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芷仙
關燈
小
中
大
孫荪,字伯蘭,吳興人,自号苕溪醉墨生。
自幼從其父遊宦四方,寓居中州最久。
後生父以卓異調皖省,升任安慶太守。
時當殘破之後,廛市荒涼,衙署頹壞。
生以觸目生悲,弗欲居署内。
署旁有民屋三椽,亂後新葺,頗精潔,泉石清幽,花木蕭瑟,别開靜境。
主人故官中州,與生父為同寮,時已挈眷往任所,室固久虛,遂賃于生。
生攜琴書,入而居之,意頗适也。
一夕,有晉昌觀察設宴招飲,射覆猜枚,循環酬酢,詞隐語,各極其工。
客有談狐鬼事者,粉飾多端,妙緒泉湧。
生時已薄醉,掉首弗信,自謂生平從未見鬼,至狐能幻作人形,理之所必無也。
時正中秋,皓魄當空,分外皎潔。
酒闌人散,生乘興踏月而歸,蓮漏已三下矣。
甫欲就枕,忽聞窗外有彈指聲,心竊疑之。
披衣起,從窗隙中窺之,見倩影亭亭,背立檐下。
乃啟門而出,果見一女郎,紫衣翠裙,豐神綽約。
詢其年,正碧玉破瓜時候也。
月下視之,姿态若仙,其一種風流韻緻,山水芙蕖,不足比其豔;臨風芍藥,不足喻其嬌。
生喜極欲狂,長揖謂女曰:“适從何來,乃至此間?豈■娥思偶,偷降紅塵耶?”女笑曰:“妾東鄰阮氏女郎也,與君齋隻隔一垣,因夜夜聞君讀書聲,知君為風雅士。
今宵月色大佳,君何獨處,得無患岑寂耶?”生曰:“玉趾辱臨,深慰客思。
何不入齋小憩,作永夕清談?”于是攜手入室,挑燈絮語。
女微作倦态,支頤欲睡。
生遂擁之入衾,代解結束,相得甚歡,備極缱绻。
夜半,女起索茗,就生案頭翻閱書史,見生詩稿,曼聲吟哦,若甚欣賞,因索生詩。
生卻之,不可。
随取架上浣花箋賦一絕雲:隔牆花影小徘徊,忽見淩波月下來。
并坐山窗無個事,喜紅一點暈香腮。
女得詩,嫣然一笑,急納于懷,曰:“個書生喜嘲弄人,當小報之。
”遂殷懃作别,并言:“花影橫窗,漏已将盡,郎君宜寝,妾亦歸矣;女紅之暇,容再過訪。
幸勿為外人道也。
”飄然竟去。
生送至庭階,為小石礙足,蘧然驚醒。
時已鄰雞亂唱,燈火熒然,而一縷餘香,猶在室中。
明晨,于枕畔得玉钗一股,雕琢精細,钗背有字數行,細視,乃詩一絕,雲:花影當窗月在簾,晚妝懶與鬥眉纖。
三更夢醒無人在,自起挑燈寫玉簽。
款題“玉雯女史清玩”,意即女郎名字也。
生玩視良久,寶藏箧笥,什襲珍秘,弗輕示人。
晚冀女郎複來,瀹茗于瓯、焚香于鼎以俟之,十餘夕竟不至,幾疑為妖夢不複踐矣。
一日,又從他處赴宴歸,見窗中已有燈光,稍近,聞吟詩聲,嬌婉若女子。
心喜玉雯再至,排闼急入,則一女子方伏案握管,若有所思,瞥睹生前,驚駭欲遁。
生攬其祛曰:“半月不見,令人想殺!今夕何夕,乃得重逢。
”女卻立含笑,曰:“素未謀面,何出此言?”生谛視之,秀靥長眉,雪膚花貌,與前女堪稱雙璧。
生乃釋之,揖而言曰:“雖不相識,亦請暫留;且既降敝廬,何不少坐?”女乃斜坐窗畔,若甚羞怯者。
生見幾上鸾箋一紙,寫已盈幅,珍珠密字,格勝簪花。
因謂女曰:“此殆卿作耶?吾謂必系女相如,今固不謬。
”女曰:“匆促塗鴉,何足挂齒。
郎君過獎,益汗顔耳。
”生喜其吐屬雅隽,亟請姓氏。
女曰:“妾姓鄭,名芷仙,固李人而寄居于此者。
妾舅居君西舍,相距僅一牛鳴地。
今晨來省舅氏,遂得遇君。
亦前緣也。
若妾家,在獨秀山麓,離此約六十裡許。
倘蒙不棄,暇乞枉過。
”言竟即欲辭去。
生攬之入懷,戲坐諸膝,曰:“卿前緣尚未了,何遽言歸耶?”女因問生娶未。
生答以“待覓玉人,尚虛鴛牒,惜不得如卿者訂偕老耳。
”又問生:“可有外遇否?”生嗫嚅良久,不能答。
女下立,拂衣欲行。
生曰:“夢中愛寵,何足為憑?
自幼從其父遊宦四方,寓居中州最久。
後生父以卓異調皖省,升任安慶太守。
時當殘破之後,廛市荒涼,衙署頹壞。
生以觸目生悲,弗欲居署内。
署旁有民屋三椽,亂後新葺,頗精潔,泉石清幽,花木蕭瑟,别開靜境。
主人故官中州,與生父為同寮,時已挈眷往任所,室固久虛,遂賃于生。
生攜琴書,入而居之,意頗适也。
一夕,有晉昌觀察設宴招飲,射覆猜枚,循環酬酢,詞隐語,各極其工。
客有談狐鬼事者,粉飾多端,妙緒泉湧。
生時已薄醉,掉首弗信,自謂生平從未見鬼,至狐能幻作人形,理之所必無也。
時正中秋,皓魄當空,分外皎潔。
酒闌人散,生乘興踏月而歸,蓮漏已三下矣。
甫欲就枕,忽聞窗外有彈指聲,心竊疑之。
披衣起,從窗隙中窺之,見倩影亭亭,背立檐下。
乃啟門而出,果見一女郎,紫衣翠裙,豐神綽約。
詢其年,正碧玉破瓜時候也。
月下視之,姿态若仙,其一種風流韻緻,山水芙蕖,不足比其豔;臨風芍藥,不足喻其嬌。
生喜極欲狂,長揖謂女曰:“适從何來,乃至此間?豈■娥思偶,偷降紅塵耶?”女笑曰:“妾東鄰阮氏女郎也,與君齋隻隔一垣,因夜夜聞君讀書聲,知君為風雅士。
今宵月色大佳,君何獨處,得無患岑寂耶?”生曰:“玉趾辱臨,深慰客思。
何不入齋小憩,作永夕清談?”于是攜手入室,挑燈絮語。
女微作倦态,支頤欲睡。
生遂擁之入衾,代解結束,相得甚歡,備極缱绻。
夜半,女起索茗,就生案頭翻閱書史,見生詩稿,曼聲吟哦,若甚欣賞,因索生詩。
生卻之,不可。
随取架上浣花箋賦一絕雲:隔牆花影小徘徊,忽見淩波月下來。
并坐山窗無個事,喜紅一點暈香腮。
女得詩,嫣然一笑,急納于懷,曰:“個書生喜嘲弄人,當小報之。
”遂殷懃作别,并言:“花影橫窗,漏已将盡,郎君宜寝,妾亦歸矣;女紅之暇,容再過訪。
幸勿為外人道也。
”飄然竟去。
生送至庭階,為小石礙足,蘧然驚醒。
時已鄰雞亂唱,燈火熒然,而一縷餘香,猶在室中。
明晨,于枕畔得玉钗一股,雕琢精細,钗背有字數行,細視,乃詩一絕,雲:花影當窗月在簾,晚妝懶與鬥眉纖。
三更夢醒無人在,自起挑燈寫玉簽。
款題“玉雯女史清玩”,意即女郎名字也。
生玩視良久,寶藏箧笥,什襲珍秘,弗輕示人。
晚冀女郎複來,瀹茗于瓯、焚香于鼎以俟之,十餘夕竟不至,幾疑為妖夢不複踐矣。
一日,又從他處赴宴歸,見窗中已有燈光,稍近,聞吟詩聲,嬌婉若女子。
心喜玉雯再至,排闼急入,則一女子方伏案握管,若有所思,瞥睹生前,驚駭欲遁。
生攬其祛曰:“半月不見,令人想殺!今夕何夕,乃得重逢。
”女卻立含笑,曰:“素未謀面,何出此言?”生谛視之,秀靥長眉,雪膚花貌,與前女堪稱雙璧。
生乃釋之,揖而言曰:“雖不相識,亦請暫留;且既降敝廬,何不少坐?”女乃斜坐窗畔,若甚羞怯者。
生見幾上鸾箋一紙,寫已盈幅,珍珠密字,格勝簪花。
因謂女曰:“此殆卿作耶?吾謂必系女相如,今固不謬。
”女曰:“匆促塗鴉,何足挂齒。
郎君過獎,益汗顔耳。
”生喜其吐屬雅隽,亟請姓氏。
女曰:“妾姓鄭,名芷仙,固李人而寄居于此者。
妾舅居君西舍,相距僅一牛鳴地。
今晨來省舅氏,遂得遇君。
亦前緣也。
若妾家,在獨秀山麓,離此約六十裡許。
倘蒙不棄,暇乞枉過。
”言竟即欲辭去。
生攬之入懷,戲坐諸膝,曰:“卿前緣尚未了,何遽言歸耶?”女因問生娶未。
生答以“待覓玉人,尚虛鴛牒,惜不得如卿者訂偕老耳。
”又問生:“可有外遇否?”生嗫嚅良久,不能答。
女下立,拂衣欲行。
生曰:“夢中愛寵,何足為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