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瓊仙

關燈
瓊仙吳姓,小字玉奴,宦家女子,家住杭郡。

    父為江蘇候補縣丞,旋授光福司,嘗刻印章雲:“錢塘江上三間屋,鄧尉山中九品官”,蓋亦風雅自喜者也。

    瓊仙年十四五,豐姿窈窕,态度端妍。

    性尤穎悟,詩詞而外,兼通經史。

    遠近聞其豔名者,争求納聘。

    而女父選擇殊苛,每謂人曰:“當得快婿,庶慰老懷。

    況我家不栉進士,豈庸碌者流所能匹配哉?” 李有孫月洲者,名下士也。

    年未弱冠,已貢成均。

    為人風流蘊藉,群呼為“玉界尺”。

    素稔女美,遣冰人緻詞。

    女父将許之。

    杭郡巨族周姓,亦令媒來。

    周氏子曰玉仲,儀容秀整,年與瓊仙相若;父為當時顯宦,勢位赫,權傾朝右。

    時方随其叔至蘇谒中丞,聞鄧尉、莫厘山水名勝,拿舟往遊,因及姻事。

    女之從伯曰宣衡,具知人鑒,時在任所。

    因謂女父曰:“聞某宦怙勢擅權,朝野側目,作事每不近人情,此冰山不可恃也。

    若締絲蘿,後必有禍,不如辭之。

    ”女父以為今來求者,兩家皆清門望族,未蔔可否,不如同召二子來,一觀其優劣。

    爰設盛筵,招緻裡中缙紳,鹹集于庭,肴馔之佳,賓客之美,一時未有。

    孫郎冠履樸素,揖讓雍容;周子衣服華侈,意态驕慢。

    時庭中芍藥盛開,紅紫絢爛。

    女父以金帶圍命題,令二子賦詩以寵之。

    孫郎援筆立就,詞旨俱美。

    周子吟哦良久,竟不能成隻字,紅漲于頰。

    賓客中有調停之者,曰:“月洲此詩,先探骊珠,所剩鱗爪爾,周公子雖不作可也。

    ”遂辍詠。

     于是女父屬意于孫,婚議遂定,刻期納币行聘,成親迎禮。

    卻扇之夕,儀态萬方,見者驚為天人。

    玉樹瓊枝,天然佳耦,伉俪之笃,雖翡翠之戲蘭苕,鸾皇之翔雲路,不啻也。

    逾年,孫舉于鄉,闱中文藝,傳誦一時。

    周父以孫之攘其姻事也,憾之,辄舉其文示人曰:“此鈔錄舊文,幸獲隽爾。

    何主司之失察也。

    ”密召剞劂者刻其文數千篇,納諸前哲程文中,遍投坊肆,陰諷言官以失察劾主司。

    磨勘者搜諸書肆,果信,孫竟被褫。

    女極意尉藉之。

    孫固倜傥者,初不以功名介意。

    旋周父又摭拾他故,撤女父任。

    吳孫兩家鹹知周父修舊怨,顧無如之何。

    而周之報複猶未已也。

    孫有同族昆弟,無賴子也,在京充鈔胥者,與周之阍人相識,知周銜怨月洲,隐諷以若有驅使,當能為力。

    阍人以告周。

    召之至,問以“能仿孫筆迹乎?”曰:“能。

    ”遂嗾其冒孫名張揭帖于通衢,中多指斥。

    巡城禦史以聞。

    以語多怨望,迹涉讪謗,坐不敬,充遼陽軍。

    女以荏弱,不能從行,臨歧作别,悲啼宛轉,幾不欲生,行路者亦為之傷心酸鼻。

     孫戍遼陽。

    有某将軍者,頗解翰墨。

    見孫文秀,憐之。

    試以詩文,筆不加點,因愛之,遂令在幕中司筆劄。

    偶于案牍餘閑,詢孫遣戍颠末,方悉孫冤,歎惋久之,思乘機會為孫雪誣。

    方孫之行也,女歸依父。

    月夕花晨,蟲聲燈影,無日不以淚痕洗面。

    女父自罷官後,宦橐蕭然,多所逋負。

    山右人李甲以豪富稱,設銀肆于間,權子母以牟利,人無得少其锱铢者,固虎而冠者也。

    女父向與之貸七百金,積數年,幾四倍之。

    日來索,無以應,出惡聲焉,揚言将控諸公庭。

    女父計無所出,括室中所有,質諸典閣,僅償十之一,愁與急并,疾以弗起。

    女奉侍湯藥,晝夜不解帶,籲天臂肉以進,迄不瘳。

    父死,母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