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

關燈
倪者、字德初。

    方待次鄉裡。

    紹興三年。

    以官期未至。

    詣臨安。

    欲有所易。

    得疾于抱劍邸中。

    以七月中死。

    塗楷。

    字正甫。

    時為州學谕。

    同舍生每戲之曰。

    君往太山。

    他日朋友遊岱。

    藉君為地也。

    楷聞倪死。

    頗不樂。

    從天甯寺長(下缺一葉)意主倉庾之出入。

    首錄置獄中。

    數日掠死。

    其家乞收葬。

    不許。

    裸其屍驗之。

    邵懼。

    每問即承。

    如是十月許。

    凡眉之吏民。

    連系者數百。

    而死者且十輩。

    提點刑獄缙雲周彥約绾知其冤。

    亟自嘉州親詣獄疏決。

    邵乃得出。

    閱實其罪無有也。

    但得其以酒饋遊客。

    及用官紙劄過數等事。

    方具獄。

    楊生即死。

    獄吏數人繼亡。

    明年命下。

    邵坐貶三官。

    歸犍為之西山。

    其秋眉山士人史君正燕處。

    人邀迎出門。

    從者百餘。

    皆繡衫花帽。

    馭卒鞚大馬。

    甚神駿。

    上馬絕馳。

    目不容啟。

    到一甲第。

    朱門三重洞開。

    馬從中以入。

    史欲趨至客次。

    馭者不可徑造廳事。

    坐上绯綠人數十。

    皆揖史居東向。

    辭曰。

    身是布衣。

    安得對尊客如此。

    其一人曰。

    今日之事公為政。

    何必辭之。

    前白曰。

    帝召公治鄧安民獄。

    今未也。

    俟公登科畢。

    即奉迎矣。

    史不獲已就坐。

    欠伸而寤。

    不為家人言。

    密書之。

    又明年。

    史赴廷試。

    過荊南。

    時吳君适帥荊。

    得疾。

    親見鬼物往來其前。

    避正堂不敢居。

    無幾而死。

    史調官還。

    至夔峽小疾。

    語同舟者曰。

    吾當死。

    君今報吾家。

    令取去秋所書者觀之。

    可知也。

    是夕果卒。

    又二年。

    所謂貴客者。

    暴亡于成都驿舍。

    又明年十一月。

    邵見安民露首持文書來白曰。

    安民冤已得伸。

    陰獄已具。

    須公來證之。

    公無罪也。

    指牍尾請書名。

    已而複進曰。

    有名無押字。

    不可用。

    邵又花書之。

    始去。

    邵知不免。

    盛具延親賓樂飲。

    逾六日。

    正食間。

    覺腸中微痛。

    卻去醫藥。

    具衣冠待盡。

    中夜卒。

    成都人周時字行可說。

    邵守眉日。

    行可為青神令。

     鄧安民獄缺 鹽官孝婦 紹興二十九年閏六月。

    鹽官縣雷震。

    先雷數日。

    上管場亭戶顧德謙妻張氏。

    夢神人以宿生事責之曰。

    明當死雷斧下。

    覺而大恐。

    流淚悲噎。

    姑問之。

    不以實對。

    姑怒曰。

    以我嘗貸汝某物未償故耶。

    何至是。

    張始言之。

    姑殊不信。

    明日暴風起。

    天鬥暗。

    張知必死。

    易服出屋外桑下立。

    默自念震死既不可免。

    姑老矣。

    柰驚怖何。

    俄雷電晦冥。

    空中有人呼張氏曰。

    汝實當死。

    以适一念起孝。

    天赦汝。

    又曰。

    汝歸益為善。

    以此下缺 曹氏入冥 靳師益。

    濟州人。

    父守中。

    官至尚書郎。

    紹興二十九年。

    靳為餘杭主簿。

    妻曹氏。

    以六月病卒。

    已斂經夕。

    一足忽屈伸。

    靳驚視之。

    面衣沾濕有泣涕處。

    靳号恸曰。

    得無以後事未辦乎。

    他何所欲言。

    拊其體漸溫。

    已而歎曰。

    我欲錢用。

    靳命焚紙镪數束。

    曰。

    未也。

    又焚之如初。

    久而稍蘇。

    掖之起坐。

    流淚滂言曰。

    先姑喚耳。

    憶病昏之際。

    二婦人來雲。

    恭人請。

    即俱出門。

    肩輿去甚速。

    至官府。

    戶内列四曹。

    隻記其一。

    曰南步軍司。

    方裴回無所之。

    遇阿舅生時所使老兵。

    遮拜曰。

    何得至此。

    以姑命對。

    即引入。

    兩庑間皆系囚。

    呻吟之聲相屬。

    升自東階。

    舅金冠绛袍。

    若今王者。

    與紫衣白衣人鼎足議事。

    且置酒。

    聞舅語雲。

    三官更代。

    有無未了事件。

    頃之送二客還。

    吾自屏間趨出拜。

    舅駭曰。

    誰呼汝來。

    亦以姑對。

    舅與俱入。

    姑冠帔坐堂上。

    若神祠夫人。

    侍兒持雉扇環立甚衆。

    舅責曰。

    渠家兒女多。

    何得招緻。

    姑曰。

    以乏錢故也。

    吾又趨拜。

    且問需錢何用。

    姑曰。

    吾長女以妒殺婢媵。

    久絷幽獄。

    獄吏邀賄。

    無所從得。

    不獲已從汝求之。

    又曰。

    于汝為吾轉輪藏。

    已盡用了。

    更為誦梁武忏。

    救吾女。

    少時舅促歸。

    命詢肩輿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