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衆情之同然者,難為峻卻。
如呈請多帶員役,又恐于體制未合。
将來行時,當得帶随幾許員弁,多少部曲;從陸道起若幹人馬,或從水道作何儲頓;又冠帶衣服用何品色,統祈早賜開示,庶得預先備辦入觐,以合禮儀。
且天朝諱避條禁;下邦始奉内屬,未得一一詳知。
竊願俯賜明教,庶不緻冥行徑造,以取重戾。
又本國自李、陳、黎氏都于升隆城,天朝恩命于此贲臨。
迩來地氣衰歇,今本國富春以南,疆界較前代稍廣,設都建國,惟安為土中,已于其地之鳳凰山前置為本國中都,業經陳達左江湯道官知照。
向後一切公文往複,比升隆城日期又多一倍。
仰維體照,幸免稽延之咎。
家兒光垂方當學禮,玉樹生庭之譽,未敢披襟。
蒙贶吉祥如意、錦緞多珍,一家父子,均沐恩波,拜領之榮,實深感佩。
至如家将吳文楚先後赴,乃其職分内事,并蒙彩币之賜,愛屋及烏,頂戴又何如也。
再奉鈞谕,本國初立,事事草創,一切服用,有缺欠須備用之處,列摺呈達,當為采買送來。
竊惟衣服所以華躬,中州服色彩章之美,深所景慕。
所有龍蛟袍樣,謹奉别摺開列,希下織坊,照樣織造,工竣之後,發付奉領,為小邦朝宴之服。
陳請為渎,萬望鑒原。
臨紙向轅翹瞻肫切,肅禀。
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十日。
此上兩廣制軍福文襄函也。
又一紙是緻粵西中丞之牍。
兩文皆婉委曲折,亦可想見蠻夷大長書記翩翩矣。
董司農恂為題“安南阮氏遺牍”六大字,觀察自題二絕句雲:“黎氏凋零阮氏雄,禾刀木落後先同。
可憐十道将軍印,都付先遊一令公。
”“鬥大華闾古法鄉,蝸涎犬迹總荒唐。
請看二阮須臾事,又是南柯夢一場。
”今安南已為法蘭西所據,其王僅擁虛位,将來不知若何更變矣。
○假乩語止變 扶鸾本幹例禁,然亦可佐政治所不及,所謂神道設教也。
青浦新泾鎮有劉猛将廟,每當報賽出會之時,四鄉土地神皆舁其像來會,鄉民聚至數萬,喧嘩雜沓,不可禁止。
廟左近有一橋,将坍損,尚未修葺,餘恐賽會時人衆橋壞,或有溺斃者,因檄鎮之巡檢,禁會不作。
而鄉民洶洶不聽,勢且滋事,巡檢不能遏,飛禀來報。
餘方拟親往曉谕,旋又報事已安貼矣。
詢其故,則有董事陸某扶乩,假猛将語止之而定。
餘笑曰:“此真是劉公一紙書賢于十萬兵也。
”猛将載在祀典,而不知何神。
按《怡庵載錄》雲:“宋景定四年,旱蝗,上敕封劉武穆琦為揚威侯、天曹猛将之神,蝗遂殄滅。
”而《畿輔通志》載:“劉猛将軍名承忠,廣東吳川縣人,元末官指揮,有‘猛将’之号。
江淮蝗旱,督兵逐捕,蝗盡殛死。
後因元亡,自沉于河,土人詞祀之。
”二說不一,豈神亦有更替耶?然忠義之士,生而護國,死而佑民,其為神則一,固不必辨其孰是孰非也。
○宋儒信釋氏施食 先大父臨終遺命,子孫不許作佛事。
餘家世遵守之。
或謂忏悔解冤,事理彰著,胡可廢也?餘曰:“子不讀佛書耶?佛于過去生中,曾為盜殺人,比成道後,報至,金槍穿體,佛飛至空中,槍亦随之,不勝其苦,諸大弟子皆悲泣而莫能救。
夫以佛之功德,不克解己之厄,諸大弟子之法力,不得解師之冤;而謂今日之僧衆捧數卷經文,能忏一生罪業,有是理乎?人第當自省此身,不作害人害物之事可耳。
”其人無詞而退。
然僧家施斛請客一節,卻甚有驗。
嘉慶年間,先大夫在福建需次時,舍館夙稱兇宅,初不之信,入居後,家人時嘩鬼祟,病者接踵。
未幾,先大夫亦病且甚,先太夫人醫禱皆窮,乃延僧施食。
是夕,先大夫于朦胧中,忽見男女數十人,皆青衣小冠,結隊自床後出,時以憊甚,不能诘也。
未幾,又見此數十人連袂自門入,每人皆至床前叩首而去,心甚疑訝,然喑不能言。
比先太夫人入,告以故,太夫人驚曰:“今夕延僧施食,豈鬼來相謝耶?”然自後病良已,宅亦從此清吉。
先大夫嘗與人言之。
故餘家雖不禮忏,而施食一事,嘗舉行之。
茲閱南宋車若水《腳氣集》所論施食之說,頗有相合者。
若水在宋為講學家,所見如此,故采錄之。
大略謂:自先王之禮不行,人心放恣,被釋氏乘虛而入,冠禮、喪禮、葬禮、祭禮,皆被他将蠻夷之法來奪了。
冠禮如他初削發受戒之類。
喪禮則有七七、百日之說。
葬是順,火化是大逆。
今貧民無地可葬,又被他說火化上天,是喪葬之禮亦被奪了。
施斛一節,既薦祖先,又與祖先請客而共享之。
夫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蓋是理之必然者。
乃後世小人,但知自己饑餓,何曾有思親之心?往往雖有子孫,亦是若敖,如此則施斛之說,尚不失為長厚也。
畢竟是一個祭祀,以僧代巫,而求達于鬼神,請父母而又與請客,緻死緻生之道,容或有是理也。
予先室死,曾施斛祭之。
友朋來問雲:“君素不信佛老,何為施斛?”予曰:“我自不信,我自施斛。
”既而友人呂居中雲:“鄭忄造堂先生,亦不信佛老,亦不廢施斛,曾有所感也。
以僧代巫,卻要擇僧。
”雲雲。
其說于理甚明。
昔邵康節先生不廢紙錢,其亦此義乎?又福州梁ぇ林中丞《退庵随筆》載:康熙時,韓文懿公病困時,李文貞公往候之。
公曰:“正有一事,欲仗大筆傳信。
病中見得幽冥之故,灼然不爽。
吾初疾,原非大症,止因衆祟繞榻,徹夜叫歡,連旬不能合眼,以緻病勢日增。
其日,諸鬼忽相約于西河沿赴席,甫晡,相率而去,吾竟得安寝達旦。
使人訪問,則西河沿人果于是夜普度施食。
自是後,諸鬼複還,吾亦遂不寐,以至于困。
”李曰:“今諸鬼在何處?”曰:“見君在坐,退處榻後矣。
此事向不以為信,今将紀錄示後,病不能執筆,故以相屬。
”後文貞以此事載之語錄中。
夫文貞為一代理學名臣,目擊韓文懿之事,而著之書,則施食一節,可無緻疑矣。
○古今海菜價之貴賤 若水又謂:“天下有貴物乃不如賤者。
隻如眼前海菜,以紫菜為貴。
海藻次之,海藻所謂大菜也。
苔為下。
紫菜爽口,乃發百病。
大菜病人可食。
苔之好者,真勝前兩菜,且無渣滓,本草謂能消食也。
貴公子隻是吃貴物。
”雲雲。
按紫菜此時并不貴重,而海藻則稍貴于紫菜,亦是常物,非貴人所屑食者。
今之海菜,則海參也,魚翅也,而推燕窩為首,佳者價至三四十金一斤,較紫菜價百倍矣。
何古今食品之殊若此?豈古尚儉而今愈奢耶? ○黃岩杜鵑 若水謂:“杜陵《杜鵑詩》雲:‘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
殷勤哺其子,禮若奉至尊。
’其說不然。
杜鵑,鹞屬,枭之徒也。
飛入鳥巢,鳥見之而去,于是生子于其巢。
鳥歸,不知是别子也,遂為育之。
既長,乃欲敢母。
”其說甚奇,古人初無是說。
豈黃岩之杜鵑若是?若水親見之而雲然耶?記之,以俟世之博物者。
○關侯祀典 關聖廟中,除子平及周倉外,無從祀者。
按《吳志呂岱傳》:安成長吳、中郎将袁龍首尾關雲長,複為反亂,據攸縣,龍在醴陵。
權遣魯肅攻攸,得突走。
岱攻醴陵,遂擒斬龍。
是龍、皆蜀漢忠臣,關聖心膂,龍又殉節,乃廟中不祀,何耶?又世傳侯生于戊午年五月十三日,四柱皆是戊午,故祀典于是日緻祭一次。
然以《長曆》考之,是年五月無戊午日,是四柱戊午之說已不足憑。
又遂安餘國桢所著《劬庵類稿》謂:正史,侯殉義在建安二十五年,歲在庚子,年五十八歲。
則侯受生之歲是癸卯,非戊午也。
餘又考:由戊午至庚子僅四十三年,而獻帝初平元年侯已從先主讨董卓,以戊
如呈請多帶員役,又恐于體制未合。
将來行時,當得帶随幾許員弁,多少部曲;從陸道起若幹人馬,或從水道作何儲頓;又冠帶衣服用何品色,統祈早賜開示,庶得預先備辦入觐,以合禮儀。
且天朝諱避條禁;下邦始奉内屬,未得一一詳知。
竊願俯賜明教,庶不緻冥行徑造,以取重戾。
又本國自李、陳、黎氏都于升隆城,天朝恩命于此贲臨。
迩來地氣衰歇,今本國富春以南,疆界較前代稍廣,設都建國,惟安為土中,已于其地之鳳凰山前置為本國中都,業經陳達左江湯道官知照。
向後一切公文往複,比升隆城日期又多一倍。
仰維體照,幸免稽延之咎。
家兒光垂方當學禮,玉樹生庭之譽,未敢披襟。
蒙贶吉祥如意、錦緞多珍,一家父子,均沐恩波,拜領之榮,實深感佩。
至如家将吳文楚先後赴,乃其職分内事,并蒙彩币之賜,愛屋及烏,頂戴又何如也。
再奉鈞谕,本國初立,事事草創,一切服用,有缺欠須備用之處,列摺呈達,當為采買送來。
竊惟衣服所以華躬,中州服色彩章之美,深所景慕。
所有龍蛟袍樣,謹奉别摺開列,希下織坊,照樣織造,工竣之後,發付奉領,為小邦朝宴之服。
陳請為渎,萬望鑒原。
臨紙向轅翹瞻肫切,肅禀。
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十日。
此上兩廣制軍福文襄函也。
又一紙是緻粵西中丞之牍。
兩文皆婉委曲折,亦可想見蠻夷大長書記翩翩矣。
董司農恂為題“安南阮氏遺牍”六大字,觀察自題二絕句雲:“黎氏凋零阮氏雄,禾刀木落後先同。
可憐十道将軍印,都付先遊一令公。
”“鬥大華闾古法鄉,蝸涎犬迹總荒唐。
請看二阮須臾事,又是南柯夢一場。
”今安南已為法蘭西所據,其王僅擁虛位,将來不知若何更變矣。
○假乩語止變 扶鸾本幹例禁,然亦可佐政治所不及,所謂神道設教也。
青浦新泾鎮有劉猛将廟,每當報賽出會之時,四鄉土地神皆舁其像來會,鄉民聚至數萬,喧嘩雜沓,不可禁止。
廟左近有一橋,将坍損,尚未修葺,餘恐賽會時人衆橋壞,或有溺斃者,因檄鎮之巡檢,禁會不作。
而鄉民洶洶不聽,勢且滋事,巡檢不能遏,飛禀來報。
餘方拟親往曉谕,旋又報事已安貼矣。
詢其故,則有董事陸某扶乩,假猛将語止之而定。
餘笑曰:“此真是劉公一紙書賢于十萬兵也。
”猛将載在祀典,而不知何神。
按《怡庵載錄》雲:“宋景定四年,旱蝗,上敕封劉武穆琦為揚威侯、天曹猛将之神,蝗遂殄滅。
”而《畿輔通志》載:“劉猛将軍名承忠,廣東吳川縣人,元末官指揮,有‘猛将’之号。
江淮蝗旱,督兵逐捕,蝗盡殛死。
後因元亡,自沉于河,土人詞祀之。
”二說不一,豈神亦有更替耶?然忠義之士,生而護國,死而佑民,其為神則一,固不必辨其孰是孰非也。
○宋儒信釋氏施食 先大父臨終遺命,子孫不許作佛事。
餘家世遵守之。
或謂忏悔解冤,事理彰著,胡可廢也?餘曰:“子不讀佛書耶?佛于過去生中,曾為盜殺人,比成道後,報至,金槍穿體,佛飛至空中,槍亦随之,不勝其苦,諸大弟子皆悲泣而莫能救。
夫以佛之功德,不克解己之厄,諸大弟子之法力,不得解師之冤;而謂今日之僧衆捧數卷經文,能忏一生罪業,有是理乎?人第當自省此身,不作害人害物之事可耳。
”其人無詞而退。
然僧家施斛請客一節,卻甚有驗。
嘉慶年間,先大夫在福建需次時,舍館夙稱兇宅,初不之信,入居後,家人時嘩鬼祟,病者接踵。
未幾,先大夫亦病且甚,先太夫人醫禱皆窮,乃延僧施食。
是夕,先大夫于朦胧中,忽見男女數十人,皆青衣小冠,結隊自床後出,時以憊甚,不能诘也。
未幾,又見此數十人連袂自門入,每人皆至床前叩首而去,心甚疑訝,然喑不能言。
比先太夫人入,告以故,太夫人驚曰:“今夕延僧施食,豈鬼來相謝耶?”然自後病良已,宅亦從此清吉。
先大夫嘗與人言之。
故餘家雖不禮忏,而施食一事,嘗舉行之。
茲閱南宋車若水《腳氣集》所論施食之說,頗有相合者。
若水在宋為講學家,所見如此,故采錄之。
大略謂:自先王之禮不行,人心放恣,被釋氏乘虛而入,冠禮、喪禮、葬禮、祭禮,皆被他将蠻夷之法來奪了。
冠禮如他初削發受戒之類。
喪禮則有七七、百日之說。
葬是順,火化是大逆。
今貧民無地可葬,又被他說火化上天,是喪葬之禮亦被奪了。
施斛一節,既薦祖先,又與祖先請客而共享之。
夫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蓋是理之必然者。
乃後世小人,但知自己饑餓,何曾有思親之心?往往雖有子孫,亦是若敖,如此則施斛之說,尚不失為長厚也。
畢竟是一個祭祀,以僧代巫,而求達于鬼神,請父母而又與請客,緻死緻生之道,容或有是理也。
予先室死,曾施斛祭之。
友朋來問雲:“君素不信佛老,何為施斛?”予曰:“我自不信,我自施斛。
”既而友人呂居中雲:“鄭忄造堂先生,亦不信佛老,亦不廢施斛,曾有所感也。
以僧代巫,卻要擇僧。
”雲雲。
其說于理甚明。
昔邵康節先生不廢紙錢,其亦此義乎?又福州梁ぇ林中丞《退庵随筆》載:康熙時,韓文懿公病困時,李文貞公往候之。
公曰:“正有一事,欲仗大筆傳信。
病中見得幽冥之故,灼然不爽。
吾初疾,原非大症,止因衆祟繞榻,徹夜叫歡,連旬不能合眼,以緻病勢日增。
其日,諸鬼忽相約于西河沿赴席,甫晡,相率而去,吾竟得安寝達旦。
使人訪問,則西河沿人果于是夜普度施食。
自是後,諸鬼複還,吾亦遂不寐,以至于困。
”李曰:“今諸鬼在何處?”曰:“見君在坐,退處榻後矣。
此事向不以為信,今将紀錄示後,病不能執筆,故以相屬。
”後文貞以此事載之語錄中。
夫文貞為一代理學名臣,目擊韓文懿之事,而著之書,則施食一節,可無緻疑矣。
○古今海菜價之貴賤 若水又謂:“天下有貴物乃不如賤者。
隻如眼前海菜,以紫菜為貴。
海藻次之,海藻所謂大菜也。
苔為下。
紫菜爽口,乃發百病。
大菜病人可食。
苔之好者,真勝前兩菜,且無渣滓,本草謂能消食也。
貴公子隻是吃貴物。
”雲雲。
按紫菜此時并不貴重,而海藻則稍貴于紫菜,亦是常物,非貴人所屑食者。
今之海菜,則海參也,魚翅也,而推燕窩為首,佳者價至三四十金一斤,較紫菜價百倍矣。
何古今食品之殊若此?豈古尚儉而今愈奢耶? ○黃岩杜鵑 若水謂:“杜陵《杜鵑詩》雲:‘生子百鳥巢,百鳥不敢嗔。
殷勤哺其子,禮若奉至尊。
’其說不然。
杜鵑,鹞屬,枭之徒也。
飛入鳥巢,鳥見之而去,于是生子于其巢。
鳥歸,不知是别子也,遂為育之。
既長,乃欲敢母。
”其說甚奇,古人初無是說。
豈黃岩之杜鵑若是?若水親見之而雲然耶?記之,以俟世之博物者。
○關侯祀典 關聖廟中,除子平及周倉外,無從祀者。
按《吳志呂岱傳》:安成長吳、中郎将袁龍首尾關雲長,複為反亂,據攸縣,龍在醴陵。
權遣魯肅攻攸,得突走。
岱攻醴陵,遂擒斬龍。
是龍、皆蜀漢忠臣,關聖心膂,龍又殉節,乃廟中不祀,何耶?又世傳侯生于戊午年五月十三日,四柱皆是戊午,故祀典于是日緻祭一次。
然以《長曆》考之,是年五月無戊午日,是四柱戊午之說已不足憑。
又遂安餘國桢所著《劬庵類稿》謂:正史,侯殉義在建安二十五年,歲在庚子,年五十八歲。
則侯受生之歲是癸卯,非戊午也。
餘又考:由戊午至庚子僅四十三年,而獻帝初平元年侯已從先主讨董卓,以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