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恒慮其少。

    而鴨畜于湖,千百成群,闌入稻田,往往肆食一空。

    于是各鄉農民來縣具呈,請禁畜鴨。

    時攝南彙令某君方以畜鴨食螃蜞為保稼善策,禀請通行各處,巡撫丁公抄禀行知下縣。

    餘閱之,不禁失笑,因以青浦請禁之件申覆;公見之,亦一笑而止。

    蓋物土之宜,固不可一概論之。

    古人迎貓祭虎,今日虎讵可迎耶? ○三千金不及一魚 “好名之人,能讓千乘之國;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見于色。

    ”此真孟子通達世故語也。

    餘嘗見慷慨之士揮斥千金,毫不吝惜,于一二金出納或不免者,事過之後,在己未嘗不失笑也。

    五茸葉桐山為河間通判,治饷宣府,當更代日,積資餘三千金,桐山悉置不問。

    主者遣一吏持至中途,以成例請,桐山曰:“不受羨,即吾例也。

    ”命歸之。

    晚居春申故裡,饣粥不繼。

    一日梅雨中,童子張網失一大魚,桐山為呀歎,其妻聞之曰:“三千金卻之,一魚能值幾何!”桐山亦撫掌大笑。

    雖然,居今之世,桐山可不謂賢乎? ○科名熱中之笑柄 嘉興馬淡子明經汾,嗜學工詩,嘗謂餘曰:“詩人境地,亦各就其造詣為之。

    才力大者如清廟明堂,有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小者則如竹籬茅舍,布置幽雅,亦自可人。

    吾才不高,隻可小以成小而已。

    萬不可貪多務得。

    譬之蘆簾竹屋中,忽陳黃鐘大呂一器,美則美矣,其如不稱何!”先生累踬鄉試,道光辛巳,會開恩榜,時室中窘甚,妻苦勸其不往,先生不可,典質簪珥而行。

    出闱,意行甚,日盼捷音。

    放榜日,伫立門首。

    會同裡沈蓮溪觀察中式,報錄者誤入其家,鄰人鹹從之入,衆口稱賀。

    先生大喜,登樓易衣冠,命其妻為着靴,顧而矜之曰:“何如?”語未畢,樓下忽呼曰:“誤矣!中舉者乃沈家也。

    ”一哄而散。

    先生靴猶未着竟,其妻仰而诮之曰:“如何?”聞者之捧腹。

    先生殁後數年,乃選景甯訓導。

     ○論和議書 四川餘紫松軍門步雲,嘉慶初年以鄉勇從軍,剿白蓮教匪,力敵百夫,所向無前,由偏裨擢至太師加太子少保銜,圖形紫光閣。

    征伐之事,無役不從,威名亞于楊侯。

    道光二十年,西夷事起,定海失陷,軍門由福建調督甯波,年已暮矣,兼之兵将不習,駐守招寶山者二年,和戰之議未決,而蛟門不守。

    軍門伏失律之誅,雖罪有應得,而其情則可原焉。

    軍門與家梅亭方伯在川楚軍營共事日久,其初來甯波也,緻書方伯,道契闊并及議和事,方伯囑餘代為作答。

    時餘年少氣盛,一揮而就。

    書達,侯官林文忠公見之,矜賞甚至,因之頻得聲譽。

    迄今三十餘年,不幸所料之事多有中者。

    辛酉金華失守,餘詩文藁均付劫灰,骈體文二卷亦歸烏有。

    此書乃門生姜梅生編修所錄存者,甲子年寄以還餘,茲附存之。

     執别三巴,歲星八易。

    鱗羽并曠,烏兔争馳。

    瞻望旌麾,時形轳辘。

    近聞移北門之鑰。

    視東浙之師,望重寰中,威行海上。

    想聖人洪福,元老壯猷,揚烈武于簡青,擒蘇文于鴨綠,翹足可待,屈指以期。

    頃展芝鹹,式慰蕭念,承示大軍雲集,小醜勢窮,夷目乞降,廷臣議撫;凱旋不日,師撤有期。

    既循覽之再三,辄有疑于萬一,不揣冒昧,敬獻刍堯。

    夫用兵固仁人所不忍言,言禦侮亦王者有不容已。

    恩不深,不能懷遠人之志;威不立,不足懾狡寇之心,故六月行師,宣王薄伐,三苗逆命,虞帝徂征,沿及漢唐之朝,率有戎羌之役,古來令主,豈好窮兵?良以蠻夷之情性,感德少,而畏威多,是以中國之聲,靈武備,斯文教洽。

    今者逆夷事勢,居然猾虜機謀,明曰通商,陰圖襲邑,其遊奕四處,即肄楚之狡謀。

    其盤踞一隅,即以防之故智。

    失實怯于來戰,故純以炮火作虛聲,情究畏我久持,故疊緻書函為疑陣。

    揆厥伎兩,已見端倪,倘複信其詭詞,必至堕其奸計。

    未堅心服,益長天驕,生四夷輕漢之心,恃中國和戎之議,損威失體,贻患将來,糜饷勞師,後憂方大。

    就此一節,慮有三端:從來大信不齊,況在夷德無厭,倘若陰圖深入,故為陽乞緩師,使臣方持玉節而臨,贊普已鑄金枷以待,我将釋甲,寇且張弧。

    事起蒼皇,禍成黑子,雖依漢與依天同誓,不少恭命之詞,而受降與受敵無殊,終恐劫盟之變。

    此其可慮者一也。

    人面獸心,非情可喻。

    蠅營狗苟,惟利是圖。

    縱令此日尚可羁糜,難保異時不生反覆。

    釁尋白馬,諾責黃龍。

    俺答貢明,朝市不妨夕掠,元昊通宋,賤貨可索貴酬。

    喜則連艘而為商,怒則分宗而入盜。

    此其可慮者二也。

    揆其入犯之由,實系禁煙而起。

    驟通貿易,難立章程。

    即嚴命之重申,恐難遵乎令甲。

    紛纭估舶,乘鲸浪而明來;雜沓漁ザ,駕鲎帆而暗引。

    截之則彼時仍慮興戎,縱之則前诏豈非反汗?始猶私漏,繼且公行,機失一朝,毒流四海。

    此其可慮者三也。

     我國家金虎開圖,銀獐拓地,德威所被,寰宇胥臣。

    閣下專阃大員、中朝宿将,假狄天使平南之節,肅馬伏波下濑之軍,草木亦識威名,婦孺皆知姓氏。

    掃清螟特,無待龜蓍;況以迩者情形,尤見勝謀在我,狐跳梁而尚短,鼠鬥穴以将疲。

    何必故作趑趄?重煩拟議。

    請上防邊之策,曆排築室之謀,追原定海之亡,實以重洋之限。

    鞭長莫及,湯沃無從。

    故遂鸱張得成鸠占。

    然敗之于崇明,挫之于廈門,殲之于姚江,卻之于乍浦,實豕失勢,铤鹿已窮。

    迄今饋運時增,師徒日集,諒軍食則彼寡而我多,計兵力則彼薄而我厚,論氣勢則彼驕矜而我忿怒,度器械則彼損敝而我繕完。

    機若建瓴,事同沃雪,先兆奚慮,必克焉誣。

    擒且勝于渡泸,功更逾于橫海。

    犬羊入笠,隻用垂笞,魚鼈無橋,何須靴踢?不疑何蔔,惟斷乃成。

    固将卻四座以勿喧,決兩言而不再。

     某受恩深重,衰病不支,際此倥偬,未能展效,莫上匡時之策,徒深憂國之心。

    所望閣下刻玉燕山,銘金麟海。

    蔥珩赤舄,赉方叔之元勳,鬯青圭,祝召公之萬壽。

    在公固多偉績,于某亦有榮施。

    事業千秋,起居萬福。

    謹承動靜,無任主臣。

     ○揚州烈女 餘署青浦縣時,江北委員來言揚州仙女廟鎮烈女事,心異之,而未悉其詳也。

    壬申冬,在蘇州晤前江都令甯波胡竹亭刺史璋,詢之。

    竹亭曰:“此吾後任事,故女之姓氏不能記憶,然其事固彰彰矣。

    先是鎮民某聘烈女未娶而卒,烈女聞信,即矢靡他。

    父母屢勸不從,遂如其意,俾過門守節。

    某家業染,固素封也,烈女入門後,恪守姆訓,家無閑言。

    某之侄年長未嫁,與染工王姓者通,頗為烈女覺,時時規之。

    女患之,與王謀并通之,以緘其口。

    而烈女冷面寒鐵,不可以遊詞入,則意必強而後可也。

    一日者,乘間令王先匿于房,俟其就卧,犯之,大呼不縱,王不能強,女入助之,拒益力,遂以被掩殺之,而以魇死訃其家,然血痕未滅也。

    父母控之官,官為杭州某君,初驗時心頗疑之,而未能決。

    比回署,輾轉間,其子受重賂,說某,竟以病死拟定案,人鹹冤之。

    越數日,江甯省城隍廟蔔者夢城隍神升座,有江都縣女鬼号訴聲冤,神大怒,簽差提人。

    俄頃囚至,則赫然江都令也,蔔者驚醒。

    次日舉以告人,人莫之信。

    未幾,江都縣報病故之文至,于是喧傳省中,後任官複提全案研鞫,事遂白。

    女與王并拟斬決,而烈女請旌焉。

    某君與餘有年誼,人亦恂恂長者,為惡子所誤,遂隕其生,惜哉。

    ”竹亭又言,某卒未幾,其子亦暴疾死,想地下無漏網也。

    惟蔔者雲夢中詢神姓名,則曰是宋之丞相文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