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書辛
關燈
小
中
大
三馀之士,具慶之下,多避憂,阙除則皆不受,對易于他人。
大曆來,自丞相已下出使作牧,無錢起、郎士元詩祖送者,時論鄙之。
海内溫湯甚衆,有新豐骊山湯、藍田石門湯、岐州鳳泉湯、同州北山湯、河南陸渾湯、汝州廣城湯、兖州乾封湯、荊州沙河湯,此等諸湯,皆知名之湯也,并能愈疾。
骊山湯甫爾京邑,帝王時所遊幸。
玄皇于骊山置華清宮,每年十月輿駕自京而出,至春乃還。
百官羽衛,并諸方朝集,商賈繁會,裡闾阗咽焉。
山上起朝元閣,上常登眺,命群臣賦詩,正字劉飛詩最清拔,蒙賞之。
右相李林甫怒飛不先呈己,出為一尉,竟不入而卒,士子冤之。
喪亂以來,湯所館殿鞠為茂草。
《博物志》雲:“水源有石硫黃,其泉則溫。
”天下山泉,由土石滋潤,蓄而成泉耳。
如硫黃煎铄,久久理當焦竭。
湯之處皆不出硫黃,有硫黃之所,不聞有湯,事可明矣。
盧常侍□牧廬江日,相座囑一曹生,令署郡職,不免奉之。
曹悅營妓名丹霞,盧阻而不許。
會餞朝客于短亭,曹獻詩雲:“拜玉亭間送客忙,此時孤恨感離鄉。
尋思往歲絕纓事,肯向朱門泣夜長。
”盧演為長句,和而勖之曰:“桑扈交飛百舌忙,祖亭聞樂倍思鄉。
樽前有恨慚卑宦,席上無聊愛靓妝。
莫為狂花迷眼界,須求真理定心王。
遊蜂采掇何時已,卻恐多言議短長。
”令丹霞改令罰曹,霞乃号為《怨胡天》,以曹狀貌甚胡。
滿座歡笑,盧乃目丹霞為怨胡天。
有範師姨者,知人休咎,為顔魯公妻黨。
顔嘗問之:“官階盡得五品否?”範笑曰:“鄰于一品。
顔郎所望,何其卑也。
”顔曰:“官階盡得五品,身著绯衣,帶銀魚,兒子補齋郎,馀之滿望也。
”範指座上紫絲食單曰:“顔郎衫色如是。
” 吳行魯尚書,彭城人。
少年事内官西門思恭,小心畏慎,每夜嘗為溫溺器以奉之,深得中尉之意。
一日當為中尉洗足,中尉以足下文理示之,曰:“如此文理,争教不作軍容使。
”行魯拜曰:“此亦無憑。
”西門曰:“何也?”魯曰:“若其然者,某亦有之,何為常執仆厮之役?”乃脫履呈之。
西門嗟歎謂曰:“汝但忠孝,我當為汝成之。
”後為川帥。
元萬頃為遼東道管記,作檄文譏議高麗,曰:“不知守鴨綠之險。
”莫之離報雲:“謹聞命矣。
”遂移兵守之。
萬頃坐是流于嶺南。
驸馬韋保衡之為相,以厚承恩澤,大張權勢。
及敗,長安市兒忽競彩戲,謂之“打圍”。
不旬馀,韋禍及。
呂衡州溫,祖廷,父謂,俱有盛名,重任。
而呂氏家風,先世碑志,不假于人,皆子孫自撰,雲:“欲傳慶善于信詞,儆文學之荒墜也。
” 柳芳,上元中為史臣,得罪竄逐黔中。
時高力士亦徙巫州,因相遇,為芳言禁中事,芳因論次其事,号曰《問高力士》。
後著唐曆,此書不複出。
開元皇帝初即位,曾醉中殺一人,自此覆杯,四十年不嘗酒味。
真定帥王公,一日攜諸子入趙州院,坐而問曰:“大王會麼?”王曰:“不會。
”師雲:“自小持齋身已老,見人無力下禅床。
”王公尤加禮重。
翌日令客将傳語,師下禅床受之。
侍者問:“和尚見大王來,不下禅床;今日軍将來,為甚麼卻下禅床?”師雲:“非汝所知。
第一等人來,禅床上接;中等人來,下禅床接;末等人來,三門外接。
” 端州已南,三日一市,謂之“趁虛”。
南中解毒藥,謂之“吉财”。
俗雲:“昔人遇毒,其奴吉财得是藥,與其主服,遂解,因名之。
”又諺曰:“秋收稻,夏收頭。
”即婦人歲以截發而貨,以為常也。
長沙岑和尚,因問話蹋倒仰山,仰山曰:“直下是個大蟲。
”自此諸方号岑山為大蟲。
長沙嗣南泉,法名景岑也。
安邑縣北門,縣人雲:“有一蠍如琵琶大,每出來不毒人,人猶是恐,其靈積年也。
” 呂太一為戶部員外郎。
戶部與吏部鄰司,時吏部移牒,令戶部于牆宇自豎棘,以備铨院之交通。
太一答曰:“眷彼吏部,铨總之司,當須簡要請通,何必豎籬種棘。
”省中賞其清俊。
開元二十七年,明州人陳藏器撰《本草拾遺》雲:“人肉治羸疾。
”自是闾閻相效割股,于今尚之。
開元二十八年,天下無事,海内雄富。
行者雖适萬裡,不持寸刃,不赍一錢。
開元二年,以江甯縣置金陵郡。
天寶四載,改尚書無頗字為陂。
太平公主之出降薛紹也,燎炬列焰,槐樹多死,永隆二年七月也。
上元二年,制敕始用黃紙。
李客師為大将軍,即靖之
大曆來,自丞相已下出使作牧,無錢起、郎士元詩祖送者,時論鄙之。
海内溫湯甚衆,有新豐骊山湯、藍田石門湯、岐州鳳泉湯、同州北山湯、河南陸渾湯、汝州廣城湯、兖州乾封湯、荊州沙河湯,此等諸湯,皆知名之湯也,并能愈疾。
骊山湯甫爾京邑,帝王時所遊幸。
玄皇于骊山置華清宮,每年十月輿駕自京而出,至春乃還。
百官羽衛,并諸方朝集,商賈繁會,裡闾阗咽焉。
山上起朝元閣,上常登眺,命群臣賦詩,正字劉飛詩最清拔,蒙賞之。
右相李林甫怒飛不先呈己,出為一尉,竟不入而卒,士子冤之。
喪亂以來,湯所館殿鞠為茂草。
《博物志》雲:“水源有石硫黃,其泉則溫。
”天下山泉,由土石滋潤,蓄而成泉耳。
如硫黃煎铄,久久理當焦竭。
湯之處皆不出硫黃,有硫黃之所,不聞有湯,事可明矣。
盧常侍□牧廬江日,相座囑一曹生,令署郡職,不免奉之。
曹悅營妓名丹霞,盧阻而不許。
會餞朝客于短亭,曹獻詩雲:“拜玉亭間送客忙,此時孤恨感離鄉。
尋思往歲絕纓事,肯向朱門泣夜長。
”盧演為長句,和而勖之曰:“桑扈交飛百舌忙,祖亭聞樂倍思鄉。
樽前有恨慚卑宦,席上無聊愛靓妝。
莫為狂花迷眼界,須求真理定心王。
遊蜂采掇何時已,卻恐多言議短長。
”令丹霞改令罰曹,霞乃号為《怨胡天》,以曹狀貌甚胡。
滿座歡笑,盧乃目丹霞為怨胡天。
有範師姨者,知人休咎,為顔魯公妻黨。
顔嘗問之:“官階盡得五品否?”範笑曰:“鄰于一品。
顔郎所望,何其卑也。
”顔曰:“官階盡得五品,身著绯衣,帶銀魚,兒子補齋郎,馀之滿望也。
”範指座上紫絲食單曰:“顔郎衫色如是。
” 吳行魯尚書,彭城人。
少年事内官西門思恭,小心畏慎,每夜嘗為溫溺器以奉之,深得中尉之意。
一日當為中尉洗足,中尉以足下文理示之,曰:“如此文理,争教不作軍容使。
”行魯拜曰:“此亦無憑。
”西門曰:“何也?”魯曰:“若其然者,某亦有之,何為常執仆厮之役?”乃脫履呈之。
西門嗟歎謂曰:“汝但忠孝,我當為汝成之。
”後為川帥。
元萬頃為遼東道管記,作檄文譏議高麗,曰:“不知守鴨綠之險。
”莫之離報雲:“謹聞命矣。
”遂移兵守之。
萬頃坐是流于嶺南。
驸馬韋保衡之為相,以厚承恩澤,大張權勢。
及敗,長安市兒忽競彩戲,謂之“打圍”。
不旬馀,韋禍及。
呂衡州溫,祖廷,父謂,俱有盛名,重任。
而呂氏家風,先世碑志,不假于人,皆子孫自撰,雲:“欲傳慶善于信詞,儆文學之荒墜也。
” 柳芳,上元中為史臣,得罪竄逐黔中。
時高力士亦徙巫州,因相遇,為芳言禁中事,芳因論次其事,号曰《問高力士》。
後著唐曆,此書不複出。
開元皇帝初即位,曾醉中殺一人,自此覆杯,四十年不嘗酒味。
真定帥王公,一日攜諸子入趙州院,坐而問曰:“大王會麼?”王曰:“不會。
”師雲:“自小持齋身已老,見人無力下禅床。
”王公尤加禮重。
翌日令客将傳語,師下禅床受之。
侍者問:“和尚見大王來,不下禅床;今日軍将來,為甚麼卻下禅床?”師雲:“非汝所知。
第一等人來,禅床上接;中等人來,下禅床接;末等人來,三門外接。
” 端州已南,三日一市,謂之“趁虛”。
南中解毒藥,謂之“吉财”。
俗雲:“昔人遇毒,其奴吉财得是藥,與其主服,遂解,因名之。
”又諺曰:“秋收稻,夏收頭。
”即婦人歲以截發而貨,以為常也。
長沙岑和尚,因問話蹋倒仰山,仰山曰:“直下是個大蟲。
”自此諸方号岑山為大蟲。
長沙嗣南泉,法名景岑也。
安邑縣北門,縣人雲:“有一蠍如琵琶大,每出來不毒人,人猶是恐,其靈積年也。
” 呂太一為戶部員外郎。
戶部與吏部鄰司,時吏部移牒,令戶部于牆宇自豎棘,以備铨院之交通。
太一答曰:“眷彼吏部,铨總之司,當須簡要請通,何必豎籬種棘。
”省中賞其清俊。
開元二十七年,明州人陳藏器撰《本草拾遺》雲:“人肉治羸疾。
”自是闾閻相效割股,于今尚之。
開元二十八年,天下無事,海内雄富。
行者雖适萬裡,不持寸刃,不赍一錢。
開元二年,以江甯縣置金陵郡。
天寶四載,改尚書無頗字為陂。
太平公主之出降薛紹也,燎炬列焰,槐樹多死,永隆二年七月也。
上元二年,制敕始用黃紙。
李客師為大将軍,即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