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書辛
關燈
小
中
大
之。
後王姥男殺人,詣求救。
行曰:“要金帛可十倍酬,國法難請。
”姥戟手罵曰:“何用此為!”一行心計渾天,日役數百工,命空其室,移一大甕于中。
又密遣奴二人持布囊,曰:“汝可往某方,某角有廢園,汝潛伺之。
自午至昏,當有異物至,其數七,可盡掩之,失一則罪汝。
”至彼酉時,果有群豕至,奴獲七豕。
囊負歸,令置甕中,覆以木蓋,封以六一泥,朱書梵字數十,其徒罔測。
诘旦,中使诏便殿,玄皇曰:“太史奏昨夜北鬥不見,何祥也?師禳之乎?”一行曰:“後魏時失熒惑,至今帝車不見,此天警陛下耳!臣所見,莫若大赦天下。
”從之。
一行歸,放一豕出。
其夕奏一星見,至七夕皆見矣。
張志安居鄉裡稱孝,差為裡尹。
在縣忽稱母疾,急白縣令。
令問志安,曰:“母有疾,志安亦病。
志安适患心痛,是以知母有疾。
”令拘之,差人覆之,果如此說。
尋奏高祖,表門闾。
尋拜散騎常侍。
又裴敬彜父為陳王典所殺,敬彜時在城,忽自覺流涕不食,謂人曰:“我大人凡有痛處,吾即不安。
今日心痛,手足皆廢,事在不測。
”遂歸觐,父果已死。
懿宗賜公主出降,幕三丈,長一百尺,輕亮。
向空張之,紋如碧絲之貫赤珠,雖暴雨不濡濕。
雲以鲛人瑞香膏傳之故爾。
雲得自鬼國。
狼之狀若狗,蒼赤色者最猛,每作聲,竅皆沸。
腿中有筋,大如雞子。
又筋滿身,猶織絡之狀。
人或有犯盜諱不首者,但燒此筋,以煙薰之,能使盜者手攣縮可怪。
凡邊疆放火号,常用狼糞燒之以為煙,煙氣直上,雖列風吹之不斜。
烽火常用此,故為候曰:“狼煙”也。
龍之性瞏猛,而畏蠟,愛玉及空青,而嗜燒燕肉。
故食燕肉人,不可渡海。
大中時,女王國貢龍油絹,形特異,與常缯不類。
雲以龍油浸絲織出,雨不能濡。
又寶庫中有澄水帛,亦外國貢。
以水蘸則寒氣蕭□,暑月辟熱,則一堂之寒思挾纩。
細布明薄可鑒,雲上傅龍涎,故消暑毒也。
元和初,陰陽家言五福太一在蜀,故劉辟造五福樓,符載為文記。
李铉著《李子正辯》,言至精之夢,則夢中之身可見。
如劉幽求見妻,夢中身也,則知夢不可以一事推矣。
愚者少夢,不獨至人。
聞之驺皂,百夕無一夢也。
蜀東西川之人,常互相輕薄,西川人言:“梓州者,乃我東門之草市也,豈得與我耦哉。
”節度使柳仲郢聞之,謂幕賓曰:“吾立朝三十年,清華備曆,今日始得為西川作市令。
”聞者皆笑之。
故世言東西兩川人多輕薄。
畿尉有六道:入禦史為天道,入評事為仙道,入京尉為人道,入畿丞為苦海道,入縣令為畜生道,入判司馬為餓鬼道。
大中丞郎宴席,蔣伸在座,忽酌一杯,言曰:“座上有孝于家、忠于國及名重于時者,飲此爵。
”衆皆肅然,無敢舉者。
獨李孝公景讓起,飲此爵。
蔣曰:“此宜然。
” 劉禹錫言:“司徒杜公佑,視穆贊也故人子弟。
”佑見贊為台丞,數彈劾,因事戒之曰:“仆有一言,為大郎久計,他日少樹敵為佳。
”穆深納之,由是少霁其口。
太和中,光祿廚欲宰牝牛,牛有胎,非久合生。
或曰:“既如此,可換卻。
”屠者操刀直前,略不介意。
牛乃屈膝拜之,亦不肯退,此牛并子遂殒于刃下。
而屠者忽狂惑失常,每日作牛喘,食草少許,身入泥水,以頭觸物,良久方定。
杜荀鶴第十五,字彥之,池州人。
大順二年正月十日,裴贽下第八人。
其年放榜日,即荀鶴生日,故王希羽贈詩雲:“金榜曉懸生世日,玉書潛紀上升時。
九華山色高千尺,未必高于第八枝。
”後入梁為主客員外郎翰林學士。
懷恩思報,未幾暴卒。
李英公為宰相時,有鄉人常過宅,為設食。
客裂卻餅緣,英曰:“君太少年。
此餅犁地兩遍,熟概下種,鋤持收刈,打□訖,碨羅作面,然後為餅。
少年裂卻緣,是何道理?此處由可,若對至尊前,公作如此事,參差斫卻你頭。
”客大慚悚。
李齊物,天寶初為陝州刺史,開砥柱之險,石中得古鐵犁铧,有“平陸”字,因改河北縣為平陸縣。
晉公在中書,左右忽白以印失所在,聞之者莫不失色。
度即命張筵舉樂,人不曉其故,竊怪之。
夜半宴酣,左右複白以印存焉。
度不答,極歡而罷。
或問度以故,度曰:“此徒出于胥盜印書券耳,緩之則存,急之則投水火,不複更得之矣。
”時人服其宏量。
胡楚賓屬文敏速,每飲酒半酣,而後操筆。
高宗每令作文,必以金杯盛酒令飲,便以杯賜之。
李素替杜兼,時韓吏部愈自河南
後王姥男殺人,詣求救。
行曰:“要金帛可十倍酬,國法難請。
”姥戟手罵曰:“何用此為!”一行心計渾天,日役數百工,命空其室,移一大甕于中。
又密遣奴二人持布囊,曰:“汝可往某方,某角有廢園,汝潛伺之。
自午至昏,當有異物至,其數七,可盡掩之,失一則罪汝。
”至彼酉時,果有群豕至,奴獲七豕。
囊負歸,令置甕中,覆以木蓋,封以六一泥,朱書梵字數十,其徒罔測。
诘旦,中使诏便殿,玄皇曰:“太史奏昨夜北鬥不見,何祥也?師禳之乎?”一行曰:“後魏時失熒惑,至今帝車不見,此天警陛下耳!臣所見,莫若大赦天下。
”從之。
一行歸,放一豕出。
其夕奏一星見,至七夕皆見矣。
張志安居鄉裡稱孝,差為裡尹。
在縣忽稱母疾,急白縣令。
令問志安,曰:“母有疾,志安亦病。
志安适患心痛,是以知母有疾。
”令拘之,差人覆之,果如此說。
尋奏高祖,表門闾。
尋拜散騎常侍。
又裴敬彜父為陳王典所殺,敬彜時在城,忽自覺流涕不食,謂人曰:“我大人凡有痛處,吾即不安。
今日心痛,手足皆廢,事在不測。
”遂歸觐,父果已死。
懿宗賜公主出降,幕三丈,長一百尺,輕亮。
向空張之,紋如碧絲之貫赤珠,雖暴雨不濡濕。
雲以鲛人瑞香膏傳之故爾。
雲得自鬼國。
狼之狀若狗,蒼赤色者最猛,每作聲,竅皆沸。
腿中有筋,大如雞子。
又筋滿身,猶織絡之狀。
人或有犯盜諱不首者,但燒此筋,以煙薰之,能使盜者手攣縮可怪。
凡邊疆放火号,常用狼糞燒之以為煙,煙氣直上,雖列風吹之不斜。
烽火常用此,故為候曰:“狼煙”也。
龍之性瞏猛,而畏蠟,愛玉及空青,而嗜燒燕肉。
故食燕肉人,不可渡海。
大中時,女王國貢龍油絹,形特異,與常缯不類。
雲以龍油浸絲織出,雨不能濡。
又寶庫中有澄水帛,亦外國貢。
以水蘸則寒氣蕭□,暑月辟熱,則一堂之寒思挾纩。
細布明薄可鑒,雲上傅龍涎,故消暑毒也。
元和初,陰陽家言五福太一在蜀,故劉辟造五福樓,符載為文記。
李铉著《李子正辯》,言至精之夢,則夢中之身可見。
如劉幽求見妻,夢中身也,則知夢不可以一事推矣。
愚者少夢,不獨至人。
聞之驺皂,百夕無一夢也。
蜀東西川之人,常互相輕薄,西川人言:“梓州者,乃我東門之草市也,豈得與我耦哉。
”節度使柳仲郢聞之,謂幕賓曰:“吾立朝三十年,清華備曆,今日始得為西川作市令。
”聞者皆笑之。
故世言東西兩川人多輕薄。
畿尉有六道:入禦史為天道,入評事為仙道,入京尉為人道,入畿丞為苦海道,入縣令為畜生道,入判司馬為餓鬼道。
大中丞郎宴席,蔣伸在座,忽酌一杯,言曰:“座上有孝于家、忠于國及名重于時者,飲此爵。
”衆皆肅然,無敢舉者。
獨李孝公景讓起,飲此爵。
蔣曰:“此宜然。
” 劉禹錫言:“司徒杜公佑,視穆贊也故人子弟。
”佑見贊為台丞,數彈劾,因事戒之曰:“仆有一言,為大郎久計,他日少樹敵為佳。
”穆深納之,由是少霁其口。
太和中,光祿廚欲宰牝牛,牛有胎,非久合生。
或曰:“既如此,可換卻。
”屠者操刀直前,略不介意。
牛乃屈膝拜之,亦不肯退,此牛并子遂殒于刃下。
而屠者忽狂惑失常,每日作牛喘,食草少許,身入泥水,以頭觸物,良久方定。
杜荀鶴第十五,字彥之,池州人。
大順二年正月十日,裴贽下第八人。
其年放榜日,即荀鶴生日,故王希羽贈詩雲:“金榜曉懸生世日,玉書潛紀上升時。
九華山色高千尺,未必高于第八枝。
”後入梁為主客員外郎翰林學士。
懷恩思報,未幾暴卒。
李英公為宰相時,有鄉人常過宅,為設食。
客裂卻餅緣,英曰:“君太少年。
此餅犁地兩遍,熟概下種,鋤持收刈,打□訖,碨羅作面,然後為餅。
少年裂卻緣,是何道理?此處由可,若對至尊前,公作如此事,參差斫卻你頭。
”客大慚悚。
李齊物,天寶初為陝州刺史,開砥柱之險,石中得古鐵犁铧,有“平陸”字,因改河北縣為平陸縣。
晉公在中書,左右忽白以印失所在,聞之者莫不失色。
度即命張筵舉樂,人不曉其故,竊怪之。
夜半宴酣,左右複白以印存焉。
度不答,極歡而罷。
或問度以故,度曰:“此徒出于胥盜印書券耳,緩之則存,急之則投水火,不複更得之矣。
”時人服其宏量。
胡楚賓屬文敏速,每飲酒半酣,而後操筆。
高宗每令作文,必以金杯盛酒令飲,便以杯賜之。
李素替杜兼,時韓吏部愈自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