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書乙

關燈
屠殺,而郭子儀隸人殺羊,裴□尹京具奏之。

    或言郭公有社稷功,豈不為蓋之。

    裴笑曰:“非爾所解,郭公權太盛,上新即位,必謂黨附者衆。

    吾今發其細過,以明其不弄權,用安大臣耳。

    ”人皆是之。

    □五世為河南尹,坐未嘗當正位。

     貞元十二年,始置掖庭局令。

     吏部有四拗,冬納文書之始,卻謂之選門閉。

    四月秋省事畢,反謂之選門開。

    選人各在令史門前,謂之某家百姓。

    南場判後,狀卻粘在判前。

     韋臯見辱于張延賞,崔圓受薄于李彥允,皆丈人子□。

    後韋為張西川交代,崔殺李殊死。

     趙光逢有時稱,謂之“玉界尺”。

     鄭滑盧宏正尚書題柳泉驿雲:“馀自歙州刺史除度支郎中,八月十七日午時過永濟渡卻。

    自度支郎中除鄭州刺史,亦以八月十七日午時過永濟渡。

    從吏部郎中除楚州刺史,以六月十四日宿湖城縣。

    今年從楚州刺史除給事中,計程亦合是六月十四日湖城縣宿。

    事雖偶然,亦冥數也。

    ” 韓偓,即瞻之子也,兄儀。

    瞻與李義山同年,集中謂之韓冬郎是也。

    故題偓雲:“七歲裁詩走馬成。

    ”冬郎,偓小名。

    偓,字緻光。

     王右丞善琵琶,賈魏公善琴,皆妙絕一時。

    李郃除賀州,人言不熟台閣,故著骰子選格。

     貞元二年,以右常侍于□為左千牛衛上将軍,少府監李忠誠為千牛衛上将軍,司農卿姚明揚為右領軍大将軍,右庶子裴□為右千牛衛大将軍,參用文武也。

     韓滉,浙西統制一方,頗著勤績,晚途政甚苛慘,亦可惜也。

     鹹通九年,劉允章放榜後,奏新進士春關前,擇日谒謝先師,皆服青襟介帻,有洙泗之風焉。

     長安四月以後,自堂廚至百司廚,通謂之“櫻筍廚”。

    公□之盛,常日不同。

     每歲寒食,薦饧粥雞球等,又薦雷子車。

    至清明尚食,内園官小兒于殿前鑽火,先得火者進上,賜絹三疋,碗一口。

    都人并在延興門看人出城灑掃,車馬喧阗。

    新進士則于月燈閣置打球之宴,或賜宰臣以下酴醾酒。

    即重釀酒也。

     貞元中,蔡帥陳仙奇于李希烈庭中得錢一文,大小如開通之狀,文曰“天下太平”。

     自唐初來曆五院惟三人,李商隐、張延賞、溫造。

    五院謂監察、殿中、侍禦史、中丞、大夫。

     貞元十八年五月,以祠部員外郎裴秦檢校兵部郎中兼中丞安南都護本管經略使,殊拜也。

     顧況志尚疏逸,近于方外,時宰招以好官,況以詩答之雲:“四海如今已太平,相公何用喚狂生。

    此身還似籠中鶴,東望瀛洲叫一聲。

    ” 貞元初,山人鄧思齊獻威靈仙草,出商州,能愈衆疾。

    禁中試有效,特令編付史館。

     貞元十七年,翰林待诏戴少平死,十六日複生。

     宋邧為補阙,與同省候李崖州,而笑語稍聞,浃旬除河清令。

     長安舉子,自六月已後,落第者不出京,謂之“過夏”。

    多借靜坊廟院及閑宅居住,作新文章,謂之“夏課”。

    亦有十人五人醵率酒馔,請題目于知己朝達,謂之“私試”。

    七月後,投獻新課,并于諸州府拔解。

    人為語曰:“槐花黃,舉子忙。

    ” 郭幼明,子儀之母弟,無學術武藝,但善飲酒,好會賓客而已。

    卒亦贈太子太傅。

     孔巢父使田悅,謂之曰:“不早歸國,為一好賊爾。

    ”悅曰:“為賊既曰好賊,為臣當作功臣。

    ” 開元天寶間,有内三司,置于禁中,内職有權要者掌之。

    天下财谷著之簿間,毫發無隐。

     韋貫之及第年,建議曰:“今歲有司放榜,春關以前,請以新及第為名。

    ”至今不改。

     韋肇初及第,偶于慈恩寺塔下題名。

    後進慕效之,遂成故事。

     令狐楚久為太常博士,有詩雲:“何日肩三署,終年尾百僚。

    ” 梁祖欲以牙将張延範為太常卿,諸相議之。

    裴樞曰:“延範勳臣,幸有方鎮節眥之命,何籍樂卿?恐非梁王之旨。

    ”乃持之不與,裴終以此受禍。

     歲除日,太常卿領官屬樂吏并護僮侲子千人,晚入内。

    至夜,于寝殿前進傩。

    然蠟炬,燎沉檀,熒煌如晝,上與親王妃主已下觀之,其夕賞賜甚多。

    是日,衣冠家子弟多覓侲子之衣,着而竊看宮中。

    頃有進士臧童者,老矣,偶為人牽率,同入其間,為樂吏所驅,時有一跌,不敢擡頭視。

    執犁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