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穆對席,張、王次之,錢又次之,劉居下座。

    坐定,道士撫掌太息。

    衆問所以,道士曰:“吾嘗東至于海,西至流沙,南窮嶺峤,北抵大漠,四走天下,求所謂貴人,以驗吾術,了不可得,豈意今日貴人盡在座中!”衆驚喜。

    徐曰:“呂君得解及第,無人可奉壓,不過十年作宰相,十二年出判河南府,自是出将入相三十年,富貴壽考終始。

    張君後三十年作相,亦皆富貴壽考終始。

    錢君可作執政,然無百日之久。

    劉君有執政之名,而無執政之實。

    ”語遍及諸弟子,而遺其師。

    郭君忿然,以為謬妄,曰:“坐中有許多宰相乎?”道士色不動,徐曰:“初不受饋,必欲聞之,請得徐告:後十二年,呂君出判河南府,是時君可取解。

    次年,雖登科,然慎不可作京官。

    ”延卿益怒,衆不自安,乃散去。

    久之,诏下,文穆果魁多士,而延卿不預。

    明年,文穆廷試第一。

    是所謂“得解及第,無人可壓”矣。

    後十年作相,十二年,有留鑰之命,悉如所言。

    延卿連蹇場屋,至是預鄉薦。

    鹿鳴燕日,文穆命道士與席。

    賓散,獨留二人者入内閣,盡歡如平生。

    文穆矜歎,賦詩曰:“昔作儒生谒貢闱,今為丞相出黃扉。

    兩朝鴛鹭醉中别,萬裡煙霄達了歸。

    羽客漸垂新鶴發,故人猶着舊麻衣。

    洛陽漫說多才子,從昔遭逢似我稀。

    ”道士索紙劄似若複章者,乃書偈曰:“重日重月,榮華必别。

    笙歌前導,偃師看雪。

    ”文穆心知其異,敬收之。

    其後,錢貳樞府,未百日罷;張、王先後登庸;劉守蒲中,朝廷議除執政,命未及下而卒;延卿以文穆極力推挽登第,未久改秩,後卒。

    無一差者。

    獨贈文穆之偈,乃緻仕薨于西京,以重陽日喪過偃師。

    是日,大寒微霰,笙歌乃敕葬鹵簿鼓吹也。

     鄭翰林獬,郎官纾之子也。

    獬雖負時名,然累赴殿試、省試,俱不利。

    纾為狄青征廣南辟客。

    是時侬智高鸱張,未知勝負,留家在雍丘舟中;而獬赴殿試罷,在京師候唱名。

    其母與盡室憂纾從軍未知吉音,又憂獬仍舊黜于殿試。

    一家屏默惶惑之次,忽舟尾晨炊釜鳴,聲甚厲,震動兩岸,舉家不知所為。

    釜鳴未定,忽岸上亟尋鄭郎中船,乃報捷者南來,且附《纾》書雲:“已破侬賊,殺戮殆盡,走入溪洞,且議賞超遷矣。

    ”語次,又有北來報榜者馳至雲:“二秀才昨日唱名而出,已狀元及第矣。

    ”釜鳴蓋有為吉者。

     鄭毅夫幼弟名猷,字獻嘉。

    風流文雅,人物秀少,翩翩佳公子也。

    又自幼随侍毅夫守東南名郡,如錢唐之類,所閱佳麗皆一時之選。

    喜讀書,而詩章翰墨皆有聲。

    毅夫既沒,求監安州酒稅。

    安州其鄉裡,以便親養也。

    久之,湖南招降得蠻首舒光勇者,溪洞生黎,面色如漆,聲音侏{亻離},如鬼物然。

    朝廷不殺,以三班差使亦來監安州酒稅,與猷同官。

    猷以其素茹蛇餡蠱之人,每于其家送食,必作兩分,與之對飧。

    然光勇終不快意,蓋未嘗知中國士夫家嘗馔也。

    每食馔畢,必令攔頭輩于務前餅店以四錢買胡餅二枚。

    光勇既取食,必大稱味之美,以謂平生未嘗知此味也。

    一日,又以對猷言如前。

    猷因語之曰:“汝本溪洞腥臊生蠻,不知有飲食,乍得此至下之物,食之以為未始有也。

    ”猷謂所善曰:“此事固小,可以喻大,凡不知而妄作者,皆舒光勇之類也。

    ” 王景彜以禦史中丞知貢舉,而王平甫被黜。

    平甫對客雲:“就試前,夢禦街上騎驢而墜地,今果為驢子所落。

    ”景彜聞而大銜之。

    其後,平甫式大科,景彜彈其士檢不修,罷之。

    又曾子固作中書舍人還朝,自恃前輩,輕蔑士大夫。

    徐德占為中丞,越次揖子固甚恭謹。

    子固問:“賢是誰?”德占曰:“禧姓徐。

    ”女固答曰:“賢便是徐禧?”禧大怒而忿然曰:朝廷用某作禦史中丞,公豈有不知之理?”其後,子固除翰林學士,德占密疏罷之,又攻罷修《五朝史》。

     喻皓所造開寶塔,為天下之冠。

    康定中,白晝,人見塔上一燈明,頃刻數盞以至千百盞。

    須臾,大雷雨作而焚盡。

    都人大駭,此真天火也。

    祖母為先子言。

     劉原父就省試,時父立之為湖北轉運使。

    按部至鄂州,與郡守王山民宴于黃鶴樓,數日不發,謂守曰:“吾且止此,以候殿榜,兒子決須魁天下。

    ”守心不平,且曰:“四海多士,雖令似才俊,豈可預料?”立之曰:“縱使程試不得意,亦須作第二人。

    ”來日,殿榜到州,原父果第二名。

    繼得家書雲:“初考乃狀元,為賦中小誤,遂以賈黯為魁。

    ”立之即以書示郡守而行。

    所謂“知子莫若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