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貞女
關燈
小
中
大
周媪,維揚人,居昆市街,素業官媒者也。
夫早沒,賴此以餬口。
生一女,小名喜子。
自幼愛若掌珍,肌膚手足,無不保護臻至。
常以香屑糁于餅餌中食之,積久,遍體皆香,盛夏汗出,衣尤芬馥,人因呼之為香女。
稍長,姿态娟逸,豐韻娉婷,尤秀外而慧中。
偶從人問字,即不忘,漸通書史。
于女紅更精絕。
于是麗質豔名,交稱一時。
女幼已許字于北鄉某氏子,農家者流,蠢陋不知書。
戚串家聞之,皆有彩鳳随鴉之歎。
女知之,自若也。
喜讀《西青散記》,每以绡山女子雙卿自居。
在家不輕見人。
手植海棠一枝于庭畔,曰:“此古所稱薄命花也。
明秋若發,則薄命人終不至于淪落耳。
”女年及笄,光彩豔發,見者驚以為天仙。
一日,偕二女伴往遊城西别墅,偶經一廟,香火頗盛,士女絡繹。
女亦入而觀焉。
神像為美少年,袍笏煥麗。
二女皆仰矚良久,俯而再拜;女但肅立于旁而已。
二女既歸,皆見神降其家,雲将召之充妾媵,便發寒熱,未幾并殒。
裡人信神之靈異,為塑二女像于側。
逾月,廟祝忽夢神語之雲:“周家喜子,我素所傾慕。
前來廟中,幸得一見。
然桃李其容,冰雪其操,毫不可以非義幹也。
我欲納為正室,汝其與裡人商之。
” 翌晨,廟祝告其夢于裡中人,衆鹹稱異,或有謀為神踐約者,有識理者曰:“幽明路殊,人神道異。
昔河伯娶婦,乃巫觋惑衆之所為也。
神而屬意周家女,神可自娶之;我輩人耳,不能代其納彩問名也。
”其議遂寝。
女一夕針黹之暇,倦甚假寐,恍惚間見有以魚軒來迓者,促女登輿。
女問往何處,召者何人。
舁者曰:“去自知之。
”逶迤數裡許,見一大院落,入焉。
凡曆門闼數重,似進内室,聞在婢媪笑語聲,乃停輿啟簾,請女出見,則二女已候于輿左右。
攜手升堂,堂上巨燭如椽,光明若晝。
二女妝飾炫麗,珠翠環繞,非如向時。
女知二女已死,亦不懼。
問訊既畢,即曰:“二姊至此間亦樂乎?”二女曰:“思念父母,常懷耿耿。
重泉相隔,永無會期,惟有見之于夢寐中耳!”言罷,嗚悒不勝。
忽聞簾外履聲橐橐,二女起立曰:“府君至矣。
”侍婢掀簾,一偉丈夫闖然至前,貂冠狐裘,作本朝裝束。
女驚,欲避匿。
二女曰:“無妨。
府君召阿姊來,本有事相求耳。
”女知是前日之神,肅然改容。
神向女長揖曰:“幸降敝廬,得親芳範,三生緣福,感切銘肌。
”女雙頰為酡,羞赧不知所對。
神又曰:“餘雖旁有姬媵,奉侍巾栉,然中饋乏人,正位尚虛。
卿德容俱備,柔淑堪嘉。
倘肯下降,當以禮聘。
”女怫然答曰:“村野陋姿,塵凡穢質,何堪上匹神明。
況羅敷已自有夫,使君曷能相逼?妾聞聰明正直之謂神;好色溺情,幹名渎分,人且弗為,而況神乎!”拂衣欲行。
二女殷懃勸留,女執不可。
甫出門,黃沙茫茫,莫辨南朔。
方惶迫間,忽見火炬蜿蜒若龍,呵殿聲自遠而至,驺從百餘人,前後擁衛,輿中端坐一老者,古貌疏髯,相極慈善。
瞥見女立道旁,問何以夤夜在此。
女答以由神署出,距此約數十武而遙,并訴颠末。
老者颔首微笑曰:“此貞女,可敬也。
”即命随身一仆,張燈送之歸。
女于道中私問仆曰:“斯何神也?”仆曰:“乃前任江蘇巡撫丁公,赴玉阙征召,以有事,道經此間耳。
”及巷口,女識己舍,甫欲叩扉,仆自後推之,蘧然而覺,乃知是夢。
未及匝月,神廟毀于火。
女同巷有徽商程姓者,擁厚資,習貿遷術。
夙聞女美,繼知其已字人,亦姑置之。
一日,經女門外
夫早沒,賴此以餬口。
生一女,小名喜子。
自幼愛若掌珍,肌膚手足,無不保護臻至。
常以香屑糁于餅餌中食之,積久,遍體皆香,盛夏汗出,衣尤芬馥,人因呼之為香女。
稍長,姿态娟逸,豐韻娉婷,尤秀外而慧中。
偶從人問字,即不忘,漸通書史。
于女紅更精絕。
于是麗質豔名,交稱一時。
女幼已許字于北鄉某氏子,農家者流,蠢陋不知書。
戚串家聞之,皆有彩鳳随鴉之歎。
女知之,自若也。
喜讀《西青散記》,每以绡山女子雙卿自居。
在家不輕見人。
手植海棠一枝于庭畔,曰:“此古所稱薄命花也。
明秋若發,則薄命人終不至于淪落耳。
”女年及笄,光彩豔發,見者驚以為天仙。
一日,偕二女伴往遊城西别墅,偶經一廟,香火頗盛,士女絡繹。
女亦入而觀焉。
神像為美少年,袍笏煥麗。
二女皆仰矚良久,俯而再拜;女但肅立于旁而已。
二女既歸,皆見神降其家,雲将召之充妾媵,便發寒熱,未幾并殒。
裡人信神之靈異,為塑二女像于側。
逾月,廟祝忽夢神語之雲:“周家喜子,我素所傾慕。
前來廟中,幸得一見。
然桃李其容,冰雪其操,毫不可以非義幹也。
我欲納為正室,汝其與裡人商之。
” 翌晨,廟祝告其夢于裡中人,衆鹹稱異,或有謀為神踐約者,有識理者曰:“幽明路殊,人神道異。
昔河伯娶婦,乃巫觋惑衆之所為也。
神而屬意周家女,神可自娶之;我輩人耳,不能代其納彩問名也。
”其議遂寝。
女一夕針黹之暇,倦甚假寐,恍惚間見有以魚軒來迓者,促女登輿。
女問往何處,召者何人。
舁者曰:“去自知之。
”逶迤數裡許,見一大院落,入焉。
凡曆門闼數重,似進内室,聞在婢媪笑語聲,乃停輿啟簾,請女出見,則二女已候于輿左右。
攜手升堂,堂上巨燭如椽,光明若晝。
二女妝飾炫麗,珠翠環繞,非如向時。
女知二女已死,亦不懼。
問訊既畢,即曰:“二姊至此間亦樂乎?”二女曰:“思念父母,常懷耿耿。
重泉相隔,永無會期,惟有見之于夢寐中耳!”言罷,嗚悒不勝。
忽聞簾外履聲橐橐,二女起立曰:“府君至矣。
”侍婢掀簾,一偉丈夫闖然至前,貂冠狐裘,作本朝裝束。
女驚,欲避匿。
二女曰:“無妨。
府君召阿姊來,本有事相求耳。
”女知是前日之神,肅然改容。
神向女長揖曰:“幸降敝廬,得親芳範,三生緣福,感切銘肌。
”女雙頰為酡,羞赧不知所對。
神又曰:“餘雖旁有姬媵,奉侍巾栉,然中饋乏人,正位尚虛。
卿德容俱備,柔淑堪嘉。
倘肯下降,當以禮聘。
”女怫然答曰:“村野陋姿,塵凡穢質,何堪上匹神明。
況羅敷已自有夫,使君曷能相逼?妾聞聰明正直之謂神;好色溺情,幹名渎分,人且弗為,而況神乎!”拂衣欲行。
二女殷懃勸留,女執不可。
甫出門,黃沙茫茫,莫辨南朔。
方惶迫間,忽見火炬蜿蜒若龍,呵殿聲自遠而至,驺從百餘人,前後擁衛,輿中端坐一老者,古貌疏髯,相極慈善。
瞥見女立道旁,問何以夤夜在此。
女答以由神署出,距此約數十武而遙,并訴颠末。
老者颔首微笑曰:“此貞女,可敬也。
”即命随身一仆,張燈送之歸。
女于道中私問仆曰:“斯何神也?”仆曰:“乃前任江蘇巡撫丁公,赴玉阙征召,以有事,道經此間耳。
”及巷口,女識己舍,甫欲叩扉,仆自後推之,蘧然而覺,乃知是夢。
未及匝月,神廟毀于火。
女同巷有徽商程姓者,擁厚資,習貿遷術。
夙聞女美,繼知其已字人,亦姑置之。
一日,經女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