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書壬

關燈


    其鳳翔、鄜坊、□甯、振武、泾原、銀夏、靈鹽、河東、易定、魏博、鎮冀、範陽、滄州、淮西、淄青等一十五道,合七十一州,并不申戶口。

     寶曆三年,京兆府有姑鞭婦緻死者,請斷以償死。

    刑部尚書柳公綽議曰:“尊毆卑,非鬥也。

    且其子在,以妻而戮其母,非教也。

    ”遂減死。

     紫宸舊例,有接狀中郎,最近禦幄。

    開成元年五月己酉,其日直者老以伛。

    文皇問李石曰:“此何人?”答曰:“郎白先朝。

    ”上變色。

    石奏曰:“姓白重名,上‘先’字,下‘朝’字。

    ”及退,遣阖門使問:“何時授此官?”曰:“今年正月。

    ”石等謝曰:“中郎官,國初猶用賢俊,近日隻授此輩。

    ”因以郎官兼為之。

    李寶符、杜篆以白晰膺選。

     《開元令》諸有猛獸之處,聽作檻阱、射窩等,得即送官,每一頭賞絹四匹。

    捕殺豹及狼,每一頭賞絹一匹。

    若在監牧内獲者,各加一匹。

    其牧監内獲豹,亦每一頭賞得絹一匹,子各半之。

    信乎長安上林近南山,諸獸備矣。

     令雲:諸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一尺二寸為大尺一尺。

    十尺為丈。

    諸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黍為龠,十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三鬥為大鬥一鬥。

    十鬥為斛。

    諸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铢,二十四铢為兩,三兩為大兩一兩。

    十六兩為斤。

    諸積秬黍為度量權衡,調鐘律,測晷景,合湯藥及冕服制,則用之。

    此外官私,悉用大者。

    在京諸司及諸州,各給秤尺度鬥升合等樣,皆以銅為之。

    諸度地五尺為步,三百步為一裡。

     章八元及第後,居浙西,恃才浮傲,宴遊不恭。

    韓晉公自席械系之,來晨将議刑。

    時楊于陵乃韓女婿,以同年救之,曰:“為楊郎屈法。

    ” 楊元卿,元和中自淮西背逆歸順,阖門被屠。

    其子延宗,曾任□州刺史。

    開成中,與河陽軍人謀逐帥以自立,為其黨所告,置于極典。

    敕曰:“特寬今日覆族之刑,以答當時毀家之效。

    斃于枯木,非謂無恩。

    ” 王源中字正蒙,在内署嗜酒,當召對,方沉醉不能起。

    及醉醒,同列告之,源中但懷憂惕,殊無悔恨。

    他日又以醉不任赴召,遂不得大用。

    開成三年十一月,薨于郓州節度使。

    又曾賜酒十金瓯,酒飲皆盡,瓯亦随賜。

     李珏在相,因對明皇謂群臣:“我自即位,不曾枉誅一人。

    ”不知任李林甫,破人家不少矣。

     開成二年十二月癸卯,诏曰:“應萬言童子等,朝廷設科取士,門目至多。

    有官者令詣吏曹,未仕者即歸禮部。

    此外更或延引,則為冗長,起今更不得薦聞。

    ” 上元二年九月甲申,天成地平節,上于三殿置道場。

    以内人為佛、菩薩象,寶裝飾之。

    北門武士為金剛神王,結彩被堅執銳,嚴侍于座隅。

    焚香贊呗,大臣近侍作禮圍繞。

    設齋奏樂,極歡而罷,各贈帛有差。

     柳公綽在山南,有屬邑啟事者犯諱,糾曹請罰。

    公曰:“此乃官吏去就,非公文科罰。

    ”退其糾狀。

     韓臯為京尹,诏以宏辭拔萃所試,就府考覆,時論以升黜為當。

    一日下朝,有公主橫過驺道,立馬杖肩轝八夫,背各二十,命捕賊吏引僦夫,送公主歸宅。

    主入訴,遂貶杭刺。

     開成中,文皇一日謂執政曰:“丁居晦作中丞如何?”因悉數大臣而品第之。

    歎曰:“宋申錫堪任此官,惜哉!”又曰:“牛僧孺可為禦史大夫。

    ”鄭覃曰:“頃為中丞,未嘗搏擊,恐無風望。

    ”上曰:“不然。

    鸾鳳與鷹隼事異。

    ”上又曰:“居晦作此官,朕曾以時諺謂杜甫、李白輩為四絕,問居晦,晦曰:‘此非君上要知之事。

    ’朕常以此記得居晦,今所以擢為中丞。

    ” 肅皇元年,吐蕃遣使入朝請和,敕宰相于中書宴設,将詣光宅寺為盟。

    使者雲:“蕃法盟誓,取三牲血歃之,無向佛寺。

    ”明日複于鴻胪寺歃血。

     柳公權嘗于佛寺看朱審畫山水,手題壁詩曰:“朱審偏能視夕岚,洞邊深墨寫秋潭。

    與君一顧西牆畫,從此看山不向南。

    ”此句為衆歌詠。

    後公權為李聽夏州掌記,因奏事,穆宗召對曰:“我于佛寺見卿筆劄,思見卿久矣。

    ”宣出充侍書學士。

    非時宰所樂,進拟左金吾衛兵曹充職,禦筆改右小谏。

    中外朝臣,皆呼為國珍。

     韓晉公在朝,奉使入蜀,至駱谷,山椒巨樹,聳茂可愛,烏鳥之聲皆異。

    下馬以探弓射其颠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