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惟宰執臣寮親戚無有恩澤。

    卿等可盡具子孫内外親族姓名來,當例外一一盡數推恩。

    ”宰執不悟,于是盡具三族親戚姓名以聞奏。

    明肅得之,遂各畫成圖,粘之寝殿壁間。

    每有進拟,必先觀圖上,非兩府親戚姓名中所有者方除之。

     狄青善用兵,多智數,為一時所伏。

    其出師讨侬智高也,既行,燕犒士卒于瓊林苑中,将士皆列坐。

    酒既行,青自起巡而問之曰:“兒郎若肯随青者,任其願同去。

    若有父母侍養,及家私幼小,畏怯不願去者,便請于此處自言。

    若大軍一起之後,敢有退避者,惟有劍耳。

    ”于是三軍之士感泣自勵,至嶺外,無一人敢有怠惰者。

     侬智高犯廣南,破諸郡,官軍屢敗,朝廷震動,遂遣狄青作宣撫招讨使。

    青至洪州,聞陶弼在外邑丁憂,蓋弼久作廣南官也。

    青至,微服往見弼,問籌策。

    弼察其誠,為青言廣南利害,曰:“官吏皆成貪墨不法,惟欲溪洞有邊事,乘擾攘中濟其所欲,不問朝廷安危,謂之‘做邊事’,涵養以至今日。

    非智高能至廣州,乃官吏不用命,誘之至此。

    智高豈能出其巢穴至廣州哉?今誠能誅不用命官吏,使兵權在我,一變舊俗,則賊不足破也。

    ”青大奇之,所以初至廣州,按法誅不遵節制、出兵而敗陳崇儀而下三十餘人。

    明日一鼓而破賊,二廣晏然者,用弼之策也。

    青南讨至嶺下,随軍廣南轉運使李肅之等迎于界首,具櫜建谒青,曰:“某等随軍轉運使,今已入本界,請大軍糧食之數,及要若幹碩,數月日多少,請預備之。

    ”青答曰:“此行亦無東西南北遠近所在,亦無歲月多少之期。

    既曰随軍轉運,須着随軍供贍,人人足備。

    若少一人之食,則先斬轉運使。

    ”肅之等悚然而退。

    故其軍食足而成功捷,此善為将帥者也。

     高遵裕之為将取靈州也,範純粹、胡僧孺為轉運使。

    既至軍前,大陳軍儀,會将校。

    二漕同禀:“此行軍糧多少月日?”遵裕撚須熟計久之,反覆思索而言曰:“且安排一月。

    ”二漕應諾,對遵裕呼書吏取紙,自書一月軍糧狀,遵裕判押照會訖乃罷。

    其後靈州城下軍潰乏食,死亡幾半。

    朝廷罪遵裕,遵裕以乏食自解。

    置獄華州,二漕使出遵裕所押一月軍令狀自解,故遵裕深責,而二漕止降一官。

    以此二者觀之,大帥之語默舉措可以見成敗矣。

     滕元發言:杜祁公作相,夜召元發作文字,因觀其狀貌,歎曰:“此骨相窮寒,豈宰相之狀也?”徐命左右秉燭,手展書卷,起而觀之,見眼有黑光徑射紙上。

    元發默然曰:“杜公之貴者此也。

    ”後與王介甫同作館職,同夜直。

    忽見介甫展書燭下,黑光亦徑射紙上。

    因為荊公說祁公之事,言介甫他日必作相。

    介甫歎曰:“子勿相戲,安石豈願作宰相哉?”十年之間,果如元發之言。

     董士廉,關中豪俠之士,佐劉滬同擅築水洛城,尹師魯大非之。

    其後,狄青帥渭,希師魯意,以滬擅興,械送獄,将按誅之。

    時士廉已罷幕府至京師,青請于朝,檻車捕送,欲至渭而誅之。

    時士廉過華陰縣,姚嗣宗知縣事。

    姚、董,意氣之交也。

    縣當發人護送,而監者兵仗嚴密,如護叛逆者,不得語也。

    嗣宗交護送者于路,因呼士廉行第,屢引兩手向上示之。

    士廉應曰:“會得嗣宗意,令作向上一路出此檻車也。

    ”既至渭州,青方坐廳事,列兵仗,盛怒以待之。

    士廉在檻車中見青,大呼曰:“狄青,你這回做也!你隻是董士廉礙着你,你今日殺了我,這回做也!”青聞之大驚,不敢誅。

    蓋青起于卒伍而貴,嘗有嫌疑之謗,心惡聞此語。

    因破檻車,械送獄。

    既在有司,士廉得以為計矣。

    其後反訟師魯贓罪,師魯貶死,而士廉從輕比者,用姚嗣宗之計得脫也。

     狄青宣撫廣南,平侬智高。

    未出師,先大陳軍儀,數諸将不俟大軍之到,先出師不利。

    就坐擒陳崇儀等三十餘人,拽出斬之。

    次問餘襄公,襄公瞿然下拜,而孫元規頗申理之,得免。

    次及提刑祖擇之,問諸将兵敗亡之由。

    擇之知必不免,勃然起對曰:“太尉不得無禮!無擇來時,金口别有宣谕。

    ”其客将在廳下,即呼牽提刑馬,遂就廳事上馬,以出于甲胄兵戈之間。

    既至所舍,便溺俱下,滿于鞍鞯。

    此所謂氣勝也。

    蓋青武人,非倉猝之間言“金口别有宣谕”,以折其謀,則必不免矣。

     晏元獻自西京以久病請歸京師,留置講筵。

    病既革,上将臨問之。

    甥楊文仲謀謂:“凡問疾大臣者,車駕既出,必攜紙錢。

    蓋已膏肓,或遂不起,即以吊之,免萬乘再臨也。

    ”遂奏:“臣病稍安,不足仰煩臨問。

    ”仁宗然之。

    實久病,忌攜奠禮以行。

    然後數日即薨。

    故歐公作《神道碑》言:“明年正月,疾作,不能朝。

    饬太醫朝夕視,有司除道,将幸其家。

    公歎曰:‘吾無狀,乃以疾病憂吾君。

    ’即奏:‘臣疾少間,行愈矣。

    ’乃止。

    丁亥,以公薨聞,上以不即視公為恨。

    ”蓋此意也。

     曹襄悼利用既忤宦者,明年,會其侄汭在真定因侍婢與中饋争寵,嫁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