹,索筆書“芷仙三姑玉啟”。
蒼頭入,未久即出,肅生入内。
凡曆門闼數重,抵西樓下,茜窗半啟,繡幕低垂。
女曲肱側坐,則生至,即起斂衽作禮。
生視女玉臉不舒,翠眉欲蹙,一似重有憂者。
生謂女曰:“遠來相訪,幸得重逢。
宜喜而悲,何也?”女曰:“非君所知。
自此一見,情長緣短,會少離多,是以悲耳。
”即命婢媪設席桂軒,曰:“軒中木樨盛放,香徹遠近,當與君花下一飲為别。
”席間勸飲殷懃,盡無算爵。
酒酣,女扣銅作歌曰:伊予自幼,生長紅閨。
但知歡合,焉識悲離? 一自識君堕情劫,從茲一别人天隔。
欲見君兮不可得,噫嘻乎! 兒女情癡結成石。
石可泐情不可滅,與天地兮無終極! 歌罷,欷■悲歎,涕不能仰;生亦哀從中來,強慰藉之。
耀靈西匿,銀蟾挂樹,生意欲留宿。
女似不可而情不能舍,因命設衾枕于西廂,遂尋舊好。
既而女謂生曰:“妾與君緣盡于此矣!前一度為伉俪之始,今一度為夫婦之終,數由前定。
願君毋以妾為念。
”即于胸前解玉佩一枚,系于生襟,曰:“此妾嬰年所弄,見之如見妾也。
” 正喁喁未已,忽聞人聲喧沸,自遠而近,繼以槍炮疊發,摧山震嶽。
雛鬟倉皇掩入,曰:“禍事至矣!何不速行!乃尚貪歡樂耶!”生急偕女出視,則洶洶數十輩,已毀門而入。
生疑為盜,執梃而前,欲與格鬥。
衆瞥睹生,詫曰:“君人耶?魅耶?抑山魈木客之流耶?”生回顧,女已不見,屋宇全無,乃身在深林叢間,駭甚,答曰:“我為安慶太守子,迷途宿此。
君輩何來?”衆曰:“吾侪獵戶也。
适逐群狐至此。
君見之否?此間獸嗥鳥竄,凜乎不可少留。
君貴人,何為在此?”遂護之偕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