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新書乙
關燈
小
中
大
貞元十二年,盧邁喪弟,請出城臨。
近年宰相多拘守,而邁有此行,時人美之。
裴延齡綴緝裴癙所注《史記》之阙,自号小裴。
楊氏于靜恭一房猶盛,汝士、虞卿、漢公、魯士是也。
虞卿生知退,知退生堪,堪生承休,承休生岩,岩生郁,郁生覃。
覃,太平興國八年成名,近為谏議大夫,知廣州卒。
堪,為翰林承旨學士,随僖皇幸蜀,真在中和院。
承休自刑部員外郎使浙右,值多難,水陸相阻,遂不歸。
岩侍行,十六矣我曾門武肅辟之幕下。
先人承襲,岩已為丞相。
及叔父西上,岩以圖籍入觐,卒于秀州,年八十馀。
今刑部郎中直集賢院侃,亦岩之第三子郾孫也,蠙之子。
司封員外郎蛻,即岩第三子郾之子。
郾入京為員外郎分司,判西台卒。
侃,端拱二年成名。
蛻,淳化三年登科。
修行即四李也。
發嘏、收岩、履道,即憑、冰、凝也。
新昌即於陵也。
後涉入相,即修行房也。
制下之日,母氏垂泣不悅,以收故也。
蕭氏登三事者多于他族,首于瑀,嵩、華、俛、仿、寘、遘、颀次之。
貞元十二年,天子降誕日,诏儒官與缁黃講論。
初若矛盾相向,後類江海同歸。
三殿談經,自此始也。
韓臯自京尹貶撫州司馬,召左執金吾湊于延英,面受京尹,便令視事,時尚未有制。
金銮殿始立于金銮坡,至朱梁始改為金銮殿焉。
開元中,筆匠者名鐵頭,能瑩竹如玉,人莫傳其法也。
婦人之貴,無出于苗夫人,晉卿之女,張嘉貞之新婦,延賞之妻,弘靖之母,韋臯外姑。
王徽為相隻一日。
中和五年二月,除昭義節制,徽上表乞免,詞曰:“六年内署,雖叨捧日之榮;一日台司,未展緻君之懇。
”後蕭寘拜相,度降麻日薨。
陸希聲登庸,未上棄世。
今徽之曾孫平叔,見任禮博。
希聲之子賓于,終于殿省。
凡中書有軍國政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
其舍人中選一人明練政事者,專典機密,謂之“解事舍人”。
開元中,将軍宋清有神劍,後為瓜州牧李廣琛所得。
哥舒翰知而求之,廣琛不與,因贈詩曰:“刻舟尋已化,彈铗未酬恩。
” 永徽元年五月,吐火羅國遣使獻大鳥。
高七尺,其足如駝,鼓翅而行,日三百裡,能啖銅鐵,夷俗呼為駝鳥。
貞觀二十三年,始改治書禦史為禦史中丞。
其年亦改諸州治中為司馬,禮部郎為奉禮郎。
儀鳳二年,長安光宅坊掘得石函,函之内有佛舍利萬馀粒。
貞元十二年,上宴宰相于麟德殿之東亭。
令施屏風于坐位之後,畫漢魏以下名臣,并列善言美事。
永徽五年,吐蕃獻大拂廬,高五丈,廣二十步。
祖詠試《雪霁望終南詩》,限六十字。
成至四句納主司,诘之,對曰:“意盡。
” 鹹通九年正月,始以李贊皇孫延古起家為集賢校理。
諸名族重京官而輕外任,故楊汝士建節後詩雲:“抛卻弓刀上砌台,上方樓殿窣雲開。
山僧見我衣裳窄,知道新從戰地來。
”又雲:“如今老大騎官馬,羞向關西道姓楊。
” 貞元十四年,初令金吾不要奏朝官相過,從張建封奏也。
舊皆傳呼,貞觀十年,馬周奏置街鼓以代。
傳呼自此而罷。
永徽五年八月,蔣孝璋除尚藥奉禦員外。
置同正員員外官,始自此。
貞元後,每歲二月八日,總章寺佛牙開,至十五日畢。
四月八日,崇聖寺佛牙開,至十五日畢。
此牙即□吒太子上宣律師者。
進士春關,宴曲江亭,在五六月間。
一春宴會,有何士參者,都主其事,多有欠其宴罰錢者,須待納足,始肯置宴。
蓋未過此宴,不得出京,人戲謂何士參索債宴。
士參卒,其子漢儒繼其父業。
南院驅使官鄭熔者,知名天下,後亦官至宣州判司。
故宛陵王公凝判鹾,充職,得朝散階。
如鄭熔與何士參及堂門官張良佐,皆應三數百年在在于人口。
李林甫開元初為中允,時源乾曜為侍中,是中表之戚,托其子求司門郎中。
乾曜曰:“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
”數日除谕德。
歌奴,林甫小字。
明皇末年在華清宮,值正月望,欲夜遊,陳玄禮奏曰:“宮外即是曠野,須有預備。
若欲夜遊,願歸城阙。
” 大曆中,禁
近年宰相多拘守,而邁有此行,時人美之。
裴延齡綴緝裴癙所注《史記》之阙,自号小裴。
楊氏于靜恭一房猶盛,汝士、虞卿、漢公、魯士是也。
虞卿生知退,知退生堪,堪生承休,承休生岩,岩生郁,郁生覃。
覃,太平興國八年成名,近為谏議大夫,知廣州卒。
堪,為翰林承旨學士,随僖皇幸蜀,真在中和院。
承休自刑部員外郎使浙右,值多難,水陸相阻,遂不歸。
岩侍行,十六矣我曾門武肅辟之幕下。
先人承襲,岩已為丞相。
及叔父西上,岩以圖籍入觐,卒于秀州,年八十馀。
今刑部郎中直集賢院侃,亦岩之第三子郾孫也,蠙之子。
司封員外郎蛻,即岩第三子郾之子。
郾入京為員外郎分司,判西台卒。
侃,端拱二年成名。
蛻,淳化三年登科。
修行即四李也。
發嘏、收岩、履道,即憑、冰、凝也。
新昌即於陵也。
後涉入相,即修行房也。
制下之日,母氏垂泣不悅,以收故也。
蕭氏登三事者多于他族,首于瑀,嵩、華、俛、仿、寘、遘、颀次之。
貞元十二年,天子降誕日,诏儒官與缁黃講論。
初若矛盾相向,後類江海同歸。
三殿談經,自此始也。
韓臯自京尹貶撫州司馬,召左執金吾湊于延英,面受京尹,便令視事,時尚未有制。
金銮殿始立于金銮坡,至朱梁始改為金銮殿焉。
開元中,筆匠者名鐵頭,能瑩竹如玉,人莫傳其法也。
婦人之貴,無出于苗夫人,晉卿之女,張嘉貞之新婦,延賞之妻,弘靖之母,韋臯外姑。
王徽為相隻一日。
中和五年二月,除昭義節制,徽上表乞免,詞曰:“六年内署,雖叨捧日之榮;一日台司,未展緻君之懇。
”後蕭寘拜相,度降麻日薨。
陸希聲登庸,未上棄世。
今徽之曾孫平叔,見任禮博。
希聲之子賓于,終于殿省。
凡中書有軍國政事,則中書舍人各執所見,雜署其名,謂之五花判事。
其舍人中選一人明練政事者,專典機密,謂之“解事舍人”。
開元中,将軍宋清有神劍,後為瓜州牧李廣琛所得。
哥舒翰知而求之,廣琛不與,因贈詩曰:“刻舟尋已化,彈铗未酬恩。
” 永徽元年五月,吐火羅國遣使獻大鳥。
高七尺,其足如駝,鼓翅而行,日三百裡,能啖銅鐵,夷俗呼為駝鳥。
貞觀二十三年,始改治書禦史為禦史中丞。
其年亦改諸州治中為司馬,禮部郎為奉禮郎。
儀鳳二年,長安光宅坊掘得石函,函之内有佛舍利萬馀粒。
貞元十二年,上宴宰相于麟德殿之東亭。
令施屏風于坐位之後,畫漢魏以下名臣,并列善言美事。
永徽五年,吐蕃獻大拂廬,高五丈,廣二十步。
祖詠試《雪霁望終南詩》,限六十字。
成至四句納主司,诘之,對曰:“意盡。
” 鹹通九年正月,始以李贊皇孫延古起家為集賢校理。
諸名族重京官而輕外任,故楊汝士建節後詩雲:“抛卻弓刀上砌台,上方樓殿窣雲開。
山僧見我衣裳窄,知道新從戰地來。
”又雲:“如今老大騎官馬,羞向關西道姓楊。
” 貞元十四年,初令金吾不要奏朝官相過,從張建封奏也。
舊皆傳呼,貞觀十年,馬周奏置街鼓以代。
傳呼自此而罷。
永徽五年八月,蔣孝璋除尚藥奉禦員外。
置同正員員外官,始自此。
貞元後,每歲二月八日,總章寺佛牙開,至十五日畢。
四月八日,崇聖寺佛牙開,至十五日畢。
此牙即□吒太子上宣律師者。
進士春關,宴曲江亭,在五六月間。
一春宴會,有何士參者,都主其事,多有欠其宴罰錢者,須待納足,始肯置宴。
蓋未過此宴,不得出京,人戲謂何士參索債宴。
士參卒,其子漢儒繼其父業。
南院驅使官鄭熔者,知名天下,後亦官至宣州判司。
故宛陵王公凝判鹾,充職,得朝散階。
如鄭熔與何士參及堂門官張良佐,皆應三數百年在在于人口。
李林甫開元初為中允,時源乾曜為侍中,是中表之戚,托其子求司門郎中。
乾曜曰:“郎官須有素行才望高者,哥奴豈是郎官耶。
”數日除谕德。
歌奴,林甫小字。
明皇末年在華清宮,值正月望,欲夜遊,陳玄禮奏曰:“宮外即是曠野,須有預備。
若欲夜遊,願歸城阙。
” 大曆中,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