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無所不至,而莫見其迹。

    因問近住處,其父言:“貴人病,嘗往回之。

    ”诏且索貴人之室。

    盈盈謂千牛曰:“今勢不能自隐矣,出亦甚無害。

    ”千牛懼得罪,盈盈因教曰:“第不可言在此,恐上問何往,但雲所見人物如此,所見帟幕屏帏如此,所食物如此,勢不由己,則決無患矣。

    ”既出,明皇大怒。

    問之,對如盈盈言,上笑而不問。

    後數日,虢國夫人入内,明皇戲謂曰:“何久藏少年不出耶?”夫人亦大笑而已。

    為人妾者,智術固可慮矣。

    又見天寶後,掖庭戚屬莫不如此,國何以久安耶!此傳晏元獻手書,在其甥楊文仲家。

    其間叙婦人姿色及情好曲折甚詳,然大意若此。

     皇祐二年,有狂人冷青言,母王氏本宮人,因禁中火,出外。

    已嘗得幸有娠,嫁冷緒而後生青,為藥鋪役人。

    與高繼安者謀之,詣府自陳,并妄以神宗與其母繡抱肚為驗。

    知府錢明逸見其姿狀魁傑,驚愕起立。

    後明逸以狂人置不問,止送汝州編管。

    推官韓绛上言:“青留外非便,宜按正其罪,以絕群疑。

    ”翰林學士趙概亦言:“青果然,豈宜出外?若其妄言,則匹夫而希天子之位,法所當誅。

    ”遂命概并包拯按得奸狀,與繼安皆處死。

    錢明逸落翰林學士,以大龍圖知蔡州;府推張式、李舜元皆補外。

    世妄以宰相陳執中希溫成旨為此,故誅青時,京師昏霧四塞。

    殊不知執中已罷,是時宰相乃文、富二賢相,處大事豈有誤哉? 劉原父好雜記事,或古或今,動成卷軸。

    予嘗見其一卷内逐段事。

    一雲:蕭固為廣西轉運使,時侬智高未反,但誘聚亡命,陰為窺邊計。

    邊吏皆不悟,固遣人誘說,且奏朝廷乞與智高一官,善撫之,因令間交趾。

    奏下樞密院,難問再三。

    固又言:“請擇将吏,繕兵械,修城郭,”至六七皆不報。

    固既召歸,智高果反,破城殺吏,大困一方,所至騷然。

    至遣大臣,僅免敗亡,則樞密院乃歸責于固,以知吉州,所謂“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也。

    又一雲:進士滕甫最能為省題詩。

    皇祐元年,狄青成功于廣西,時甫廷試《西旅來王詩》雲“蔥嶺占佳氣,氈裘拜未央”,最為佳句。

    此皆原父親劄爾。

    康定中,元昊上言:“為諸羌所擾,不得已,請朝廷加一名号。

    ”宰相大怒,即乞削屬籍,出兵加讨。

    時惟谏官吳育言:“夷狄難以中國叛臣處之,乞加以名号。

    ”不聽,卒緻侵邊患,頗與固相類。

    然古今如此者多矣,鄭畋乞與黃巢節度使、呂琦乞和番之類是也。

     劉原父學際天人。

    知永興日,已被病。

    時所親賈常彜父同在雍,夏月,與常露坐,見一流星甚大,原父驚曰:“當有親王為九五者。

    ”後數月,乃英宗為皇子。

     趙至忠虞部自北虜歸朝,嘗仕遼中,為翰林學士,修《國史》,著《虜廷雜記》之類甚多。

    《雜記》言:“聖宗芳儀李氏,江南李景女。

    初嫁供奉官孫某,為武疆都監。

    妻女皆為聖宗所獲,封芳儀,生公主一人。

    晃補之為北都教官,因覽此書而悲之,與顔複長道作《芳儀曲》雲:“金陵宮殿春霏微,江南花發鹧鸪飛。

    風流國主家千口,十五吹箫粉黛稀。

    滿堂侍酒皆詞客,拭汗争看平叔白。

    《後庭》一曲時事新,揮淚《臨江》悲去國。

    令公獻籍朝未央,敕書築第優降王。

    魏俘曾不輸織室,供奉一官奔武疆。

    秦淮潮水鐘山樹,塞北江南易懷土。

    雙燕清秋夢柏梁,吹落天涯猶并羽。

    相随未是斷腸悲,黃河應有卻還時。

    甯知翻手明朝事,咫尺千山不可期。

    蒼黃三鼓滹沱岸,良人白馬今誰見。

    國亡家破一身存,薄命如雲信流轉。

    芳儀加我名字新,教歌遣舞不由人。

    采珠拾翠衣裳好,深紅暗盡驚胡塵。

    陰山射虎邊風急,嘈雜琵琶酒闌泣。

    無言遍數天河星,隻有南箕近鄉邑。

    當年千指渡江來,千指不知身獨哀。

    中原骨肉又零落,《黃鹄》寄意何當回。

    生男自有四方志,女子那知出門事?君不見李君椎髻泣窮年,丈夫飄泊猶堪憐。

    ”餘嘗遊廬山,見李主有國時修真風觀,皆宮人施财,刊姓氏于碑。

    有太甯公主、永嘉公主二人,皆景女,不知芳儀者孰是也。

     龍衮《江南錄》有一本删潤稍有倫貫者雲:李國主小周後随後主歸朝,封鄭國夫人,例随命婦入宮。

    每一入辄數日而出,必大泣罵後主,聲聞于外,多宛轉避之。

    又韓玉汝家有李國主歸朝後與金陵舊宮入書雲:“此中日夕,隻以眼淚洗面。

    ” 歐陽公為西京留守推官,富鄭公猶為舉子,每與公往來。

    是時,胥夫人乳媪年老不睡,善為冷淘,鄭公喜嗜之。

    每晨起,戒中廚具冷淘,則鄭公必來。

    公怪而問之,乳媪雲:“我老不睡,每夜聞繞宅甲馬聲,則富秀才明日必至,以此驗之。

    若如常夜,則必不來。

    ”歐公知富公必貴。

     尹師魯性高而褊,在洛中與歐、梅諸公同遊嵩山,師魯曰:“遊山須是帶得胡餅爐來,方是遊山。

    ”諸公鹹謂:“遊山貴真率,豈有此理!”諸公群起而攻之。

    師魯知前言之謬,而不能勝諸公,遂引手扼吭,諸公争救之乃免。

     李士甯緣以金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