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诳佛事者。
其類甚衆。
自周秦以來。
貴賤華夷悉治。
不擇也。
又謂祈曰。
子來七日矣。
可急歸。
遂抵其家而寤。
遣子視縣吏。
則其廬焚矣。
視其僧。
茶毗已三日。
往毛氏述其事。
其子如父言。
取券還之。
是夕僧來擊毛氏門。
罵曰。
我坐汝父之故。
被逮得還。
而身已焚。
将何以處我。
毛氏曰。
業已至此。
惟有□為作佛事耳。
僧曰。
我未合死。
鬼錄所不受。
又不可為人。
雖得冥福無用也。
俟此世數盡。
方别受生。
今隻守爾門。
不可去矣。
自是每夕必至。
久之其聲漸遠。
曰。
以爾作福。
我稍退舍。
然終無生理也。
後數年。
毛氏衰替始已。
杜起莘說。
時劉夷叔居泸為作傳。
邢氏補頤 晏肅、字安恭。
娶河南邢氏。
居京師。
邢生疽于頤。
久之。
頤颔連下腭及齒。
脫落如截。
自料即死。
訪諸外醫。
醫曰。
此易耳。
與我錢百千。
當可治。
問其方。
曰。
得一生人頤與此等者。
合之則可。
宴氏懼。
謝去之。
兒女婢仆輩相與密貨醫。
使試其術。
是夜以帛包一物至。
視之。
乃婦人頤一具。
肉色闊狹長短。
勘之不少差。
以藥綴而封之。
但令灌粥飲。
半月發封。
瘡已愈。
後避亂寓會稽。
唐信道與之姻家。
嘗往拜之。
邢氏口角間有赤縷如線。
隐隐連頤。
凡二十餘年乃亡。
誤入陰府 李成季昭玘少時得熱疾。
數日不汗。
煩躁不可耐。
自念若脫枕席。
庶入清涼之境。
便覺騰上帳頂。
又念此未為快。
若出門當更軒暢。
即随想躍出。
信步遊行。
曆曠野。
意殊自适。
俄抵一大城郭。
廛市邑屋。
如人間州郡。
李容與街中。
有舊識販缯媪。
死已久矣。
遇李驚曰。
何為至此。
此陰府也。
李懼求救。
媪曰。
我無能為也。
幸常販缯出入右判官家。
試為扣之。
乃相随至其門。
止李于外。
曰。
勿妄動。
舍此一步。
則真死矣。
媪入移時喜而出曰。
事濟矣。
但當更與左判官議乃可。
俄聞索馬之聲。
暨出。
乃綠衣少年。
媪呼李尾其後。
至所謂左判官之舍。
绯衣人出迎。
綠衣曰。
适有陽間人遊魂至此。
須遣人送還。
绯衣曰。
誰令渠自來。
既至矣。
又非此間追呼。
何必遣。
李側耳傾聽益恐。
綠衣曰。
試為檢籍。
恐或有官祿。
再三言之。
绯衣始持不可。
不得已命吏取籍至。
吏讀曰。
李昭玘位至起居舍人。
綠衣吒曰。
如何如何。
渠合有許大官職。
擅留之得否。
绯衣頗慚。
乃相與作符共押之。
用印畢。
授一小鬼。
使送李。
李重謝媪始行。
有問者即示以符。
小鬼瘡瘍滿頭。
膿血腥穢。
歌呼不絕聲。
每數十步。
辄稱足痛而坐。
哀祈之。
乃行前。
至曠野。
曰。
我隻當至此。
還汝符。
擲之于地。
李俯欲拾。
蹶而寤。
蓋昏然瞑卧經日矣。
白是李氏春秋設媪位祠之。
果終于右史。
穢迹金剛 漳泉間人好持穢迹金剛法。
治病禳禬。
神降則憑童子以言。
紹興二十二年。
僧若沖住泉之西山廣福院中。
夜有僧求見。
沖訝其非時。
僧曰。
某貧甚。
衣缽才有銀數兩。
為人盜去。
适請一道者行法。
神曰。
須長老來乃言。
幸和尚暫往。
沖與偕造其室。
乃一村童按劍立椅上。
見沖即揖曰。
和尚且坐。
深夜不合相屈。
沖曰。
不知尊神降臨。
失于焚香。
敢問欲見若沖何也。
曰。
吾天之貴神。
以寺中失物。
須主人證明。
此甚易知。
但恐興争訟。
違吾本心。
若果不告官。
當為尋索。
沖再三謝曰。
謹奉戒。
神曰。
吾作法矣。
即仗劍出。
或躍或行。
忽投身入大井。
良久躍出。
徑趨寺門外牛糞積邊。
周匝跳擲。
以劍三築之。
瞥然仆地。
逾時童醒。
問之莫知。
乃發糞下。
見一磚臬兀不平。
舉之銀在其下。
蓋竊者所匿雲。
飛天夜叉 趙清憲丞相挺之夫人郭氏之侄郭大。
以盛夏往青社外邑。
乘月以行。
中路馬驚。
鞭策不肯進。
左顧瓜田中一物高丈餘。
形如蝙蝠。
頭如驢。
兩翅如席。
一爪踞地。
一爪握瓜食之。
目光爛然。
郭喪膽。
回馬疾馳。
數十步間。
反顧猶未去。
他日入神祠。
見壁畫飛天夜叉。
蓋其物也。
晦日月光 趙清憲賜第在京師府司巷。
長女适史氏。
以暑月不寐。
啟戶納涼。
見月滿中庭如晝。
方歎曰。
大好月色。
俄廷下漸暗。
月痕稍稍縮小。
斯須光滅。
仰視星鬥粲然。
而是夕乃晦日。
竟不曉為何物光也。
四事皆王秬嘉叟說。
沈持要登科 沈持要樞湖州安吉人。
紹興十四年。
婦兄範彥輝監登聞鼓院。
邀赴國子監秋試。
既至
其類甚衆。
自周秦以來。
貴賤華夷悉治。
不擇也。
又謂祈曰。
子來七日矣。
可急歸。
遂抵其家而寤。
遣子視縣吏。
則其廬焚矣。
視其僧。
茶毗已三日。
往毛氏述其事。
其子如父言。
取券還之。
是夕僧來擊毛氏門。
罵曰。
我坐汝父之故。
被逮得還。
而身已焚。
将何以處我。
毛氏曰。
業已至此。
惟有□為作佛事耳。
僧曰。
我未合死。
鬼錄所不受。
又不可為人。
雖得冥福無用也。
俟此世數盡。
方别受生。
今隻守爾門。
不可去矣。
自是每夕必至。
久之其聲漸遠。
曰。
以爾作福。
我稍退舍。
然終無生理也。
後數年。
毛氏衰替始已。
杜起莘說。
時劉夷叔居泸為作傳。
邢氏補頤 晏肅、字安恭。
娶河南邢氏。
居京師。
邢生疽于頤。
久之。
頤颔連下腭及齒。
脫落如截。
自料即死。
訪諸外醫。
醫曰。
此易耳。
與我錢百千。
當可治。
問其方。
曰。
得一生人頤與此等者。
合之則可。
宴氏懼。
謝去之。
兒女婢仆輩相與密貨醫。
使試其術。
是夜以帛包一物至。
視之。
乃婦人頤一具。
肉色闊狹長短。
勘之不少差。
以藥綴而封之。
但令灌粥飲。
半月發封。
瘡已愈。
後避亂寓會稽。
唐信道與之姻家。
嘗往拜之。
邢氏口角間有赤縷如線。
隐隐連頤。
凡二十餘年乃亡。
誤入陰府 李成季昭玘少時得熱疾。
數日不汗。
煩躁不可耐。
自念若脫枕席。
庶入清涼之境。
便覺騰上帳頂。
又念此未為快。
若出門當更軒暢。
即随想躍出。
信步遊行。
曆曠野。
意殊自适。
俄抵一大城郭。
廛市邑屋。
如人間州郡。
李容與街中。
有舊識販缯媪。
死已久矣。
遇李驚曰。
何為至此。
此陰府也。
李懼求救。
媪曰。
我無能為也。
幸常販缯出入右判官家。
試為扣之。
乃相随至其門。
止李于外。
曰。
勿妄動。
舍此一步。
則真死矣。
媪入移時喜而出曰。
事濟矣。
但當更與左判官議乃可。
俄聞索馬之聲。
暨出。
乃綠衣少年。
媪呼李尾其後。
至所謂左判官之舍。
绯衣人出迎。
綠衣曰。
适有陽間人遊魂至此。
須遣人送還。
绯衣曰。
誰令渠自來。
既至矣。
又非此間追呼。
何必遣。
李側耳傾聽益恐。
綠衣曰。
試為檢籍。
恐或有官祿。
再三言之。
绯衣始持不可。
不得已命吏取籍至。
吏讀曰。
李昭玘位至起居舍人。
綠衣吒曰。
如何如何。
渠合有許大官職。
擅留之得否。
绯衣頗慚。
乃相與作符共押之。
用印畢。
授一小鬼。
使送李。
李重謝媪始行。
有問者即示以符。
小鬼瘡瘍滿頭。
膿血腥穢。
歌呼不絕聲。
每數十步。
辄稱足痛而坐。
哀祈之。
乃行前。
至曠野。
曰。
我隻當至此。
還汝符。
擲之于地。
李俯欲拾。
蹶而寤。
蓋昏然瞑卧經日矣。
白是李氏春秋設媪位祠之。
果終于右史。
穢迹金剛 漳泉間人好持穢迹金剛法。
治病禳禬。
神降則憑童子以言。
紹興二十二年。
僧若沖住泉之西山廣福院中。
夜有僧求見。
沖訝其非時。
僧曰。
某貧甚。
衣缽才有銀數兩。
為人盜去。
适請一道者行法。
神曰。
須長老來乃言。
幸和尚暫往。
沖與偕造其室。
乃一村童按劍立椅上。
見沖即揖曰。
和尚且坐。
深夜不合相屈。
沖曰。
不知尊神降臨。
失于焚香。
敢問欲見若沖何也。
曰。
吾天之貴神。
以寺中失物。
須主人證明。
此甚易知。
但恐興争訟。
違吾本心。
若果不告官。
當為尋索。
沖再三謝曰。
謹奉戒。
神曰。
吾作法矣。
即仗劍出。
或躍或行。
忽投身入大井。
良久躍出。
徑趨寺門外牛糞積邊。
周匝跳擲。
以劍三築之。
瞥然仆地。
逾時童醒。
問之莫知。
乃發糞下。
見一磚臬兀不平。
舉之銀在其下。
蓋竊者所匿雲。
飛天夜叉 趙清憲丞相挺之夫人郭氏之侄郭大。
以盛夏往青社外邑。
乘月以行。
中路馬驚。
鞭策不肯進。
左顧瓜田中一物高丈餘。
形如蝙蝠。
頭如驢。
兩翅如席。
一爪踞地。
一爪握瓜食之。
目光爛然。
郭喪膽。
回馬疾馳。
數十步間。
反顧猶未去。
他日入神祠。
見壁畫飛天夜叉。
蓋其物也。
晦日月光 趙清憲賜第在京師府司巷。
長女适史氏。
以暑月不寐。
啟戶納涼。
見月滿中庭如晝。
方歎曰。
大好月色。
俄廷下漸暗。
月痕稍稍縮小。
斯須光滅。
仰視星鬥粲然。
而是夕乃晦日。
竟不曉為何物光也。
四事皆王秬嘉叟說。
沈持要登科 沈持要樞湖州安吉人。
紹興十四年。
婦兄範彥輝監登聞鼓院。
邀赴國子監秋試。
既至