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雲轶事
關燈
小
中
大
小雲沈姓,居揚州之虹橋橫街。
雖出自小家女子,而容比月妍,肌逾雪潔。
年僅十二三齡,而一時罕與之俦。
乃教以歌曲,性絕警慧,一二度即已抑揚入拍,聲尤宛轉動人,曲師自歎弗如也。
父母皆愛若掌珠,将鬻為巨家妾媵,以奇貨居之。
一日,有遊方僧過其門,見女詫曰:“此禍水也。
倘肯削發皈依淨土,則可證無上乘,入離垢天。
”女父母以其言不倫,叱之去。
左鄰有禅月寺,相傳為齊梁時所建,挂塔者皆女尼。
内有妙香者,年最少,而持戒律獨嚴。
數往來女家,與女尤善。
偶于閑中授女經典,女時有參悟,尼辄合掌贊歎。
無何,女父母遇疫亡,女孤孑無所依。
有陳媪者,為女中表戚,素作蜂媒蝶使,往來于秦樓楚館間,招女往居,蓋蓄意弗良,将以錢樹子視女也。
因賃精舍三椽于曲巷中,令女居之,香爐、茗碗、幾、湘簾,備極閑雅。
隐招富家子至,裝女出見,或啜一茗,或度一曲,見者驚為神仙中人,多擲頭,無有吝色。
逾歲,女年益長,娉婷玉立,豔冶無匹,枇杷巷裡,賓從如雲。
有貴介公子某甲,願出千金為之梳攏,以商于媪。
媪已可而女弗許,泫然謂媪曰:“曩以孤貧,故爾相依。
堕落風塵,竊非所願。
惟是接席征歌,侑觞侍飲,尚可曲從。
若薦枕抱衾,此何等事,可相迫哉!”媪曰:“雖然,亦當擇人而事。
汝豈遂以丫角老耶?”女曰:“無已,俟餘意所屬,乃可。
彼纨子,自踵至頂,無一雅骨,奴豈能屈意事之哉!”女于弦管之外,兼娴繪事,耽嗜名人書畫,弗惜重價購置。
遇富貴人,貌為缱绻,必破其悭囊而後已,箱箧中金玉錦繡,物玩珍奇,不可勝數。
頗愛才,見寒土,延接殷勤,久而弗懈。
以急難告,傾囊濟之。
或應試乏費,則倒橐畀之,率以為常。
人因呼為“女俠客”,名噪一時。
吳讓之以書法擅長,自诩為揚州獨步。
與女結翰墨因緣,女亦以心交許之。
曾集成語書楹帖以贈女雲:“小于麼鳳輕于燕,雲想衣裳花想容。
”鹹謂此聯女當之無愧色。
赭寇陷城,女先期行去,人因服女之先見。
沈旭庭與女為文字交,花晨月夕,時與流連。
濃氣宇軒爽,為女所心慕。
揚州既複,沈往訪之,則女猶未歸,吳之贈聯,尚懸齋壁。
越旬,女忽乘魚軒抵沈寓,謂沈曰:“知君枉過敝舍,殊感盛情。
此地不可久留,行将逝矣。
”沈固诘其由,微笑不答。
自此遂與沈别。
先是,女出城居附郭村落中,雖幸遠賊鋒,然噩警訛傳,一日三至。
女于日暮無聊,偶爾徙倚柴扉,忽一肩輿,匆匆至前,兵卒百餘,前後擁護。
及門輿停,一婦搴簾而出,靓妝炫服,盛轫豐容,見女裣衽曰:“别來無恙耶?”女殊不相識,瑟縮無以應。
婦曰:“相隔未久,豈并音聲而忘之耶?我即禅月寺尼妙香也。
别後陷身賊中,以尼故,幸不受污,但令蓄發改妝,幽閉一室中。
賊敗為官軍所得,郭參戎逼令薦寝。
餘厲聲曰:‘身雖陷賊,猶處子也。
餘以萬死一生,保全貞璞,今幸得睹天日,豈汝輩官軍,乃不如賊耶!必欲見淩,願以頸血濺于将軍之前!’參戎為之肅然改容,徐曰:‘汝已有夫,當送汝歸;苟未适人,則餘亦未娶,願以伉俪請。
’餘曰:‘奴固無歸,
雖出自小家女子,而容比月妍,肌逾雪潔。
年僅十二三齡,而一時罕與之俦。
乃教以歌曲,性絕警慧,一二度即已抑揚入拍,聲尤宛轉動人,曲師自歎弗如也。
父母皆愛若掌珠,将鬻為巨家妾媵,以奇貨居之。
一日,有遊方僧過其門,見女詫曰:“此禍水也。
倘肯削發皈依淨土,則可證無上乘,入離垢天。
”女父母以其言不倫,叱之去。
左鄰有禅月寺,相傳為齊梁時所建,挂塔者皆女尼。
内有妙香者,年最少,而持戒律獨嚴。
數往來女家,與女尤善。
偶于閑中授女經典,女時有參悟,尼辄合掌贊歎。
無何,女父母遇疫亡,女孤孑無所依。
有陳媪者,為女中表戚,素作蜂媒蝶使,往來于秦樓楚館間,招女往居,蓋蓄意弗良,将以錢樹子視女也。
因賃精舍三椽于曲巷中,令女居之,香爐、茗碗、幾、湘簾,備極閑雅。
隐招富家子至,裝女出見,或啜一茗,或度一曲,見者驚為神仙中人,多擲頭,無有吝色。
逾歲,女年益長,娉婷玉立,豔冶無匹,枇杷巷裡,賓從如雲。
有貴介公子某甲,願出千金為之梳攏,以商于媪。
媪已可而女弗許,泫然謂媪曰:“曩以孤貧,故爾相依。
堕落風塵,竊非所願。
惟是接席征歌,侑觞侍飲,尚可曲從。
若薦枕抱衾,此何等事,可相迫哉!”媪曰:“雖然,亦當擇人而事。
汝豈遂以丫角老耶?”女曰:“無已,俟餘意所屬,乃可。
彼纨子,自踵至頂,無一雅骨,奴豈能屈意事之哉!”女于弦管之外,兼娴繪事,耽嗜名人書畫,弗惜重價購置。
遇富貴人,貌為缱绻,必破其悭囊而後已,箱箧中金玉錦繡,物玩珍奇,不可勝數。
頗愛才,見寒土,延接殷勤,久而弗懈。
以急難告,傾囊濟之。
或應試乏費,則倒橐畀之,率以為常。
人因呼為“女俠客”,名噪一時。
吳讓之以書法擅長,自诩為揚州獨步。
與女結翰墨因緣,女亦以心交許之。
曾集成語書楹帖以贈女雲:“小于麼鳳輕于燕,雲想衣裳花想容。
”鹹謂此聯女當之無愧色。
赭寇陷城,女先期行去,人因服女之先見。
沈旭庭與女為文字交,花晨月夕,時與流連。
濃氣宇軒爽,為女所心慕。
揚州既複,沈往訪之,則女猶未歸,吳之贈聯,尚懸齋壁。
越旬,女忽乘魚軒抵沈寓,謂沈曰:“知君枉過敝舍,殊感盛情。
此地不可久留,行将逝矣。
”沈固诘其由,微笑不答。
自此遂與沈别。
先是,女出城居附郭村落中,雖幸遠賊鋒,然噩警訛傳,一日三至。
女于日暮無聊,偶爾徙倚柴扉,忽一肩輿,匆匆至前,兵卒百餘,前後擁護。
及門輿停,一婦搴簾而出,靓妝炫服,盛轫豐容,見女裣衽曰:“别來無恙耶?”女殊不相識,瑟縮無以應。
婦曰:“相隔未久,豈并音聲而忘之耶?我即禅月寺尼妙香也。
别後陷身賊中,以尼故,幸不受污,但令蓄發改妝,幽閉一室中。
賊敗為官軍所得,郭參戎逼令薦寝。
餘厲聲曰:‘身雖陷賊,猶處子也。
餘以萬死一生,保全貞璞,今幸得睹天日,豈汝輩官軍,乃不如賊耶!必欲見淩,願以頸血濺于将軍之前!’參戎為之肅然改容,徐曰:‘汝已有夫,當送汝歸;苟未适人,則餘亦未娶,願以伉俪請。
’餘曰:‘奴固無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