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其右,辄自以為接孔孟之傳焉,是以辨陸學則王學亦大其中矣。
《大家商量集》所載朱子辨陸學諸說,尤為詳備,今摘出其最的實切當者,且取《太極後論》、《中庸或問》所論附之,以明王學之初不異乎陸學,而共背聖賢之教也。
吾友詳之。
”雲雲。
其辨别之嚴如此。
今其國王改從泰西之制,衣服、法度均遵其俗。
用夷變夏,取出陳相,焚書屏儒,有同嬴政,吾恐天主之教從此流行,朱陸之學并以淪胥,不知其國中之明理者如何痛哭流涕也。
○天主耶稣兩教之互争 天主教向有厲禁,自泰西通商後,其禁遂弛,蔓延于江、浙、閩、廣東南各省。
入其教者,廢祖先之祀,無鬼神之敬,生員入學不拜孔子,殊駭人聽聞,然教中人自若也。
餘嘗與其教士譚論,亦不過就釋氏天堂禍福之說而推衍之耳。
伊教内亦分異同,謂奉天主者為正學,奉耶稣者為異端。
異端當辟,正學當扶,其辟也,不獨以言,且至攘臂。
今年,英國别部天主、耶稣二教之人分朋鬥争,殺人縱火,不可禁遏,竟至調兵彈壓。
餘笑謂:“此即中國朱、陸之辨也。
”然天主教人龐雜嗜利,喜傳教;耶稣教人自守,而不傳教。
○越南進貢表文 同治十二年,越南國王遣使上表進貢。
表文用俪體,選詞頗佳,茲備錄之: 越南國王臣阮福時稽首頓首,謹上言:茲仰見萱階日煦,桂甸風清,仰天阊而葵藿遙傾,瞻《王會》而梯航恐後。
謹奉表上進者,伏以皇疇建五,庶邦翹安勸之仁;使驿重三,下國效賓從之款。
尋常雉赆,咫尺螭坳。
欽惟大皇帝陛下,湯德懋昭,翹勳光被。
六禦辰居極北,合遐迩為一家一人;四敷文命既南,公覆載于所通所至。
波不揚于周海,共畢受于商畿。
今臣忝守炎邦,世承藩服。
久洽同文之化,夙敦述職之虔。
土物非臧,上屆幸停留抵;庭香惟謹,下情獲遂瞻依。
臣憑仗寵靈,恪職貢。
式金式玉,遵王度以不違;維屏維翰,迓天麻于無攵。
臣不勝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
除另具歲貢品儀,交陪臣潘仕ㄈ、何文關、阮修等赍遞上進外,謹奉表随講以聞。
一恭進今年癸酉歲貢品物:象牙一對,犀角二座,土綢一百匹,土纨一百匹,土絹一百匹,土布一百匹,沉香三百輛,速香三百兩,砂仁米四十五筋,榔四十五筋。
○滄浪亭 蘇州滄浪亭,有水石之勝。
前則蘇子美以四萬錢得之,後為韓蕲王别墅,故從前于中堂合祀二公,有聯雲:“四萬青錢,明月清風今有價;一雙白璧,詩人名将古無俦。
”道光戊子,陶文毅公撫吳,重之,合蘇人暨宦蘇者鄉賢名宦,為五百名賢祠。
落成之日,有五老會。
五老者:内閣中書潘三松奕隽,年八十八;掌山東道監察禦史吳玉松雲,年八十一;山東按察使石琢堂韫玉,年七十二;刑部尚書韓桂ぎ{山封},年七十一;江蘇巡撫陶雲汀澍,年五十。
以齒序坐,各賦一詩,文毅有“惟時座上人,長眉多老耋”之句。
好事者遂繪為《五老圖》。
太平盛事,賢達風流,一時傳為佳話。
粵匪之亂,亭亦被毀。
同治壬申,方伯恩公錫、廉訪應公寶時複興葺之,至癸酉季夏始竣事,距戊子已四十六年矣。
雖經滄桑,幸得舊觀,然壽藤古樹,均已無存,登臨者能不感慨系之! ○經文達煙量 河間紀文達公酷嗜淡巴菰,頃刻不能離,其煙房最大,人呼為“紀大煙袋”。
一日當直,正吸煙,忽聞召見,亟将煙袋插入靴筒中,趨入,奏對良久,火熾于襪,痛甚,不覺嗚咽流涕。
上驚問之,則對曰:“臣靴筒内走水。
”蓋北人謂失火為“走水”也。
乃急揮之出,比至門外脫靴,則煙焰蓬勃,肌膚焦灼矣。
先是,公行路甚疾,南昌彭文勤相國戲呼為“神行太保”,比遭此厄,不良于行者累日,相國又嘲之為“李鐵拐”雲。
○羅文俊奏對得體 南海羅蘿村先生文俊,督浙江學政時,衡鑒公明,拔取多知名士。
經賞識者,大都破壁飛去,所取優貢:洪張伯昌燕,丙辰探花;金翰臯鶴清,乙巳榜眼;章采南,壬子狀元。
此外,捷鄉、會試登台閣者,指不勝屈。
惟餘兩列前茅,一無成就,殊累知人之明。
公素短視,尋丈外即不能辨,嘗于召見時上笑問曰:“汝見朕否?”公奏曰:“天威不違顔咫尺。
”人共服其應對之得體。
○張船山題畫鷹詩 遂甯張船山先生問陶,大學士文端公之孫也。
性伉爽,無城府,書畫妙一時。
與先大夫最善。
由檢讨遷禦史,連上三疏:一劾六部九卿,一劾天下各督撫,一劾河漕、鹽政。
先大夫問之曰:“子不慮叢怨中外乎?”先生笑曰:“我所責難者,皆大臣名臣事業,其思為大臣名臣者,方且感我為達其意;若無志于此者,将他身分擡得如此高,慚愧不暇,何暇怨我乎?”先生嘗畫一鷹,贈先大夫,上題雲:“奇鷹瞥然來,身在高樹。
風勁乍低頭,沉思擊何處。
”可想見其豐采矣。
船山先生與洪稚存太史亮吉皆為大興朱文正相國門下士。
相國好佛,嘗于生朝諸弟子稱觞之際。
太史袖出一文上壽,相國固喜其文,亟命讀之。
太史抗聲朗誦,洋洋千言,多譏佞佛事。
諸人大驚,先生獨大喜叫絕,相國大怒。
坐是淪踬有年,先生不悔也。
太史後以上成親王書言事,下诏獄,獄急,親友或對之哭,太史口占一絕慰之,末句雲:“丈夫自信頭顱好,須為朝廷吃一刀。
”聞者皆破涕為笑。
賴上聖明,卒得釋還。
同時永福黃莘田任官廣東四會縣知縣,放情詩酒,大吏以飲酒賦詩,不理民事劾之,莘田聞之忻然。
解組日,即将“飲酒賦詩,不理民事,奉旨革職”十二字自旌其舟而歸。
三君子者,皆詩人也。
○楊胡子歌 成都楊忠武公遇春,嘉、道時名将也。
以武舉從征教匪起家,身經百戰,無不克捷,官至提督,改文階為陝甘總督,晉封一等昭勇侯。
予告,年逾八十而薨。
臨終自知死期,會四川總督同安蘇公廷玉往訪之,公出見,手交遺折,托其代奏,時固無恙也。
蘇公不得已帶之歸,公即于夜間逝世,豈非生有自來者耶?仁和馬秋藥太常履泰有《楊胡子歌》,人奇而詩亦甚奇,讀之,覺公之精神意氣猶躍躍紙上也。
詩雲:賊怕楊胡子,賊怕胡子走脫趾。
不怕白胡大尾羊,隻怕黑胡楊難當。
賊正蒼黃疑未決,瞥見胡子擲身人。
刀嫌太快矛太尖,隻使一條鐵馬鞭。
逢人撾人馬撾馬,血肉都成甕中。
須臾将士風湧波,縱橫步騎從一騾。
賊忽乘高石如雨,胡子鞭已空中舉。
賊忽走險奔如蛇,胡子騾已橫道遮。
森森賊寨密排壘,胡子從外陷其内。
重重賊隊圍如帶,胡子從内潰其外。
胡子鞭騾繞賊走,吞賊胸中已八九。
目一叱胡槎牙,賊皆撲地為蟲沙。
相傳失路曾問賊,賊指間道教胡出。
賊甯不怨胡子鞭?頗聞胡子為将賢。
胡子待士如骨肉,蟻大功勞無不錄。
拔擢真能任鼓鼙,拊循含淚吮瘡痍。
噫嘻!賊中感服尚如此,豈有官軍肯惜死!”寫得生氣勃勃,仿佛聽鼓鼙之聲而思将帥之臣矣。
然此詩作于嘉慶年間,猶未睹道光七年公征西域時之偉績也。
○漕督諧詩 雲夢許秋岩尚書兆椿,美須髯,工詩善書,尤精于吏牍,下筆千言,無不迎刃而解,蓋非獨以吟詠見長也。
官漕督時,道出長沙,善化令某,已升武岡州牧,置備儀伏,于官銜牌誤書“漕”作“糟”,尚書作一詩調之雲:“平生不作醉鄉侯,況複星馳速置郵。
豈有尚書兼曲部?漫勞明府續糟邱。
讀書字要分魚豕,過客風原異馬牛。
聞說頭銜已升轉,武岡可是‘五缸’州”?風流蘊藉,想某令讀之亦當絕倒。
○馬通人性 南皮張子青尚書之萬,丁未狀元也。
為孝廉時,與同伴數人赴京師,道出天津,公騎一紅馬,甚神駿,途遇洋官,見而愛之,遣人來買,公不許,則固以請。
同伴以外國人不足較,勸公與之,遂牽而去。
次日将欲啟程,洋官送馬來還,詢其故,則洋官甫乘,遽被掀下,連易數人,皆掀墜,且蹄齧不可向迩,以為劣馬,故不複留。
比公乘之,調良如故,共歎此馬
《大家商量集》所載朱子辨陸學諸說,尤為詳備,今摘出其最的實切當者,且取《太極後論》、《中庸或問》所論附之,以明王學之初不異乎陸學,而共背聖賢之教也。
吾友詳之。
”雲雲。
其辨别之嚴如此。
今其國王改從泰西之制,衣服、法度均遵其俗。
用夷變夏,取出陳相,焚書屏儒,有同嬴政,吾恐天主之教從此流行,朱陸之學并以淪胥,不知其國中之明理者如何痛哭流涕也。
○天主耶稣兩教之互争 天主教向有厲禁,自泰西通商後,其禁遂弛,蔓延于江、浙、閩、廣東南各省。
入其教者,廢祖先之祀,無鬼神之敬,生員入學不拜孔子,殊駭人聽聞,然教中人自若也。
餘嘗與其教士譚論,亦不過就釋氏天堂禍福之說而推衍之耳。
伊教内亦分異同,謂奉天主者為正學,奉耶稣者為異端。
異端當辟,正學當扶,其辟也,不獨以言,且至攘臂。
今年,英國别部天主、耶稣二教之人分朋鬥争,殺人縱火,不可禁遏,竟至調兵彈壓。
餘笑謂:“此即中國朱、陸之辨也。
”然天主教人龐雜嗜利,喜傳教;耶稣教人自守,而不傳教。
○越南進貢表文 同治十二年,越南國王遣使上表進貢。
表文用俪體,選詞頗佳,茲備錄之: 越南國王臣阮福時稽首頓首,謹上言:茲仰見萱階日煦,桂甸風清,仰天阊而葵藿遙傾,瞻《王會》而梯航恐後。
謹奉表上進者,伏以皇疇建五,庶邦翹安勸之仁;使驿重三,下國效賓從之款。
尋常雉赆,咫尺螭坳。
欽惟大皇帝陛下,湯德懋昭,翹勳光被。
六禦辰居極北,合遐迩為一家一人;四敷文命既南,公覆載于所通所至。
波不揚于周海,共畢受于商畿。
今臣忝守炎邦,世承藩服。
久洽同文之化,夙敦述職之虔。
土物非臧,上屆幸停留抵;庭香惟謹,下情獲遂瞻依。
臣憑仗寵靈,恪職貢。
式金式玉,遵王度以不違;維屏維翰,迓天麻于無攵。
臣不勝瞻天仰聖、激切屏營之至。
除另具歲貢品儀,交陪臣潘仕ㄈ、何文關、阮修等赍遞上進外,謹奉表随講以聞。
一恭進今年癸酉歲貢品物:象牙一對,犀角二座,土綢一百匹,土纨一百匹,土絹一百匹,土布一百匹,沉香三百輛,速香三百兩,砂仁米四十五筋,榔四十五筋。
○滄浪亭 蘇州滄浪亭,有水石之勝。
前則蘇子美以四萬錢得之,後為韓蕲王别墅,故從前于中堂合祀二公,有聯雲:“四萬青錢,明月清風今有價;一雙白璧,詩人名将古無俦。
”道光戊子,陶文毅公撫吳,重之,合蘇人暨宦蘇者鄉賢名宦,為五百名賢祠。
落成之日,有五老會。
五老者:内閣中書潘三松奕隽,年八十八;掌山東道監察禦史吳玉松雲,年八十一;山東按察使石琢堂韫玉,年七十二;刑部尚書韓桂ぎ{山封},年七十一;江蘇巡撫陶雲汀澍,年五十。
以齒序坐,各賦一詩,文毅有“惟時座上人,長眉多老耋”之句。
好事者遂繪為《五老圖》。
太平盛事,賢達風流,一時傳為佳話。
粵匪之亂,亭亦被毀。
同治壬申,方伯恩公錫、廉訪應公寶時複興葺之,至癸酉季夏始竣事,距戊子已四十六年矣。
雖經滄桑,幸得舊觀,然壽藤古樹,均已無存,登臨者能不感慨系之! ○經文達煙量 河間紀文達公酷嗜淡巴菰,頃刻不能離,其煙房最大,人呼為“紀大煙袋”。
一日當直,正吸煙,忽聞召見,亟将煙袋插入靴筒中,趨入,奏對良久,火熾于襪,痛甚,不覺嗚咽流涕。
上驚問之,則對曰:“臣靴筒内走水。
”蓋北人謂失火為“走水”也。
乃急揮之出,比至門外脫靴,則煙焰蓬勃,肌膚焦灼矣。
先是,公行路甚疾,南昌彭文勤相國戲呼為“神行太保”,比遭此厄,不良于行者累日,相國又嘲之為“李鐵拐”雲。
○羅文俊奏對得體 南海羅蘿村先生文俊,督浙江學政時,衡鑒公明,拔取多知名士。
經賞識者,大都破壁飛去,所取優貢:洪張伯昌燕,丙辰探花;金翰臯鶴清,乙巳榜眼;章采南,壬子狀元。
此外,捷鄉、會試登台閣者,指不勝屈。
惟餘兩列前茅,一無成就,殊累知人之明。
公素短視,尋丈外即不能辨,嘗于召見時上笑問曰:“汝見朕否?”公奏曰:“天威不違顔咫尺。
”人共服其應對之得體。
○張船山題畫鷹詩 遂甯張船山先生問陶,大學士文端公之孫也。
性伉爽,無城府,書畫妙一時。
與先大夫最善。
由檢讨遷禦史,連上三疏:一劾六部九卿,一劾天下各督撫,一劾河漕、鹽政。
先大夫問之曰:“子不慮叢怨中外乎?”先生笑曰:“我所責難者,皆大臣名臣事業,其思為大臣名臣者,方且感我為達其意;若無志于此者,将他身分擡得如此高,慚愧不暇,何暇怨我乎?”先生嘗畫一鷹,贈先大夫,上題雲:“奇鷹瞥然來,身在高樹。
風勁乍低頭,沉思擊何處。
”可想見其豐采矣。
船山先生與洪稚存太史亮吉皆為大興朱文正相國門下士。
相國好佛,嘗于生朝諸弟子稱觞之際。
太史袖出一文上壽,相國固喜其文,亟命讀之。
太史抗聲朗誦,洋洋千言,多譏佞佛事。
諸人大驚,先生獨大喜叫絕,相國大怒。
坐是淪踬有年,先生不悔也。
太史後以上成親王書言事,下诏獄,獄急,親友或對之哭,太史口占一絕慰之,末句雲:“丈夫自信頭顱好,須為朝廷吃一刀。
”聞者皆破涕為笑。
賴上聖明,卒得釋還。
同時永福黃莘田任官廣東四會縣知縣,放情詩酒,大吏以飲酒賦詩,不理民事劾之,莘田聞之忻然。
解組日,即将“飲酒賦詩,不理民事,奉旨革職”十二字自旌其舟而歸。
三君子者,皆詩人也。
○楊胡子歌 成都楊忠武公遇春,嘉、道時名将也。
以武舉從征教匪起家,身經百戰,無不克捷,官至提督,改文階為陝甘總督,晉封一等昭勇侯。
予告,年逾八十而薨。
臨終自知死期,會四川總督同安蘇公廷玉往訪之,公出見,手交遺折,托其代奏,時固無恙也。
蘇公不得已帶之歸,公即于夜間逝世,豈非生有自來者耶?仁和馬秋藥太常履泰有《楊胡子歌》,人奇而詩亦甚奇,讀之,覺公之精神意氣猶躍躍紙上也。
詩雲:賊怕楊胡子,賊怕胡子走脫趾。
不怕白胡大尾羊,隻怕黑胡楊難當。
賊正蒼黃疑未決,瞥見胡子擲身人。
刀嫌太快矛太尖,隻使一條鐵馬鞭。
逢人撾人馬撾馬,血肉都成甕中。
須臾将士風湧波,縱橫步騎從一騾。
賊忽乘高石如雨,胡子鞭已空中舉。
賊忽走險奔如蛇,胡子騾已橫道遮。
森森賊寨密排壘,胡子從外陷其内。
重重賊隊圍如帶,胡子從内潰其外。
胡子鞭騾繞賊走,吞賊胸中已八九。
目一叱胡槎牙,賊皆撲地為蟲沙。
相傳失路曾問賊,賊指間道教胡出。
賊甯不怨胡子鞭?頗聞胡子為将賢。
胡子待士如骨肉,蟻大功勞無不錄。
拔擢真能任鼓鼙,拊循含淚吮瘡痍。
噫嘻!賊中感服尚如此,豈有官軍肯惜死!”寫得生氣勃勃,仿佛聽鼓鼙之聲而思将帥之臣矣。
然此詩作于嘉慶年間,猶未睹道光七年公征西域時之偉績也。
○漕督諧詩 雲夢許秋岩尚書兆椿,美須髯,工詩善書,尤精于吏牍,下筆千言,無不迎刃而解,蓋非獨以吟詠見長也。
官漕督時,道出長沙,善化令某,已升武岡州牧,置備儀伏,于官銜牌誤書“漕”作“糟”,尚書作一詩調之雲:“平生不作醉鄉侯,況複星馳速置郵。
豈有尚書兼曲部?漫勞明府續糟邱。
讀書字要分魚豕,過客風原異馬牛。
聞說頭銜已升轉,武岡可是‘五缸’州”?風流蘊藉,想某令讀之亦當絕倒。
○馬通人性 南皮張子青尚書之萬,丁未狀元也。
為孝廉時,與同伴數人赴京師,道出天津,公騎一紅馬,甚神駿,途遇洋官,見而愛之,遣人來買,公不許,則固以請。
同伴以外國人不足較,勸公與之,遂牽而去。
次日将欲啟程,洋官送馬來還,詢其故,則洋官甫乘,遽被掀下,連易數人,皆掀墜,且蹄齧不可向迩,以為劣馬,故不複留。
比公乘之,調良如故,共歎此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