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書癸
關燈
小
中
大
尹。
陰求其父,有識告佐,往迎于殡葬徒中。
歸而跪食,如是累月。
一旦召佐曰:“汝孝行純也。
然吾三十年在此黨中,昨從汝歸,未與流輩訣絕。
汝可具大豬五頭、白醪數斛、蒜□數甕、薄餅十盤,開設中堂,吾與群黨一醉申訣,無恨矣。
”佐承教,數日乃具。
父出召客,俄而市善薤歌者百人至,初則列堂中,久乃雜讴,及暮皆醉。
衆扶佐父登榻,而薤露一聲,凡百皆和。
俄相扶坌出,不知所往。
行路觀者億萬。
明日,佐棄家入山,數日而卒。
唐韓幹善畫馬,閑居之際,忽有一人,朱衣玄冠而至。
幹問曰:“何得及此?”對曰:“我鬼使也,聞君善圖良馬,願賜一匹。
”立畫焚之。
數日出,有人揖而謝:“蒙惠駿足,免為山川跋涉之苦,亦有以酬效。
”明日,有人送素缣百匹,不知其來,幹取用之。
河間王孝恭,才知識略特出于衆。
初受诏征輔公祏,座上有水一器,倏然變成血,滿坐驚畏,左右不測。
孝恭曰:“自無負神明,此變應是公祏受首之兆。
”座客始安。
至淮南,乃枭公祏以獻。
時人服其先見。
明皇禦勤政樓,下設百戲,坐安祿山于東間觀看。
肅宗谏曰:“曆觀今古,無臣下與君上同坐閱戲者。
”玄宗曰:“渠有奇相,我有以禳之故耳。
”又嘗與之夜宴,祿山醉卧,化為一豬而龍頭,左右遽告。
帝曰:“渠豬龍,不能為也。
”終不殺之,卒亂中原。
元德秀貧時,其兄早亡,有遺孤。
期月,其嫂又喪,無乳哺之。
德秀晝夜哀号,抱其子即以己乳含之,涉旬而有汁,遂長大。
德秀官魯山令,有清政,化惠于一邑,阖境歌之。
盧群居鄭之圃田,讀書業成,東遊淮海,求索得千缣,西之長安。
聞桑道茂善相術,車馬阗門,群傾囊奉之。
桑生曰:“吾常以善惡鑒于時,士所惠者涓埃而已。
今贶馀蓋以多,其旨何哉?”群答曰:“少為業已就,西來求官,以天下之人信先生之口,将求一言得乎?”桑生曰:“有何不可?”群曰:“乞自三事以下造問公者,唯言近有一盧群自東來,十年持世間重柄,貴不可及,即是願一作配。
分。
”于是桑生昌言于時賢。
不旬辰之内,凡京國重位名士皆造群門,同力申薦。
代宗聞其名召見,一拜拾遺,累官至鄭滑節度使。
大宗謂虞世南一人而有五絕:“一曰博聞,二曰德行,三曰書翰,四曰辭藻,五曰忠直。
”圖形淩煙閣,年八十一終。
清泰朝,李專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歎。
時韓昭裔已登庸,因賜之詩曰:“昭裔登庸汝未登,鳳池雞樹冷如冰。
如何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飯僧。
” 長興四年,李遇奏尹拙自著作佐郎除左拾遺直史館。
谏官直館,自拙始也。
迩後畿赤尉稍不登矣。
王居敏為秦王六軍判官,素不協意。
及從策擁兵之際,與高辇并辔,指日影曰:“明日如今,已誅王詹事矣。
” 史洪肇嘗與大臣飲于窦貞固之第,以夙憤激蘇逢吉,舉爵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劍,至如毛錐子安足用焉?”三司使王章曰:“雖有長槍大劍,若無毛錐子,贍軍财賦,自何而集?”肇默然而散,自此蘇史有□。
陽□起于小吏,及為相,常言曰:“為國家者,但得帑藏豐盈,甲兵強盛。
至于文章禮樂,并是虛事,何足介意。
”自此後始不在清議。
王師範,非名族,世承姑息。
及其死也而無辭,辄有長幼之序。
三川之士多焉。
漢隐帝賜諸伶錦袍玉帶,史肇奪之還官,曰:“健兒戍邊,寒暑未有優恤,爾輩不當也!”其兇戾也如此,然至理得中。
武皇嘉明皇之功,以其屬五百騎,号曰“橫沖都”,侍于帳下,故兩河間目為李橫沖。
于邺除工部郎中,時尚書盧文紀諱業,甚不平,陶鑄欲請換曹;其夕邺雉經。
盧尚書貶石州司馬,于、盧之器固小也,然過在執政。
趙光逢為司徒緻仕,光裔入相有日。
省問其兄,語及政事。
他日光逢署其戶曰:“請不言中書事。
”其端靜也如此。
葛從周有殊功,鎮青社,人語曰:“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
” 楊尚書昭儉退居華下,自題家園以見志,曰:“池蓮憔悴無顔色,園竹低垂減翠陰。
園竹池蓮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 近有鐘離令王仁岫,善工算,因集八卦五曹算法雲:“用十二文牌子布位,先須正坐其身,以坐位便居北方也。
每牌子拘一位,每位從一至十起,坎為初巡指八方,以方為首。
八卦既畢,卻取其陰,橫九豎十,積為前位,常以九九正文,颠倒呼命,瞻前顧後,逐位取了。
須是明其九九正文,進退精熟,方可入于諸法,次第加減。
一位因望折倍減,五門不雜于五曹,五曹秤尺地倉金,五數悉通于一位。
或遇前後隔位,即以
陰求其父,有識告佐,往迎于殡葬徒中。
歸而跪食,如是累月。
一旦召佐曰:“汝孝行純也。
然吾三十年在此黨中,昨從汝歸,未與流輩訣絕。
汝可具大豬五頭、白醪數斛、蒜□數甕、薄餅十盤,開設中堂,吾與群黨一醉申訣,無恨矣。
”佐承教,數日乃具。
父出召客,俄而市善薤歌者百人至,初則列堂中,久乃雜讴,及暮皆醉。
衆扶佐父登榻,而薤露一聲,凡百皆和。
俄相扶坌出,不知所往。
行路觀者億萬。
明日,佐棄家入山,數日而卒。
唐韓幹善畫馬,閑居之際,忽有一人,朱衣玄冠而至。
幹問曰:“何得及此?”對曰:“我鬼使也,聞君善圖良馬,願賜一匹。
”立畫焚之。
數日出,有人揖而謝:“蒙惠駿足,免為山川跋涉之苦,亦有以酬效。
”明日,有人送素缣百匹,不知其來,幹取用之。
河間王孝恭,才知識略特出于衆。
初受诏征輔公祏,座上有水一器,倏然變成血,滿坐驚畏,左右不測。
孝恭曰:“自無負神明,此變應是公祏受首之兆。
”座客始安。
至淮南,乃枭公祏以獻。
時人服其先見。
明皇禦勤政樓,下設百戲,坐安祿山于東間觀看。
肅宗谏曰:“曆觀今古,無臣下與君上同坐閱戲者。
”玄宗曰:“渠有奇相,我有以禳之故耳。
”又嘗與之夜宴,祿山醉卧,化為一豬而龍頭,左右遽告。
帝曰:“渠豬龍,不能為也。
”終不殺之,卒亂中原。
元德秀貧時,其兄早亡,有遺孤。
期月,其嫂又喪,無乳哺之。
德秀晝夜哀号,抱其子即以己乳含之,涉旬而有汁,遂長大。
德秀官魯山令,有清政,化惠于一邑,阖境歌之。
盧群居鄭之圃田,讀書業成,東遊淮海,求索得千缣,西之長安。
聞桑道茂善相術,車馬阗門,群傾囊奉之。
桑生曰:“吾常以善惡鑒于時,士所惠者涓埃而已。
今贶馀蓋以多,其旨何哉?”群答曰:“少為業已就,西來求官,以天下之人信先生之口,将求一言得乎?”桑生曰:“有何不可?”群曰:“乞自三事以下造問公者,唯言近有一盧群自東來,十年持世間重柄,貴不可及,即是願一作配。
分。
”于是桑生昌言于時賢。
不旬辰之内,凡京國重位名士皆造群門,同力申薦。
代宗聞其名召見,一拜拾遺,累官至鄭滑節度使。
大宗謂虞世南一人而有五絕:“一曰博聞,二曰德行,三曰書翰,四曰辭藻,五曰忠直。
”圖形淩煙閣,年八十一終。
清泰朝,李專美除北院,甚有舟楫之歎。
時韓昭裔已登庸,因賜之詩曰:“昭裔登庸汝未登,鳳池雞樹冷如冰。
如何且作宣徽使,免被人呼粥飯僧。
” 長興四年,李遇奏尹拙自著作佐郎除左拾遺直史館。
谏官直館,自拙始也。
迩後畿赤尉稍不登矣。
王居敏為秦王六軍判官,素不協意。
及從策擁兵之際,與高辇并辔,指日影曰:“明日如今,已誅王詹事矣。
” 史洪肇嘗與大臣飲于窦貞固之第,以夙憤激蘇逢吉,舉爵曰:“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劍,至如毛錐子安足用焉?”三司使王章曰:“雖有長槍大劍,若無毛錐子,贍軍财賦,自何而集?”肇默然而散,自此蘇史有□。
陽□起于小吏,及為相,常言曰:“為國家者,但得帑藏豐盈,甲兵強盛。
至于文章禮樂,并是虛事,何足介意。
”自此後始不在清議。
王師範,非名族,世承姑息。
及其死也而無辭,辄有長幼之序。
三川之士多焉。
漢隐帝賜諸伶錦袍玉帶,史肇奪之還官,曰:“健兒戍邊,寒暑未有優恤,爾輩不當也!”其兇戾也如此,然至理得中。
武皇嘉明皇之功,以其屬五百騎,号曰“橫沖都”,侍于帳下,故兩河間目為李橫沖。
于邺除工部郎中,時尚書盧文紀諱業,甚不平,陶鑄欲請換曹;其夕邺雉經。
盧尚書貶石州司馬,于、盧之器固小也,然過在執政。
趙光逢為司徒緻仕,光裔入相有日。
省問其兄,語及政事。
他日光逢署其戶曰:“請不言中書事。
”其端靜也如此。
葛從周有殊功,鎮青社,人語曰:“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
” 楊尚書昭儉退居華下,自題家園以見志,曰:“池蓮憔悴無顔色,園竹低垂減翠陰。
園竹池蓮莫惆怅,相看恰似主人心。
” 近有鐘離令王仁岫,善工算,因集八卦五曹算法雲:“用十二文牌子布位,先須正坐其身,以坐位便居北方也。
每牌子拘一位,每位從一至十起,坎為初巡指八方,以方為首。
八卦既畢,卻取其陰,橫九豎十,積為前位,常以九九正文,颠倒呼命,瞻前顧後,逐位取了。
須是明其九九正文,進退精熟,方可入于諸法,次第加減。
一位因望折倍減,五門不雜于五曹,五曹秤尺地倉金,五數悉通于一位。
或遇前後隔位,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