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直立地上,一童猱升至頂,匍匐其上,轉運如輪,盤旋不已;既而以一手執竹梢,徐蹑足立于梢上,拍手騰空,飛身而下。
此外之技,不可枚舉,劇佳甚。
聞此伶人皆供奉内廷,無怪藝之絕耳,戲彩之衣,悉金珠晃漾,所演戲為一英雄破敵還朝,大似策勳飲至。
并有多神下界,神内一人赤面如朱,雲是先皇帝也。
戲之中間,忽出美婦二人,曲眉秀項,麗服炫妝,各立二人肩上翩跹而舞,應弘合拍,如履平地。
又二童子,衣奇異之衣,奏技如果斯提克。
盡日所觀,無不入妙,典終拜謝而回。
是日,遵滿洲禮,上幸虎圈打虎,即日還宮。
内大臣提督索額圖請宴,至其宅,情款甚密。
從内書房攜手客舍,桌椅精潔,上覆金絲滿繡各色生物桌單。
餘另一席,他官隔坐相陪。
案設細磁花盆,内植各色花朵,皆以紫絨雜色绫絹為之,因時隆冬,無鮮花,故像生也。
前案羅列銀碟,内焚沉香,氣頗馥郁。
旁設文玩,數寸小人,木質金裝,飾畫工細。
餘及主人所坐椅上覆以虎、豹之皮,文采威重。
衆客皆先飲果茶,杯放鐵匙一枚,果有胡桃、榛瓤之屬。
茶畢,以瑪瑙杯奉酒,此酒胥對淋水飲之。
随上盤盞多道,皆脔切魚肉,層層疊累,上貼鮮細花草,列于一旁;又魚肉六品齊上。
食少許,又珍品數道,各種小食;未上各種蜜餞,如葡萄、香桃、金橘等物。
筵有優伶女妝,演戲侑酒,舞裙歌扇,盛極一時。
有從旁窺客者,朱簾半啟,紅袖微呈,則夫人及女公子也。
其妝飾則皆依其國服色,極為華麗。
在此開懷暢叙,約有三鐘之久,乃同随員緻謝散去。
靜息數日,有管庫之石老爺相請,因至其宅,相待尤極豐盛。
客舍之制,亦屬中國極富規模,白石為地,室三隅皆設鐵梨木桌,以漢白玉為面,石上自成山河樹木之形,真世間罕物。
上設極大銀瓶,内插名花無數。
雖庭柱亦采畫鮮明,他可知矣。
席間招優伶演戲,侑酒。
宴畢,主人引餘遊市廛,所見纟由緞成衣、金銀首飾及百種細貨鋪面。
有一官藥局,因同下馬,意欲購買數種試用。
店内藥材滿架,主人款茶少坐,即有許多大夫藥方前來,按方稱藥,與西洋無二。
旁有古玩店,餘購數器,因得觇其鋪後花園,以盆植香桃及各種鮮花羅列殆滿;中一玻璃缸,水滿其中,蓄魚數十頭,長約一指,色如真金,有脫鱗者,肉際紫色,實為天下所罕有。
從此又過數市,門上悉懸木匾,上書主人名字并所賣之物,字甚整齊。
又過魚市,見各色生魚如鯉、鲫之屬,并有水蛇,心大詫異,不解中華何以食此?又有木桶盛放蝦、蟹。
旁輔鋪中,有鹿、兔、山雞、野羊及各野禽之類。
是年本國正月初七日,為中國元旦,此節約過三禮拜之久。
從夜半新月初生時候,陡聞皇城内鐘鼓特起,接連各寺院鼓聲不絕,沿街勿論官民士庶,門放各種花炮,以示新年之意。
各鋪閉戶,鼓樂嗷嘈,庵觀僧、道、喇嘛各衆,皆循其規矩,擊鼓、吹号,從亥正起,直至次午,如兩軍對壘,各領十萬之衆,炮聲震天不絕。
白晝,街市多有執事人等扛擡拂像,各處巡行;喇嘛則提爐拈珠,伐鼓、擊钹、吹号,絡繹于道;遊人如蟻。
各鋪三日不開市。
罪人停刑。
浃旬之間,街市男女甚夥,婦人或騎驢,或乘車,車乃二輪,上作圓棚,前面為門,使女坐後,或吹或唱,人共見其主婦外坐,吸煙也。
蓋中國婦女向不出遊,惟北城專系滿人居處,不甚避忌。
漢人俱住城外市肆。
數日後,上遣官二員傳旨,以次日先黎明一時入朝辭行。
欽遵。
次日未黎明前一時之半,有三員官來約,并馬同行至下馬碑處,步入三重門,進一室,坐,仍有如噶霏之茶,雲是滿禮早晨所食者。
見第四院内朱紫紛集,悉滿洲衣冠,風雅華麗。
俄黎明,引入第四院,坐百官之中,侍臣皆按品秩,或東或西,兩處鹄立。
刻許,聞聖駕将出,箫管悠揚,如聞仙樂。
此殿又非前日召見處所,内設寶座,鋪黃絨褥,兩旁列二人鼓,金彩輝煌。
鼓大約十八尺,下有木座。
皇上入座後,命一官從内出,至衆官次朗宣數語,惟聞末雲“起來”、“叩頭”,如是者三,各官即行禮三次。
行禮時鐘鼓齊鳴,絲竹外有一器,首極清銳,殊震耳。
有二大臣命我進,從二丈八尺外遂進至一丈八尺,立二滿王之間。
行禮畢,鐘鼓大作,聲如發炮,箫管備舉,接連六次,仍賜坐,複賜如噶霏之茶一盞。
餘捧而飲。
兩國公事畢,餘起身,朝上行禮;上起,進西方門還宮。
此院内銮儀兵衣紅布衣,上印如洋元花,小帽黃翎,雲黃色惟禦前用之。
又有腰佩刀,手執長槍,上挂小旗之兵,在院内排立。
去兵不遠,有馬八匹,一色純白,鞍辔悉具,應亦儀仗也。
第三院内象四隻,内一白象,胥被文繡之衣,辔頭等均以金銀為飾,背負細木雕刻小亭,内可容八人。
又有禦用轎辇,皆以黃罩罩之。
又許多木椅、木座,為鐘、鼓及各廟樂器所用。
下朝,即登象辇,送歸弟。
象奴十人以大繩系象頭,左右牽之以行;項坐一奴,手執鐵鈎,以為約束指示。
象頗馴,馭者走如飛,似加意為之,恐其生事也。
又數日,耶稣會教師奏請得旨,準本大臣前往其宇瞻視。
即有兩官偕餘同往,堂外四圍皆高墉,石碑二座,門内廊舍悉仿意達禮亞國房式。
門内右設天、地二球,橫分大有八尺。
堂按意達禮亞國式,極高大,内張琴瑟,皆妥馬克思教典禮。
神像盡多,神壇一切工緻無比,寬廣可容三千人,房上懸大鐘一,小鐘無數。
交鐘時相合如樂。
瞻仰畢,随入廣屋,内貯西洋各色寶玩。
又延至寝室坐談,食蜜餞諸果,及西洋幹糧酒,香美異常。
飲時不忘泰西禮,各為君上祝裡,乃同飲。
款叙良久,情懷頗暢,始别。
同時複有一員自内廷出,相請遊玩遂乘馬同至馴象所。
象共十四,有白象一,觀之不足,命象呈技。
奴嗾之,乃作虎嘯,聲震屋宇;又有聲如牛馬,又如南方小鳥。
尤奇者,學吹号,又命象向我請安,就地作滾,其滾時,先舒前足,徐舒後足,腹重貼地,卧而後起。
有一象尚未練習,鎖前二足,未經出戶,地旁有深溝,似防其變。
象體碩大,有牙長至六尺者,官謂餘曰:“此暹邏所出,每年其王入貢數頭。
”顧其食,惟以米草纟困縛堆積其旁,以鼻次第卷入口中也。
複出行街市,恣意遊玩。
回館過一官第,見門首數人捉一狗,甚肥,餘問故,答曰:“此肉最養人,夏食尤妙,以性涼之故。
”不覺心為少異。
餘緻謝,官乃去。
次日,提督内大臣以柙盛豹一頭,送館看視,又送猴人、鼠戲各藝。
猴解戲人言,做耍多異,又以紅綠各彩衣置木箱中,令猴看視後,呼取某彩衣,猴開取服之演戲,一無所舛,穿衣形狀頗奇;複令就地翻斤鬥,又作踏繩之戲,甚可解頤。
鼠人出二鼠于笥,以索套鼠頸,二鼠各負索盤繞,幾疑成結,後竟走出,索仍挺直,其妙乃爾。
耶稣會教師曰:“三年前,東洋島中貢四異獸,形大如馬,頭有二角向上,生穎頗銳。
置之苑囿,約離京二三十裡。
曾奉旨往視,并詢西洋有無此物?看畢複命。
觀畢,并言西洋所無。
”本大臣頗欲往觀,惜路遠,歸期在即,未經見也。
謝内大臣後,并求如皇上命我行時,前旬賜信為感。
後得信,餘即購買遠道所需各物,上仍賜宴一次。
于三十三年二月初八日,餘帶随員出京,衆大臣依依相送。
十四日,抵長城,至那甕城,經過黑龍江各莊屯,至蒙古沙漠邊界前寄存牲畜處。
昔入京至此,餘及随帶人員俱食中國供給。
從此往爾古那河,則本國地界矣,資斧應自備。
惜牲之存者八百頭餘,并因水草有毒物故。
小住幾日,俟用物備齊,乃謝沿途護送官員,起身而去。
以上出該使臣日記,外畫三貢,今依樣畫出。
第一頁為錫宴。
正中即寶座,左立二人,耶稣會教師也;左下中座為俄使臣,席前立者三人為通官,傳命者也。
第二頁為辭行。
正中為聖祖仁皇帝,兩旁有二大鼓,其立于右階者,傳宣人也;階左下列坐三人中有俄使。
第三頁系宮内所見。
第四院有象辇等物,向門立者三人中為俄使,後有數十員,俄随員也。
此外之技,不可枚舉,劇佳甚。
聞此伶人皆供奉内廷,無怪藝之絕耳,戲彩之衣,悉金珠晃漾,所演戲為一英雄破敵還朝,大似策勳飲至。
并有多神下界,神内一人赤面如朱,雲是先皇帝也。
戲之中間,忽出美婦二人,曲眉秀項,麗服炫妝,各立二人肩上翩跹而舞,應弘合拍,如履平地。
又二童子,衣奇異之衣,奏技如果斯提克。
盡日所觀,無不入妙,典終拜謝而回。
是日,遵滿洲禮,上幸虎圈打虎,即日還宮。
内大臣提督索額圖請宴,至其宅,情款甚密。
從内書房攜手客舍,桌椅精潔,上覆金絲滿繡各色生物桌單。
餘另一席,他官隔坐相陪。
案設細磁花盆,内植各色花朵,皆以紫絨雜色绫絹為之,因時隆冬,無鮮花,故像生也。
前案羅列銀碟,内焚沉香,氣頗馥郁。
旁設文玩,數寸小人,木質金裝,飾畫工細。
餘及主人所坐椅上覆以虎、豹之皮,文采威重。
衆客皆先飲果茶,杯放鐵匙一枚,果有胡桃、榛瓤之屬。
茶畢,以瑪瑙杯奉酒,此酒胥對淋水飲之。
随上盤盞多道,皆脔切魚肉,層層疊累,上貼鮮細花草,列于一旁;又魚肉六品齊上。
食少許,又珍品數道,各種小食;未上各種蜜餞,如葡萄、香桃、金橘等物。
筵有優伶女妝,演戲侑酒,舞裙歌扇,盛極一時。
有從旁窺客者,朱簾半啟,紅袖微呈,則夫人及女公子也。
其妝飾則皆依其國服色,極為華麗。
在此開懷暢叙,約有三鐘之久,乃同随員緻謝散去。
靜息數日,有管庫之石老爺相請,因至其宅,相待尤極豐盛。
客舍之制,亦屬中國極富規模,白石為地,室三隅皆設鐵梨木桌,以漢白玉為面,石上自成山河樹木之形,真世間罕物。
上設極大銀瓶,内插名花無數。
雖庭柱亦采畫鮮明,他可知矣。
席間招優伶演戲,侑酒。
宴畢,主人引餘遊市廛,所見纟由緞成衣、金銀首飾及百種細貨鋪面。
有一官藥局,因同下馬,意欲購買數種試用。
店内藥材滿架,主人款茶少坐,即有許多大夫藥方前來,按方稱藥,與西洋無二。
旁有古玩店,餘購數器,因得觇其鋪後花園,以盆植香桃及各種鮮花羅列殆滿;中一玻璃缸,水滿其中,蓄魚數十頭,長約一指,色如真金,有脫鱗者,肉際紫色,實為天下所罕有。
從此又過數市,門上悉懸木匾,上書主人名字并所賣之物,字甚整齊。
又過魚市,見各色生魚如鯉、鲫之屬,并有水蛇,心大詫異,不解中華何以食此?又有木桶盛放蝦、蟹。
旁輔鋪中,有鹿、兔、山雞、野羊及各野禽之類。
是年本國正月初七日,為中國元旦,此節約過三禮拜之久。
從夜半新月初生時候,陡聞皇城内鐘鼓特起,接連各寺院鼓聲不絕,沿街勿論官民士庶,門放各種花炮,以示新年之意。
各鋪閉戶,鼓樂嗷嘈,庵觀僧、道、喇嘛各衆,皆循其規矩,擊鼓、吹号,從亥正起,直至次午,如兩軍對壘,各領十萬之衆,炮聲震天不絕。
白晝,街市多有執事人等扛擡拂像,各處巡行;喇嘛則提爐拈珠,伐鼓、擊钹、吹号,絡繹于道;遊人如蟻。
各鋪三日不開市。
罪人停刑。
浃旬之間,街市男女甚夥,婦人或騎驢,或乘車,車乃二輪,上作圓棚,前面為門,使女坐後,或吹或唱,人共見其主婦外坐,吸煙也。
蓋中國婦女向不出遊,惟北城專系滿人居處,不甚避忌。
漢人俱住城外市肆。
數日後,上遣官二員傳旨,以次日先黎明一時入朝辭行。
欽遵。
次日未黎明前一時之半,有三員官來約,并馬同行至下馬碑處,步入三重門,進一室,坐,仍有如噶霏之茶,雲是滿禮早晨所食者。
見第四院内朱紫紛集,悉滿洲衣冠,風雅華麗。
俄黎明,引入第四院,坐百官之中,侍臣皆按品秩,或東或西,兩處鹄立。
刻許,聞聖駕将出,箫管悠揚,如聞仙樂。
此殿又非前日召見處所,内設寶座,鋪黃絨褥,兩旁列二人鼓,金彩輝煌。
鼓大約十八尺,下有木座。
皇上入座後,命一官從内出,至衆官次朗宣數語,惟聞末雲“起來”、“叩頭”,如是者三,各官即行禮三次。
行禮時鐘鼓齊鳴,絲竹外有一器,首極清銳,殊震耳。
有二大臣命我進,從二丈八尺外遂進至一丈八尺,立二滿王之間。
行禮畢,鐘鼓大作,聲如發炮,箫管備舉,接連六次,仍賜坐,複賜如噶霏之茶一盞。
餘捧而飲。
兩國公事畢,餘起身,朝上行禮;上起,進西方門還宮。
此院内銮儀兵衣紅布衣,上印如洋元花,小帽黃翎,雲黃色惟禦前用之。
又有腰佩刀,手執長槍,上挂小旗之兵,在院内排立。
去兵不遠,有馬八匹,一色純白,鞍辔悉具,應亦儀仗也。
第三院内象四隻,内一白象,胥被文繡之衣,辔頭等均以金銀為飾,背負細木雕刻小亭,内可容八人。
又有禦用轎辇,皆以黃罩罩之。
又許多木椅、木座,為鐘、鼓及各廟樂器所用。
下朝,即登象辇,送歸弟。
象奴十人以大繩系象頭,左右牽之以行;項坐一奴,手執鐵鈎,以為約束指示。
象頗馴,馭者走如飛,似加意為之,恐其生事也。
又數日,耶稣會教師奏請得旨,準本大臣前往其宇瞻視。
即有兩官偕餘同往,堂外四圍皆高墉,石碑二座,門内廊舍悉仿意達禮亞國房式。
門内右設天、地二球,橫分大有八尺。
堂按意達禮亞國式,極高大,内張琴瑟,皆妥馬克思教典禮。
神像盡多,神壇一切工緻無比,寬廣可容三千人,房上懸大鐘一,小鐘無數。
交鐘時相合如樂。
瞻仰畢,随入廣屋,内貯西洋各色寶玩。
又延至寝室坐談,食蜜餞諸果,及西洋幹糧酒,香美異常。
飲時不忘泰西禮,各為君上祝裡,乃同飲。
款叙良久,情懷頗暢,始别。
同時複有一員自内廷出,相請遊玩遂乘馬同至馴象所。
象共十四,有白象一,觀之不足,命象呈技。
奴嗾之,乃作虎嘯,聲震屋宇;又有聲如牛馬,又如南方小鳥。
尤奇者,學吹号,又命象向我請安,就地作滾,其滾時,先舒前足,徐舒後足,腹重貼地,卧而後起。
有一象尚未練習,鎖前二足,未經出戶,地旁有深溝,似防其變。
象體碩大,有牙長至六尺者,官謂餘曰:“此暹邏所出,每年其王入貢數頭。
”顧其食,惟以米草纟困縛堆積其旁,以鼻次第卷入口中也。
複出行街市,恣意遊玩。
回館過一官第,見門首數人捉一狗,甚肥,餘問故,答曰:“此肉最養人,夏食尤妙,以性涼之故。
”不覺心為少異。
餘緻謝,官乃去。
次日,提督内大臣以柙盛豹一頭,送館看視,又送猴人、鼠戲各藝。
猴解戲人言,做耍多異,又以紅綠各彩衣置木箱中,令猴看視後,呼取某彩衣,猴開取服之演戲,一無所舛,穿衣形狀頗奇;複令就地翻斤鬥,又作踏繩之戲,甚可解頤。
鼠人出二鼠于笥,以索套鼠頸,二鼠各負索盤繞,幾疑成結,後竟走出,索仍挺直,其妙乃爾。
耶稣會教師曰:“三年前,東洋島中貢四異獸,形大如馬,頭有二角向上,生穎頗銳。
置之苑囿,約離京二三十裡。
曾奉旨往視,并詢西洋有無此物?看畢複命。
觀畢,并言西洋所無。
”本大臣頗欲往觀,惜路遠,歸期在即,未經見也。
謝内大臣後,并求如皇上命我行時,前旬賜信為感。
後得信,餘即購買遠道所需各物,上仍賜宴一次。
于三十三年二月初八日,餘帶随員出京,衆大臣依依相送。
十四日,抵長城,至那甕城,經過黑龍江各莊屯,至蒙古沙漠邊界前寄存牲畜處。
昔入京至此,餘及随帶人員俱食中國供給。
從此往爾古那河,則本國地界矣,資斧應自備。
惜牲之存者八百頭餘,并因水草有毒物故。
小住幾日,俟用物備齊,乃謝沿途護送官員,起身而去。
以上出該使臣日記,外畫三貢,今依樣畫出。
第一頁為錫宴。
正中即寶座,左立二人,耶稣會教師也;左下中座為俄使臣,席前立者三人為通官,傳命者也。
第二頁為辭行。
正中為聖祖仁皇帝,兩旁有二大鼓,其立于右階者,傳宣人也;階左下列坐三人中有俄使。
第三頁系宮内所見。
第四院有象辇等物,向門立者三人中為俄使,後有數十員,俄随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