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小
中
大
而汭猶過其家不已。
其夫不勝憤,因汭衩衣衣淡黃襖子入其家,而其夫山呼,汭倉卒不知避。
宦者為走馬奏之,即倡言汭與其叔利用謀不軌,差王博文勘其事。
鍛煉既成,以大镬煎油,拉汭烹之。
至今都監之廨兇不可入,蓋汭之冤鬼猶在也。
歐陽叔弼言:“頃于青州王家見章獻與王沂公親劄一紙雲:‘曹利用與其侄兒謀叛,事理分明也,須早殺卻。
若落他手,便悔不及也。
’” 王介甫初罷相,鎮金陵,呂吉父參知政事,獨當國。
會李逢與宗室世居獄作,本以害王文恪陶、滕章敏元發、範忠宣堯夫三人也。
王、滕皆李逢親妹夫,而忠宣李氏之甥,逢之表兄弟。
獄事之作,範公知慶州,忽台獄問:“皇祐年,範公與逢相見,語言不順。
”範公倉卒無以為計。
忽老吏言:“是年,文正方守慶州。
”檢架閣庫,有文正差兵士送範公赴舉,公案尚在。
據其年月,則範公方在慶州侍下。
其月日不同,安得語言與逢相見也?遂據公案錄白申台中乃止。
向非公案,則無以解紛矣。
範公得脫,而元發坐親累,落職知池州。
王以東宮官,神宗保全之,乃免。
王介甫罷相守金陵,呂吉父參知政事,起鄭俠獄,欲害介甫。
先罷王平甫,放歸田野。
王、呂由是為深仇。
又起李逢獄,以李士甯,介甫布衣之舊,以寶刀遺宗室世居事,欲陷介甫。
會朝廷再起介甫作相,韓子華為次相,急令介甫赴召,其事遂緩。
故介甫星夜來朝,而得解焉。
李之儀端叔言:“元祐中,為六曹編敕删定官,見斷案:李士甯本死罪,荊公就案上親筆改作徒罪;王鞏本配流,改作勒停;劉瑾、滕甫凡坐此事者,皆從輕比焉。
” 張茂實太尉,章聖之子,尚官朱氏所生。
章聖畏懼劉後,凡後宮生皇子、公主俱不留。
以與内侍張景宗,令養視,遂冒姓張。
既長,景宗奏授三班奉職。
入謝日,章聖曰:“孩兒早許大也。
”昭陵出閣,以為春坊谒者。
後擢用,副富鄭公使虜,作殿前步帥。
中丞韓绛言:“茂實出自宮中,迹涉可疑。
富弼引以為殿帥,蓋嘗同奉使,交結有自。
”弼惶恐待罪。
然朝廷考校茂實之除歲月,非弼進拟。
出绛知蔡州,弼乃止。
厚陵為皇太子,茂實入朝,至東華門外,居民繁用者,迎馬首連呼曰:“虧你太尉!”茂實皇恐,執詣有司,以為狂人而黥配之,其實非狂也。
茂實緣此求外郡。
至厚陵即位,避藩邸諱,改名孜,頗疏之,自知蔡州坐事移曹州,憂恐以卒。
谥勤惠。
滕元發言:嘗因其病問之,至卧内,茂實岸帻起坐,其頭角巉然,真龍種也,全類奇表。
蓋本朝内臣養子未有大用至節帥者,于此可驗矣。
其子詢,字仲謀,賢雅能詩。
有子與邸中作婿,此可怪也。
韓魏公帥定,狄青為總管。
一日會落,妓有名白牡丹者,因酒酣勸青酒曰:“勸班兒一盞。
”譏其面有涅文也。
青來日遂笞白牡丹者。
後青舊部曲焦用押兵過定州,青留用飲酒,而卒徒因訴請給不整,魏公命擒焦用,欲誅之。
青聞而趨就客次救之。
魏公不召,青出立于子階之下,懇魏公曰:“焦用有軍功,好兒。
”魏公曰:“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立青而面誅之。
青甚戰灼,久之,或曰:“總管立久。
”青乃敢退,蓋懼并誅也。
其後,魏公還朝,青位樞密使,避水般家于相國寺殿。
一日,衩衣衣淺黃襖子,坐殿上指揮士卒。
盛傳都下。
及其家遺火,魏公謂救火人曰:“爾見狄樞密出來救火時,着黃襖子否?”青每語人曰:“韓樞密功業官職與我一般,我少一進士及第耳。
”其後彗星出,言者皆指青跋扈可慮,出青知陳州。
同日,以魏公代之。
是夕,彗滅。
王廣淵識英宗于潛邸,及即位,欲大用之。
不果。
然中外之事莫不以聞,又論宰執專權,須收主威。
英、神二朝俱主其說,時宰患之,無如之何。
乃反間谏官司馬君實,力言其奸邪不可近。
章至八九上,廣淵竟出外。
世徒知君實言廣淵,而不知宰相之反間也。
然則陰諷台谏,以逐人主親臣,古今之所不免。
其後神宗時,君實言楊繪不當言曾公亮事。
神宗禦批與滕元發,令谕繪雲:“光醇儒少智,未必不為人陰使之耳。
”蓋廣淵被逐,嘗言君實純直,受人風指之誤而雲耳。
司馬溫公屢言王廣淵,章八九上。
留身乞誅之以謝天下,聲震殿廷。
是時,滕元發為起居注,侍立殿坳。
既歸,廣淵來問元發:“早來司馬君實上殿,聞乞斬某以謝天下,元發在螭坳,不知聖語如何?”元發戲雲:“隻我聽得聖語雲:‘依卿所奏。
’” 歐陽大春,湖南人,元祐初為廣東幕官。
嘗夢入一僧舍,稍新潔,有大榜大題其西室曰:“宰相蔡确死于此室。
”既寤,不曉其旨。
時持正尚在相位。
未幾,聞外補,而大春以漕檄權知新州。
一日,入僧舍,宛然夢中所見。
又有西室,亦如夢也。
方歎息與同官言之。
未幾,持正責新州。
州無它僧寺,竟居于此寺,而所卒之地,悉如前夢。
又何異也!
其夫不勝憤,因汭衩衣衣淡黃襖子入其家,而其夫山呼,汭倉卒不知避。
宦者為走馬奏之,即倡言汭與其叔利用謀不軌,差王博文勘其事。
鍛煉既成,以大镬煎油,拉汭烹之。
至今都監之廨兇不可入,蓋汭之冤鬼猶在也。
歐陽叔弼言:“頃于青州王家見章獻與王沂公親劄一紙雲:‘曹利用與其侄兒謀叛,事理分明也,須早殺卻。
若落他手,便悔不及也。
’” 王介甫初罷相,鎮金陵,呂吉父參知政事,獨當國。
會李逢與宗室世居獄作,本以害王文恪陶、滕章敏元發、範忠宣堯夫三人也。
王、滕皆李逢親妹夫,而忠宣李氏之甥,逢之表兄弟。
獄事之作,範公知慶州,忽台獄問:“皇祐年,範公與逢相見,語言不順。
”範公倉卒無以為計。
忽老吏言:“是年,文正方守慶州。
”檢架閣庫,有文正差兵士送範公赴舉,公案尚在。
據其年月,則範公方在慶州侍下。
其月日不同,安得語言與逢相見也?遂據公案錄白申台中乃止。
向非公案,則無以解紛矣。
範公得脫,而元發坐親累,落職知池州。
王以東宮官,神宗保全之,乃免。
王介甫罷相守金陵,呂吉父參知政事,起鄭俠獄,欲害介甫。
先罷王平甫,放歸田野。
王、呂由是為深仇。
又起李逢獄,以李士甯,介甫布衣之舊,以寶刀遺宗室世居事,欲陷介甫。
會朝廷再起介甫作相,韓子華為次相,急令介甫赴召,其事遂緩。
故介甫星夜來朝,而得解焉。
李之儀端叔言:“元祐中,為六曹編敕删定官,見斷案:李士甯本死罪,荊公就案上親筆改作徒罪;王鞏本配流,改作勒停;劉瑾、滕甫凡坐此事者,皆從輕比焉。
” 張茂實太尉,章聖之子,尚官朱氏所生。
章聖畏懼劉後,凡後宮生皇子、公主俱不留。
以與内侍張景宗,令養視,遂冒姓張。
既長,景宗奏授三班奉職。
入謝日,章聖曰:“孩兒早許大也。
”昭陵出閣,以為春坊谒者。
後擢用,副富鄭公使虜,作殿前步帥。
中丞韓绛言:“茂實出自宮中,迹涉可疑。
富弼引以為殿帥,蓋嘗同奉使,交結有自。
”弼惶恐待罪。
然朝廷考校茂實之除歲月,非弼進拟。
出绛知蔡州,弼乃止。
厚陵為皇太子,茂實入朝,至東華門外,居民繁用者,迎馬首連呼曰:“虧你太尉!”茂實皇恐,執詣有司,以為狂人而黥配之,其實非狂也。
茂實緣此求外郡。
至厚陵即位,避藩邸諱,改名孜,頗疏之,自知蔡州坐事移曹州,憂恐以卒。
谥勤惠。
滕元發言:嘗因其病問之,至卧内,茂實岸帻起坐,其頭角巉然,真龍種也,全類奇表。
蓋本朝内臣養子未有大用至節帥者,于此可驗矣。
其子詢,字仲謀,賢雅能詩。
有子與邸中作婿,此可怪也。
韓魏公帥定,狄青為總管。
一日會落,妓有名白牡丹者,因酒酣勸青酒曰:“勸班兒一盞。
”譏其面有涅文也。
青來日遂笞白牡丹者。
後青舊部曲焦用押兵過定州,青留用飲酒,而卒徒因訴請給不整,魏公命擒焦用,欲誅之。
青聞而趨就客次救之。
魏公不召,青出立于子階之下,懇魏公曰:“焦用有軍功,好兒。
”魏公曰:“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此豈得為好兒耶!”立青而面誅之。
青甚戰灼,久之,或曰:“總管立久。
”青乃敢退,蓋懼并誅也。
其後,魏公還朝,青位樞密使,避水般家于相國寺殿。
一日,衩衣衣淺黃襖子,坐殿上指揮士卒。
盛傳都下。
及其家遺火,魏公謂救火人曰:“爾見狄樞密出來救火時,着黃襖子否?”青每語人曰:“韓樞密功業官職與我一般,我少一進士及第耳。
”其後彗星出,言者皆指青跋扈可慮,出青知陳州。
同日,以魏公代之。
是夕,彗滅。
王廣淵識英宗于潛邸,及即位,欲大用之。
不果。
然中外之事莫不以聞,又論宰執專權,須收主威。
英、神二朝俱主其說,時宰患之,無如之何。
乃反間谏官司馬君實,力言其奸邪不可近。
章至八九上,廣淵竟出外。
世徒知君實言廣淵,而不知宰相之反間也。
然則陰諷台谏,以逐人主親臣,古今之所不免。
其後神宗時,君實言楊繪不當言曾公亮事。
神宗禦批與滕元發,令谕繪雲:“光醇儒少智,未必不為人陰使之耳。
”蓋廣淵被逐,嘗言君實純直,受人風指之誤而雲耳。
司馬溫公屢言王廣淵,章八九上。
留身乞誅之以謝天下,聲震殿廷。
是時,滕元發為起居注,侍立殿坳。
既歸,廣淵來問元發:“早來司馬君實上殿,聞乞斬某以謝天下,元發在螭坳,不知聖語如何?”元發戲雲:“隻我聽得聖語雲:‘依卿所奏。
’” 歐陽大春,湖南人,元祐初為廣東幕官。
嘗夢入一僧舍,稍新潔,有大榜大題其西室曰:“宰相蔡确死于此室。
”既寤,不曉其旨。
時持正尚在相位。
未幾,聞外補,而大春以漕檄權知新州。
一日,入僧舍,宛然夢中所見。
又有西室,亦如夢也。
方歎息與同官言之。
未幾,持正責新州。
州無它僧寺,竟居于此寺,而所卒之地,悉如前夢。
又何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